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榜樣3》心得感悟范文
《榜樣3》是一部充滿正能量教育題材,給我么以精神鼓舞和前進的動力,讓我們更加堅定的向前邁進,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精心整理的《榜樣3》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學習和參閱。
《榜樣3》心得體會
近期,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央電視臺推出的特別節目《榜樣3》,在全黨全社會引發強烈反響。用平凡故事講述深刻道理,用先進典型模范事跡詮釋黨的崇高理想,生動展示了優秀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抒發了共產黨人對人民永遠赤誠的真摯情懷。在觀看節目中,我被他們的故事所感動,也對他們感到由衷的敬畏。
秉承父志,扎根邊疆。李元敏老家在山東省牟平縣,當年,父親響應黨和祖國的召喚,帶著兒女來到新疆伊寧縣蓋買村,基本稱得上從祖國的最東端到了最西端。著名作家袁鷹在《白楊》中借物喻人,說那位父親沉思中從車窗外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旁,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是的,當時隨父支援邊疆的李元敏正是那迎著風沙成長的一棵小樹。她為父親踐行著“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高尚情懷。她,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貧窮的蓋買村,從學種地、學針線到學管理、學當“家”,終于長成了一棵為群眾遮風擋雨謀福祉的大樹。
“好的榜樣,是最好的引導;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說服。”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也從來不乏“榜樣”。像王淑芳、賀星龍等親身講述的黨的十九大后涌現出來的身邊先進典型,他們身上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執著堅守,充分彰顯了新時代共產黨人“信仰堅定、心系群眾、勇于擔當、創新奉獻”的精神風貌。站在在無數榜樣身后,我們更應該堅定理想信念,為民實干擔當,努力將這些榜樣精神運用到工作當中來,增強服務意識,提高專業水平,真正做到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勇于創新,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真正意義上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榜樣》觀后感
近期,中央電視臺《榜樣》的播出,吸引了一大批人的眼球。央視不管播勵志類、美食類還是人物類,風格都特別鮮明又吸引人,能讓大家一下子就記住。《榜樣》節目也不例外,它用一件件平凡的故事為共產黨人講述著深刻的道理,展示了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執著堅守。因此作為一名年輕黨員干部,我們更應該以先進典型為榜樣,用實際行動來彰顯共產黨員的先進本色,爭做一名先進合格黨員。
其中講到一位榜樣,叫賀星龍。他20xx年從衛校畢業實習后,放棄留在條件較好的縣醫院,選擇回村當一名醫生,自此,他成為樂堂村的村醫。他不悔放棄而選擇初心。初心和承諾是一副扁擔的兩頭,被他一肩擔住,這一擔就是十八年。一副扁擔兩條腿,鄉親們的安危系于賀星龍一肩之上,他為鄉親送醫送藥,出診17萬人次,背爛12個醫藥包,騎壞7輛摩托,出診總里程超過40萬公里。只因生命因守護而高貴,從前離家赴學的少年,終于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守著黃土,守護鄉親的一份初心,用自己的醫德和醫技讓自己成為一個鄉親們需要的醫生。
《榜樣3》學習心得體會
看了《榜樣3》我深受感動,宋書聲同志,為了黨的要求,55年的時間都在堅持翻譯馬列著作,他的精神深深感染著我,只有這樣的共產黨員才是優秀的黨員。
山西小村莊的村醫賀星龍,為了報答鄉親們的供學恩,畢業后回到農村上門出診,20xx年來,出診28個村4600多人17萬次,從一開始靠著一副扁擔兩條腿行醫出診,到后來貸款買摩托車出診,他不收一分出診費,甚至到最后拿不起要錢的村民連藥費他都不收。不管是什么天氣,不論是白天還是半夜三更,只要村民需要,他就會用最快的速度到達,村民們只要聽到他的摩托聲音就知道有救了,所以大家也稱他為摩托醫生。村民們離不開他,同樣的他也離不開鄉親們。一心為村民著想的好醫生,我從心里敬佩。
還有李元敏、朱仁斌,為了改變村容村貌,擺脫臟落差的環境,為了帶領村民增收致富,他們凝聚力量,入戶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想盡一切辦法改變現狀,甚至自己墊錢買垃圾桶,終于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村莊變成了和諧示范村和富饒家園。有這樣的黨支部書記是村民的驕傲,更是共產黨員們的標兵榜樣。
緝毒神探印春榮,工作在緝毒戰線,更是多次打入敵人內部,無論毒販用什么方法藏毒,他都能準確地判斷出來,20多年出生入死,他是刀尖上的武者。還有中國科技研究的代表王淑芳、趙忠賢談們為了中國科技的進步,有著肯硬骨頭、敢于拼搏的精神。國測一大隊為了測量出精確數字,64年來,他們用雙腳測量祖國大地,用血汗乃至生命繪出祖國的壯美藍圖,從建隊以來,先后有46名隊員犧牲。這種不拍犧牲大無畏的精神是所有黨員學習的榜樣。
他們真正的展現了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執著堅守,同時又彰顯了共產黨人“信仰堅定、心系群眾、勇于擔當、創新奉獻”的精神風貌。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向這些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看齊,他們是我的榜樣,他們是所有共產黨員的標桿,因為他們無愧于共產黨員這一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