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龍潭山心得感想600字(通用9篇)
游龍潭山心得感想600字 篇1
龍潭山位于吉林市區東側,為吉林市四大名山之一。山勢挺拔雄偉、巍峨壯觀。山上古樹參天,草大蔥郁,風影幽雅,是個理想的旅游勝地。
最高峰俗稱“南天門”海拔388.3米,登峰遠眺,江城盡收眼底。山上有一座渤海時期的古城遺址,遺有山城城垣、“水牢”、“旱牢”,城墻憑借山勢,沿山脊夯土碎石筑成,墻壁最高處 10米,最矮僅1米余。城垣上寬1至2米,基寬10米左右。周長2396 米。山城的正南和正北各有一門,東西南北四面都有了望臺。“
水牢”,亦稱“龍潭”,位于山城西北隅最低處,呈長方形,東西長 22.8米,南北寬125.75米,深9米多,四周用花崗巖石塊砌成, “水牢”是當時山城的蓄水池。“旱牢”,位于山城西南隅的較高處,呈正圓形。“旱牢”直徑10.6米,深3米左右,是山城內儲備物資的倉庫或囚禁犯人的囚牢。山上還有清乾隆時建的觀音堂、龍王廟、關帝廟等,統稱龍鳳寺。
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八月初九,清高宗純皇帝愛新覺羅·弘歷,東巡吉林時,曾游覽了龍鳳寺,祭禮了龍潭,并為觀音堂正殿書寫了“福佑大東”匾額,封一棵28 米多高,挺直無曲、枝葉翦齊的黃婆羅樹為“神樹”。
此后,每年春秋兩季,清駐吉林的文武官員在吉林將軍率領下,都要到龍潭山祭禮 “龍潭”與“神樹”。民國年間,“神樹”萎殘凋謝了。
游龍潭山心得感想600字 篇2
過膩了人聲嘈雜的日子,我便思念起寧靜的好處,于是四處尋覓一方凈土,想在那兒尋找一次寧靜的享受。
在龍潭山村,我終于找到這種感覺。那次,一位遠方的朋友來訪,他很愛寫生,說想到龍潭山村走走。起初,聽到了“龍潭”這個地方,我邊畏懼三分,那個地方該不會如成語所說"龍潭虎穴“吧?可是為了不讓朋友掃興,我忐忑地答應了。 來自:作文大全 一路上,朋友忙著準備畫板等用具,而我則是心理七上八下的,腦海里還不斷呈現出陰森恐怖的畫面。這樣子,一路走來,終于到了龍潭山村。一看,原來我的擔心是多余的,一顆懸著的心終于落下了。這里的房屋依山伴水,村民們近山靠山,雖然著而沒有城市的富麗堂皇,但他們的日子卻過得其樂融融!
剛到山下,我就被這山的生命力深深吸引了。朋友說他想在山腳處話一幅龍潭山村人民的生活圖,我只好獨自上山游玩。走在林間小道,我邊開始向往這片濃綠的樹林。這兒的特性是寧靜。它表面上似乎毫無動人只處,實際上卻與藏著生命的動感。這里不像城市那么嘈雜,那么多污染,看承人間凈土!
雖有人視而不見應而不聞,那是因為他們還未捕捉到寧靜的“小精靈”。別下看它們,有時沒有它們,再美的地方也會顯得沒趣。撇開了滿天灰塵喧鬧繁忙的都市,他如這塊由寧靜構成的人間寶地,呼吸著清新的而帶水汽的空氣,兩旁都是高大蔥郁的樹木,偶爾幾聲清脆的鳥叫,更天家了幾分悠閑感自覺得分外舒暢。但是假如在城市,除了偶爾在一陣微風中伸伸懶腰的花草樹木是外,一切都是那么每勁、無聊。
找了塊干凈的石頭,坐在上面小休。在這兒不覺得閑悶、厭煩。四周無人,卻有從枝頭的鳥鳴聲、綠得發亮的職業的沙沙聲中,感受到生命在顫動。說來也是,在高樓林立的城市里,這樣寧靜、自然的環境特別少見,人們終日奔波與高聳的樓群中,為生計發愁,為人際關系煩惱,活得多累呀!
