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道德心得體會范文(精選5篇)
法制道德心得體會范文 篇1
人生如一張白紙,在成長的過程中會自然而然在白紙上添上色彩!有的色彩繽紛也;有的灰暗一片;更有的在還沒有添滿色彩但這張紙就早已不在了!
能夠使白紙變成色彩繽紛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啊!首先這個人必需知法守法,而且要持之而行!這樣才能踏上人生里美好的第一步!
曾經看過的一個案例:15歲的初三學生莊海在初一年級時就加入了共青團,當選為班長,工作負責、學習優良,先后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共青團員。有一天與父母告別后準備回家時,發現一個初二學生在他父母后面做鬼臉,這本來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問一問、說一說,都可以解決問題,但是莊海非常生氣,認為是對自己父母的侮辱,竟和幾個同學一起上去教訓他一頓。原以為被教訓者不會怎樣,沒想到卻引起這個學生邀約一幫人來報復。為了不甘示弱,又發生了對報復者的報復,在雙方毆打中,莊海拿出隨身帶的一把刀捅上去,造成一死一傷,法院判處莊海犯故意傷害罪。在監獄里,莊海面對鐵窗、鐵門,回顧這不該發生事,無限悔恨。
少年如果違法犯罪,同齡人瞧不起你,老師看不起你,父母傷心欲絕!少年如果違法犯罪,就是自己走向陰深的監獄,走向那永遠沒有光芒的地獄,
走向那邪惡的死神手上!少年如果違法犯罪,永遠不能得到關心,而是得到傷心!永遠不能得到陽光的沐浴,而得到的是失魂落魄!到時候你就后悔莫及了!
青少年,為了明天,千萬不要違法犯罪啊!
法制道德心得體會范文 篇2
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多年的實踐告訴我們,對中小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必須遵循學生成長的規律,采取多種形式,分層實施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增強學生自我約束能力。
近段時間,學校開展了學法知法活動。我利用業余時間學習了《教師法》等重要理論,通過學習,本人受益非淺,對依法執教、關愛學生、無私奉獻等概念的內涵有了更深層次的詮釋。下面,我就談一談學習的感想:
(一)區分層次,繼續上好法制課。在全縣小學三年級以上學生中開設法律常識課,列入課表。要做到有計劃、有課時、有教師、有教材,并密切聯系學生思想實際,使學法、用法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同時,要按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基本的法律常識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增強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二)形式多樣,提高法制教育效果。一是舉辦主題班隊會、開展社會調查、知識競賽、社會實踐等活動,是學校開展法制教育的重要形式。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形式,通過宣講法律故事,對學生進行生動直觀的教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教育效果。二是開展社區教育活動。要依靠村委會協助學校和家長做好所在區域學生假期的學習生活及教育活動,共同做好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特別是做好對“行為偏常”學生的幫教工作,努力切斷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源頭,確保學生不出問題。
(三)突出重點,提高法制教育針對性。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法制教育,除進行必要的法律知識教育,培養學生法制觀念外,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根據青少年的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對少數有不良行為以及有不良行為傾向的“問題學生”實施重點幫扶,預防和減少犯罪。一是要求各中學根據各自實際情況,發動教師對全體學生家庭情況進行調查,對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的學生的校內外表現重點掌握,對有不良行為的學生,及時與家長聯系,互通信息,同時,學校領導、老師結對幫扶,防患于未然。二是做好后進學生的轉化工作,是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的重要一環。
在學習了有關法律知識后,讓我更明確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該履行的義務和遵守的行為規范。在沒有法律約束的時候,教師的教育教學是憑職業道德、憑良心。學校是培養教育下一代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要陣地,保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職責。對學生堅持正面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教師要面向學生,對全體學生負責,不要偏愛一部分人,歧視另一部分人。對于優缺點、錯誤的學生,要深入了解情況,具體分析原因、滿腔熱情地做好他們的思想轉化工作。要善于發現、培養和調動后進生身上的積極因素,肯定他們的微小進步,尊重他們的自尊心,鼓勵他們的上進心,幫助他們滿懷信心的成長。