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受益人》保險題材電影觀后體會及影評800字5篇
20xx年電影《受益人》上線各大影院,《受益人》這部影片主要講述的是吳海(大鵬 飾)為了給罹患哮喘的6歲兒子治病,在好友鐘振江(張子賢 飾)的慫恿下,刻意結識了一個與他同樣身處邊緣和底層的網絡女主播淼淼(柳巖 飾),決心醞釀一場別有用心的婚姻騙局……,這也是一部保險題材的電影,所以關于觀看《受益人》電影的觀后感以及影評,小編準備了以下文章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受益人》觀后感及影評【1】
對《受益人》的期待,源自9月底的那支以“結婚/簽字/出軌/意外”串聯起的預告。當時看到便眼前一亮——將兩種截然不同的類型調性進行融合,而且還是“壞猴子72變計劃”出來的新導演、新作品,也許會是繼《我不是藥神》后的下一部黑馬之作? 而在看完電影之后,它也的確沒有讓我失望,不僅有著不錯的完成度,也迸發出了濃烈的情感。這一次,新導演申奧在寧浩的加持下,交上了一份不錯的答卷。最感動的,則來自于大鵬令人驚喜的表演,是他“表演生涯目前最佳”的水準。
電影的故事發生在山城重慶。吳海(大鵬飾)6歲的孩子悠悠得了哮喘。但他不過是個日里幫人看網吧、晚上兼職開代駕的底層打工者。連生活都過得頗為窘迫的他,更別提給孩子治病。 而另一邊,他的好友鐘振江(張子賢飾)因貪污公款,鼓動大海合伙騙保一千萬。他安排大海接近網絡女主播岳淼淼(柳巖飾),一場暗流涌動的騙婚由此開始——大海負責“結婚、簽字”,鐘振江則負責“出軌、意外”,淼淼負責“犧牲”。但隨著不可控的事態發展,這場騙局的性質發生了轉變。
如同寧浩之前的那些黑色喜劇,《受益人》同樣從底層小人物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出發,緩緩釋放出他們的真切情感。在當下,這部電影有著對時代脈搏的體悟與考察,黑色幽默的表達顯透著對現實的反思——情感的羈絆、熒幕面具里的虛偽與真實、婚姻中的焦慮與危機、底層小人物所受到的壓迫和他們的辛酸掙扎……每一個話題點,都直面著我們。 從類型融合的角度上看,《受益人》是一部“反套路”的作品。“殺妻騙保”與“假戲真做”,是片中互為纏繞的兩大主線,而這也意味著導演要讓犯罪懸疑和愛情喜劇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電影類型在同一條路上不斷地纏繞。
對于前者而言,最重要的點在于讓劇情始終充滿懸念。大海與鐘振江的計劃,看似“完滿”,但對于普通人而言實際操作起來難度太高,總有各種陰差陽錯的未知意外發生。情節要環環相扣,做到牽動人心。 而對于后者而言,最重要的點在于讓人物之間產生化學效應。大海與淼淼的假結婚一場,兩個人物搭在一起,看似“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像是兩個世界的人,他們又要如何揮發出深情,這更加不容易。 《受益人》作為一部新人作品,雖然并非盡善盡美,但的確在新鮮的嘗試之下,扎實地做好了主角的形象塑造,尤其是他們之間一個個復雜的情感觸發點。電影從中展開的對于當前小人物生存處境的探討,被包裹在了溫情之中,用柔軟的方式抓到了觀眾的共情點。 大鵬飾演的單親父親大海,邋遢、落魄。那種市井小民的慫包、唯唯諾諾的一面,被他拿捏得恰到好處。但同時,他又在關鍵時刻表現得非常堅毅果敢。這讓大海的人物形象在不斷轉變的過程中,顯得自然而不生硬。 最初,大鵬以網劇《屌絲男士》聞名,之后自導自演的《煎餅俠》、《縫紉機樂隊》也都是喜劇風格。但說實話,這些作品都稍顯“單調”,也讓他囿于“喜劇演員”的標簽之下。