何不抽點時間找找哪怕是一小塊的自然空間暫時忘掉世俗的煩憂,從中體味自然寧靜的美。
往前望去,崽國不了多遠就有一條清冊見底、毫無污染的幽幽小溪。溪水中的石頭被溪 水日日夜夜地沖刷,邊得十分光滑、小巧玲瓏。細細聆聽悠美的流水聲,讓人感到生命的活潑,從容享受著這難得的悠閑。
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只有戀戀不舍地往回走。找到了朋友,一起踏上歸途。我很慶幸自己當初做下的決定,否則就可能錯過了這個達到了“寧靜以致遠”的境界的好地方。
游龍潭山心得感想600字 篇3
金秋十月,風輕云淡,晴空萬里,我和爸爸媽媽興致勃勃地來到了美麗的龍潭山游玩。
龍潭山,壁立于吉林市松花江畔,山勢雄偉,蜿蜒曲折,如臥龍欲飛;山上樹木蔥蘢,景色幽靜,是極佳的避暑賞玩之處;山中建有公元4-5世紀的高句麗古城遺址,還有建于清代的龍鳳寺、龍王廟、關帝廟等古建筑群,是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潭山不僅歷史悠久,而且一天當中景色各異。早上的龍潭山,仿佛剛剛經過雨的洗禮,空氣濕潤而清新,小草和樹葉上都布滿了晶瑩剔透的露珠,在晨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中午,漫步于林間小路上,踏著松松軟軟的落葉,陽光從五彩斑斕的葉隙間瀉下來,形成一束束迷人的光簾;晚上,站在霧凇大橋上,遠遠地眺望龍潭山,整個山體在燈光的照射下,猶如一條火龍盤旋在吉林的上空,顯得格外雄偉。
我國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曾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說起龍潭山,最出名的當然是龍潭啦!傳說龍潭潭底鎮壓著一條惡龍,因怕它逃走,人們就用鎖鏈將它鎖于岸邊的古樹上。相傳,當年日本憲兵曾動用卷揚機想把鐵鏈從水中絞出,看其到底有多長。結果絞了很久都不見盡頭,當再絞時,潭水突然滾動并渾濁起來,水底還發出“嗚嗚”的聲音,如龍巨吼,嚇得岸上的人毛骨悚然,瑟瑟發抖。這不禁給龍潭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爬過一級級的石階,我們終于來到了龍潭。龍潭位于山洼林蔭處,潭水平靜而呈深綠,潭面上方云霧縹緲。我快步來到潭邊,一眼就看到了那條又粗又長的鎖鏈,一端牢牢地拴在樹上,一端深深地垂入潭底,讓你感覺仿佛真的有一條惡龍盤踞在潭底,一不小心就會竄出來一樣。
離開龍潭,我們繼續向山頂爬。爬著爬著,我已完全沉醉于龍潭山美妙的畫卷中。山間云霧繚繞,這樣的霧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鳥兒的即興演奏,葉兒的飄飄灑灑,樹兒的高大挺拔,真是人間仙境啊!
經過了不懈的努力,我們終于爬上了龍潭山最高峰——南天門。從山上向下眺望,一切美景盡收眼底,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感,一股豪情油然而生。“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站在龍潭山山頂,我深深地體悟到,只要不畏艱辛,終能看到最美麗的景色。
龍潭山的景致美不勝收,真是“龍潭山水甲一方”,令人流連忘返呀!
游龍潭山心得感想600字 篇4
我的家鄉在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市是一座山清水秀的城市。龍潭山是家鄉四座名山中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的左青龍,海拔高度為383.3米,是吉林市東部的自然屏障。
春天到了,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山中的冰雪融化了,龍潭山又恢復了生機勃勃的活力。早晨,我時不時地就能看見老人們在山中鍛煉身體,他們各各精神飽滿,就如同龍潭山中那返青的不老松。
夏天來了,烈日炎炎,驕陽似火,只要你往龍潭山的樹下坐一會兒,你炎熱的感覺就會不翼而飛了。然后再往山上那么一走,那感覺真好!
秋天,龍潭山到了最受人關注的季節,也是最美的季節。輕風送爽,山分五色,各有姿色(東北又叫五花山)。遠看龍潭山像火焰一樣在滾動,更象一條巨龍,葡伏在松花江東岸。近看龍潭山,樹葉一叢深一叢淺,綠葉點綴著黃葉,黃葉點綴著紅葉。綠葉、黃葉、紅葉加在一起,真是一副美麗的圖畫!