對于極個別屢教不改、錯誤性質嚴重、需要給予紀律處分的學生,也要進行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采用簡單粗暴和壓服的辦法,更不得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為此教師法規定了教師體罰學生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在學法過程中,我更進一步認識到,在教學生活中,教師要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特別作為一個班主任更應該對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多接觸,多了解,和學生們主動溝通,談談學生在生活中的困難或疑惑不解的問題。對學生能夠善于引導,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和知道是非對錯。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主動參與了過程,能比較好的完成學生德育工作的教育。
對于教師本身,一要注重自己的師德學習,二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在《教師法》中,這兩點是教師的為師之本。平日里要主動多參加培訓和業務學習,多向優秀教師和老教師請教他們的經驗和優秀的教學方法,多聽一下優秀教師的課,增強自己的業務能力。
作為教師,知法是重要的權利義務,學法是重要的必修課程,守法是重要的師德內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護法是重要的基本職責。讓我們與法同行,做一名讓人民滿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師。
法制道德心得體會范文 篇3
賴昌星走私案歷經20xx年終于塵埃落定。5月18日上午廈門中級人民法院宣判賴昌星犯走私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事實上,從1991年起,賴昌星通過在香港、廈門等地設立公司、建立據點、網羅人員等,形成走私犯罪集團。1995年12月至1999年5月,賴昌星犯罪集團采取偽報品名、假復出口、闖關等手段,走私香煙、汽車、成品油、植物油、化工原料、紡織原料及其他普通貨物,案值共計人民幣273.95億元,偷逃應繳稅額人民幣139.99億元。從賴昌星走私逃避稅款的數額看是巨大而“驚人”的。
從某些方面來說賴昌星犯走私罪、行賄罪,數額巨大而沒有判處“極刑”,對于賴昌星本人來說是很“幸運”的。反而,曾經被賴昌星拉下水的廈門海關主要官員早已命歸黃泉,而賴昌星作為主犯逃亡加拿大“避難”還“撿回”了一條性命。事實說明國家在此案上顯得某些“無奈”。不說賴昌星走私犯罪的非法所得不知去向,前后十幾年時間國家花費的人力財力物力是無法評估的。
雖說政府沒收了賴昌星20xx多萬元的全部財產,這與他在走私中非法所得,國家10多年來花費的精力相比擬簡直是微不足道。國家唯一獲得的是正義終于得到伸張,彰顯了法律的尊嚴,表明中國政府打擊犯罪、懲治腐敗的信心與決心,體現中國司法主權不容侵犯,有力地威懾了已經逃亡或有預謀逃亡國外的犯罪和腐敗分子。事實上來說,賴昌星走私案在經濟上追究已經失去意義,他的歸案并結案只體現在國家形象與法律上。
從5月18日的電視畫面上看出,賴昌星精神面貌要比遣返時好得多,面部表情也顯得輕松,身體也似乎發胖了些。對于法院未判決賴昌星死刑對他來說已經“心安理得”,再也不會因“殺頭”帶來的恐懼心理。事實上,賴昌星之所以能遣返成功,與中國政府向加拿大作出不判決賴昌星死刑的承諾不無關系,加拿大對經濟犯罪案犯不判極刑,這也是賴昌星能“僥幸”逃過“劫命”的原因之一。
其實賴昌星走私案中,最得不償失的是為賴昌星走私活動提供便利,而受賄謀取不正當利益的國家公務人員,蠅頭小利葬送生命者有之,蹲監獄者有之,整個案件牽涉出64名國家工作人員接受賴昌星賄送的錢款、房產、汽車等財物,折合人民幣共計3912.89萬元。另外還有影星也參與進來,同樣“葬送”了人生最美好而又風光的時機。
整體來說,賴昌星走私案是中國改革開放中的一個“插曲”,反映了經濟社會人們私欲膨脹,物欲橫流,走私、制假,商業欺詐盛行,用中國古語“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是對這些犯罪分子的真實寫照。
之所以犯罪活動絡繹不絕,與過于崇尚金錢,導致社會道德“滑坡”不無關系。從所發商業案例看,雖說部分企業家通過犯罪與投機手段在短期內獲得了巨額的非法所得與物質財富,但不久也將會隨之“失去”。如賴昌星走私案,“三鹿”奶粉摻假案,不法商販制造地溝油案等,因為他們失去了人性,沒有了道德根基,沒有道德根基支撐的財富,屬于不健康的財富,肯定會“蒸發”與失去,事實上也是道德的“蒸發”,試看道德在保障物質財富健康的重要性。
當前,賴昌星走私案已經成為段落,但國家應通過此案把它當作教訓“拯救”社會,什么樣的改革能保持經濟健康向前發展,又能讓社會道德風氣良好,是值得研究與探討的。如果說,沒有道德的社會僅僅依靠法律,法律在某種程度上受利益的驅使又會喪失道德,知法犯法者有之。那么,充分說明市場經濟除了有配套健全的法制作為武器,道德也很重要,道德本身有一種自律行為,可減少法律對社會的約束,是經濟社會健康向前發展的重要保障。
法制道德心得體會范文 篇4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師,即教師的行為作。教師道德對一個教師特別的重要,因為教師是學生行動的標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對于教師道德問題,不少教育家及曾有過精辟的論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責于人”,“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等。綜上所述,我們清楚的意識到:正確認識自身的職業價值,倡導愛崗敬業,強化責任意識,是社會對教育職業道德的必然要求。那么怎么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自覺加強教師道德修養,努力做到敬業律己,以德育人。