在《受益人》中,他雖然同樣采用了喜劇的表演體系,但這一次,他與之前的演法全然不同。在接地氣、靠“土味”戳中笑點的同時,他對于不同尺度的感情戲也有著不同的處理,貢獻出了不少“高光時刻”,特別動人。 《受益人》里,大鵬演得最好的三場戲,都不約而同地以一種“隔空熒幕”的概念來進行呈現。 第一場是淼淼邊卸妝,邊面對著面前的鏡頭做自白,在這個段落中,柳巖把這個戲點拋了出來,而大鵬則把它踏實地接住了。大海流著淚喝酒,醉酒回家后的那段“對方聽不見的告白”,對我而言也是一個淚點。淼淼為了生活,不得不當網紅主播“演戲”;而此時的大海又何不是如此?他被慫恿,在困境中屈服,在威逼利誘下騙保,只能選擇把生活本身當作演戲,但內心深處漸漸生發出的情愫,讓他無時無刻不受著道德的折磨。 第二場是在“意外”的當晚,大海在制造不在場證明時,突然看到淼淼在電視熒幕上“吃辣椒比賽”時的新聞片段。他面對著電視熒幕,以一種近乎干嚎的方式喊出“她是我老婆”,扭曲的五官和聲音,背后的那片五味雜陳,直接沖到了觀眾的面前。瞬間的無奈、無力、懊悔、痛苦席卷而來,這些情感牽動著無以回報的愛意,著實叫人動容。
而第三場,則是最終看守所里,大海的那段被抹去了聲音的坦白。此處導演利用了行車記錄儀的熒幕影像片段,以蒙太奇進行“時空彌合”,回顧了全片的無數戲點。僅就坦白戲而言,大鵬用了很樸素的演法去進行表達,沒有過多技巧,反而顯得非常真實、真摯。 可以說,今年暑期上映的《鋌而走險》和這部《受益人》,是大鵬作為演員,真正意義上的大轉折。
這兩部電影同樣都發生在重慶,同樣都有著前后轉變巨大的人物形象。大鵬的兩次表演,一步一個腳印,相較之前,已經有了肉眼可見的進步。 柳巖在與大鵬對談時說,“《受益人》已經是我們最好的一個狀態了”。 但我相信,《受益人》對大鵬而言,只是目前的“最佳表演”。這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嶄新的起點。
《受益人》觀后感及影評【2】
沖著大鵬和柳巖去的,他們都是經歷過曲折的人,遭受過非議,背過標簽。我羨慕他們之間相互扶持的友誼。
看預告的時候覺得這是個值得去思考的故事。可能我的期待比較高了,看完之后沒有我想象的那種透徹感。我感覺片中的矛盾還可以更劇烈更深刻一點。
一開頭這個情節,3秒鐘就讓我想到了天才槍手,一下子有點尷尬。簡直一樣。剩下的部分沒有明顯的痕跡,當然了,我看過得片子也不多。
可以看出整個片子是想用心講一個深刻的故事。有幾處情節比如鐘振江送悠悠去醫院那段,還有孫經理掉下來那段,還有一些個慢鏡(簽字),特效鏡頭等等,都可以給人視覺和心里的沖擊感。單是并不徹底,不知道是不是大鵬之前一些喜劇人的身份影響了他。在這個片子的定位上不太明確,又想深刻又想搞笑,結果兩邊都沒太處理好。
比如他在后期被岳淼淼的真心打動的那種糾結,一路上各種巧合就讓事故發生不了,大鵬說是上天不讓他們做壞事的那種又害怕,又想保住淼淼,都還可以刻畫的再深刻一點。
岳淼淼這個角色真的讓人心疼,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心疼的是岳淼淼還是柳巖了。岳淼淼年紀也不小了,還是一個人,還有不爭氣的家人,遇到過的人都背棄了她,對生活已經失了期望。所以當吳海出現在她面前對她照顧的時候她不可能不淪陷。女人都太需要陪伴了。吳海對她的種種欺騙,岳淼淼不是不知道,吳海也主動告訴她,但她還是沒有拋棄她,有人說是因為她太愛了,我覺得更像是因為她太不想失去這份陪伴,不想再過一個人無依無靠的日子了。她知道吳海是在騙自己,但依舊選擇留下來,她沒有出逃的勇氣,比起離開再過單身的日子,兩個人的相互陪伴太誘惑了。岳淼淼不能生孩子,悠悠也讓她體會到做母親的感覺。這就是生活的選擇吧。她是真性情的,一旦認定,就拼了命對他好。
柳巖也著實讓人心疼,片中好多摔倒等鏡頭,看的生疼。開車門被擋的那一下,真的摔得很難堪,但也很真實,就是那種底層小人物生活里那種真實。一開始認識柳巖那時候對她的評論還都是借胸上位,后來看到她努力轉型,看到她和家人都種種,真的很難。
這個故事本就是一個很有人間煙火氣的故事,劇中人物也都多用方言,營造一種氛圍,其實我認為可以把那種底層的市井氣做的味道更濃重一點。故事更有味道一點。
祝柳巖早日找到愛自己的另一半。
語無倫次,不知所言。就這樣吧。
《受益人》觀后感及影評【3】
這部電影改變了我對大鵬和柳巖的以前的看法,以前總覺得他們是只能演一些搞笑的無腦的角色,但今天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大鵬剛出場我都沒有認出來是他,造型有點意思。
