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網上祭英烈心得(通用18篇)
奮進網上祭英烈心得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戶!苯衲暧质莻雨紛紛的清明節。今年的清明節是難忘的。在這個細雨蒙蒙的清明節,我們小組爬青龍山,賞春光,祭英烈,大家玩的不亦樂乎……
周四上午八點,我們如約在學林集合,開始了難忘的清明之旅。八點二十分,我們到了青龍山山腳。
雨后的青龍山可真美啊!層疊起伏的山脈,覆上了露珠,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畫。
開始爬山,我們順著階梯。一步步向上爬。路上,小鳥為我們帶路,小花向我們微笑,很快到了山頂,那里矗立著一塊碑,這就是英雄人民紀念碑。
這是一塊巨大的紀念碑,直沖云霄。這是一塊宏偉的紀念碑,紀念著各種英雄事跡。
望著這紀念碑,我陷入了沉思……1848年7月6日,英軍攻占定海。三總兵統帥四千余將士鎮海莊宣誓,乘船渡海,到達定海,與敵人浴血奮戰,保衛家園……
紀念碑,展示著一個半世紀前西方轟擊舟山的情景。歷史可以忘記,但強國之志不能忘記。這些民族英雄的精神矗立在我們的心頭。
在清明節,我與伙伴們在青龍山祭先烈,度過了難忘的一天。
奮進網上祭英烈心得 篇2
網祭英烈,昭示我們永遠不忘初心。在英烈們身上,集中體現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閃爍著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展現了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所有這些,是我們不忘初心、接續奮斗的動力源泉。清明祭英烈,就是要高舉愛國主義的旗幟進行“反思”和省察,飲水思源,汲取力量,既激勵南通人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昂首疾行,也成為時刻秉持憂患意識的理性提醒,并循著英雄的足跡走下去,承著英雄的事業干下去,以改革發展的新業績、勵精圖治的新風貌告慰先烈英靈。
清明祭英烈,激發愛國情,凝聚民族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融入現實,增添新的內涵。網祭英烈,不止于疫情防控需要,也應該成為豐富清明祭祀的一種現代方式形成常態,與時俱進地喚醒民眾意識,傳承英烈精神,營造奮進新時代的濃厚氛圍。
奮進網上祭英烈心得 篇3
“山鳥啼,紅花開,陽光照大陸,少先隊員掃墓來……” 3月30日,我們一六二班的同學以及學校部分領導懷著沉重的心情來到八一山烈士陵園祭拜先烈。
上午10:30的時候,我們一六二班全體師生以及校領導和所有的大隊長在操場集合。一路上,同學們一改往日的嘰嘰喳喳的風格,紛紛默不作聲,仿佛一夜之間長大了,整個隊伍都很莊重、嚴肅。
大約步行了30分鐘后,我們終于到了八一山烈士陵園。我們排好隊,等待主持人的安排。
主持人走向前,向英雄的墓碑敬了個禮。宣布道:“我宣布,大街嶺小學重溫英雄故事,緬懷革命先烈掃墓活動,現在開始!一,立正,出旗,少先隊員敬隊禮,敬禮!”我們齊刷刷地敬起了禮,注視著隊旗!岸Y畢!”主持人說。我看著那些烈士們的墓碑,不禁鼻子一酸,他們這些烈士們,為了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冒著槍林彈雨,拋頭顱,灑熱血,為了民族的解放,為了捍衛國家的尊嚴,他們不惜一切代價,表現出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開始獻花了,我們一個一個地把那盛開的菊花放在了那些革命英雄的墓碑前,并以自己最真的誠意向他們鞠躬。我回到隊伍里,望著他們,我心里想著:林子萱,你現在美好的生活是怎么來的?是那些戰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你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為人民服務!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奮進網上祭英烈心得 篇4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要為去世的親人掃墓。而我和爸爸來到了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來看看在解放戰爭中犧牲的烈士們。
早晨有些小雨,天空灰蒙蒙的,真是應了“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詩。我懷著沉痛和敬佩的心情走進了革命烈士紀念館大門,映入眼簾的是烈士們高大英勇的雕像。走到第二層,是中國解放戰爭時和解放戰爭后犧牲的烈士。
我看到胡氏六烈士,為了解放戰爭一家六兄弟壯烈犧牲,葛玉芳和李厚坤夫妻,陳伯平,秋瑾等烈士的英勇事跡。在吳斌叔叔紀念展視頻中目睹了他在被鐵塊擊中后的驚魂七十六秒:緩緩停車,打開車門,疏散乘客。用自己年輕的生命換來了幾十個人的安全。還有四位年少烈士,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八歲,最大的也只有十六歲。
