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他的國》的心得體會
《他的國》是韓寒所寫的一本小說。該書以亭林鎮經濟在飛速發展中帶來的環境污染、文化衰竭等問題為主線,以左小龍的愛情為一條副線,其間多次穿插對當下社會現狀的思考與反諷。作者以幽默、犀利的語言,自信而張揚地調侃浮躁的社會現實。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關于《他的國》讀后感 ,歡迎閱讀,希望你喜歡。
他的國讀后感
我總喜歡在看完一本書后,再看看作者在扉頁寫的一段話。而韓寒在這本書前寫下的這段話也讓我印象深刻“我幾欲把主人公變得很悲慘,有無數個地方可以結尾,可以讓他一無所有,失去生命,但是到最后,我沒有那樣做。如同這書的情節,就算你在大霧里開著摩托車找死,總會有光芒將你引導清澈的地方。”
這本書講的是主人翁左小龍,住在自己長大的這個小鎮子里,很平凡很普通,甚至有點一無是處,但是他有自己簡單的生活簡單的理想,在霧里飆車,喜歡繞著亭林鎮轉上好幾圈,泥巴是個單純的小女生,喜歡左小龍,似乎這個故事里的一切都是單純的,突然有一天鎮子里的動物都變大了,大家開心地吃著變大的食物,人們安于現狀,卻沒有想過這變大的動物植物到底對人有沒有害,終于在三個月后凡是吃了這些食物的人都失明了。左小龍之所以能成為這篇故事的主人翁,就是因為他雖然沒有什么偉大的事業,不多金也不帥,但他有著自己想法,他知道是非黑白,知道變大的動物或許有潛在的危險,但社會如此,沒有人聽他說一句話。他生活在自己的國度里,又開心,又悲涼。
有一幕是左小龍站在中國電信的天臺上思考人生,圍觀群眾聚集在底下開始起哄,以為左小龍要跳樓了,那些看熱鬧的人唱起了歌,在底下叫喊“下來啊下來啊”,左小龍本沒有絲毫輕生的念頭,但在這一瞬間卻覺得自己生活沒有意義,最終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跳了下去,咬斷了舌頭,但搶救過后生命是保住了,于是他又騎上摩托車,踏上了尋找泥巴的路程。
或許我們生在世上,就沒有辦法真正活在自己的國,總有羈絆,有無知的群眾等著看著你的笑話,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抬起頭,哪怕在霧里,眼前是一片模糊的,也不要害怕,勇敢的向前沖,朝自己的理想沖去,總會有光芒指引你到清澈的地方。
《他的國》讀后感
買這本書純屬偶然。
我不是韓寒的粉絲,也對這種厚厚的小說沒什么興趣。二十多天前在網易的首頁里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說青年作家韓寒有個網店,賣他本人的書,重點是他親自簽名的書。按文章的線索,我找到了韓寒在淘寶上的店。本來對他的書沒什么興趣,只不過經常看他的博客,知道他的文章很犀利,有遠超同齡人的思維,其觀點大多與社會的主流觀點相反。反正也不貴,沖著韓寒的親筆簽名就買了一本。
郵來后,只看了看韓寒的簽名,書就撂一邊了,沒時間看,典型的書非借不能讀也。
今天出差,想想路上的無聊,正好有這本書可以打發時間,遂帶之。在路上大約用了3個小時讀完了這本200多頁的書。在剛開始看的時候,我的眼睛和思維竟不能很好的配合,讀起來有些吃力,可能是許久沒有讀這種紙質圖書的原因。
這本書記敘了主人公左小龍的青年生活。廢棄的雕塑園是左小龍的世界,在這里他經營著自己的生活。這個有些幼稚的男人經常做些偏執的事,有兩個女人左右著他的生命,一個愛他的,一個他愛的。他在泥巴那里找到自信,又在黃瑩那里失去自信。
他有個很喜歡自己的女孩,泥巴。他們的初吻發生在一個垃圾堆旁邊,是左小龍故意安排的,他就是要告訴泥巴,現在不像她想象的那樣好,現實是殘酷的。
在行文的過程中,不時可以感受到韓寒的冷幽默。在左小龍和泥巴開房的時候,泥巴假惺惺的在被窩里看電視,左小龍看著她,她說她來例假了。頓了一下又接著說,不過沒有關系。
