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五四晚會》我們都是追夢人央視直播學生觀后感六篇|五四運動100周年心得
《我們都是追夢人》—20xx年“五月的鮮花”全國大中學生文藝會演于5月4日晚上八點在央視首播,每個節目都是如此走心,觀看過程中備我們感悟頗多。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帶來20xx《五四晚會》我們都是追夢人央視直播學生觀后感,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五月的鮮花,為青春綻放;熾熱的陽光,因夢想燃燒。又到一年“五四”時,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賦予五四精神新的內涵,青春不老的深厚情懷讓這個屬于青年的節日永遠激情澎湃。“感恩,這是最好的時代,我們的時代”——一名年輕“創客”銳氣逼人的宣言,道出當代青年的心聲,唱響古老中國的青春之歌。
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機緣,都要承擔其所處時代的歷史使命。從風雨如晦的革命年代到篳路藍縷的建設時期,從開拓奮進的改革開放到全面小康的決勝進軍,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歷史洪流中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青春樂章。“千秋家國血未冷”,青春的熱血里流淌著敢為人先的勇氣,涌動著一往無前的執著,承載對人民和國家舍我其誰的責任與使命,熔鑄成為夢想、為民族的奮斗與擔當。
偉大的時代,讓青春的世界海闊天空。“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梁啟超先生百年前對青年的寄語輝映當代中國的真實面貌?焖侔l展、深刻變革的廣袤土地,為青年實現夢想、人生出彩搭建起寬廣的舞臺;層巒疊嶂、水流湍急的“歷史三峽”,呼喚敢為人先的少年英雄勇立潮頭、擔當重任。一如30多年前激情燃燒的改革歲月,“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歷史大潮賦予青年發展的無限可能,鼓勵創業、寬容失敗的政策導向與社會氛圍為億萬青春提供了釋放潛能、體現價值的難得機遇。讓青春的激情在國家建設中迸發,個人的才能在公平環境中釋放,夢想的種子在社會呵護下發芽,無數朝氣蓬勃的生命浪花匯聚在一起,必將匯成前進的洪流,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光榮,助推中華民族在圓夢路上不斷抵達新的高度。
堅定的信念,令青春的腳步鏗鏘執著。風起云涌的時代變遷不僅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伴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思想多元、觀念多樣的沖擊下,追名逐利的誘惑在增多,生活壓力、現實理想的落差間,堅守信念的考驗更嚴峻。是囿于物質的滿足,以利己的“精算”謀劃人生,還是突破一己得失,在更廣闊的天地書寫精彩的人生?青年有信仰,民族有力量,國家才有希望。賡續歷久彌新的五四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面對紛繁多變的社會現象就不會彷徨,在學業、情感、職業的困境中就不會糾結;洞悉歷史發展的規律性,堅信中國道路的優越性,堅定民族復興的必然性,廣大青年就會充滿涉過激流險灘的信心與勇氣,在追尋夢想的路上闊步前行。
夢想漸行漸近的步伐,凝聚著無悔的青春奮斗。“青春的光輝,理想的鑰匙,生命的意義,乃至人類的生存、發展全包含在這兩個字之中,奮斗!”無論是平凡崗位的默默奉獻,抑或在時代大潮中搏擊風浪,創造,永遠是青春最鮮明的底色,始終是推動歷史車輪最強勁的動力。把知識儲備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到基層和群眾中豐富閱歷,本事才能“上得來”,干事才能“拿得起”;將勤于學習與勇于創新結合起來,在繼承中突破陳規,在現實與理想中尋找可行路徑,創業終將迎來成功的曙光;把家國情懷與全球視野結合起來,為世界和平、中國與各國人民友誼、合作共贏多做貢獻,一個開放、自信和充滿朝氣的中國就將收獲更多友好目光,贏得更大發展機遇,也為人類的共同家園播撒和諧與希望的種子。
“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當所有的經歷化作記憶,那些年少時為理想揮灑的汗水,為成功付出的艱辛,終將成為彌足珍貴的人生財富。投身變革時代的滾滾洪流,在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實踐中砥礪意志、增長才干、回饋社會、報效祖國,必將收獲無怨無悔的青春記憶,在融入民族復興偉大夢想的奮斗中綻放永不褪色的青春光彩。
致敬青春,放飛夢想!