奮進網上祭英烈心得 篇5
清明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最重要的就是祭祀活動,而清明祭英烈活動更是重大的愛國主義教育。祭英烈活動雖年年有,但今年有不同。為限度減少疫情防控期間人員聚集,退役軍人事務部倡導網絡祭英烈紀念活動,并為此強化服務措施,得到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和支持。雖然祭祀形式有所改變,但傳承英烈精神的核心沒有改變,而且通過新媒體平臺組織祭祀活動,既擴大了參與面,又增強了互動性,更好地傳承與發揚好英烈精神,進而全面助推文明祭掃時代新風。
網祭英烈,讓愛國主義教育跨越時空。無論是墓前還是網上,祭英烈的初衷都是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傳承英烈精神。通過網絡翻開歷史的篇章,可以跨越時空深入了解許多不同時期為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促進世界和平,前仆后繼,他們艱難求索、以身許國的英烈故事。英烈故事是永不熄滅的精神火炬,賦予我們強大的精神力量。在網上點擊鼠標向烈士鞠躬、獻花,盡管與現實中走進烈陵園祭掃的方式不同,但表達的內涵一致,都有對先烈的哀思,都是我們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的具體表現。尤其對于青少年來說,通過這種網祭方式更方便他們了解歷史、走近英烈,從而激發起國人的濃濃愛國熱情。
奮進網上祭英烈心得 篇6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又是一年清明,又是一個祭奠英烈的日子,我們再次來到墓前,靜靜地,靜靜地緬懷著那些逝去的英烈。
有誰能比他們更加偉大呢?他們把鮮血和汗水揮灑在新中國的土地,他們為了新中國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付出的多,得到的呢?他們還來不及好好享受生活,就已為祖國的成立光榮地犧牲!他們將享受生活的機會讓給了我們,可是有些人卻不懂得珍惜生命,你想想,你現在的生活是多少青春與生命換來的,你怎能不好好珍惜?緬懷先烈吧!我們一定會看到自己的不足,我們是祖國的新一代,我們不能忘記他們!
面對他們,我怎能不肅然起敬?他們的付出被深深地刻在史記上,被深深地記在每個人的腦海中!
奮進網上祭英烈心得 篇7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之際,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繼承革命烈士的光榮傳統,按照市精神文明辦通知要求,我校廣大未成年人登陸中國文明網網站,開展“清明節—網上祭英烈”活動。
一、領導重視,統一部署。
本次活動受到了學校領導的重視和支持,認為此活動對學生有重大的教育意義。學校對本次活動進行統一部署,校長給活動作了很多指示,教導處和少隊處擬寫了“建設小學關于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的通知”,確定活動主題為“紀念先烈,報效祖國,圓夢中華”,并組織各少隊召開了安排部署會,保證了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形式新穎,主要內容豐富。
這次活動的一個特點就是把網絡引入活動中,富有一定的新意。隊員們可以接觸到大量的信息,活動主要內容豐富多彩。
1、上網搜集信息,宣傳英烈事跡。學校組織隊員上網查找英烈的相關信息,在大量的網絡信息面前,學生們對先烈們了解得更深更具體了。利用所得信息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
(1)學校要求每個班出一期有關“清明節”的黑板報。
(2)各班利用班會時間以“英雄在我心中”為主題的演講比賽
(3)在學生中開展“緬懷英烈,繼承遺志”的征文活動。
2、參觀相關網站,進行祭奠活動。我校利用課外活動時間以及清明節假期,由班主任安排學生和家長一起參觀訪問中國文明網。學生們可以自由點擊自己想要了解的相關主要內容,并向烈士們獻上鮮花、鞠躬,在留言欄上留言,表達自己的緬懷之情。我校大部分學生在網上獻了花,留了言。
奮進網上祭英烈心得 篇8
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祭祖掃墓的日子。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少革命先烈長眠于地下。為了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學生繼承革命先烈的優良傳統。
4月4日上午10時許,我們班十幾名學生和家長自發組織來到位于濮陽縣南環路的烈士陵園進行清明祭英烈活動。
同學們來到烈士陵園,首先在英雄紀念碑前敬獻了鮮花并向紀念碑深深鞠了三躬,以示對先烈的緬懷。
接著,同學們來到各個烈士墓前,敬獻鮮花,擦拭墓碑上的灰塵,學習了解烈士的英雄事跡。
最后,同學們來到烈士紀念堂,了解歷史,再次學習了烈士事跡。并決心繼承烈士遺愿,好好學習,長大后為建設強大的新中國貢獻力量!
