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學轉促心得體會(精選5篇)
派出所學轉促心得體會 篇1
為貫徹落實自治區、自治州和公安廳“學講話、促落實、轉作風”專項活動動員部署會議精神,切實糾治公安民警在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2月23日下午,博州公安局召開“學講話、轉作風、促落實”專項活動動員會,自治州、政法委書記、州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吉平同志出席會議并做重要講話,局黨委班子成員、局機關各部門負責人及全體民警參加了會議。
紀委書記王軍同志首先傳達學習了邱淑華書記和朱昌杰廳長在“學講話、轉作風、促落實”專項活動動員部署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其次,學習了自治州和公安廳 “學講話、轉作風、促落實”實施方案和自治州紀委十二屆二次全會報告。最后,王吉平宣讀了《博州公安機關“學講話、轉作風、促落實”專項活動實施方案》,并做了重要講話。
會議指出,各部門負責人在開展“學轉促”專項活動中要加強組織領導,抓好關鍵環節,確保專項活動扎實開,各級黨組織書記要對“學轉側”活動親自抓,認真履行第一責任責任,把開展“學轉促”專項活動放在心上、抗在肩上、抓在手上。
會議要求全州公安機關各級黨組織,要把學習自治州紀委十二屆二次全會、邱樹華書記重要講話納入支部學習,傳達至每一名黨員民警深刻領會,要求各級黨組織要以這次會議精神為指導,從嚴從實抓好“學轉促”專項活動,打造一支政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公安隊伍,為博州社會穩定提供堅強保證。
派出所學轉促心得體會 篇2
不落實是工作中的一大頑癥,但不是絕癥,雖不易治但并非不可治。曾指出,反對空談,強調實干,注重落實,是我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省直機關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入學習領會省委的各項決策部署,在此基礎上,把省委的意志和主張充分體現在部門的每一項具體工作中,使省委的決策部署轉化為自覺行動。省直機關既要帶頭抓落實,更要高標準抓落實。
第一,解放思想抓落實。在抓落實的過程中會有這樣那樣的困難,會遇到主觀和客觀上的很多障礙。但應堅信,好事辦一件多一件、難題解決一個少一個。這就要求省直機關干部敢于打破常規,突破老觀念、老辦法、老規則,尤其要扭轉用老規則解決新問題不見成效之后仍屢敗屢試的做法,通過解放思想,努力攻克工作中的矛盾、障礙和難點。
第二,改革創新抓落實。沒有改革創新,工作就會低標準要求、低效率運行,結果只能是出力不少、出彩不多。要堅持以改革創新的理念引領科學發展,以改革創新的辦法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以改革創新的思路破解發展難題。省直機關要著力打造一流服務環境和平臺,營造鼓勵創新的環境,推進機關工作創新。
第三,轉變作風抓落實。加大教育整治力度,采取切實有效措施,著力推進機關作風的改善,把層層表態、層層開會轉變為層層抓落實、層層解決問題,打造務實重行的干事團隊,在抓落實上動真的、來實的,堅決杜絕任何部門任何人搞任何形式的弄虛作假,堅決杜絕任何部門任何人以任何理由不作為,努力營造風清氣正、求真務實、扎實干事的良好氛圍。
第四,充滿激情抓落實。教育引導省直機關干部在工作中頑強拼搏、奮力作為,在困難面前提高勇氣、增強信心,在成績面前再接再厲、開拓進取。以崗位為榮、以工作為先、以事業為重,腳踏實地、鍥而不舍,敢于碰硬、敢于負責,不達目的決不收兵。
第五,完善機制抓落實。誰來落實、怎樣落實、誰來監督落實的過程、誰來反饋落實的效果,都應該在機制層面上予以明確。要把各項決策和目標任務轉化為目標責任體系,用目標引導行動,用督查推動落實。建立領導責任機制、督查督辦機制、考核獎懲機制、問責追究機制,做到事有專管之人、人有明確之責、責有限定之期,讓安于現狀的干部不安、四平八穩的位子不穩,使省直機關干部在抓落實上用心、用力,形成抓落實的長效機制,提升抓落實的實際成效。
第六,形成合力抓落實。引導省直部門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部門之間講協作,整體工作講互動,做到上下同心同向,左右相互配合,全省齊心協力。堅決杜絕互相推諉扯皮、各行其是現象的發生,著力防止在互相抱怨中消磨斗志、在無謂爭論中坐失良機,努力形成抓落實的強大合力。
派出所學轉促心得體會 篇3
良好的政府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只有徹底改變“機構臃腫、效率低下”的形象,扭轉職能部門“缺位錯位、越位虛位”的問題,盡可能滿足公眾需求、提升服務質量,才能從制度化、規范化的權力運行中,打掉橫亙在干群間的那道無形墻
公章旅行、批文難求、跑“部”前進,在不少人心目中,與履行特定職能的一些政府部門打交道,是件讓人頭疼而糾結的事情。曾經有遭遇“辦事難”的群眾總結,“機關人員一般上午多見,下午難見;下雨下雪天更難見;周一和周五的下午又往往開會不辦公。來辦事,先要選對時間。”而地方干部到部委疏通關系、請求“照顧”,一度也是導致北京節假日前交通擁堵的原因之一。可以說,讓政府管得更少,服務得更好,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正因此,強調“政府轉變職能也是轉變作風的重要方面”。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是黨的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整治“四風”、轉變作風的制度抓手。我們這樣的大國大黨,要面臨政治現代化的歷史使命,應對紛繁復雜的治理挑戰,回應與日俱增的多元訴求,需要不斷提醒自己:群眾的口碑和夸獎從哪里來?轉作風的根本出發點,是要回答好這樣一道必答題:我是誰,為了誰?