冬天到了,冰天雪地、天寒地凍。大雪仿佛給龍潭山穿上了一層雪白的衣裳。有的人在散步、有的人在拍照、還有的在滑雪。這不禁讓我想起-----的《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蟒蟒。是啊,龍潭山是不會衰老的,冬天只是它一個寧靜的夢,它將會在溫暖的春風中蘇醒過來,使自己再一次年輕!
我愛雄偉壯麗的泰山,也愛紅葉似火的香山,但我更愛家鄉吉林的龍潭山!
游龍潭山心得感想600字 篇5
今天彈琴后媽媽為了讓我勞逸結合,徹底放松,決定帶我去龍潭上游玩。
一進公園門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彩繽紛的花朵,有紅的、黃的、白的、粉的`。偶爾還有蝴蝶飛來飛去。我們開始爬上了,路兩邊綠樹成蔭,形成了一個大大的遮陽傘,走在這山間小路上愜意極了。爬山雖然很累,但當我想到山上有游樂園時我便不覺得累了。同時也讓我聯想到我們學習時雖然很辛苦,但為了取得好成績,也要像爬山一樣堅持到底,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中午,我們爬到山上累了坐下來吃東西。我們突然看到了一個小松鼠,它的毛事灰色的它的尾巴像掃帚。媽媽給它照了相,別的游客給了小松鼠一半麻花,它見到我們不害怕,樣子很可愛。我們吃飽了又開始向上爬。
我們去了水牢又稱龍潭,她最深處十一米,最淺處三點六米,那里的水是死水,人們說它澇而不溢。我們還去了旱牢,,里面長滿了各種植物從不積水,據考古學家說它是從前士兵存放糧食的地方。最后我又去了玩水上橋,開始我心驚膽戰,小心翼翼地一步步怕掉到水里,最后我終于走完了這座小橋,再走幾遍就很熟練了。媽媽告訴我自己要勇敢點。
我們要回家了,下上了我看見捏泥人的,想買一個,我看見了一朵玫瑰花,它的花瓣是紅色的,頂端時紫色的,非常漂亮于是就買下了它。這位民間藝人真是讓我佩服。
玩了一天很累,回家就想躺在床上睡覺,當我躺在床上時回顧了今天的事情,去龍潭山游玩一次花掉了近四十元錢,以后我要好好學習,掙錢來回報父母。
游龍潭山心得感想600字 篇6
丁香花開的時節,我們興高采烈地來到了龍潭山。
記得蘇東坡描寫廬山時寫道:“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我雖然沒有親眼見過廬山,但龍溉山倒也的確是干姿百態。瞧那碧綠的芳草,滿山的樹木,真好像一片綠色的海洋。陣陣林濤聲,好似龍吟虎嘯,頓時使人心胸開闊。
順著北側蜿蜒的盤山路,我們開始向上攀登。路兩側高大的樹木不停地抖動著枝葉,篩下一片綠蔭。雙出陣陣清香,不知名的小花也在點頭微笑著,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光臨,多么奇妙的地方啊!使人仿佛走進了一個神秘的童話般的世界。我們走過精工彩繪的高大牌坊,不久就見到了一座飛搪斗拱的古廟。這是一個很有氣勢的建筑物,據說已有干百年的歷史了。只見那高大的殿堂裝瑛著精服細刻的門窗。門上畫的八仙的彩圖栩栩如生。依山而砌的石階,掩映在樹蔭之下。
廟宇的南側便是東北聞名的“水牢”了,我真奇怪,怎么能在這么高的山上會有一潭碧水?但見山光樹影倒映在水中,青石護岸,青石間有幾片青苔,顯得幽藍而又純凈。淘氣的風雖然無孔不人,卻難以穿過高山密林,來吹破這一潭碧水。石碑上“龍潭印月”四個大字格外醒目。這景色真是美極了,竟像走進了迷人夢境。可這時我又有些奇怪,為什么這么美麗的碧水卻叫一個可怕的名字“水牢”聽老師講,我才明白。原來這是由傳說而得名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一條龍因犯了天條,被貶下凡,孽龍在這一帶常常發洪水,殘害百姓,使百姓無法生活下去,只好組織起來和孽龍搏斗,終于把孽龍鎖在這個水池里。