活動感想:
清明節那天早上,我早早來到了學校,只見同伴們往日那臉上的嬉笑早已倘然無存,全換成了一副莊重的樣子,馬上要出發了,我們排隊在操場上靜靜等候著。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濮陽縣烈士陵園,來到烈士紀念碑前。
輪到我們了,我和丁嘉對視了一眼,向放花籃的地方跑去。伴奏音樂緩緩響起,我們外側的手抬起花籃邊緣,而內側的手扶著花籃的后面,小心翼翼地露出臉來,慢慢地向烈士紀念碑走去,一階,兩階,三階、五階、十階。終于來到了烈士紀念碑前了,我們輕輕轉過身來,把花籃放在烈士紀念碑前,讓鮮花對著大家。我們輕輕走下臺階,站在隊列里和同學們一起默哀。
臨走前,我又回頭看了看那紀念碑、紀念堂,還有一大片的墓碑,心中想:一切探索救國救民的先輩們是中國的脊梁,偉大的抗戰英雄是中國的脊梁,而我們,必將成為新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脊梁,中國才會有振興的一日!
奮進網上祭英烈心得 篇9
偉大的事業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的奉獻甚至是犧牲。中華文明之所以五千年燦爛不息,是因為民族英雄們奮不顧身的守候;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磨難仍巍然屹立,是因為先烈們用血肉之軀不斷加固堅不可摧的民族脊梁;祖國江山之所以如此多嬌,是因為有了英雄兒女們多彩絢麗的人生裝點;革命事業之所以銳不可當,是因為人民英雄不朽精神始終引領。
沒有英烈前赴后繼的犧牲奉獻,就沒有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在和平的新時代,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牢記歷史,銘記英雄的光榮事跡,更要懂得感恩,不忘初心,傳承先烈的革命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奮進網上祭英烈心得 篇10
又一個初日的朝陽照在了我們的臉頰,溫暖的陽光照耀著我們幸福的生活。綠油油的大樹下留過我們歡快的笑聲,緩緩的小溪上曾流過我們幸福的足跡。
又是一個清明,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清明,是我們懷念已故之人日子。假如你站在浩瀚的大山之巔,望著現在的中國大地,無比的幸福吉祥就會徘徊在你的心底。看著現在的生活,我們能去歡笑,去快樂,可是有一點我們必須要記住,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先人們用鮮血,汗水來打造的。
在中國的每一寸土地,曾經都是慘烈的戰場。這里的土地是先人用血汗澆灌的。他們為了國家,為了尊嚴,為了家人,不惜一切代價反抗侵略者。他們從不怕失去生命,他們心中只有保衛國家的信念。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死亡對于戰爭來說,是必然的。很多擁有愛國意志的人,都死在了戰場上,那些烈士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日的生活。
想到這里,不禁心情激動,大發感慨。我們佩服那些烈士,他們雖然身軀已經不再,可是他們的精神我們應該去學習。我們同樣都是中國的公民,愛國同樣是我們心中必有的信念。作為一個學生,我們必須要珍惜如今良好的學習條件,竭盡全力的去拼搏,去學習,去奮斗。士不能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國家沒有知識,沒有力量是絕對不行的,我們一定要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要做海洋中的一滴水珠,假如人們都要做海洋中的水珠,那就會成為大海。
祭奠英雄的鐘聲再次響起,振奮著人們的心。
奮進網上祭英烈心得 篇11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之際,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繼承革命烈士的光榮傳統,按照市精神文明辦通知要求,我縣組織廣大未成年人登陸內蒙古文明網網站,開展“清明節—網上祭英烈”活動。
一、形式新穎,內容豐富。
1、上網搜集信息,宣傳英烈事跡。各學校組織學生上網查找英烈的相關信息,在大量的網絡信息面前,學生們對先烈們了解得更深更具體,并利用所得信息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
(1)學校要求高三、初三每個班出一期有關“清明節”祭英烈活動的黑板報。
(2)在學生中開展“緬懷英烈,繼承遺志”的征文活動。
2、參觀相關網站,進行祭奠活動。我縣各學校利用課外活動時間以及清明節假期,由班主任安排學生和家長一起參觀訪問內蒙古文明網。全縣85%以上的學生們可以自由點擊自己想要了解的相關內容,并向烈士們獻上鮮花、鞠躬,在留言欄上留言,表達自已的緬懷之情。
二、延伸校外,整合資源。
