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踐行紅墻意識心得體會
把強化‘紅墻意識’作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是西城黨員干部發揮其優秀品質的關鍵。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了紅墻意識踐行學習心得體會,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20xx踐行紅墻意識心得體會篇1
“紅墻意識”的概念自1999年西城區西長安街道正式提出,到20xx年西城區委將其上升為全區工作指導思想,如今又伴隨著“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開展和常態化制度化,西城區不斷豐富和深化“紅墻意識”的內涵。如今,全心全意服務中央、保障中央、守護中央,成為一代又一代西城人自覺的責任擔當。西城人矢志不渝所遵循和踐行的這種精神,被稱為“紅墻意識”。
紅墻意識的核心要義,是絕對忠誠、責任擔當、首善標準。正如西城區委書記盧映川所言,長期以來,西城人形成了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的優良傳統,“紅墻意識”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踐行“紅墻意識”,就是要扛起責任擔當,堅持首善標準。離“紅墻”最近的地方,應該是城市管理精細化程度最高的地方。近年來,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這片核心區域也不可避免地患上了“大城市病”。為此,西城區迅速出臺《街巷胡同整治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決心用3年的時間完成全區1430條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任務,實現重點地區“無違建、無開墻打洞”等“十有十無”的目標……
關鍵時候站得出來,重要時候豁得出去,正成為西城廣大黨員干部踐行“紅墻意識”、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真實寫照。
20xx踐行紅墻意識心得體會篇2
北京市西城區是中南海的所在地。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西城區委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把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西城區涌現出一批爭創首善的生動典型,形成了具有西城特色的“紅墻意識”。“紅墻意識”的核心,是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將其作為永志不忘的初心。
堅持筑牢“紅墻意識”常抓不懈,推進“學”的常態化;堅持踐行“紅墻意識”持之以恒,推進“做”的制度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西城區堅持把踐行“紅墻意識”作為一條紅線貫穿學習教育始終,堅持以最高的政治意識、最重的責任擔當、最大的落實力度,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方針政策,積極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西城區,踐行“紅墻意識”不僅代表著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而且也給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在西城,治理“開墻打洞”、整治背街小巷、疏解非首都功能,破解一個個城市發展中的難題,都能夠同踐行“紅墻意識”聯系在一起,從而形成強大的精神動力和主流輿論合力。
從無縫對接的交通勤務保障,到環衛工人的一帚帚清掃;從學校傳出的瑯瑯讀書聲,到胡同小巷里老鄰居們的談笑聲;從西城大媽們堅定忠誠的眼神,到社區民警標準的敬禮,“紅墻意識”在西城區已經浸潤到城市的肌理之中,群眾的靈魂深處。
20xx踐行紅墻意識心得體會篇3
近些日子各大主流媒體紛紛報道了西城區的“紅墻意識”,首先“紅墻”二字讓我想到的就是首都的最中心,對照一下西城區,它可不就在緊鄰“紅墻”的特殊區位么,這個區位既是北京的功能核心區,也是黨中央、國務院的辦公區,由此可見西城區的“紅墻意識”自有它的來頭,但是我個人覺得離“離中南海近”還是次要的,關鍵是西城區黨員干部群眾身上所透出的那種”責任但當“,我認為非常值得宣傳和被我們所學習。
看了不少關于”紅墻意識“的報道文章之后,我驚奇的發現就連西城區里的普通百姓都有一種“責任擔當“的意識,其素質之高很能體現出北京這個”首善之都“的精神,比如自覺維護區域間的衛生狀況、鄰里之間的幫助和睦等等,特別是“西城大媽”這個群體形象的出現就更能說明西城居民的素質之高了,而且它的基礎也是普通群眾,男女老少都有。據報道“西城大媽”是一個囊括了西城區各類平安志愿服務團隊的聯盟,他們每天都在為首都的安全盡著自己的職責,他們幫助民警破案、幫助維護社會治安,每天巡邏在大街小巷,可以說他們同“朝陽群眾”一樣也是城市中群防群治的中堅力量。
西城區群眾對社會的這份極強的責任心是怎么來的?我認為這個問題更值得探討,有個詞叫做“上行下效”,那么群眾看的是什么,當然是“黨員干部帶頭人”,有道是“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只要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了那大家都會跟做,而我覺得西城區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雖說“紅墻意識”是西城干部群眾在長期工作和生活當中逐漸形成和培育出來的一份特殊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而且他們還把“絕對忠誠、責任擔當、首善標準”定為了“紅墻意識’的核心要義,但是如果上面、也就是區政府以及干部黨員不做先鋒的話,那么群眾也不會如此積極的跟上。
據報道西城的’紅墻意識’并不是今天才形成的,因為1999年西城區西長安街街道就提出了“紅墻意識”這個概念,而有了“紅墻意識”之后,西長安街街道的黨員干部們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全心全意為百姓服務的動力也就相應地增強了;而20xx年西城區委又這種將“紅墻意識”上升為了全區工作的指導思想,特別是伴隨著“兩學一做”活動的開展和常態化的形成,如今的西城區又在不斷地豐富和深化著“紅墻意識”的內涵,就像西城區委書記盧映川所說:“把強化‘紅墻意識’作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為錘煉黨性的基本功、必修課”,我認為這也是西城黨員干部在工作中能夠發揮出其優秀品質的關鍵;同時西城區還提出“要在‘做’上深化拓展,堅持學做互進、知行合一,從具體事情做起”。
正因為這樣,所以西城區各級黨組織結合實際情況探索出了不少服務群眾的方法途徑,在實際工作中為百姓解決了很多難題,贏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歡迎。比如隨著小轎車的普及停車場成了困擾人們的大問題,那么區政府就要想方設法盡最大力量去解決,而現在‘佟麟閣路’中段和‘宣西大街、鬧市口大街’等等停車位都是他們幫群眾建的,這基本上可以保障了周圍居民的停車問題;比如在北京的疏解工作中西城是個“大戶”,但在“紅墻意識”的凝心聚力中西城區迎難而上,黨員干部紛紛挑起這份重擔耐心地向商戶講解政策,使得一項項工作順利完成。
如今北京又開始治理“背街小巷”了,西城區也有很多背街小巷,我看到在這項工作中西城區領導再次以身作則,親自蹬著自行車去“轉街”調研,在一次次的走街巷、看問題、聽民意的實地調研之后,一系類的街區整理計劃和治理背街小巷等實踐行動也緊跟著接續出臺了。
連續看了好幾篇報道之后,我覺得西城的故事太多太多,而在“ 紅墻意識”成為北京西城集體意識的過程當中,我看到:不管什么事情總是西城區的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走在前面,他們在”兩學一做“活動中認真學習,然后在實際工作中再充分發揮“關鍵少數”的帶頭作用,這一點從普通群眾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的行動上就能很好的看出來,很顯然黨員干部們的模范帶頭效應是突出的。
今年2月份市長蔡奇在參加一次區委會班子會議時還特別指出:“西城區長期以來堅持‘紅墻意識’,不僅僅因為中南海在西城區,更重要的是確實是從心里、從思想上能夠有政治意識,和黨中央貼得最近、保持一致,也是維護核心的體現,跟黨走,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蔡奇市長的話既是一份肯定、也是一份鼓勵,相信在北京今后的發展建設中,西城還會做得更好,而“紅墻意識”也會在他們的工作中再次發揮出更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