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無煙日的心得體會3篇
世界無煙日(英語:World No Tobacco Day,或譯世界無煙草日),是世界衛生組織在1987年創立的,現在每年的5月31日就是世界無煙日。下面是第一范文網為大家帶來的世界無煙日的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世界無煙日的心得體會范文1:
看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才知道今天是禁煙日,了解到中國現有煙民3.5億,約占世界煙民的三分之一,我也是其中的一員,但是自己的煙癮不大,偶爾抽兩支而已,所以對待禁煙自己還是支持的,畢竟這是關系到國民身體健康的大事。
關于禁煙,東方時空記者說主要是我們國家禁煙力度不夠,公共場所可以隨便抽煙。實際上,我們國家對煙草行業管理力度不夠,許多地方政府都把煙草企業作為重點扶持大戶,因為他們貢獻了巨大的利稅,《廣告法》明明白白規定不準做廣告,但是管理部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憑煙草企業在各種媒體上大做廣告,紅塔的“天高云為峰”、“天外有天”,頤中集團的“哈德門一開,好運自燃來”等等,雖然他們標注的是物流、房地產、醫藥等等,明眼人一看都知道,實際上是掛羊頭賣狗肉勾當,最終目的還是宣傳他們的主業---香煙。
實際上,不僅僅在電視、報紙上,剛才我看乒超聯賽,廣告贊助商居然有“特醇將軍”,前幾天我到北京,看到京滬高速從北京出來那段高速公路兩邊大廣告宣傳牌子,許多都是煙草廣告,有蘇煙、芙蓉王、紅雙喜、一品黃山等7個牌子香煙廣告 ,我以為這些都是違法的,雖然他們下面也是標注的是物流、房地產、醫藥等等,國家工商管理部門應該禁止此類廣告,以實際行動打響禁煙第一槍。這是我在無煙日一點感想。
世界無煙日的心得體會范文2:
昨天是“世界無煙日”,已經成功戒煙近百日的我,很慶幸沒有像上兩次戒煙一樣,經不起誘惑再次復吸。不對,“復吸”兩字聽起來太刺耳了,應該叫“戒煙失敗”更妥一點,“復吸”總會讓人聯想到“粉”呀、“丸”呀之類的。
說到“粉”呀、“丸”呀之類的,又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那位從北京平谷農家走出來的小滿同學,以前是多么樸實的一位小伙啊,在這個染缸里一泡,居然有了這個嗜好。他的樸實還真的不是說說的,除了一臉的老實巴交像外,剛出道那會兒,像他這樣樸實的角兒還真少見。為什么這么說,1989年,他的那首拿手歌剛唱出來的時候,我和小滿同學有過一次近距離接觸。那時被小滿同學一聲一聲地喚作“老師”,我還一個勁兒地應得開心。唉喲,這事扯遠了,今天講戒煙,和小滿同學的事留到以后的“回憶錄”里去說。不過還得提醒小滿同學一下,戒煙都這么難,你要把那玩意兒戒了,我看有點兒懸,不洗心革面意志堅定可不行,為了以后能再回到這個圈兒里混,小滿同學,努力一把吧!
香煙的危害從宣傳的角度講,主要是“吸煙有害健康”,香煙對身體的危害是勿容置疑的。從健康的角度出發,我認為戒煙的確需要通過制訂“公約”之類的手段,逐步進入到強制戒煙的階段。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抽煙的人,你對自己的健康不負責任沒關系,那是你自個兒的事,但你吐出的煙影響到別人的健康了,那就是你的不對了。
我以為,要把全民戒煙這場戰役打成功,關鍵是要通過宣傳,把吸煙人的形象徹底給破壞掉,在全社會營造一種人人討厭吸煙的氛圍。我最初有戒煙的念頭,就是因為在公共場合吸煙時,周圍的人都皺著眉頭捂著鼻子躲你,那滋味可不好受,就像是一只過街老鼠。
其實很多抽煙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有過戒煙的念頭,戒不了是因為戒煙的動力沒有大過尼古丁的誘惑而已。我戒了,就是因為我的動力來自于我的兒子,“為什么你讓我做到的事我必須去做,而我讓你做的事你卻可以不做?”兒子的這句“最后通牒”讓我成功戒煙,要不然,我怎么去做一個讓兒子信服的父親呢!
