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村聯戶心得體會范文
聯村聯戶是加快農村脫貧步伐,建設現代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精心整理的聯村聯戶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學習和參閱。
聯村聯戶心得
近期,我鄉組織全體干部學習了我省“聯村聯戶,為民 富民”行動動員大會精神,從今年開始,在全省開展以單位 聯系貧困村、干部聯系特困戶為主要內容的“聯村聯戶、為 民富民”行動。大會對這次行動的重大意義、主要任務、具體要求及重要保障方面進行了深入細致的闡述。作為一名基 層鄉鎮干部,我談幾點自己的感想:
一、深入學習,做好宣傳。 深入學習,做好宣傳。 省委提出,這次“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主要任 務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聯村聯戶為載體,以為民富 民為目的,宣傳政策、反映民-意、促進發展、疏導情緒、強 基固本、推廣典型。說到底就是要切切實實為基層群眾解決 問題,謀取福利,而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必須進村入戶, 走到群眾當中去,傾聽他們的呼聲,了解他們的訴求,幫助 他們排憂解難,以脫貧致富。 要做好群眾的工作,就得做好宣傳,讓群眾知道黨的政 策,法律法規,時代在變,政策也在隨著更新。近年來,黨 對農村各項惠農政策絡繹不絕,群眾的信息接收相對閉塞, 再加上文化程度低,對政策大多是道聽途說,村民之間互相 傳說,這勢必會造成政策傳達的錯誤,讓群眾誤解政策。因此,要正確的傳達政策,做好宣傳。
二、體察民心,了解實情。 體察民心,了解實情。 我們在基層工作并不等于我們是深入基層,在走訪的過 程中,看到部分群眾的生產生活還相當艱苦。特別是一些家 庭, 因病因殘導致家庭貧困的現實, 感到十分的不安和內疚, 在走訪中都一一進行了了解和記錄, 并解決了一些具體問題。 作為一名鄉鎮干部, 要了解民-意, 就要和群眾面對面的交流, 同吃住,讓群眾說出最需解決的問題,了解群眾的困難,了解群眾的疾苦,要切實了解實情,該幫扶的要幫扶,該思想 教育的要教育改造,改變落后局面,讓群眾走向致富小康之路。要細心做好民情日記,記錄所見所聞,總結提高。
關于聯村聯戶心得體會
自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開展以來,縣局精心謀劃、周密安排、行動迅速,“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取得了良好開局。現在,整個行動已由起步對接進入具體實施階段。如何在不斷幫扶中進一步加深突出實效,;如何在推動工作中進一步創新工作方式,這無疑是擺在每一名 “雙聯”隊員的一項重要課題進一步加深理解,在深化認識上再下功夫。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認識深入了,思想深刻了,我們才能切實增強自覺性和堅定性,為行動的深入開展打牢思想基礎。省委書記王三運指出,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是一次解放思想、轉變作風、鍛煉干部的創新之舉,是一項固本強基、促進發展、造福群眾的務實之策,是甘肅實現超常規發展、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辦法之一。對此,隨著行動的深入開展,我們要進一步加深理解,進一步深化認識。
一、提高認識,明確任務。應當看到,解決貧困問題,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也是富民興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戰略性、全局性、基礎性問題。它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社會問題、民族問題。為此,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是發展大局所趨大局,是人民福祉所愿,事關全面實現小康目標的關鍵所在。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就是要抓住農民這個最大群體,突出農村群眾工作這個重心,使廣大干部在理念上尊重群眾,在工作中服務群眾,在感情上親近群眾,在解困釋疑中引領群眾,在扶貧開發中惠及群眾,最終實現黨心與民心的相互交融,干部和群眾的雙向受益。因此,如何滿足農民群眾對改革發展的新預期,對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的新要求,對滿足物質和精神層面的新訴求,已經成為重大而現實的課題。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要求我們每一名黨員干部都應當責無旁貸地直面并解決各種制約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如果“雙聯”行動做好了,就能創造性地走出一條扶貧開發、鍛煉干部的新路子。與此同時,還必須清楚,貧困問題是武山縣實現“11253”區域發展戰略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此次行動涉及的貧困村、特困戶,是全縣最迫切需要幫扶的群眾,他們生活困難、絕大多數屬無經濟、無勞力、無文化、無技能的“四無”家庭。為此,我們必須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領會省委決策的精神實質,著力消除干部職工思想認識上的誤區,堅決克服被動應付的作風,同時,要積極引導群眾克服“等、靠、要”錯誤思想相互配合,真抓實干,確保“雙聯”工作扎實有效深入開展。
二、求真務實,真抓實干。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重在宣傳引導,難在扶貧開展,貴在持之以恒。我們要緊緊圍繞宣傳政策、反映民意、促進發展、疏導情緒、強基固本、推廣典型六大主要任務,抓住宣傳教育這個關鍵,突出扶貧開發這個重點,一步一個腳印,使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效果真正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我們要想方設法為貧困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尤其要把就醫、就業、培訓、上學、養老、法律救助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扎扎實實辦好。切勿急功近利,又不能等待觀望、無所作為。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不是一陣風,不是走形式,而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貫穿于“”發展的全過程。我們要有清醒的意識、清晰的思路、非常規的舉措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意志,切實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體察民情,問計于民,問需于民,要有不實現脫貧致富絕不松勁、不實現全面奔小康絕不停止的大干實干精神和意志。避免聲浮于事,防止發生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發生。
