電視劇《我的1997》觀后感(精選5篇)
電視劇《我的1997》觀后感 篇1
青年演員高可兒在劇中飾演英語教師李欣欣,在與男主角的短暫相遇中多次上演美救英雄的戲碼,反轉劇情博得廣泛關注。
在最新劇情中,印小天飾演的男主角高建國為躲避街頭地痞的追逐,慌亂逃入李欣欣教學的英語學校。緊急情況下,李欣欣果斷決定為只有一面之緣的高建國掩飾行蹤。面對惡勢力,李欣欣鎮定自若,即便是在恐嚇下仍然臨危不亂,正義凜然的模樣跟甜美柔弱的外表形成反萌差。不僅如此,李欣欣更是幫助高建國得到學校兼職的機會,為他謀得了工作還尋得了住處。善良如她,獲得觀眾的一致喜愛。隨著劇情慢慢展開,香港時髦女教師李欣欣跟內地落魄打工仔高建國的戲份越來越引得觀眾的期待。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愛恨情仇也顯得格外吸引人。
作為一個標準的90后演員,高可兒此番挑戰年代劇,帶給了觀眾耳目一新的視聽體驗。高可兒在劇中的表演為觀眾完美呈現了90年代香港新時代女性的獨特魅力,也讓觀眾更加期待其角色的深入發展。李欣欣跟高建國究竟會如何發展?后續故事將如何展開?更多精彩,就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我的1997》!
電視劇《我的1997》觀后感 篇2
作為紀念香港回歸20周年的巨制,緊貼時代的故事情節深受觀眾喜愛。劉凱在劇中飾演印小天的弟弟高建軍,因為其替哥哥贖罪的行為,演員劉凱也因在劇中的表演而受到了認可。
劉凱付出終回報,實現自己參軍夢
劇中劉凱飾演的高建軍是一個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有勇有謀有擔當。在本周的劇情里,十年的社會動蕩終于結束,國家百業待興。劉凱飾演的高建軍因為一直不辭辛苦地照顧被哥哥失手打傷的安國慶,最終把安國慶一家人感動,并且推薦他去部隊深造。雖然成為一名軍人是高建軍一直以來的夢想,但考慮到要照顧被哥哥誤傷的安國慶還有與自己相依為命的父親,富有責任感的高建軍拒絕了安叔叔的好意,并且許下會照顧安國慶一輩子的諾言。就在大家為他錯過大好機會而惋惜的時候,安叔叔的一番話打動了他,最終高建國決定去參軍。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劉凱也是“別人家孩子”的典型,他畢業于解放軍藝術學院,在校期間就有過很多優秀的演繹,并且因為他富有磁性的聲線和俊朗的外姓,多次在重大演出中擔當過主持人。
劉凱熱愛美食 多次劇中展示廚藝
在《我的1997》中,劉凱飾演的高建軍在入伍前是大院食堂的廚師,有著非凡的廚藝,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只用青菜蘿卜也能做出美味,甚至在他參軍后,很多人想念他做的土豆絲。而有趣的是,劉凱在另一部正在播出的由他主演的劇里飾演的“鍋哥”簡凡也是一個有著絕妙的廚藝一心想當廚子的刑警,與《我的1997》中曾經是廚子后來參軍的高建軍有著異曲同工的人生經歷。而現實生活中的劉凱本身也是一個熱愛烹飪與美食的人,即使是在片場拍戲,也會在有限的條件下小露一手犒勞一下自己。想知道警察、軍人與廚子是在一個人身上如何巧妙搭配的,還請關注劉凱主演的《我的1997》。
電視劇《我的1997》觀后感 篇3
瑛子在安慧身上看到了新時代女性的形象,也在演戲的過程中,演出了自己的哲學,她認為做女人就該像安慧那樣,要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這樣就不會太信馬由韁;要清楚自己的個性,這樣才能知道適合與怎樣的人相處,適合做哪些事情;最后更要堅持自己所想,“我覺得這是獲得幸福最有效的方式。”
同樣是女性角色,香港富家女李欣欣的飾演者高可兒,在這部作品中得到的體會和瑛子又是不同。從上流社會走出來的李欣欣留學回來,渴望獨立,希望能用一己之力創造屬于自己的人生。衣食無憂的李欣欣面對果腹難保的高建國,產生了超越階級的感情,“我覺得年輕人,我們想要改變未來,我們一起抗擊貪腐警察的時候,兩個人就是對正義是有共識的。所以不管是什么階級,什么出身,我們對未來、對正義,對那種很多東西是的渴望是一樣的。所以我覺得有共同點的人,有共同夢想的人會相互吸引。”高可兒分析道。
高可兒也表示,《我的1997》的出演是與印小天的第二次合作,作為新人演員,每一次都能在演戲中從對方身上學到一些自己可以借鑒的經驗。1997那年高可兒年齡尚小,為了更好地呈現角色,她去翻閱香港簡史,去了解當時的社會環境,試著體會每一個不同職業、不同層次的人,“那個時代大家的想法和對社會、感情的理解都不一樣,所以我覺得這部戲我學到了特別多”。
電視劇《我的1997》觀后感 篇4
《澳門人家》以小見大,聚焦澳門老街——三灣斜街上的百年招牌梁記餅店,以梁家大屋在歲月里的產權變更為戲眼,以回歸20年的澳門百姓日常做背景,講述了“永葆中國心”的梁家三代在澳門回歸前后的倫常生活變化。用一個家,一條街的風雨變遷,折射出一座城、一個國家的探索與榮光。”
劇情好,演員好,講故事的方式更好。這部劇是通過梁鼎文一家幾十年來的變化,不斷克服困難,追求幸福生活來體現澳門人民與內地之間骨肉親情的故事。以小見大,由點及面。演員李立群、任達華、江珊、柯藍等已把前期劇情鋪設得扎實、穩當。看點上引人入勝。
其實,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或許經濟條件并不寬裕,但我們相信家合萬事興。梁恒喜歡講祖訓“有信、有心、有信心”,兒子兒媳也都愿意把梁家優良傳統傳承下去。
看《澳門人家》感受全新的澳門,故事以這樣的開頭,展現了一個普通人家的生活態度,可以沒錢,但一定要有規矩。而梁恒受街坊鄰居的愛戴,也點出了所謂德高望重,定要有美好的德行才是立身之本。或許,在富足的今天,我們缺少的正是一些規矩、敬畏、美德以及傳承。
《澳門人家》會幫我打破我和澳門之間的堅冰,溫度是澳門的尋常百姓,此劇視角樸素,通過一戶尋常百姓的喜怒哀樂,以現實主義的白描,一斑窺全豹,向我們打開了通往澳門的另外一扇門,向我們展示了與賭博無關的另外一種視角下的澳門。一組組似曾相識的家庭場景,一張張樸實無華的熟悉面孔,血肉交融,情感相通,一樣的黑頭發黑眼睛黃皮膚,一樣的仁義禮智信家國情懷。我慢慢走進他們的家門,融入他們的心靈。澳門,還是中國特色的澳門!祖國母親懷抱里的一員!