由于疫情,各校沒有組織師生到烈士陵園進行祭奠活動,但有小部分師生分批次去西山烈士陵園進行祭奠活動,讓師生感受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為表達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全縣中小學師生于4月4日10時起默哀3分鐘,并在這一天暫停一切娛樂活動。通過網絡和實地活動的資源的整合,使學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三、效果明顯,意義深遠。
在活動中,同學們進一步了解了烈士們為祖國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跡,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先烈們那種堅貞不屈、英勇無畏的高貴品質和革命精神。他們紛紛表示不能讓烈士們的鮮血白流,要向英烈們學習,沿著先烈足跡,接過先烈手中的接力棒,繼承先烈的遺志,勤奮學習,奮勇拼搏,勇敢地挑起建設祖國的歷史重擔,為使中華民族傲然立于世界之林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奮進網上祭英烈心得 篇12
清明節,老師布置我們參加“網上祭英烈”體會活動。
晚上回家我打開電腦,登陸_網,點開“網上祭英烈”網頁,宏偉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畫面映入我眼中,我點擊了“鞠躬”和“獻花”,我要向英烈們鞠一個深沉的躬,獻上一朵美麗的鮮花給他們。最后我還通過留言表達了我對革命先烈們的哀思。
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人民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通過“網上祭英烈”活動,使我們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保貴的生命換來的。我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勤奮學習,學好本領,將來為建設繁榮、富強、文明的社會主義祖國,而作出自己的貢獻。
奮進網上祭英烈心得 篇13
為深入貫徹落實書記關于烈士祭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緬懷先烈,牢記革命精神,永志不忘他們為之流血犧牲的偉大理想,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我們倡導開展以“·奮進·網上祭英烈”為主題的網上祭掃活動。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特向廣大市民及社會各界人士發出如下倡議:
一、網上祭掃寄哀思。緬懷先烈不局限于形式,而在于心意。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戶網站、中華英烈網、北京市烈士紀念設施電子地圖、昌平“一起過節吧”、昌平智慧陵園系統等網絡平臺已推出網上祭掃活動,在特殊時期,大力倡導網上祭掃,社會各界可通過線上寄語、線上送花和線上點燭祭拜等形式寄托自己的哀思,向英雄們致敬。
二、就地祭掃護大局。自覺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做到非必要不參加異地祭掃,非必要不跨地區祭掃,非必要不參加或組織聚集性祭掃活動,做到防疫優先,為就地祭掃作貢獻。若有意向到安葬地現場祭掃英烈,請在祭掃前提前聯系烈士陵園(聯系電話:),盡量避開祭掃高峰時期,錯峰出行,有效減少人員聚集、流動,營造安全文明祭奠的社會氛圍。
三、文明祭掃有作為。爭做中華美德的傳承者,整治環境的參與者,告別陋習的先行者,文明祭掃的踐行者。嚴格落實相關防火規定,嚴禁在公墓內吸煙、焚燒祭物和燃放鞭炮等危險行為;不妨礙和影響社會公共秩序與安全,確保祭祀活動安全、有序的進行;自覺抵制封建迷信行為,堅決告別祭祀陋習,積極開展網絡祭掃和就地祭掃的現代文明祭祀活動,通過安全、文明和健康的祭掃方式,注重感恩與孝道傳承,賦予傳統節日健康文明時代內涵,用實際行動移風易俗、倡導新風,營造文明祭祀新風尚。
四、宣揚事跡憶先烈。倡導廣大干部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宣揚英烈事跡,傳承紅色精神,廣泛利用電視、報紙和廣播等媒體媒介,宣傳并展示烈士遺物、烈士事跡史料以及烈士精神影視文化作品;倡導通過開展線上致敬英烈寄語、歌頌英烈精神微視頻和傳承英烈紅色基因征文等形式,傳承弘揚英烈事跡和精神,引領崇尚、緬懷、學習、捍衛英烈的社會風尚。
追憶百年崢嶸歲月,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離不開無數革命先烈的英勇奉獻和偉大犧牲。紀念是為了更好的前行,我們緬懷英烈,追思他們的英勇事跡,重溫他們的精神遺產,就是為了激勵自己奮發前行,完成更偉大的事業。用科學、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緬懷英烈,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步推進網上祭英烈活動,自覺將緬懷祭奠英烈的情感升華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磅礴力量,
