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電影《中國機長》觀后感800字_《中國機長》觀后心得(通用5篇)
2022電影《中國機長》觀后感800字_《中國機長》觀后心得 篇2
《中國機長》是根據川航3U8633航班高空飛行中飛掉風擋玻璃的事件改編,這次事件中,劉傳健機長被稱為是中國版的薩利機長。《薩利機長》是一部美國影片,原型是20xx年美利堅航空公司1549號航班機長切斯利•舒倫伯格,他也是戰斗機飛行員,當轉業到民航后成為客機機長。他駕駛兩臺發動機都失效的飛機迫降在了哈德遜河河面上。網友普遍認為,在川航這次事件中,劉傳健機長臨危不懼、淡定處置,最終挽救了整架飛機上幾百號乘客的性命,其影響壯舉和“薩利機長”不相上下。
其實,劉傳健機長曾經是我人民空軍的飛行尖子,后來作為空軍第二飛行學院的飛行教員帶出了一批又一批學員。在帶教過程中,處置座艙玻璃爆裂就是飛行員的必須科目。
正是有了這些訓練,為他積累了大量處理此類突發事件的經驗,這為他處置民航飛機突發事件打下了基礎。如果說開教練機或者戰斗機,一旦座艙蓋破裂,實在不行還能夠跳傘,但是民航客機就沒有這個機會。此次飛行的飛行速度至少有600到700公里/每小時,還有強大氣壓和零下幾十度的超低溫,作為機長只能靠著堅強的意志飛下去。劉傳健機長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老空軍戰士在畏難之中表現出的擔當,不放棄、不拋棄,同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世人展現出了中國空軍戰士的高超飛行技巧,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2022電影《中國機長》觀后感800字_《中國機長》觀后心得 篇3
《中國機長》這部根據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的影片,講述的正是新時代中國英雄的故事。川航3U8633在重慶飛往拉薩途中,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千鈞一發之際,機組人員操作得當,飛機緊急備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機上人員除幾位輕傷外,均平安落地。駕駛飛機成功迫降的機長劉傳健贏得一片贊譽——“川航機長,你太牛了”“川航8633,創造了萬米高空的‘幸存奇跡’。
通過此次川航事件,得到了一些啟示:
1、要加強自身專業技能。過硬的專業知識能很好的解決各種困難。但是專業知識的獲取除了多向書本學習理論知識,更多地是要實際操作并且多向領導學習,向同事學習,總結經驗。
2、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保持好心態,遇到問題要冷靜,不要慌慌張張,越慌越容易出錯。
3、要開拓應變創新能力。敢于面對挑戰、抓住機遇,敢想、敢干、敢變。
4、要提高組織能力。俗話說一只筷子輕輕就折斷,一把筷子難折斷,人多力量大。對于自己能獨立完成的任務就獨立完成,不能完成的要能夠合理安排、組織同事,高效率的完成。
5、要提高溝通交往能力。工作中難免要與各式各樣的人群打交道,要培養人際交往能力,能夠善于與上級、同事及其他人員交往,正確處理個人與上級及同事的關系同時也要培養處理各種矛盾、協調各種關系的能力。
2022電影《中國機長》觀后感800字_《中國機長》觀后心得 篇4
《中國機長》通過藝術的手段來表現英雄機組在遇到意外狀況,通過一系列專業、正確的操作,讓飛機迫降,這次迫降到底有多困難,對于非專業人士的我無從知曉,但是在無擋風玻璃遮擋、瞬時失壓、極度缺氧,低溫、各種自動設備失效的情況下,僅僅依靠模糊目視和人工操作,仍能零失誤、安全迫降,我只能豎起大拇指為機組全體成員點贊,為機長“史詩級”生死迫降的高超飛行技術點贊,為機長在極端環境中仍能保持清醒頭腦、準確操作的堅強意志點贊,為機組成員嫻熟的專業素質點贊。
專業素質,是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作風和專業精神的結合。一名優秀的飛行員,需要具備過硬的技術以保證飛行安全,有良好的身心素質,即使面對死亡也能臨危不亂、精確處置。飛機在高空中發生故障,當所有人命懸一線時,劉傳健機長在常人無法想象的極端環境中,完全憑手動操作和模糊目視,靠毅力掌握方向桿,完成迫降。這就是他的高超嫻熟專業素養在危急時刻的生動體現。
專業素養是一個行業被社會尊重、一個人讓他人敬佩的重要內核。“群眾最喜愛的檢察官”周會明之所以受群眾愛戴,是因為他用高超的反貪本領守護了西藏山南“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大山衛士”劉真茂感動中國,是因為他作為一名護林員的癡心堅守;“B超神探”賈立群廣受贊譽,是因為他的B超技術和對患者貼心的服務。今天,人們紛紛為“川航機長”劉傳健點贊,也是因為他在飛行領域擁有超越常人的能力和素養。
榜樣指引前行的方向。雖然并非所有行業都如飛行員一樣,需要面對極端危險,但是每個行業、每個崗位都有特定的職責使命。每個人都應不斷提升專業素養,保持良好的專業作風和專業精神,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及關頭豁得出來,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能挺身而出、力挽狂瀾。
2022電影《中國機長》觀后感800字_《中國機長》觀后心得 篇5
第一次那么身臨其境地進入一個那么不可能的角色,看著慢慢扭曲的身體,心也像被各個方向地扭著,疼痛,快要窒息的痛。明知道沒有未來,卻用心的過好沒一天,靜靜等待死亡的來臨。那種感覺不是自欺欺人,不是所謂的勇氣,只是一種無奈,一種希望把再短的生命塑造完整的決心。
亞也是這樣一個女孩,15歲那年知道了自己的病情,脊髓小腦萎縮癥,一種很罕見的疾病,不是為了人們的眼淚,只是希望我們能夠用心去體會那份對生命真正的執著和用心,一個花樣的少女,身上有著的是種快樂的氣息,即使病魔的折磨,那種笑容,那份樂觀,卻從未消失過,在她本以為灰暗的世界,遇到了好心的面包店老板,幸子學姐,還 有一直給自己鼓勵的主治醫生,每個人都在為她努力著,因為身體一天天的虛弱,這是種不能避免惡化的病,唯一能做的不過是減緩它的惡化,從一個正常人,到一個殘疾人,亞也的生活不可能在和他們在一起,來到了殘疾人的特殊學校,告別了東高,開始了她的.“特殊”生活,在那里,她并沒有失望地看待一切,卻真正的從局外人變成了當事人,真正學會了獨立,學會面對現實,高中畢業后,亞也回到了家里,拒絕媽媽辭職照顧她的想法,身體日漸衰弱,卻從為丟下陪伴她的日記本,她說過:用一公升的眼淚學會堅強,以后,眼淚會更多。可慢慢的,亞也學會了坦然面對生命,學會將眼淚流近心底。直到25歲,亞也告別了戀戀不舍的人間,而她的那句“我想活著”卻到最后……
真正好的電影不是有很大的明星陣容,不是有多大的投資,不是有多華麗的場景。而是它真正讓你懂得什么,讓你在兩個小時后還 留給你的東西。這部電影告訴我,學會珍惜生命,每天醒來,都要開心地笑,因為,我還 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