看《澳門人家》我們能明顯感覺出梁家人的思鄉之情愛國之心。當年的澳門,還未回歸祖國懷抱,生活在葡人的管理之下,他們的生活可想而知。就像鄭大冠的遭遇,本是小本生意,葡人也會來吃霸王餐。梁家中堂里懸掛著一副圖,上面畫的是梁家人的祖籍福建的景色,人都說睹物思人,梁家人是睹畫思鄉。在那副畫中,寄托了梁家人對家鄉的遙想和思念,梁家發生變故之后,梁鼎文把中堂那幅畫當掉了,他們的不舍之情可想而知。當梁恒和梁鼎文聽到澳門回歸祖國的消息,父子倆都為之一震,就像是分別已久的子女與母親相聚。梁恒牙疼去看牙醫,他想的也是盼著澳門回歸祖國那天。拳拳之心,可見一斑。
《澳門人家》深入澳門普通民眾生活,歌頌澳門人民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通過描繪澳門回歸發展的歷程,展現澳門人民與內地之間的骨肉親情;通過主角一家人不斷克服困難,追求幸福的歷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唱響時代主旋律。
相關文章:
1.20__《在遠方》電視劇最新觀后感劇評5篇精選
2.20__《可愛的中國》精選劇評觀后感【五篇】
3.《親愛的熱愛的》精選劇評以及觀后感范文【5篇】
4.20__熱映電視劇《小歡喜》精彩影評觀后感5篇,看小歡喜有感
5.電視劇《破冰行動》觀后感優秀范文5篇
電視劇《我的1997》觀后感 篇5
“雙報到”黨員到位之后,極大地解決了社區人員人手不夠的問題,而且黨員沖鋒在前,讓我們的社區居民感覺到心安。
這張照片,感動了無數網友。
這個靠墻睡著的人,是光山縣槐店鄉晏崗村黨支部書記晏乃軍。
晏崗村距離武漢不到3個小時車程。從除夕夜開始,57歲的晏乃軍就帶著降壓藥在村部安營扎寨了。
和他一同挨家挨戶進行宣傳、安置返鄉人員隔離的,還有村黨支部的6名黨員。
信陽市光山縣槐店鄉晏崗村村民 程軍
村里的黨員干部這幾天一直忙前忙后地消毒,給我們宣傳病毒防范意識,上我們家給我們量體溫,實在太辛苦了。
村黨支部的堅強領導、黨員干部的率先垂范,凝聚起強大的抗疫力量。一些村民主動作為志愿者,和黨員一起堅守在入村主干道的疫情防控檢查點。
每天奔波勞累,不少黨員干部睡眠都不足5個小時,但所有付出都有回報,在他們的呵護下,晏崗村沒有一人感染病毒。
1月29日,一個陽光正好的午后,晏乃軍累癱在地,倚著墻根睡著了。
陽光不忍叫醒他,無聲地溫暖著他。
他無聲地溫暖著人們的心。
也許恰恰是這樣一個別扭的睡姿,像名詞解釋一樣,立體而豐滿地解釋了共產黨員的含義。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最大的力量也在基層。
正是無數黨員干部下沉基層、靠前指揮,無數基層黨組織發揮出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一個個社區、一個個村莊,才成為了抗擊新冠肺炎阻擊戰的一座座堅實堡壘。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鄭州圓方集團黨委發出奔赴前線的號召,8 支黨員突擊隊奔赴北京、湖北、鄭州等醫療機構的發熱門診和隔離病區,開展保潔工作。
鄭州圓方物業品質部督導員 崔改萍
我自己也非常害怕,確實的,我兒子今天追到公司門口,買了火車票非得跟著我去北京,他說他替我去。但是我覺得這是我的職責,我必須要做好。
鄭州圓方物業公司總經理 李嫻莉
既然選擇就不后悔,一路前行支援前線。
雖然出發時豪情萬丈,但在去往前線的車上,很多人都一路無語,不難看出他們心中的不安和擔憂。誰都知道,這次出征,面臨的危險和挑戰前所未有。
敢于直面生死考驗,明知危險仍拼死一搏,這種英雄無畏的底色來自何處?把黨建抓在平時,用在戰時,就是這家民營企業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