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八字真經心得體會3篇
八字真經就是提出的“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下面是第一范文網為大家帶來的踐行八字真經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踐行八字真經心得體會范文1:
7月10日,我校全體“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老師、同學在行政樓206會議室集合,隆重舉行我校20xx年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 社會實踐活動啟動儀式。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楊瑞華,副校長張排房,麒麟街道團工委副書記葉丹及全體校團委委員、各系(校區)團總支書記、各社團組織負責人、9支學生實踐團隊負責人及代表等出席會議。會議由團委副書記劉慶海主持。
黨委副書記楊瑞華宣讀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教育廳、共青團江蘇省委、江蘇省文明辦、江蘇省學生聯合會《關于開展20xx年全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的文件。
麒麟街道團工委副書記葉丹講話。他表示,“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新常態下青年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投身“四個全面”的重要載體,是青年學生磨練意志、砥礪品格的有效形,也是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生動課堂,20xx年學校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來到街道建南社區開展“大手牽小手,愛心一加一”關愛留守兒童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得到社會的一致好評。他對學校三下鄉團隊繼續關注麒麟,為留守兒童、外來務工子女奉獻愛心,表示熱烈的歡迎并希望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使這項活動能成為學校三下鄉活動的一個知名品牌;以正在開展的“三下鄉”、“麥田守望”等系列志愿服務活動為契機和平臺,加強校地溝通、交流,雙方攜手合作、同獻愛心;街道團工委將創造條件、提供便利,竭盡所能做好各項服務,積極開展聯絡,選擇相應的村和社區,落實相關人員,做好相關保障,使工作順利開展。
副校長張排房發表重要講話。他表示在校黨委與團省委的關心下,20xx年,我校取得了1個省級優秀團隊,1名省級先進教育工作者,1名省級優秀個人,學校獲得省級先進單位,得到了上級、社會、群眾的充分肯定與認可,擴大了團組織的影響力和凝聚力,提升了學校的社會知名度,實現了社會一份子的責任感。
他指出,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當代青年大學生運用知識、施展才華、磨練意志、實踐成才的大課堂,是廣大青年大學生傳播現代文明,弘揚科學精神的重要途徑,是一項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符合青年學生成長成才需要,深受人民群眾和青年學生歡迎的品牌教育服務活動。我院的社會實踐活動,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已經形成了制度化,規范化的活動體系,呈現出社會實踐活動參與面廣、特色鮮明、機制成熟、成效顯著地特點,取得了服務社會兩個文明建設和青年學生“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的雙豐收;認真組織好今年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實踐科學發展觀、推進素質教育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他對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老師和同學們提出四點希望和要求。
一是要牢牢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終把安全放工作放在首位,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一定要計劃周詳,準備充分,嚴守紀律,服從指揮確保實踐活動安全順利開展。
二是要敢于吃苦,不怕困難,發揚“風險、有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堅持學習書本知識和投身實踐的統一。無論什么時候,都要發揚我校的光榮傳統和優良校風,自覺維護學校的聲譽,以實際行動展現南工學子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三是要學以致用,用于實踐。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向社會學習,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與水平;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火熱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去,繼承光榮傳統、不負眾望,在服務社會和服務人民的活動中,書寫南京工程高等職業學校大專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新篇章!
四是要將活動與活動后期相連接。將活動延伸至實踐活動后期,將“三下鄉”變成“常下鄉”、“長下鄉”,取得更大的成績。
踐行八字真經心得體會范文2: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引領廣大青年學生按照關于“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八字真經”要求,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中國夢努力奮斗的理想信念,也為了充分發揮我院專業特色,實現學以致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標,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養。學院團委結合團中央學校部、教育部新聞辦、新浪微博主辦的20xx年“絲路新世界·青春中國夢”全國大學生“圓夢中國”暑期實踐季專項行動的要義,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和中國共產黨建黨94周年為契機,繼續組織全院學生志愿者開展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系列活動。