離開了水牢,我們又向龍潭山的主峰“南天門”進軍了。
從南天門向下望去,啊!只見連綿起伏的群山環抱著美麗的江城。松花江像一條銀白色的綢帶,穿過幾座彩虹般的鐵橋,彎彎曲曲地流向東方,在陽光的照射下,閃動著點點波光。再仔細看,街道筆直,樓房林立。遠遠望去,雄偉壯觀,充滿生機。真是一幅美麗的畫卷,我完全被這美景陶醉了。
夕陽西下,我們坐上了大客車,依依不舍地望了望龍潭山,道道金光給它鍍上一層金色,使它變得更加美麗迷人。
游龍潭山心得感想600字 篇7
有人喜歡峰巒雄偉的泰山,有人喜歡陡峭難攀的華山,還有人喜歡紅葉似火的香山,而我最喜歡風景如畫、底蘊深厚的龍潭山。
龍潭山是吉林四大名山之一。它這么有名是因為,傳說水潭下面是一條惡龍,這座山也因此而得名。
站在龍潭山的腳下,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龍潭山遺址公園”七個大字,山門是灰色的,給人以清新古樸的感覺。
一走進山門,就看見寬闊的廣場,廣場上的人非常多,廣場正中有一個碩大的寶劍,寶劍叫“回頭雙青鳥首銅劍”,樣子就是兩個鳥把頭回過來。廣場西側還有一個海東青的雕像,它有尖尖的頭,眼睛炯炯有神,翅膀展開,好像要飛了起來,兩個好有力的爪子,像鋼刀一樣,什么東西都能撕毀。
離開廣場走在盤山公路上,大樹高大茂密,猶如置身于森林氧吧,兩邊的大樹一排排的。一到山上,有時還可以看到小松鼠,正在吃松果,吃的正香呢,小松鼠真好玩,尾巴漂亮極了。
沿著公路向上,不一會兒,一座古樸的寺廟“龍鳳寺”就出現在我們眼前。龍鳳寺的兩邊有獅子,里面有一個香爐,門口的墻壁上畫著龍和風,后邊是麒麟,正在吐火。這兩幅畫為這座寺廟增加了神秘色彩。
隨著石階向左走,就到了龍潭山最著名的地方“水牢”,它是四壁以花崗巖砌成,水牢也稱為龍潭水池,它是長方形的,它是1500年前高句麗古城城堡的儲水池。水牢位于龍潭山西北方的最低處,它深藏于山洼林蔭之處,池呈深綠色,猶如一塊翡翠,還有月浮于水中,兩岸配以松濤山色,景色十分靜謐,素有 “龍潭印月”之美譽。
站在南天門上,極目遠眺,吉林市的風景盡收眼底。遠處起伏的山峰,在云霧中若隱若現。原本高大的樓房,就如小火柴盒一樣小巧可愛。環城而過的松花江,猶如玉帶穿行其中。
整修一新后的龍潭山,每天都會接待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人們或漫步林間,或步行于山中,感受著大自然的清新。在這里人們的身心得到放松,盡情體驗著山中自然的快樂。
游龍潭山心得感想600字 篇8
今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我們一家打算去龍潭山公園游玩。臨行前,爸爸告訴我龍潭山公園是離市區最近的森林公園,山上有天然形成的頗具規模的杏樹林。
人們都愛到山中去踏青、賞花。網上說“踏青”在我國古代就是一個節日,稱為“游春踏青”。走進公園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開滿了粉色、白色花的東北杏樹、榆葉梅、還有盛開著金黃色花瓣的連翹。根據書上的介紹說,東北杏可以長到十五米高呢。榆葉梅也可以長到二到三米高。不像連翹看起來就像小弟弟一樣矮小。沿著山路前行,遠遠的望見一塊花崗石碑。上面雕刻著“龍潭山山城”的簡介。原來看似普通的黃土坡原來是古代高句麗時期的古城墻。是好幾百年前人民修建的城池。走過山城就看到了一處指示牌,上面標著“水牢”和“旱牢”的方位。我剛看到“牢”字就以為是關押犯人的地方,可是當我看到“水牢”其實就是用石頭砌成的一個水潭。至于“旱牢”更讓我驚呆了。其實“旱牢”是龍潭山山城內高句麗時代公元前三十七年——公元前六百六十七年建筑的遺址……后來人們推斷“旱牢”是當時人們儲存軍需物資的地窖。