劇情來說,是一個很不錯的劇本,關于投保受益還有人性以及資本的問題,很現實。但是我有一點小小遺憾是,它結局到最后也沒說男主到底知不知道他兄弟拿他孩子騙他的事情。這一點有點連不上。
演技方面,小孩子真的太可愛了!!!!演技滿分!其他人演的也都很不錯很拼,而且方言其實聽起來還挺舒服的,比較符合人物性格。
我中間有一點點感動了,但到最后我還是歸于平靜,其實是因為我覺得這整個都是一個騙局。如果我是女主,我可能早就被男主氣死了,不過女主才開始也是很虛榮…就各種買買買雖然是為了家里,但這個人設反正奇奇怪怪的,不過柳巖的演技還是在線的。笑點也有很多,黑色幽默我還是比較喜歡的。
而且男主到中后期才有點猶豫…他始終都想要女主的命,只是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這其實和那個壞人沒啥區別了。所以其實這個電影,我誰也不同情,誰也不討厭。
都是可憐人罷了。
《受益人》觀后感及影評【4】
這部電影整體上給人一種觸人心弦的感覺,講述了代駕司機大海、挪用公款騙保還債的鐘哥、美女主播岳淼淼三人之間的故事。電影開始時便明確了鐘哥的計劃,為了騙保盯上了不會游泳主播岳淼淼,讓大海與其產生感情,自己在插手一腳然后制造意外死亡騙取保險金,在劇情發展順暢時,大海開始動搖,想要退出,于是鐘哥乘大海代駕時讓大海兒子的哮喘發作,之后大海報救命情分幫鐘哥再進行了接下來的計劃,通過鐘哥的手段,岳淼淼住在了大海家,后來日久生情直至結婚,后來岳淼淼為了大海放棄了直播;岳淼淼通過比賽為大海贏了量電瓶車,岳淼淼為了孩子的病想要買鉆石灣的房子,就去找鐘哥討論,前往的途中換成乘鐘哥的摩托,之后借機想要害她,后來代駕路上大海發現了那輛電瓶車的來由,便前去救她,之后警察趕來,但鐘哥和大海也因詐騙罪被逮捕了,整部電影介紹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整部電影的一些部分情節很是令觀影者回味,在我看來有這些方面:首先是鐘哥通過抽煙讓大海的兒子突發哮喘的情節,在電影中是大海態度轉變的情節,也突出了鐘哥的人心;其次是岳淼淼為了大海放棄了直播后大海爛醉回來的情節,這個情節最讓我思考,大海吐真言時,對岳淼淼鏡頭特寫,讓我感覺她聽見了大海的話語,讓我深思,然后就是岳淼淼2次哭泣的情節,第一次為大海退出直播哭泣,第二次大海被抓后告訴她原由后哭泣,這2次中都包含了共同點——他們的真誠,大海的真誠使她自愿退出來直播,岳淼淼的真誠讓大海放棄了他的想法。這些情節的安排讓人回味和思考,細微有很精妙。
整部電影看完后,我起初是以為叫搞笑的電影,因為以前看過他們的電影,所以這次又很期待來看,然而這次卻讓我很驚訝,整部電影給我帶來了是感動,觸人心弦,切實體會到了什么是感情,怎樣的感情才是美好的。
《受益人》觀后感及影評【5】
艱難處境下的小人物的被迫
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悵欲悲。盎中無斗米儲,環視架上無懸衣。拔劍東門去,舍中兒母牽衣啼:“他家但愿富貴,賤妾與君共哺糜。上用滄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兒口。今非!”“咄,行!吾去為遲!白發時下難久居。”樂府詩中的這首《東門行》,樸素平凡地寫出了一個艱難的家庭的唯一出路與歸宿,生活的急迫讓人無法再堅持原本心中的固有的價值觀念,人們被逼著前行、被推著往惡性發展。看到吳海在鐘振江的欺瞞與謊言下,一步一步地接受了“騙保”的要求,心中很是難受!他把那裝著新鮮海南空氣的瓶子奉在高臺上,他一聲聲對煙味的吶喊,他偷菜跑代駕滿臉塵土……吳海的形象,是普通大眾生活中簡單到不能簡單的一個人物,說著方言,教育自己孩子以“誠實”等等。而自己好友鐘振江自私自利,不惜以加重吳悠哮喘的病情來制造謊言去“感化”吳海,從此,吳海感恩戴德地走上了違反自己內心所愿的道路。
此情此景,不免讓人淚目!父母對孩子的養育,這意味著多少的心血與難熬,這中間包含了多少的不可說與痛苦……想想自己接近二十,這二十年的光陰,父母有時如何籌備的?“不如一囊錢”的焦慮與苦楚又是否經常縈繞在他們腦中?他們是否想過放棄與后悔?但是他們還是依舊愛我,越來越深……不覺淚落。