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制作的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特別節目:《我們都是追夢人》——20xx年“五月的鮮花”全國大中學生文藝會演將于今天20:00檔在CCTV-1綜合頻道首播,5月5日19:30在CCTV-3綜藝頻道重播。
節目以“我們都是追夢人”為主題,以“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的聲音”為宗旨展開,由任魯豫、李思思、尼格買提、北京電影學院學生王俊凱、浙江傳媒學院學生俞熙雯共同主持。
百年前,青年知識分子是五四運動的先鋒。民族危難之際,千千萬萬青年學子挺身而出,譜寫出壯麗的青春之歌。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對革命先烈的一次深切緬懷必不可少。劉芮麟、宋軼分飾左權、兩位革命烈士,誦讀兩封《戰火中的家書》,將一段飽蘸濃濃親情與愛國信仰的傳奇娓娓道來;朱一龍和學生歌手用一首《英雄贊歌》致敬英雄,“烽煙滾滾唱英雄”,革命先輩們的英雄事跡和不滅精神,成為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
緬懷革命先烈,弘揚當代英雄。獲得20xx年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的部分代表也來到了演出現場,尤其是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英雄代表捍衛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錚錚誓言讓在場觀眾無不落淚。
情景表演《共和國的脊梁》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大學生代表誦讀竺可楨、李四光、鄧稼先、陳景潤等科學家名言,舞臺背景逐一展現各位科學家畢生耕耘的專業領域,現場觀眾真實感知到這些感動時代的知識分子愛黨愛國、無私奉獻的深沉情懷。
20xx年央視五四晚會完美落下帷幕,這臺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大型節目中心承辦的節目《我們都是追夢人——20xx“五月的鮮花”全國大中學生文藝會演》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特別節目(以下簡稱“五四晚會”)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
致敬五四運動100周年,做好青春追夢人。五四晚會以“我們都是追夢人”為主題,以全國大中學生群體和優秀畢業生代表為主體,由任魯豫、李思思、尼格買提以及北京電影學院學生王俊凱、浙江傳媒學院學生俞熙雯共同主持。
最近人氣很高的朱一龍也在晚會中獻唱,一首正能量滿滿的《英雄贊歌》,現場十分的激情,給人很震撼。且朱一龍的臺風一直很穩,雖然自己總在說上臺會緊張,但臺上的朱一龍和臺下的他是兩種狀態,臺下懵懂的小龍,臺上臺風穩得一批的大龍!
隨后,“朱一龍臺風穩”這個話題也沖上了熱搜。
朱一龍的人生信條——謙遜,靠角色表達自己
要說最近娛樂圈的“黑馬”,居老師算得上其中一位,被粉絲評價為“眼睛里有星辰大海”,不需要言語,一個眼神足以讓人記憶深刻。但對朱一龍來說,這不過是過去十年謙虛學習、累積沉淀的結果。
出道九年,居老師演過大量影視劇,《情定三生》中的遲瑞、《新蕭十一郎》中的連城璧、《新邊城浪子》中的傅紅雪等角色,都讓他收割了一大批關注他演技的粉絲。而《鎮魂》的突出重圍,讓更多人認識了這個“一心演戲不問窗外事”的演員朱一龍。
對于不溫不火的那幾年,朱一龍一直認為是自己不夠好:“觀眾沒有認可你,只能說明你演得不好。”
帶著這樣的想法,朱一龍虛心向別人請教,潛心磨煉演技。在做客由酷我音樂聯合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打造的青年閱讀分享類音頻節目《榜樣閱讀》時,他提及自己對于生活、演員工作中的為人處事法則——永遠保持謙虛:在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時,只有虛心接納別人的意見,多多自我反思,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即使自己比別人優秀,也不要頤指氣使。
節目中,他還分享一個自己剛入行和魏宗萬老師一起拍戲的小故事:在走戲時,飾演大臣的魏宗萬老師就動真格,完全按照實際拍攝時表演,行君臣跪拜之禮,因為他認為,必須在走戲的時候真跪,對手戲演員才能在接下來的反應、臺詞當中有準備地去設計一些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這給了朱一龍很大的感觸:越是好的演員,越平易近人;越是謙虛,越會對身邊的人以誠相待。而這也是朱一龍立志現在和未來堅持要做的。
身為演員,朱一龍時刻堅持著對演戲的執著和謙遜之心;身為公眾人物,朱一龍也時刻不忘發揮正能量明星的力量,按他自己的說法,更多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在社會、校園、工作中保持一顆謙遜的心,傳承優秀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