奮進網上祭英烈心得 篇14
又是一個清明節來臨,這是又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們一起在這里緬懷和紀念革命先烈。
站在國旗下,我們的心情是沉重的。因為國旗是無數的為了祖國的解放事業,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們,是他們用鮮血染紅的。面對他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呢?烈士們是離開了我們,但誰又能說他們不是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呢?
正因為有了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他們的崇高,有了他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如今香港、澳門已回歸祖國,我們國家還成功地發射了神舟六號飛船,實現了中國人幾千年的飛天夢想?茖W技術和綜合國力正在趕超先進發達國家水平。這些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將是獻給烈士們最好的禮物。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不正是為了祖國的和平與統一嗎?不正是為了祖國的繁榮與富強嗎?
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生活在一個和平、美好的環境里。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只有懂得珍惜,懂得我們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才會更加努力地去創造未來,創造美好的生活。我們要互相團結,互相關愛,要熱愛這座城市,更要熱愛自己的祖國。我們要發憤學習,為國旗添彩,為祖國爭光!
戰爭的年代造就了烈士們的堅強與勇敢,和平環境同樣會把我們培養成材,我們要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遺志,為祖國的日益強大、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積極鍛煉,共創祖國美好明天!
先烈們永垂不朽!
奮進網上祭英烈心得 篇15
清明節掃墓是學校舉辦的活動,清明節那天,我們穿著校服,帶著紅領巾,手拿親手制作的花圈,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了北山烈士陵園掃墓。
到了烈士墓前,我們敬獻花圈,鞠躬默哀。然后,老師給我們介紹了烈士們的事跡。共有12名烈士,他們都是人民解放軍中的偵察兵,是在我的家鄉執行任務時不幸遇到了一千多名土匪,由于寡不敵眾而不幸犧牲的。
聽了這些,我的心潮澎湃。我想:是烈士們的流血犧牲,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向革命先烈學習,學習他們愛國的精神。踏著革命烈士的足跡,繼承革命烈士的遺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做一名合格的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奮進網上祭英烈心得 篇1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泵康揭荒昵迕鲿r,掃墓就成為了我們中國人自古因襲至今的一大民間習俗。進而讓后輩兒孫都能夠不忘故世先輩,從中寄以一份深深的哀思,然而,由于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20__年清明節,注定要和往年有所不同,我們還需讓“網上祭掃”成為20__清明追思的時尚新風。
這些年來,每到清明節,都總會有一些封建迷信活動會死灰復燃,一些風水先生、巫婆神漢也開始重操舊業,裝神弄鬼。以至于“清明祭掃”有時候還會出現吹鼓手、樂隊、戲班,進行吹拉彈唱的不良社會風氣。也許他們是“其情亦真、其意亦切”,但最終搞得卻是一片烏煙瘴氣。顯然,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出發,還不如讓清明節盡早脫去那件滑稽的“外衣”,在繼承與發展的前提下,搞好清明節的“網上祭掃”。
當然,也會有人說,“清明祭掃”的方式和儀式作為一種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的傳統,我們為什么要去尋求改變呢?顯然,這種看法有失偏頗。因為,傳統的祭祀方式與儀式固然值得尊重,但也應該與時俱進,一些與現代文明社會相格格不入的陳規陋習必須予以摒棄。從而賦予“清明節”新的時代內涵。如此這樣,還能避免因為大放鞭炮或者焚香燒紙而引發的火災、污染環境等情況的出現,何樂而不為呢?