三、注重方式、務求實效。此次“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直接面對的是群眾,因此,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十分重要。長期以來,我黨堅持走群眾路線,始終把保障最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作為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并寫入黨章,足以說明為人民群眾服務是黨的服務宗旨,是我們每一名黨員干部都必須自覺遵守,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科學發展觀的眼光審時度勢,義無返顧地投身到“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當中去。是開展工作過程中,一定要轉變觀念,改進工作,務求實效。一是端正工作態度,群眾是我們衣食父母,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因此,與群眾說話,一定要放下架子,去掉腔子,態度謙和,舉止文雅,心平氣和,耐心細致,切勿粗魯莽行。每一名工作隊員都是一面鏡子,都代表黨和政府形象。因此群眾攀親戚、交朋友、心貼心,失去的群眾信任的必要條件,更有利于我們開展工作。二是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的工作方式。鄉情村情民情各有不同,制定工作方法時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要深入調研,仔細分析,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建議,特別是聯系村、幫扶群眾的意見和意愿,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和群眾的聰明智慧,制定出科學可行的發展規劃。三是穩步推進,求真務實的作風在此次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相當關鍵,我們每一項工作都要一件一件地去抓落實,承諾一件兌現一件,避免說大話、說空話,盡量做到量力而行,做不到的不說,說了的一定要做到,只有這樣,才能取信于民。四是作風要過硬。下基層我們要平素簡行,嚴格遵守工作紀律,不鋪張浪費,不驕不躁,不怨不棄。只有我們用心去做,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們的工作會得到他們大力配合和支持的。
四、創新機制,立足長遠,在長效機制創新上求得突破。我們既要清醒地地認識到“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艱巨性、持久性,也要認識到“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緊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創新是動力,創新出活力,實踐證明,哪里有創新,哪兒就有新局面。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既要讓單位聯村有著力點,也要讓干部扶貧開發有切入點,使宣傳教育與解困幫扶緊密結合、互相促進,共同致力于把突破口放在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提升農村保障水平上,讓廣大農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干部聯戶的關鍵在于搞好服務,要時刻把群眾的利益放在心頭,真心實意地為農民群眾脫貧致富出謀劃策,既把脈、又造血,既扶貧、我們在“聯村聯戶為民富民”創新機制中要突出督查到位、制度跟進、獎懲分明的特點,既要機制的先進性,也要體現制度的約束性,把各方面的關系調動起來,把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來,形成不拘一格開展工作、各展所長推動發展的生動局面。積極響應省、市、縣號召,想方設法把黨員致富戶、產業富裕戶、協會帶頭人、民營企業家納入到“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當中來,進而拓寬了行動的參與范圍,不斷增強社會各界力量的幫扶效應,確保全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真正取得實效。
聯村聯戶心得體會范文
省委發出了在全省開展以單位聯系貧困村、干部聯系貧困戶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號召,猶如一股春風吹拂著隴原大地,春雨般地滋潤著廣大干部群眾的心田。按照組織的統一部署,我即將又一次奔赴聯系的貧困戶進行深入調研,具體幫助實施致富計劃。下面,我談一下深入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幾點感想。
一、深入學習,當好“宣傳員”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深入學習、加深理解,思想認識提高了,我們才能為行動的開展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礎。新時期,黨出臺了許多富農惠農強農的優惠政策,國家的許多法律法規日臻完善配套,加之信息時代,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日新月異。對此,農民群眾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造成有的一無所知,有的一知半解,有的甚至誤解。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加強自身學習的同時,做大量的、細致的、反復的宣傳和釋惑工作。
二、體察民心,當好“貼心人”
我們在基層工作并不等于是深入基層,有許多實情不了解,有許多民意不理解。民心大于天,群眾是靠山。做好群眾工作是干部的基本功,也是最主要最根本的能力。農民是最可憐、最真誠、最實惠的。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尊重群眾、服務群眾、親近群眾的理念。通過人對人、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在同吃住、同勞動中讓他們無拘無束中說出思富、盼富、致富的想法和最需解決的問題和困難。切記指手劃腳、喧賓奪主。在切實掌握實情的基礎上,該幫扶的幫扶,該疏導的疏導,該向上反映的整理反映。這樣,才能建立和培養感情,做好順人意、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最終實現黨心與民心的相互交融,干部和群眾的雙向受益,結成貼心人,成為好朋友。
三、突出實效,甘做“助推器”
“聯村聯戶”是載體,“為民富民”是目的,實現目的,重在體現實效。要緊緊圍繞宣傳政策、反映民意、促進發展、疏導情緒、強基固本、推廣典型六大主要任務,突出重點,發揮優勢,應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干好什么就先干什么,層次推進,讓群眾對“聯村聯戶、為民富民”的效果看得見、摸得著。要始終明白,這次行動涉及的對象是農村貧困村、貧困戶,要切實在增收致富、扶貧攻堅方面取得實效,千方百計為他們找準一個發展路子,制定一個脫貧計劃,謀劃一個主導產業。
四、 創新方式,勇當“先行者”
創新是永恒的話題,沒有創新,就沒有了活力,就沒有新局面。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是一項關乎全局性、戰略性的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必須不斷堅持改革創新,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在目前情況下,必須把聯村與聯戶有機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共同致力于為民和富民。單位聯村的重點是促進共享,讓廣大農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干部聯戶的關鍵是搞好服務,在服務中教育、引導、提升農民。貧困村、貧困戶“貧”的往往不只是物質,而是致富門路,“困”的往往不只是條件而是發展理念。扶“貧”雖必要,但扶“智”更金貴。要恰當處理既輸血、又造血和既扶貧、又扶智的關系。
人無責任無以為人,國無發展難以強國。“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踏著時代的進行曲,擁抱改革開放開發的又一個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