一、敬業愛崗,忠誠黨的教育事業。
教育著先愛教育。教育是一種心靈的影響活動,需要具有崇高的品質和高尚的人格。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記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立志從走上三尺講臺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一切毫無保留的交給黨的教育事業。作為傳道授業的教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不斷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在中國教育事業發生重大變革的新時期,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重視加強多方面的學習。首先要不斷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了解國際國內形勢,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其次,要轉變教育觀念。加強業務學習。教師只有不斷地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在工作中不斷地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適應教育新形勢和需求。
二、熱愛學生,教書育人。
愛是教育的別名,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千百年來,衍生出一種崇高的教師職業道德,就是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熱愛學生就是愛護每一個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才。堅持以人為本,做到尊重學生,不諷刺挖苦,不歧視體罰學生,關心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嚴格要求學生,積極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保護和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平等、公正地對待學生,與學生保持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熱愛學生、教育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善于寬容學生。傳統師德也講教育之愛,但今天的教師關懷不再是單向的,不是一廂情愿,更不是強加的,控制式的,而是平等的,負責任的,是彼此能感受的。在今天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尤其是那些由于社會變遷、生活和家庭的原因處于不利地位的學生,更加要倍加關愛,給予尊重,善于寬容。因為寬容是對被教育者的愛護信任,它體現了關懷精神,同時也是教師和學生人格平等的具體表現。
三、行為示范,為人師表。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不僅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行為示范,為人師表,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說具有示范性。因此教師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更應該注意為人師表,嚴格要求自己,從思想作到生活作,從言行到舉止,從心靈到外表,都做凈化社會氣的表率。“命令只能指揮人,榜樣卻能吸引人。”教師本身就是一塊豐富的教育資源,教師應模范履行師德規范,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良好的師德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質去教育,影響學生。
法制道德心得體會范文 篇5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交到人民警察叔叔手里邊……”每當我唱起這首歌時,我就會想起我七歲那年的一件事。
一天,我和同學一起回家,我們邊走路邊聊天。之后由于路不同,我們依依不舍地分開了,可就在離開不久,發生了那么一件事。
我走進了一個十分寧靜的一個小巷子,走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叔叔。突然,那個叔叔的口袋里掉了一百元錢。那個叔叔竟然一點兒也沒注意到自己的錢掉了。我撿起掉落的一百元錢,卻遲疑了一下。心想:這里并沒有人,我到底是交給那個叔叔,還是把錢拿著,買新上市的玩具?此時,我大腦里的天使與惡魔爭吵了起來,天使對我說:“你要拾金不昧,快把錢交給前面的那個叔叔,這樣,你還能得到叔叔的表揚”。“惡魔”卻反駁道:“你說得不對,主人應該把錢拿著,可以買玩具,余下的錢還能買好多吃的東西”。“你才說錯了!”我大腦里的惡魔與天使一直爭論不休,而我卻不知道到底如何是好?
我想:我們應該學習雷鋒叔叔,要助人為樂。我撿起地上的錢,猛地一沖,跑到了叔叔的身邊。“叔叔,您剛才掉了一百元錢,我撿到了,還給您”。“是嗎?”叔叔好像沒有感覺到,“謝謝你了,小朋友。”
聽了叔叔的表揚,我心里甜滋滋的,雖然沒有那一百元錢,但我獲得了道德的勇氣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