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補習心得簡短心得(精選5篇)
寒假補習心得簡短心得 篇1
進入寒假,很多學生都會選擇去補習班補課,對此,大部分家長都是舉雙手贊成,認為學生只有補課才是正事,否則一個假期渾渾噩噩浪費了,補習總比在家強。所以,只要學生進入補習班,就萬事大吉了,自己的任務就算完成,至于能學成什么樣子,則是學生自己的事情了,自己只要按時繳費就可以,安心做起了自己的甩手掌柜。業(yè)內(nèi)老師提醒:這是錯誤認知,寒假補課家長也得有參與,合作、配合才能事半功倍。
甩手掌柜表現(xiàn)一:補習就比在家好學不好也學不壞
晉級教育陳老師講到,寒假對于學生來說是難得的放松時間,所以手機、電腦成為最直接的玩具,而很多家長認為與其這樣浪費一個假期的時間,還不如讓孩子進入一個補習班,在補習班即使不能幫助學生有效提升成績,也比在家玩游戲強得多,上就比不上強,即使學不好也學不壞。對于具體要讓學生在假期補習達到什么程度,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標,根本沒有計劃,上課輔機構(gòu)純粹是為了占用孩子的游戲時間。
陳老師認為,家長這樣的想法是對學生的學習根本沒有目的,讓學生補習更多是為了尋找心理平衡,在這種消極想法的影響下,學生同樣難以找到學習的目標和動力,補習變成了消磨時間。這就要求家長,在讓學生進行補習的時候,要將目標明確,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學習和努力的方向。
甩手掌柜表現(xiàn)二:心有千千結(jié)只敢想不敢問
此類家長,陳老師認為他們并不是真的想做甩手掌握,而是不得不做甩手掌柜,他們對學生的補習效果和學習效果是萬般擔心,但是由于擔心自己的問詢會引起孩子的不高興與排斥,所以只能忍著。學生具體怎樣全靠學生自己把握,家長完全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而這類家長又主要集中在高中部分。
陳老師建議,這類家長千萬不要對于孩子存在畏懼心理,有時候家長不妨敞開心扉和孩子聊聊,不管生活還是學習上,雖然說現(xiàn)在的孩子學習相對緊張,但是還沒有緊張到完全沒有溝通的程度。家長只有對孩子的學習有一定的了解,才可以對學生的學習及生活做一定的參考,畢竟生活經(jīng)驗及生活閱歷是學生所不具備的。
一個月的假期相對來說并不短,對于如何有效利用這個假期,陳老師建議要想取得好效果,家長和學生雙方一定要合作及配合,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甩手掌柜要不得。
寒假補習心得簡短心得 篇2
大學的第一個學期結(jié)束了,對于一個剛剛結(jié)束高考不久的學生來說,四十五天的假期生活是漫長的,可它卻給我賦于了意義與價值。因為我利用了假期時間辦了一個英語培訓班,對象是小學與初中的學習英語有困難的學生。
假期生活剛開始我便萌生了要鍛煉自己的想法,再加上自己是師范類的專業(yè),舉辦英語培訓班的計劃也就油然而生了。接下來就開始做打印“傳單”,發(fā)“傳單”等準備活動。當自己拿著厚厚的一沓傳單時心里還是很沒底的,我怕自己沒有能力,也怕沒有人響應,但最終還是硬著頭皮堅持了下來。慶幸的是過了一些時間便有家長接二連三地打電話來詢問。我想沒有人可以想到當我接到第一個電話時那種即興奮又幸福的感覺。事情進展的很順利,三天后,一個小小的培訓班成立了。
給孩子們上課的前一天晚上我失眠了,腦海里想的全是如何上課,如何讓孩子們喜歡我,該采取哪種上課方式,是要嚴肅還是要幽默,卻也沒有想到一個較好的方案。第二天上課的結(jié)果讓我果出乎意料,孩子們很喜歡我,所以我也有了信心。我給他們每個人都取了一個英文名字,比如有一個叫馬馳的孩子,他的英語名字就是Mark。在他們眼里世界是很美好的,他們也很向往大學里的一切。有時間我也會給他們講述一些心得體會,或許有些觀點很片面,但我想這會在他們成長的路上會產(chǎn)生一定的積極作用。
說了好多,其實最大的體會就是要對自己有信心,很多事我們沒有嘗試過,就不會知道我們到底有多大的潛力。這是一個處處有機遇的時代,敢不敢嘗試,其實邁出第一步就是最大的成功。
寒假補習心得簡短心得 篇3
為了能學到更多的知識,能夠在成績上有所進步,我選擇了補課,爸媽也非常支持。
在這里補了幾天的課,我感覺很好,在這里,不但學到了未學過的知識,也找到了生活中的缺角——快樂。我所向往的快樂又飛回我的身邊,它無時無刻地環(huán)繞著我旋轉(zhuǎn),使我每天眉開眼笑,不象以前那樣愁眉苦臉了。這里的每一天都有我們快樂的空間,我們?nèi)サ巧,來戲?hellip;…以后還有更有趣的事,感覺真的很好。
