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樓夢有感
下面是關(guān)于三紅樓夢的讀后感精選,歡迎閱讀,希望你喜歡
讀紅樓夢有感
紅樓夢以前的中國古代文學(xué)作品中,女子多以軟弱無知或刁鉆放蕩的不光彩形像出現(xiàn)。在這些作品里,女性不是禍根便是陪襯。紅樓夢出現(xiàn)了,她對女性的評價有了根本性的改變。刻畫了一群栩栩如生、有血有肉、與眾各別、聰慧美麗的古代女子形像。作者運用了多種手法描寫女性,有形像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但我覺得紅樓夢最成功的還是她的語言描寫。
看了紅樓夢后,很清晰地看到了很多性格不同的人物形像,而這不同性格的表現(xiàn),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對各人不同語言特色的成功描寫。就拿這其中最富創(chuàng)造性、性格格外鮮明的王熙鳳來說,她的語言就極富特色。
提起王熙鳳,人們首先想起的會是書中給她的判詞: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的確,王熙鳳真是費盡了心機去贏得她想要的一切,竭盡見風使舵、潑辣圓滑之能事,為人處事犀利虛偽,無怪乎人稱“鳳辣子”,而她的每句話作者都竭力透出她的個性。
就拿第三回里王熙鳳初見黛玉時說的一段話做例子。“天下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v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口頭心頭一時不忘!”
表面上王熙鳳這番話似乎只是討黛玉,贊揚她美麗、有風度。可算盡機關(guān)的鳳辣子的這段話并不如此簡單,事實上,她四面討好八方賣乖,把在場的包括老祖宗、夫人們、迎探惜三姐妹都奉承到了。
熙鳳說道,看這通身氣派竟是個嫡親的孫女。且不說一口一個老祖宗叫賈母心里高興,我們看這言下之意:為什么黛玉如此標致這么有氣派呢?因為她象老祖宗的嫡親孫女般。換句話說,只有賈母的孫女才有這般標致這般風度,這不是說全靠賈母的大家風范、標致風度,孫女才得以繼承嗎?真是不露聲色地哄得老祖宗開心不已。
光夸黛玉,在場的夫人小姐可能會有些不樂意:“只有外孫女標致嗎?那么我們這些嫡親孫女呢?”熙鳳深知這一點,便巧妙地夸黛玉象嫡親孫女,這樣便說出黛玉固然美,固然有氣派,然而嫡親孫女才真是正宗的嫻淑端莊、美慧超凡,黛玉才只不過是象而已。于是,又討好了夫人小姐們的歡心。
王熙鳳深知賈母在這個大家庭里的地位。她明白要想在這個家里樹立威信就必須討老祖宗的喜歡。只要成為老祖宗的寵愛,就萬事好辦了。所以她特別注意體會賈母的心思。那一句“怨不得老祖宗口頭心頭一時不忘”,看似輕輕帶過,其實是遂了賈母的心。賈母日夜思念黛玉,很想讓黛玉知道自己對她的愛撫關(guān)心,可又不便直說直講。王熙鳳這樣講出來,既無虛情假意之嫌,又玉成老祖宗的心事,真是乖巧之極。賈母聽了定會想:“我怎么想的鳳丫頭全明白,這丫頭真把我的心思全看透了。”這樣的“貼心人”老祖宗能不寵嗎?