走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宗旨所向,也是執政為民的出發點落腳點;為人民服務,是新時代的作風所指,也是現代政府的職能所在。日常生活中,有些辦事機關的衙門作派依舊存在,遇事推諉、態度惡劣,讓老百姓跑斷了腿、說破了嘴、傷透了心的事情,屢屢發生。今年全國政協會議上,還有政協委員“吐槽”行政審批:有企業投資一個項目經100個審批環節,蓋108個章,全程需799個工作日;有群眾辦理準生證,需經過10多個單位蓋章,耗時兩個月。如此作為,怎不讓群眾深惡痛絕?更何況,環節重重、效率低下的背后,往往潛伏著權力的尋租,傷害了群眾利益,敗壞了黨風政風。
其實,群眾眼中的“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要求并不苛刻。審批環節少一點,便民措施多一點,辦事效率高一點,就可以讓老百姓跑的冤枉路少一點,牢騷怨氣小一點,滿意指數高一點。從這個意義看,讓政府部門“瘦身”、“健身”,讓管理職能歸位、確位,不僅可以大大壓縮行政成本,推進服務型政府的建設,更能切實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否則,工作人員再笑容可掬,制度規定難以便民為民,老百姓照舊不滿意;狠話重話承諾再多,“九龍難治一水”,“十幾個部門也管不好一頭豬”,“群眾利益至上”的承諾依舊難以兌現。
深層次看,作風問題與權力失控、失范、失律有關,與職能越位、錯位、缺位相連。比如大吃大喝,花的既是公款,還可能在推杯換盞中搞尋租;再如遇事“踢皮球”,暴露的不僅是責任心問題,也反映了職責不明的尷尬。把握好轉作風的深刻內涵,不僅是簡單的轉思想、轉行為,而要在更大范圍對權力運行進行規范,對行政職能進行優化。
從根本上說,轉變政府職能,才能轉變干部作風;能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困難,才是最好的工作作風。最大程度地簡化審批程序,減少辦事環節,才能真正提升行政效率、減輕群眾負擔;與時俱進地加強制度創新,改革不適應時代發展的僵化機制、陳舊做法,才能盡可能滿足公眾需求、提升服務質量。這也正是為什么,中央領導一再強調,要把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效“體現到推動發展和改善民生上來”,“保證作風建設常態長效”;也是為什么,新一屆中央政府要把轉變政府職能、減少行政審批環節作為“開門首件大事”來抓。
良好的政府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只有徹底改變“機構臃腫、效率低下”的形象,扭轉職能部門“缺位錯位、越位虛位”的問題,讓公眾看到權力被關進鐵籠子、放進玻璃房,才能從制度化、規范化的權力運行中,打掉橫亙在干群間的那道無形墻。
派出所學轉促心得體會 篇4
根據教育局的安排,布拉克巴什小學制定了我校20xx-20xx學年第二學期政治學習計劃,要采用“集中學習”、“分組討論”等方式。我校本學期政治業務學習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會議精神,積極推進和諧社會校園建設,以校本培訓為載體,開展學習活動,進一步提高廣大教職工的政治理論素養。按照計劃今天夏鄉布拉克巴什小學正常進行政治學習。
陳全國書記的講話系統全面,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是推動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綱領性文獻。要認真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好陳全國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提高認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自治區黨委的決策部署上來。
認真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好陳全國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定精神上來,在工作中充分發揮人大職能作用,始終緊緊圍繞這一總目標,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把各項工作抓好、落實到位通過本次的政治學習,任務明確,安排周密,集中學習聚精會神,分組討論踴躍發言,并且每個教師寫出了心得體會,達到了預期目的,收到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