可是,補課又讓我回到了以前每天起早摸黑的日子。我喜歡看電視作文人網(wǎng),現(xiàn)在倒覺得看電視不看沒有關(guān)系了,氣人的是沒有懶覺可睡了。每天七點半就必須起床,八點就必須來到這里讀書。每一個早晨,從床上起來時,都昏昏沉沉的還想睡覺,可繼續(xù)睡下去的話,就會遲到了。因此,愛睡的我也只好無奈地從床上爬起來。
在寒假補課期間,我感覺不錯,雖然,有怨言,有痛苦。但都以被快樂沖走,被快樂代替了,被快樂淹沒。
寒假經(jīng)過這一次有生以來第一次特別的補課,我不再那么討厭讀書了。
寒假補習心得簡短心得 篇4
《一生只為一事來》主要講述了年輕女教師支月英背上行囊,跋山涉水,來到偏遠山區(qū)支教的真實故事,當她看到這片荒涼的土地,看到孩子們的需要時,她便決定用她的一生奉獻在這片土地的教育事業(yè)上。她在大山里經(jīng)歷了痛苦、孤獨和不被理解,然而她還是選擇留下,因為這里有她的使命,她的夢想,她用了整整三十年的青春,詮釋了真正的愛和教育。從“支姐姐”到“支奶奶”,幾十年如一日,她就像泥洋的青竹,以不可思議的倔強,在這片荒涼的土地上生根發(fā)芽。
支老師對大山的堅守,對教育的堅守,讓所有在場觀影的老師都為之感動。觀影結(jié)束后,我們對教育也有更多的思考:有多少人,這一生,只為了一事?有多少人,能夠不忘初心,一直堅守著最初的信念?作為年輕的教師,唯愿教育是我們璀璨的青春里最無悔的選擇。
選擇行走在童心的世界里,我們首先感謝有這些在一線上幾十年如一日付出和堅守的前輩們,是她們給予了我們愛、希望、鼓勵和夢想,這是那一代人的芳華,那一代人的使命。困住我們的不是我們眼前的這座大山,而是我們貧瘠的知識。這也激勵我們更加愿意去看遠方的世界,不斷地去學習,不斷地去充電,不斷地去提升自我,這也是教育信念的傳承。遠方長路漫漫,或是荊棘、或是沼澤,我們都會保持身體里那涌動著堅守的血液,甚愿來年桃花依舊,不忘初心,堅守傳承!
寒假補習心得簡短心得 篇5
轉(zhuǎn)基因食品“袁隆平水稻”來勢兇悍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終于實現(xiàn)了畝產(chǎn)900公斤的目標。而在試驗田收割以后,種糧大戶王化永告訴他第5號田599.1平米合0.897畝,毛重1172.5公斤,合1307公斤每畝。并要按通行的“七五折”來計算他的每畝凈產(chǎn)量時,袁隆平謙虛的說,我們不按七五折,我們按七二折算吧好不好?就這樣稻谷收獲后經(jīng)烘干、除雜后,按標準水分加權(quán)平均,七二折合每畝片平均畝產(chǎn)926.6公斤。
如此報道雜交水稻,有失偏頗。我理解的雜交水稻是,“豬狗”、“人馬”、“人豬”結(jié)合的產(chǎn)物,他與轉(zhuǎn)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同樣受到廣泛質(zhì)疑。
試想,當一大類物種相互“茍合”產(chǎn)生的下一代,下幾代是一個什么東西,誰也不知道。我們就去盲目崇買所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何道理呢?
這里有一段奇怪的文字描寫,田里增產(chǎn)幾公斤水稻也許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來說可就意義非凡了。當年把雜交水稻的畝產(chǎn)量從600公斤提高到700公斤,袁隆平用去了4年時間。從700公斤攀上了800公斤,又耗去了4年心血。而現(xiàn)在從800公斤實現(xiàn)了畝產(chǎn)900公斤的目標,袁隆平整整摸爬滾打了7個年頭?上攵,在這期間,每增加一公斤的產(chǎn)量,袁隆平和他的助手們都要付出數(shù)不清的心血。
我們知道,任何超自然能力組合出來的新物種,其實就是一個怪胎。這給天生有缺陷的產(chǎn)品一樣,人類食用這些產(chǎn)品有變異和被變異的可能嗎?誰也沒有做過醫(yī)學實驗。
當大家起哄,為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家叫板“好”的時候,我突然想起,我們整個社會有“只看數(shù)量,不看質(zhì)量”傳統(tǒng)。“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終于實現(xiàn)了畝產(chǎn)900公斤的目標”是給中國人帶來了希望,還是帶給中國人帶來了災難,現(xiàn)在誰能說清楚呢?沒有,一個都沒有!
于是,我建議,冷靜看待科學、冷靜看待超自然能力;真心誠意地為中華民族復興,為中華民族下一代著想,讓真正的科學說話,放棄只重視數(shù)量,不重視質(zhì)量的陋習,這才是每一個中國人理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