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觀省黨代表風采有感
將繼續發揮黨建聯席分會作用,促進社區資源整合,開展黨員先鋒崗活動、志愿服務活動,讓大家參與到社區建設,共同服務好群眾。第一范文網小編在此整理了20xx年觀《省黨代表風采》有感,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20xx年觀《省黨代表風采》有感篇1
我只是一名普通黨員,但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就是這樣的一句話讓我感動至今!
走近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十九冶職教中心實習工廠焊接教練周樹春
5月6日早上8點,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培訓基地內焊花飛濺,周樹春帶領選手們加緊訓練,備戰今年10月在阿聯酋阿布扎比舉行的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
眼前的集訓場地,周樹春已非常熟悉。“這幾年,我的工作就圍繞世界技能大賽展開。”周樹春告訴記者,自20xx年我國首次派員參加世界技能大賽起,作為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我國工程建設領域焊工金牌教練,周樹春已連續四屆擔任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國家集訓隊教練組組長。
多次帶隊參加世界技能大賽,周樹春對大賽的規則和作品要求有著深刻理解。他按照大賽標準帶領選手們集訓,同時執行嚴格的淘汰制度。去年7月,全國共有10名選手進入焊接項目國家集訓隊。經過十選五、五選二兩輪淘汰后,目前兩名優勝者繼續集訓。“下個月將進行二選一淘汰賽,確定最終代表國家參加比賽的正式選手。”周樹春說。
5月6日是星期六,但集訓仍在進行。“我們沒有周末,也沒有節假日。”周樹春說,集訓中,他和選手們每天早上6點起床開始體能鍛煉,8點準時進入訓練場地訓練,一直到晚上10點過。
18歲時,周樹春進入十九冶工作,從一名連電流都調不準的學徒,成長為我國工程建筑領域的焊接大師、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這個獎項的獲得者被稱為“工人院士”。在十九冶多項大型國外施工項目中,周樹春用行動證明了“中國焊工 焊接世界”的實力。20xx年,作為十九冶職教中心實習工廠焊接教練的周樹春受命擔任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國家集訓隊教練組組長,他培養的選手曾正超在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中獲得焊接項目金牌,實現了我國在世界技能大賽中焊接項目金牌零的突破。
近年來,我國對技能人才越來越重視,周樹春對此深有體會。他記得,我國參加第41屆世界技能大賽時,進入國家集訓隊的選手是企業和技工院校推薦出來的,但現在進入國家集訓隊的選手須經過層層選拔。
當選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對于周樹春來說既感到光榮,又感到責任在肩:“我只是一名普通黨員,但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國家對技能人才這么重視,我必須認真履行基層黨代表職責,努力把自己的技能和經驗傳授給更多的技能人才。”
20xx年觀《省黨代表風采》有感篇2
在黨組織的倡導號召下,近期我觀看了系列專題片《廣東黨代表風采》。該系列專題片中69名優秀共產黨員黨代表來自各個階層,他們中有領導干部,有企業家,有幼兒園教師、有生產一線的產業工人,從事著不同的行業,他們具體的奮斗奉獻故事不盡相同,但是他們身上的黨性、先進性和奉獻精神是相同的,其中有一些事跡令人非常感動。 陳杏芬,女,44歲,現任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汝湖鎮南新村黨支部書記。20xx年被評為廣東省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優秀村黨組織書記;20xx年當選為“北京20xx奧林匹克”火炬手;20xx年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在農村基層干部工作崗位上,陳杏芬可以說是經歷豐富。自1999年任村民小組長起,她歷任村委會委員、村委會主任,到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她一干就是十幾年。
南新村曾經是有名的后進村,經濟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高,村里農田水利設施、道路交通、村委會辦公場所、文化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落后,歷史遺留問題多,村民經常上訪。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后的陳杏芬,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上,全力促進南新村發展。
20xx年至今,在集體收入極度缺乏的情況下,她通過多種渠道,積極籌集資金200多萬元,完成了村道、小組道硬化修建,徹底解決了村民行路難問題和甜玉米銷售運輸難的問題。全村種植甜玉米從200畝發展到現在的3800多畝,使農民的經濟收入翻了一番,南新村也成了全省遠近聞名的甜玉米種植示范基地。這些年,陳杏芬還多方爭取配套資金300多萬,完成了村里的農田水利“三面光”硬底化設施建設,徹底解決了村里的農田灌溉和經濟作物排澇的問題;爭取省級荒地墾復項目資金200多萬,使村里650畝荒地變成良田;籌集90萬元,建成了村辦公大樓、文體廣場、文化室、衛生站。如今,當選為代表的陳杏芬又在為村里的廣場照明設施建設奔忙著。