小人物的喜與悲或許更動人心弦。《受益人》中采用方言,正面或側面表現著一個又一個平凡世界中小人物的悲歡離合、愛恨愁苦……巴金先生的《憩園》中,有一位姚頌詩(姚國棟),他說:“你為什么盡寫些小人小事呢?我也要寫小說,我卻要寫些驚天動地的壯劇,英雄烈士的偉績!”與之相反的黎先生,寫下的小說盡是小人物。狄更斯也是!我常常在想,小人物的命運糾紛與貴族大人物的沒落歡喜,那個更好?盡管沒有可比性,但我總是偏愛后者,同為小人物,故惺惺相惜。高貴的東西固然讓人欣賞崇敬,但總覺得疏遠!這種感覺好比學《詩經》時,我會傾向于背誦接近“十五國風”,而總對“頌”望而卻步。
年齡背后的故事
“兩個福貴的腳上都沾滿了泥,走去時都微微晃動著身體。我聽到老人對牛說:‘今天有慶、二喜耕了一畝,家珍、鳳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還小都耕了半畝。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說了,說出來你會覺得我是要羞你。話還得說回來,你年紀大了,能耕這么些田也是盡心盡力了。’老人和牛漸漸遠去,我聽到老人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在遠處傳來,他的歌聲在空曠的傍晚像風一樣飄揚,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炊煙在農舍的屋頂裊裊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隱了。”
這是余華《活著》里面的一段,我很喜歡的一段。
當所有親人一個個離去,當往事一幕幕浮現在眼前,當自己的余生似乎可以看盡的時候,自己是否能像福貴那樣,依然保持這般心態……我想我是不能的。“變老”這個永久的話題,往往讓人觸目驚心,但卻是不得不面對。
柳巖所飾演的岳淼淼,面對直播鏡頭,卸下自己的面具,說出自己“三十八歲”時,她的眼中,無奈與釋然,電影中的淼淼,為了自己的愛自己的家,愿意放棄一直以來的職業,最后一次向粉絲坦白,其實她的心中,更多的應該是如釋重負吧!她拉下直播的背景布,她向大家說出自己的遭遇,向大家告別,她是幸福的,至少她是這樣認為的。三十八歲的年紀,對于女孩子來說,并不年輕!淼淼在自我打拼承受苦難后遇到了吳海,盡管是偽裝過的,她在他一步步的“關心”下愛上了他,最后盡管發現還有一個“吳悠”的存在,她也愿意!
雖然我反感將電影角色與現實演員相聯系,但不得不說,岳淼淼在很多方面很像柳巖,很多細節方面也是。那如果是柳巖,她說出了自己“三十八歲”,她是怎樣的心情,她的眼中會依然是無奈嗎?這是我更感興趣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人們的情感難以相通,感同身受也未必容易達成,演員心中的痛,或許能恰如其分地道出幾分吧……
不易生存下的相互取暖
吳海最后義無反顧地沖向岳淼淼,便足以說明一切了。
背后有警察的追趕,前方有道路的阻礙,而心中卻是另一個人,那個人在等著他,等著他去尋找去珍惜……這一幕,我又想起了《天氣之子》中的一幕,“即使全世界都與我背道而行,此刻你也會在此直面于我”,困難重重,但你就是心中信念,就可以繼續前行,就可以不顧其他而毫無牽絆!
我多次想過,如果不執行那個計劃,就這樣生活,盡管還沒有說破欺瞞與謊言,但是他們三人,在簡樸而溫馨的網吧二層小房間內,活著也是充滿歡樂的。
我沒有想到過岳淼淼會如此好地對待吳悠——這個與她無血緣關系的孩子。她給他買生日蛋糕,為他準備凈化器、帶他玩直播……他們之間,像好朋友!可是吳海還是要去執行他們原定的計劃,我所想的,他們各自投入的情感是真的有差別的,吳海還只是把一切當作計劃的一部分,而岳淼淼已是“女之耽兮,不可脫也”!愛的不對等造成的一方承受忍耐,淼淼便是這一方,她會去吃辣椒去贏得滑板車,她會自己去找房子換新鮮空氣的環境,她做的,已經是為了這個家呀!
到最后一幕,淼淼還是說著:“這里的房子治好了自己孩子的哮喘”。這是何等的心懷。
小說家往往具有悲天憫人的情懷,電影的制作人應該也是如此。電影的結尾,總歸是圓滿,盡管過程中多是悲喜交集、多是“含淚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