最后總結:最有效的戒煙方法是,做一個負責任的人,為你的家人,為了你生存的環境。
世界無煙日的心得體會范文3:
5月31日為我國傳統佳節—端午節,同時,也是“世界無煙日”。我是不吸煙的非煙民,對無煙日有感而發,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嚴禁吐痰等等,凈化環境是社會的進步和社會文明標志之一。
我國有3.5億人吸煙,吸煙雖是個人嗜好,但任何場所都不加以限制吸煙的話,任何時間、任何空間和任何場所都將清風不在,煙蒂、煙灰隨地丟棄又造成對地面污染。我有時出差在外,需要兩人結伴而行,對嗜煙者你耐于面子忍讓,煙民晚上睡前要吸,早上醒來還要吸,因此,兩人的空間也要受到污染。據有關資料介紹,卷煙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對吸煙者肺臟器官有很大危害外,對非煙民來說,被動吸煙者的危害不亞于吸煙者的危害,吸煙害己又害人。
幾年前,我出差回來在列車上,遇到的一煙民與孕婦吵架的事讓我至今記憶猶新。孕婦與煙民座位分別坐在背靠背的長座位上,煙民習慣地開始吞云吐霧,引起孕婦滿臉不快,孕婦站著,挺著約有六、七個月身孕的大肚子,勸煙民到列車車箱連接處去吸,在我看來事情本無可厚非。煙民不但莫視孕婦,反而還辨解并質疑到,“你是車長,還是警察來管我”?真是可笑無知至極……。明明是煙民在列車箱內吸煙是錯誤的,為什么煙民就不能說一聲“對不起”!是低人一等,還是矮人半截呢?如煙民能說一句道歉的話,事情就不會現在這個樣子,與此相反還能表現出人的素養不是嗎?說到底是人的素質決定的。
提到煙自然而然讓我想到酒,可能是“煙酒不分家”的緣故吧。一次,我去省城出差,與我一起同行是個新人,但年齡不輕了,他與我不見外吧!他嗜煙如命,到我家來見到好煙一根沒吸完又對接另一根接著吸。一天,朋友請吃酒,我們同去赴宴的,在上菜前,遞的招待煙放在我的桌前了,因我對他吸煙太了解了,我怕他吸煙不止影響他人,席間被我隨手裝入衣兜里了。席末,有人在找煙吸,我下意識的摸口袋摸到了煙在自己兜里。因朋友相會盛情難卻,當時我多喝了幾杯,煙的事早被我忘在了腦后,還以為是別人嘲弄了自己,場合不便發火而己……;氐劫e館后,我在他身上發泄了也不該發泄了一通,回想當時場面真叫尷尬。朋友相會也不要多喝,喝多了會失態,人稱酒壯“英雄”膽,喝多了人可以得意忘形,甚至說不該說的話,干不該干的事。
人們出門在外不期而至的有晴好天氣,也有沙塵天氣的時候,人們需要好的環境如佳節一樣,不希望與別人無謂的爭吵。朋友當你吸煙時,別把自己總不當外人看待,當你行使你自己權利時,不要妨礙他人正當權益。
有吸煙嗜好的朋友,我引用《博客》朋友的文章,稍有改動作為本話題的結束語:綜合壓力最大的是煙民;健康壓力“吸煙有害健康”;經濟壓力每天都得有此項開銷;家庭壓力老婆孩子反對吸煙;社會壓力公共場所吸煙罰款;心理壓力煙友在一起不能掉價丟面子,用高檔煙消費,長此以往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