事實上,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雖然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但是,從周代前后開始,在距今大約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當中。清明節一直都處于一個不斷整合和不斷豐富的“活體狀態”,代之以更多的、始終都是與時代對接的“清新”。比如,在唐宋以后的清明節甚至還出現了“戶外野餐暨相親大會”。顯然,時移世易,萬事都不是一成不變,戒除陋習舊俗,樹立祭祀新風,恰逢其時。
尤其是,20__年的清明節,伴隨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進程,令我們所有國人都更多了一層對生命得體味與敬畏。雖然,當前以湖北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但零星散發病例和境外輸入病例引起的傳播風險卻依然存在,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對此,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進行“網上祭掃”才是一種選擇。
總之,“慎終追遠、尊先敬祖,心祭勝于形祭!鼻迕鞴,我們要憑吊的,是一份濃稠的相思,要表達的,是一份深深的懷念。只要心靈足夠虔誠,祭祀形式并不重要。為此,作為一種全新的正確可行方式,“網上祭掃”應當成為清明追思的時尚新風。
奮進網上祭英烈心得 篇17
清明節將至,為緬懷革命烈士、弘揚和培育烈士精神、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近日,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開展了“致敬·20__清明祭英烈”為主題的網上祭掃活動。
目前,中華英烈網、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等官方網站均在首頁醒目位置開設了“致敬·20__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專欄,群眾可采用三種方法進行祭掃:網上祭英烈,通過點擊網頁中的花籃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進入英烈紀念館查看英烈事跡并向英烈致敬,通過搜索功能找到想要祭奠的英烈,點擊“烈士姓名”字樣進入英雄紀念館,通過發布留言、祭拜、獻花、點蠟燭等方式,向英雄致敬;通過網站提供的陵園地圖,進入想去祭掃的烈士陵園,點擊花束完成祭掃。我市群眾還可掃描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提供的二維碼,進入金昌市“致敬·20__清明祭英烈”頁面參與網上祭掃。
據了解,清明節期間,我市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將依托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戶網站和中華英烈網開設的網上祭掃專欄,向外界展示與烈士有關的史料事跡,不組織、不接待聚集性祭掃紀念活動。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還將向廣大市民征集以“致敬英烈”為主題的文藝作品、優秀公益短片、烈士遺物等,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烈士的緬懷之情。
奮進網上祭英烈心得 篇18
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汕迕鞴澾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而今年的清明節,我和同學們來到了位于安陽市陵園路三號的安陽市烈士陵園。這里是為紀念解放安陽犧牲的烈士所建。內葬有193位烈士遺骨和骨灰,其中170多位烈士均為解放安陽時犧牲。
我們在烈士陵園內,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了花籃,向革命烈士朗誦了獻辭。在先烈陵墓上插上了親手制作的小白花,聆聽了烈士的英雄事跡介紹。
緬懷先輩,令人悲嘆,更令人振奮,我看著一株株昂首挺立的松柏,象征著烈士們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血紅的鮮血換來的。于是,我的心暗暗鼓勁兒:要繼承先烈遺志,發奮學習,努力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
離開陵園時,我心里默默地說:“安息吧,先烈們。祖國和人民永遠懷念你!
通過這次掃墓,讓我知道了許多烈士的故事,同時,我還懂得了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金色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