從文中又能感覺到一些沉重。在描寫鎮上的人要求印刷廠繼續排放污水以使動物繼續變大的過程中,對社會冷酷的描寫簡直入木三分。從描述的手法來看,和魯迅筆下的華老栓血饅頭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這個描寫,我對韓寒的崇拜猶如滔滔江水。在韓寒的文章中經常可以看到對社會的批判,這種批判是詼諧的,是最有力量的。
《他的國》讀后感
剛才看完了韓寒的《他的國》,我覺得很感傷。這是一個簡單的故事,可是這故事下的小人物足以讓人心酸。這本書最感動我的是一個叫泥巴的女子。這個女子喜歡主角左小龍,單純極了。愛情里有太多說不清的傻子和白癡,他們何錯之有?無法怨天尤人。
泥巴喜歡左小龍,單純的喜歡,有點崇拜,她總是能認出左小龍的摩托車聲,為了他,似乎她什么都可以似的。這類女生不少,總是讓人心疼。泥巴就是喜歡左小龍,因為他會把唯一的頭盔給她,因為不需要理由,就這么喜歡了。她不在乎左小龍的身世與其它,她什么也沒問他。而左小龍呢?他或許不能完全感受泥巴的好吧!他的心里喜歡另一個人女子,他也知道這個女子不會是他的,到最后或許他真的發現他哀的是泥巴了吧。他從不問泥巴的事,沒有與她聯系的方式,只有受挫才去找她,這些都是左小龍的不對。最后泥巴告訴了左小龍她的一切,在一封離別的信里。左小龍也去找她,希望他們能幸福。
看了這本書,我不自覺的想值得語不值得的問題,讓我好糾結。或許愛情里沒有值不值得的說法,只有是否愿意吧。只要愿意,似乎一切都可以無所謂吧。我想這告訴我,做人真的該學會多個角度去分析,兩個人在一起,是緣份,沒有值不值得。
我覺得,每個人一生心里都會放著兩個人吧,兩個都愛,只是不同而已。至于最后的選擇因人而異。我是一個有愛情潔癖的人,所以我希望得到的是唯一的愛,可是正如我說的,你愛的人心中或許也是愛著兩個人,只是知不知道的問題。我總是把愛情看得太重,所以容易忘記寬容。強求又能有什么。但是說比做來得容易,所以只有慢慢改變。
最后左小龍還是選擇了泥巴,這是完美的結局了。現在越來越不相信童話,其實想想,童話是可能的,它只是把過程簡略了一點而已。其實不管是戀愛高手,還是戀愛白癡,其實誰都擁有一顆純凈的心,別看有的人似乎掌握全局,其實遇見對的人,什么都一覽無疑。在愛情中,如果你相信你是他(她)的注定,那么別強求他(她),而是用你的行動去讓他摘下他的面具,主動給你看他的脆弱,如果你不行,讓他走。每個人都值得被人毫無保留的愛。
除了愛情,這本書還有很多的亮點,里面有個眼盲心不盲的人,他的堅持讓人佩服。社會與現實讓我們的心滿布灰塵,但是我們是可以掃塵的。每個人都應該學會作自己,即使只是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沒了自己,我們怎么學會滿足。太陽不是每天都升起,但是每天都是新的一天,什么都會過去。所以我們能做得只是讓自己去活,人生的意義不是每個人都很明確,但是每個人活著都有意義。雖然我不能為世界創造什么,至少我能為我自己創造回憶,我可以決定自己的回憶有誰。
在這本書里,當環境使動物變大的時候,人們看到了利益,而忽略了后果。我只能說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是莽撞的,在對自己重要的東西方面。我們應該經常想想后果,即使只是想想。
這本書里,男主角左小龍是個普通的人,很多時候都是靠他的心理活動讓我們看他眼中的世界與變化,而他所看到的也是一個小地方。我們都是一個普通人,不管擁有多少宏圖大志,也本別忘記留住個小小的愿望。世界很大,也很小。大是因為我們無法擁有它,小是因為我們只擁有我們自己的世界,無論自己的世界陽光明媚還是烏云密布,我們有有義務讓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