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包粽子有感優秀作文(精選5篇)
端午包粽子有感優秀作文 篇1
往年的粽子總是媽媽在市場或超市買現成的。今年,我纏著媽媽,硬是要學包粽子。媽媽拗不過我,只好答應了。
初四下午,我就跟媽媽學包粽子。媽媽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卷,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卷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
接著,媽媽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粽葉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媽媽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粽葉包緊些。你看……”媽媽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子了。
然后是捆繩。只見媽媽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個粽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綁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鍋里,然后放入冷水滿過粽子1厘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后把鍋里上下粽子兌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嘗了自己的勞動成果。啊!真好吃。
通過這次包粽子,既吃到了美味的粽子,又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要有恒心,這樣才能把本領學好。
端午包粽子有感優秀作文 篇2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等待已久的端午節。下午,我剛回到家,就見媽媽與奶奶專心致志地包著粽子,只見奶奶手中拿著粽葉,卷成陀螺形,放入米和蜜棗,之后就包成四角形.我看了之后覺得又有趣,有簡單。
于是就走上前去說道:“我也來包粽子好嗎?”奶奶和媽媽爽口地答應了.我也學著媽媽和奶奶的樣子,拿來粽葉卷成陀螺形的,我卷啊,卷啊,可卷起來的就是沒有媽媽和奶奶的好.我不灰心,一連卷了好幾次,終于卷出了一個令我自己比較滿意的形狀,可拿來與奶奶和媽媽的一對比,哎呀,還是別有差距.我心里想:“我是第一次包粽子,包地不好那是理所當然的了.”當我放上米時,米好似一個個頑皮小孩從上面倒下去,下面漏出來,我倒了半天見米還不滿,才發現我的棕葉有一個很微小的洞,又看了看奶奶和媽媽放米的時候,米好像一個個乖娃娃,隨媽媽奶奶任意擺布,媽媽見了,說:“這樣的粽葉不“合格”.
我又做了一次,這一次我做得很精細,很細心,盡量滿足媽媽對我的要求,幾分鐘后,我歡呼起來:“哦,成功咯!”我終于做出了一個最好的粽葉。再一次放上米,米也不再像頑皮娃娃那樣,而是乖乖的躺在它們的“小家園”里.要把米全部包裹起來了,我左一片葉子,右一片葉子,把米遮攏,盡量不撒到外面,可是還有一些米像娃娃還沒有玩夠似的,又跑了出來,無奈,我只好不管撒出來的米了,繼續包我的粽子.為了不在讓米再次撒出來,我又多用了一片粽葉當做“外衣”捆上線,
一個怪怪的粽子出現在我的眼前,雖然不太好,但是我是進我最大的努力包出來的,我也非常滿意,奶奶和媽媽見了還夸我做地不錯呢,我聽了美滋滋的。過了一會兒,粽子蒸好了,我拿著自己的“作品”吃了起來,覺得不其他的粽子好吃多了,因為粽子是自己做的,吃起來肯定香。這個端午節我過得真開心,真有趣啊!
端午包粽子有感優秀作文 篇3
每年的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但不過今年的端午節我過得很特別。
我和奶奶等天黑了再去包粽子。夜幕降臨了,彎彎的月兒,像是金色的小船在蔚藍的大海上航行;銀亮的繁星,像是睜開了明凈的笑眼,在高高的天幕上眨動。家家戶戶都在院里忙著——包粽子。我依偎在奶奶身旁,學著包粽子。
奶奶真會包粽子。她用湯匙在盆子里挖了些糯米,用手把粽葉卷好,將糯米倒進去,然后用五彩線系好,把包好的粽子連成一串。奶奶包的粽子真好看,像羊角形的叫“三角粽”。各式各樣,有趣極了。
我包著粽子,忽然想起一件事來,就問:“奶奶,為什么要在農歷五月初四的晚上包粽子呢?”奶奶笑著回答說:“包粽子還有一段故事呢!”“奶奶,那您給我講一講這個故事吧!”我懇求地說。“好吧!”奶奶摘下老花眼鏡,摸著我的頭說。我雙手托著下巴,睜大眼睛聽奶奶講這個動人的故事。
“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愛國詩屈原,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對惡勢力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但楚懷王聽信讒言,反而疏遠了她。公園前278年,楚國都城被秦國攻破,屈原悲憤交加,于這一年五月初恨投江,以身殉職。消息傳出后,汩羅江岸邊的人們爭先恐后駕著漁船打撈他的尸體。有的人魚兒、蝦兒傷害了屈原,紛紛從家里帶來了米飯,“莫傷忠良,莫咬屈原”。后來每逢五月初五,人們便采了粽野,包著肉、飯、棗等,做成粽子,投入江中祭奠屈原。”
端午包粽子有感優秀作文 篇4
早晨,我一起床就聞到一股清香,我就連忙跑到廚房,一看原來是媽媽在包粽子。
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媽媽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媽媽告訴我包粽子,首先要把棕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棕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棕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粽子煮熟了,我吃著粽子便問;“媽媽,粽子是怎么來的?”媽媽說:“說來話長,屈原是我國一位著名的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在他的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流放期間,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秦軍攻破,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江身死。因此,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魚龍蝦蟹吃掉,做了粽子投入江中。”我不禁的敬佩起屈原來了。
端午包粽子有感優秀作文 篇5
古時候,有個愛國詩人,叫屈原。他因為被逼而投江自殺。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這天(農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那天有個習俗——包粽子。
端午節到了,我家正忙著包粽子呢。
今天,天剛蒙蒙亮,我們都起床了。媽媽讓外婆做餡,讓小姨洗粽葉,讓我發粽葉和繩子,她做粽子。至于“大名鼎鼎”的“大廚”老爸嘛,就負責煮粽子。
外婆先用玻璃瓶碾碎事先泡好的綠豆,加上水和一些調味料,就做成了一盆香味四益的綠豆餡。外婆又把一些煮熟的糯米放進另外一個盆里。最后,她拿出一些豬肉,放進一個小碟子里。只聽一陣“嘩嘩”的水聲,小姨也把粽葉洗好了。我把兩片粽葉和一條繩子遞給媽媽。只見媽媽熟練地把一片粽葉折成斗型,再把兩勺糯米、一勺綠豆和幾片豬肉放進粽葉里,再在上面壓上一片粽葉,然后把多余粽葉向內折,最后綁上一條繩子,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一共做了四十多個。老爸接過粽子,把它們裝在兩個壓力鍋里,在把壓力鍋都放在煤氣爐上。他一會兒看看這鍋,一會兒看看那鍋,忙得不亦樂乎。過了二十分鐘,粽子煮好了。廚房里充滿了粽香。
我拿了一個粽子,去了葉,便狼吞虎咽了起來,沒到一秒鐘就吃完了。
自己家包的粽子就是好吃,我明年還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