這段話不過幾十字,卻是八面玲瓏,方方面面都照顧到了。虧得獨具匠心的曹雪芹,用這幾十字讓虛偽圓滑、深謀遠慮的鳳辣子躍然紙上,這真稱得上精彩絕倫的語言描寫。
光憑這點,紅樓夢就夠得上稱為曠世奇書,流芳百世。
紅樓夢讀后感1000字
最近語文課上,我們學(xué)習(xí)了紅樓夢第三回里的片段截選——林黛玉進賈府`,雖然說只是幾段描寫`,但老師還是花了一些課時去講,并且把溢美之詞都獻給了它,看著老師用陶醉的神情講述著這千古以來讓人癲狂讓人癡的神奇小說,我也有些感悟,所謂“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么一千個人的眼里也有一千個紅樓夢,生在新時代,要逐字逐句的讀懂其中的句子感到很困難,但接觸后并不影響我熱愛它,今天我就大膽地拿出我的初讀感悟`與大家探討。
在我看來紅樓夢的很多意蘊都是后人給加上去的,在這里我并不是說它的文學(xué)和歷史上的價值,`這些是不可以否定的。我是說,曹雪芹是通過創(chuàng)作小說來總結(jié)自己的經(jīng)歷,同時也描寫了社會的大環(huán)境,更多的是寓己情與其中,我想,以他的出身和當時時代的大背景,把賈寶玉塑造成一個反封建的叛逆形象是不大可能的,以我學(xué)的著幾段中大量生活瑣事的描寫和對人物形象的著重刻畫,這種帶有自然主義手法特征更能說明了,他是由對貴族到貧苦百姓的巨大落差而在感情上產(chǎn)生了一中極其矛盾的心理,從而在小說中有所反映,小說的題目就叫紅樓夢,顧名思義“紅樓”表示寫的是富貴的生活,而“夢”的意思就不必多說了,他所代表的是一種生活形態(tài),一場云煙罷了。
這篇文章給我最大的觸動`就在于他塑造了非常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反映了真實的封建社會現(xiàn)狀,但其中不乏一些封建思想的糟粕,他不同于三國演義等小說,它所反映的是真正的生活。我不看好有些人的觀點,在讀這本書時思想一味的跟這情節(jié)走,為了寶黛這兩個形象癲狂不已,不能學(xué)他的思想,有些同學(xué)在看了這兩個人物的鮮明個性后把他們的特點當做自己的處世方式去加以模仿這顯然是不可取的,兩個藝術(shù)形象,均是生在豪門權(quán)貴中的官宦子弟,種種的行為是我們在生活中根本接觸不到的,盲目的接受,會給自己的思想乃至生活帶來很多的不便,所以我們應(yīng)辯證的看小說中的人物。
還有,就是我來說說我對紅樓夢中的幾個典型人物的理解。
賈寶玉,是整個著作的男主角,也是紅樓夢故事的線索人物,他的一言一行與那個社會是那樣的格格不入,曹雪芹對于這個人物的塑造中,不僅僅是蘊涵了對這人物的喜愛,更是對現(xiàn)實中不能實現(xiàn)的一種生活方式的向往,他是出身貴族,不能象今天這樣思想自由,行動自由,更不能明目張膽的表達對女孩的愛慕之情,更不能有個人志趣的選擇和發(fā)展。曹雪芹對這種生活方式的向往也是他把賈寶玉塑造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的重要原因,當時,他的腦子里并不一定有對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感到不滿,只是對自己命運的無奈,他向往那種自由平等的生活,當然也不能說他對社會完全沒有怨恨,而是進行了一種潛意識的反抗,借助小說塑造了賈寶玉,就象魯迅小說里的詳林嫂,祥林嫂在與賀老六成親時拼命的反抗,她的反抗就是潛意識,因為她根本不知道這是封建思想在殘害她而是認為是命運的不公,賈寶玉也是這樣,這是歷史的局限。
林黛玉,我認為她的誕生完全是為了配合賈寶玉,因為只有有了她們倆,悲劇愛情的故事才顯得更生動感人,寶黛二人的相似之處我也不必多說。最突出一點,是作者對這一女性形象賦予了思想,她也同寶玉一樣,討厭追求功名利祿。作者的思想也能同她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思想相同,封建社會的種種矛盾在寶黛兩人愛情上體現(xiàn)得也很突出。同時林黛玉這一形象是不是也反映了那一時代的人對女性的審美要求,她的容貌,她的聰慧很可能就是那個時代無數(shù)男人心中所向往的伴侶,在那個追求共性的時代,她的個性,至今還吸引著無數(shù)男女為她癡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