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海闊天空青春勵志創新創業大學生觀后感精選10篇|《當我們海闊天空》觀看心得
當我們海闊天空創新創業教育主題電影觀后感
“用敢闖會創的工作精神,用追求卓越的藝術標準,拍出一部青春勵志偶像片,拍出第一個中國教育電影,向偉大的改革開放致敬。”
日前,中國首部反映大學生創新創業電影《當我們海闊天空》在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舉行開機儀式,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千里遙祝,希冀《當我們海闊天空》唱響新時代奮斗精神主旋律。
“以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為背景,全力拍好一部創新創業教育主題的電影,主要實現三個目標。”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林東偉指出,一是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要拍一部能夠反映中國高等教育奮進歷程和輝煌成就的經典電影;二是獻禮新時代,要通過這部電影,展現新時代高等教育的嶄新風貌,為世界高等教育貢獻智慧;三是激揚青春夢,要通過這部電影,激勵青年學生勇立時代潮頭敢闖會創,扎根中國大地書寫人生華章。
“當前,大學創新創業教育波瀾壯闊,《當我們海闊天空》正是大學生的青春奮斗的真實寫照”。福州大學黨委書記陳永正表示,相信這樣一部正能量的電影,必將鼓勵大學生在海闊天空中,在新時代綻放青春,譜寫華章。
教育之本在立人,立人之本在立心。“電影《當我們海闊天空》,以最接近人類靈魂的藝術,給以大學生最強烈的內心共鳴。”出品方代表北京星界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總裁劉森希望,匯聚各方力量,助力中國的教育越辦越好。
持續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不斷壯大創新創業生力軍,以《當我們海闊天空》鼓舞和激勵大學生積極投身于敢闖會創的新時代,把青春夢、創業夢融入偉大中國夢,是高等教育戰線廣大奮斗著的教育人的期盼,也是廣大師生的一種期待。
“我們一定會和自己較勁,跟每個鏡頭較勁,不負眾望,拍出一部優秀的教育電影。”《當我們海闊天空》導演陳靜語氣堅定,成竹在胸。
該影片也得到中共華安縣委、華安縣人民政府等大力支持。華安縣人民政府縣長陳東海表示,華安縣一大批文旅項目均可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以此支持和服務電影拍攝工作,力促影片成為一部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精品力作。
《當我們海闊天空》觀后感范文
“要拍好一部教育電影,將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生動故事搬上大熒屏,展現當代青年大學生創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和夢想精神。”
3月29日,圍繞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主題,反映新時代青年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為實現“中國夢”奉獻青春與智慧,唱響新時代奮斗精神主旋律的電影《當我們海闊天空》在廈門大學盛大啟幕。
“該影片的推出具有十分特殊的意義。影片名為《當我們海闊天空》,緣于我們生逢一個偉大的新時代,國家一定海闊天空,教育的未來一定海闊天空,青年一代的未來一定海闊天空。”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對此總結出三個關鍵詞:致敬。影片將通過講述青年大學生的創業故事,折射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來,中國人民的偉大奮斗歷程,謹以此片向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致敬;獻禮。影片將充分展示新時代大學生家國情懷和敢闖敢創、一往無前的奮斗精神,謹以此片向新時代獻禮;落實。為貫徹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全國高教工作會上的重要指示,我們應該拍攝一部關于中國教育的電影,該影片定位為青春勵志偶像片,力求實現思想性、藝術性、教育性相統一,以鼓舞和激勵4000萬大學生積極投身于敢闖會創的新時代,把青春夢、創業夢融入偉大中國夢。
當我們海闊天空觀后感精選
啟動儀式現場,影片總制片人婁毅介紹,該影片將以新時代為歷史背景,依托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不斷涌現出的鮮活案例為創作基礎,并將傳統學科發展與當下高等教育最具影響力的“新工科建設”進行了即時性和現實性有機結合。
作為影片投資方,萬學教育集團董事長張銳認為,影片劇情充分以互聯網+大賽為切入點,將大學生成長與成才、高等教育發展和改革與創新創業相結合,是對新時代高等教育全方位育人的生動詮釋。張銳介紹,該主創團隊通過一個月時間,在3000余名大學生和600余名各年齡段創業者中發起問卷調研,影片90%的劇情內容來自我國教育事業砥礪前行的過程中,以及“互聯網+”大賽中反映的真實故事和人物原型。
對此,影片投資方,車庫咖啡創始人吳建波也表示,目前創業者看的創業電影多為非國產片,因文化差異很難引起共鳴,希望通過該影片呈現中國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真實故事和場景,推廣和傳播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創業成功路徑。
觀《當我們海闊天空》有感
影片《當我們海闊天空》由教育部高教司指導,高教司司長吳巖總監制,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侯光明聯合監制,以中國大學生互聯網+ 創新創業大賽為背景,圍繞大學生創業這一主線,講述了一個近年發生、完全真實、可以復制的草根學生創造傳奇的奮斗故事。他們在初心與挑戰的驅動下,一無所有踏上追逐夢想之旅,在學業拼搏、職場跌宕、商海沉浮的時空切換之間,歷經愛情冰封、兄弟反目、險惡競爭、瀕臨絕境、前程幻滅等巨大人生考驗,雖遍體鱗傷,卻多次突破自我極限,并且用心整合了大學、投資人與企業家等社會核心資源。365天,分秒淬煉,百煉成鋼,完成了從平凡到傳奇的飛躍。在成就自己身價過億的同時,以創新模式幫助數以萬計的人實現了財富大增的夢想。這是一部70%以上的人都能學會的成功寶典,不僅能讓觀眾深深共鳴與感動,還能幫助所有心懷夢想,背景平凡的人,穿越星辰大海,開啟人生傳奇!通過觀影,學生們對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進一步激發了大家對于夢想追逐的熱情。
“創業路上失敗在所難免,最難的是接受創業路上的所有困苦并解決問題。”來自藥學與食品科學學院制藥工程專業20xx級學生翟振翔在觀影后談及自己感想時說道。雖然他還是大一的學生,但早有創業的想法。看完電影的他,對創新創業有了新的認識。他表示,創業是對自己的一種提升,能夠在學習到知識的同時能體驗創業過程的樂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人生目標。
創新是時代發展的強大驅動力,作為新時代青年,在創新創業路上,勇于創新,敢于實踐,就能點亮青春夢想。我校廣大師生也將把電影所傳達的精神貫徹到平時的學習與工作當中,積極投身于“互聯網+”的時代浪潮中,不斷培養雙創精神,努力深耕雙創項目,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開拓進取,創出一片屬于吉珠青年的海闊天空。
當我們海闊天空觀后感想
電影《當我們海闊天空》以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為背景,將參加大賽的項目團隊的真實故事搬上熒幕,展現了新一代青年大學生奮發有為、昂然向上的青春風采。
“不應以項目的成敗論英雄,而是注重學生創業心態的塑造;不應追求個人短期的經濟利益,而是著眼于未來的長遠發展。”不少創業導師觀后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們和學生一樣產生了共鳴和感動。“努力、堅持、勵志、向上”,在學生的朋友圈里,這些積極的字眼霸滿了屏幕,電影給他們帶來的不僅是震撼和共鳴,更是堅定他們對未來、對夢想的執著和追求。
“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給青年大學生投身波瀾壯闊的創新創業浪潮提供了一個最大的平臺,激勵青年大學生扎根中國大地,追逐自己的創業夢、人生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