在山路上走了不久,我們終于爬到了“南天門”,向山下望去,藍色松花江像“S”型繞著山腳,整整齊齊的樓房,人們在我們的眼里都如螞蟻一般大小。突然,我聽到幾聲“咕咕”,原來已經中午了,我的肚子開始呻吟了。
游龍潭山心得感想600字 篇9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龍潭溝。龍潭溝位于河南省伏牛山腹地的西峽縣雙龍鎮,距西峽縣城30公里。它以山秀、石奇、水澈、林茂、潭幽于一體,被譽為“中原一絕,人間仙境”。
龍潭溝全長12公里,自然落差近千米,分別顯現出龍頭、龍口、龍角和龍身,這應該就是龍潭溝名字的由來吧。
我們沿著山路向前走,越來越覺得涼快了。走著走著,就聽前面一陣陣松濤般的吼聲響起。啊!這就是著名的“四連瀑”,真是未見其面,先聞其聲。水從幾丈高的巖石上奔瀉下來,飛濺起陣陣的白色雨霧。真是石挑練破,化為點點玉珠飛濺,雨打花開,幻作朵朵白蓮漂浮。溝的兩岸石壁陡峭,樹木叢生,山澗溪水從懸崖傾瀉而下,急流如注,浪花飛濺,水霧飄灑,彌漫谷間。而夏天正是旺水季節,峽谷內更是銀練直掛,碧花橫飛,云蒸霞蔚,令人叫絕。戲水近觀,寒潭清澈,百尺龍潭一碧到底,上下空明,蝌蚪、游魚數不勝數,實乃自然奇景。暢游于其間,不覺讓人有返璞歸真的感覺,連大人們也童心大起,和我一起用礦泉水瓶捉了幾只小蝌蚪呢!
龍潭溝山靈水美,石奇崖險。大龍潭附近的一塊巨石酷似一條鱷魚頭正深入譚中飲水,游人稱之為“鱷魚戲水”,黑龍潭旁有三條像鯊魚的巨石,魚頭伸向潭水,美其名曰:“三鯊鬧龍潭”。此外還有“絕壁掛雪”、“神龜過江”等。奇石遍布,渾然天成。
龍潭溝,秀山秀水,美麗神奇,是人們休閑、尋幽、消暑、探險的好地方。
夏游龍潭山心得體會5
今天天氣晴朗,萬里無云,媽媽聽說龍潭山重新修建完工,要帶我去重游龍潭山公園。
來到大門口,我驚訝的發現它改名了,叫“龍潭山遺址公園”。進入了大門,首先看到的是一棵古樹,一個大樹根,長出三個粗粗的樹干,名字叫“桃園三結義”,這不禁讓我想起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結拜為兄弟的故事。我們繼續向前走去。右手邊有許多歷史壁畫。
接下來映入眼簾的是一把碩大無比的劍,名字叫“回頭雙鳥首”,它前窄后寬變化明顯,劍葉扁薄,刀口銳利。它顯現著東北地區的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夫余國,立國松花江畔,兵強馬壯,舞劍稱雄的昔日輝煌。
順著左手邊走,我們來到了御道,御道在清乾隆十九年,高宗乾隆皇帝登臨尼什哈山(今龍潭山)時,見山高陡峭,綠樹成蔭,便在此停騎下馬。沿著御道的臺階向上走去,兩邊都是參天大樹,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水牢,它以黃岡石條壘砌,呈長方形,水深而碧,無漲無落,終年不涸,吉林市八景印月即指此處。
在離水牢相距200多米處有一圓形的石砌深坑,俗稱“旱牢”,是高句麗時期古城堡儲存軍需物資的地窖。
在旱牢的不遠處就是“龍鳳寺”,我們沒有去寺院里,在寺院的前面有好大一個平臺,有許多娛樂項目,有好多人在那里健身。
我們沿著小石階繼續向上攀登,山更加陡峭,大約又過了半個小時,我們來到了山城的頂峰,俗稱“南天門”,美麗的松花江,許許多多的高樓、汽車、建筑都在我的腳下,大半個吉林市的風景盡在我的眼里,好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