另外還有很多黨代表的事跡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印象深刻。如趙廣軍、邱影、饒富通等等,他們均是在自己的崗位平凡的堅持著,十幾年如一日的風險。他們將自己的人生和事業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他們是幸福的,因為他們熱愛自己的崗位,熱愛自己的事業,他們的事跡和行為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認可,他們都是先進黨員的代表,無愧于人民的認可。
通過深入學習,我的內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看到自身和那些優秀黨代表的差距;而之后的思考又讓我樹立了自己的新的努力目標,我將堅定不移的堅持黨的事業建設,擁護共產黨的領導,更加深入的學習和領悟共產主義的真正精髓和先進性。我思考著如何更好把黨代會精神落實到自身工作中來,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是以學習為抓手,努力提高工作水平。要以黨代會的勝利召開為契機,始終把學習黨代會精神作為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擺在突出位臵,通過認真學習,深化對上級決策重大意義的理解,努力用黨代會精神指導工作實踐,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二是堅持業務學習,愛崗敬業,以高度熱情和責任感做好本職工作。認真閱讀人事政策讀物,領會新的人事管理理念和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運用新的科學方法觀去指導自己的工作;和同事們團結協作,不計較個人得失,認真地做好本職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
三是以貫徹為主線,不斷增強敬業意識。學習黨代會精神,重在貫徹,重在落實。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必須勤勤懇懇工作,扎扎實實做事,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代會精神。要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能把心思花費到工作上,能把心血傾注到工作里,光明磊落地做好本職工作,淋漓盡致地展現聰明才智,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能力,銳意進取、勤勉敬業,做出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和業績。
在黨代會精神的指引下,在新的歷史機遇下,我們有決心,更有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發揚“蠟燭”精神,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將黨代會的精神貫徹到生活和學習當中,切實為航道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20xx年觀《省黨代表風采》有感篇3
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新設備、新知識、動車組駕駛新技術等等一切涉及高鐵的領域,對已有百年歷史的哈爾濱鐵路局來說都是一場新考驗,其中,組建高鐵司機隊伍、培養高鐵司機成為哈局圓夢高鐵的首要問題。緊急關頭,邢云堂與其他19名技術業務精湛、理論基礎扎實的司機臨危受命,作為動車預備司機,來到了哈爾濱鐵路局三棵樹機務段,并成為哈局第一批動車組司機,駕駛著一列列嶄新的CRH5型動車組,奔馳在廣闊的龍江大地上。
哈局高鐵建成初期使用的是CRH5型動車組,這種俗稱“子彈頭”的動車組,給機車乘務員對標停車帶來了挑戰。為練就“一把閘”零“對標”停車技術,邢云堂根據每個車站的站場情況,選擇列車停車標附近比較固定的建筑物作為參照物,把停車過程中看不見的實際停車標,變成能夠看得見的“代用標”。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與實踐,邢云堂不但自己熟練掌握了這種“對標”方法,還將這個方法整理成文字資料,提供給其他司機參考學習,圈內人更是送給邢云堂一個“神閘”的雅號。
在近20xx年的機車乘務工作中,邢云堂一直保持著謙虛誠懇的態度。無論在家還是在待乘公寓,只要有時間他就會把《技規》《乘務員應知應會》等書籍拿出來翻看。各種規章、制度類資料,凡與機車乘務工作有關的,他本本通讀通背、樣樣融會貫通。
幾年來,邢云堂不僅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藝,還手把手教授同事駕駛操作技術和故障快速處理方法,他帶過的徒弟數不過來。在一次全路機務系統機車運用專業職業技能競賽中,他的徒弟馬宏偉和許斌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神經衰弱、胃病、腸炎是幾乎所有機車乘務員的通病。特別是東北的高寒天氣下,由于久坐加之飲食不規律,很多乘務員患上了痔瘡,邢云堂也不例外。20xx年4月,哈大聯調聯試開始時,正趕上邢云堂犯了很嚴重的痔瘡。他在長春一待就是半個多月,白天擔當動檢車的值乘任務,晚上認真總結一天的試驗情況,并針對第二天的任務制定制動距離方案表、日運行方案表等,凌晨5點多再次踏上值乘動檢車的征程。病痛折磨中,他沒有一刻放棄工作。在哈局高鐵運營之初,超常規的工作使邢云堂體力嚴重透支,但為了高鐵能夠按期開通運營,他默默地奉獻著、頑強地拼搏著。幾個月下來,體重下降了20多斤。
參加工作20xx年來,邢云堂始終在急難險重的崗位工作。目前他已成為我國鐵路機務系統內,能夠駕駛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動車組和350公里高速鐵路動車組的“全能型”司機。即使在諸多耀眼榮譽加身的今天,他依然謙虛如初,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努力踐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崇高品德。
他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