活動一,“20xx逐夢計劃”。為進一步推動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引導大學生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和職業體驗增強就業創業能力,結合團省委、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國資委聯合下發的開展《20xx年‘逐夢計劃’——XX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我院積極動員學生參加,其中71名優秀學子成功獲得實習崗位。
活動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尋訪”。7月15日-16日,在我院團委書記粟杰的帶領下,來自各系的45名學生組成尋訪小組,沿著蒼溪紅軍渡、廣安小平故里、重慶白公館及歌樂山這一線路,進行了歷時兩天的紅色記憶尋訪活動。在紅軍渡師生們緬懷了紅四方面軍破敵陰謀、強渡嘉陵江、揮師北上的英勇事跡,感受到紅軍在條件極其艱苦,斗爭極其殘酷,環境極其惡劣的背景下與敵人斗爭到底并取得最終勝利的革命歷程。
7月15日下午2點鐘,尋訪組來到小平故里,跟隨著導游的講解,一邊追憶黨的發展歷史,一邊贊嘆小平同志為中國崛起所做的豐功偉績,聽著一首首革命故事,領略著改革開放以來的豐碩果實,同學們紛紛感念革命成功的艱辛,表示我們應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7月16日上午9點左右,尋訪組到達重慶紅巖革命圣地,參觀了白公館和渣滓洞。導游的講解把大家帶回到了那個難望的歲月,使在場的師生接受了一次靈魂的洗禮。順著蜿蜒崎嶇的山路進入渣滓洞,呈現在眼前的是陰森、恐怖、帶有殺氣的景象,四周的碉堡、暗哨、鐵絲網令人覺得陰森恐怖。白公館的刑訊室和地牢寒氣逼人,讓人觸目盡心。我們的革命先烈就是在這種嚴酷的、惡劣的的環境中每日忍受的特務們對他們身心的摧殘,將一個個重要的情報輸送給前方的戰士。正是這些烈士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換來了新中國的建立和人民的解放。緬懷紅巖英烈,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更應該開拓創新,腳踏實地去實踐,為把我國建成繁榮富強的新中國而努力,用祖國的強盛,告慰英烈。
活動三,“四個全面觀察團”。7月15日,我院團委聯合思政教研室開展的赴劍門關蜀道的“全面觀察之旅”。此次活動旨在引領學生深入觀察和領會“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刻理解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治國理政新思路,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貢獻自己的力量。
15日早晨8點,“觀察團”一行15人以劍門關、翠云廊為路線,圍繞主題“絲路新世界·青春中國夢”展開調研活動。通過拍攝記錄,收集歷史故事,品嘗特色小吃,訪問土著居民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國的蜀道之難,絲路之發展的歷程。
通過本期暑期實踐的一系列活動,“逐夢計劃”讓當代團員青年通過深入基層,提前進入社會去切身體驗不同工作崗位的艱辛,不僅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也加深了團員青年對我國國情的了解。“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尋訪活動”增加了團員青年對抗戰的內涵和抗戰的精神的深層次領悟,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緬懷先烈,砥礪前行,為建成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四個全面觀察團”使團員青年深入群眾中,自主了解當地的文化歷史,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實踐落到實處,結合自身專業知識為當地的文化宣傳起到了推動作用。
踐行八字真經心得體會范文3:
7月2日下午,學校20xx年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出征儀式在圖書館報告廳隆重舉行。校黨委書記蔣建軍,社會實踐領導小組部分成員以及參與本次暑期社會實踐的指導老師、學生代表參加了出征儀式。
校團委負責人簡要介紹了20xx年度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籌備工作情況,校團委于5月份組織召開團學專題會議,整體規劃本年度我校學生暑期社會實踐,6月份全面部署相關工作,根據上級團組織和學校黨委的要求,確定了“踐行‘八字真經’、投身‘四個全面’”這一具有時代特色的社會實踐主題,重點打造“兩美浙江”、“創業訓練”、“教育幫扶”、“科技支農”等學校社會實踐品牌項目。
生物與環境學院的楊震鋒教授代表社會實踐指導教師進行發言,楊老師表示將和參與社會實踐的同學一起,深入農村開展市場食品安全調研、20xx年新版《食品安全法》普及宣傳、中小微食品生產企業質量誠信調查等社會實踐活動,指導學生將國家政策、行業法規、科學研究成果等運用到實踐中,讓社會實踐活動更具專業性和實用性。社理會的陸瑜佳同學作為學生代表發言,倡議同學們走下課堂、走出校園、走向社會,秉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四進四信的核心理念,施展才華、增長才干、磨練意志。
校黨委書記蔣建軍作本年度社會實踐總動員講話,蔣書記與現場的師生們 分享了“踐行‘八字真經’、投身‘四個全面’”社會實踐主題中“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八字真經”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等“四個全面”的具體內容和核心內涵,希望同學們深刻領會,并將其作為社會實踐的精神主旨;鼓勵同學們充分發揮專業、學科優勢,讓所學知識運用至社會實踐;叮囑師生們時刻牢記“安全第一”這一社會實踐首要前提,要求各負責學院、單位高度安全教育,做好社會實踐安全風險管控,要求指導教師全程隨隊指導,確保各項實踐活動安全、有序進行。
儀式最后,全體代表在學校暑期社會實踐宣傳總隊端木林聰同學的帶領下集體宣誓,將秉承學校“自強不息、恒志篤行”的校訓,發揚萬里學子的大愛精神,腳踏實地、銳意創新,運用所學知識服務社會,聽從組織安排、遵守團隊紀律,為全面展示萬里學子風采努力實踐。
20xx年我校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xx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在浙江考察的重要講話精神為契機,以引導青年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點,堅持“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的宗旨,按照“目標精準化、工作系統化、實施項目化、傳播立體化”和“按需設項,據項組團,雙向受益”的原則,通過實施重點團隊和專項計劃,組織青年學生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服務活動,努力擴大活動覆蓋面、提升活動實效性,探索總結實踐育人新機制。全校共組建50支社會實踐團隊,經過評審,學校層面確定24支重點團隊,涉及學“習”宣講、“四個全面”觀察、創新創業實踐、“兩美浙江”建設等八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