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當守紀律講規矩好干部心得體會
人不以規矩則廢,家不以規矩則殆,國不以規矩則亂。“要加強紀律建設,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強調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加強紀律建設,對黨員、干部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作為黨員干部,要著力增強守紀律、講規矩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真正做一名忠誠、干凈、敢于擔當的黨員干部。惟有如此,我們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疾步前行。
一、守紀律講規矩才能在政治上做到“對黨忠誠”
對黨忠誠,是對黨員的根本政治要求,是黨的事業順利發展的堅強政治保證,也是建設好干部隊伍必須解決的重大原則問題。黨員領導干部如果喪失了對黨的忠誠,就喪失了作為共產黨員的最起碼資格。守不守紀律、講不講規矩,是黨員、干部對黨忠誠度的“試金石”。
對黨忠誠要“在黨言黨”。在黨言黨,闡述了黨員干部應有的立場和觀點。當前國際經濟整體復蘇緩慢、不可預測風險因素諸多、中國經濟回升基礎并不穩固、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各種社會思潮跌宕起伏,一定程度上混淆了聽眾,誤導了價值取向,給黨執政帶來了嚴峻挑戰。作為黨員干部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堅定地、自覺地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中央權威,堅決執行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決策部署。要勇于堅持真理,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敢于同錯誤思想和歪風邪氣作斗爭,帶頭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團結和凝聚廣大人民群眾跟黨走。
對黨忠誠要“在黨憂黨”。在黨憂黨,體現了黨員干部的清醒和立場。“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在黨憂黨,強調的也正是一種強烈的憂患意識。說到底,就是要明確黨和人民的關系、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就是要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做到慎初、慎小、慎獨、慎微、慎權,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始終為黨的基業永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切。
對黨忠誠要“在黨為黨”。在黨為黨,強調的是黨員干部的貢獻和使命。為民用權還是為己用權,是檢驗和衡量領導干部對黨忠誠與否的標準。領導干部必須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確保權力始終按照黨的原則、黨的政策、黨的紀律運行;必須心中裝著人民、扎根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為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二、守紀律講規矩才能在作風上做到“個人干凈”
“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一些地方和領域出現的塌方式腐敗、整體性淪陷看,漠視紀律、漠視規矩就是一切腐敗的源頭。我們一些黨員干部之所以在腐敗面前敗下陣來,不是黨的紀律和規矩發生了變化,而是這些人的頭腦里根本沒有紀律和規矩這根弦,就是其不守紀律、不講規矩的結果。因此每個黨員干部都要牢固樹立紀律和規矩意識,自覺把黨紀黨規作為檢驗自己黨性、檢視自己行為的一把戒尺、一面鏡子;自覺踐行“三嚴三實”。用嚴明的黨規黨紀激濁揚清,筑牢思想上拒腐防變的堤壩,守住個人干凈的為官底線,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線。個人干凈要做到以下幾點:
心存敬畏。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各級黨員領導干部作為執行者,必須始終手握戒尺、心存敬畏。常常與黨章、黨紀國法、制度規定相對照,看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帶頭嚴格按規矩辦事,使各項制度真正成為剛性約束而不是橡皮筋。更為重要的是,作為黨的干部、人民公仆,必須敬畏人民、敬畏良心。心里裝著人民,內心有了道德約束和思想防線,即使沒有明文規定,也不會出格,也不會出錯。
嚴格自律。黨員干部要嚴守紀律、嚴明規矩,切實筑牢廉潔自律防線。要準確理解守紀律講規矩的深刻內涵,將思想行動統一到中央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重大意義的認識上來,統一到從嚴管黨治黨的要求上來,自覺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守組織原則,遵循組織程序,服從組織決定,自覺做守紀律講規矩的表率。
慎言慎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高度的政治規矩自覺性的養成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的堅持和歷練。作為黨員干部,無論是立言、立行,還是在立身、立德等方面,都要養成謹言慎行,管住“小事”、守住“小節”,將政治紀律養成參透到點點滴滴之中,使嚴明政治紀律、嚴守政治規矩成為一種日常的黨性修養。做到“如履薄冰”,不打違紀的“擦邊球”,堅持用“顯微鏡”查問題,用“放大鏡”看危害,用“多棱鏡”找根源,消除隱患,表里如一,慎言慎行地實現我們的政治承諾。
干凈做事。就要堅定理想信念,凈化心靈境界,堅持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謀幸福。不應把人民賦予我們的權力,作為謀取個人私利的工具,干那些違背群眾意志和利益的事情。必須勤政務實、遵紀守法、廉潔奉公、奉獻人民、遠離腐敗,牢固樹立起“執政為民”、“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這樣才能受到群眾的信任和擁戴。
三、守紀律講規矩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敢于擔當”
敢于擔當是共產黨人的鮮明政治品格,是領導干部的職責所系、使命所在。守紀律、講規矩,就是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劍,在失誤面前敢于擔責,在歪風邪氣面前敢于斗爭,在危險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矛盾面前敢于迎難而上,碰到困難不退縮,遇到矛盾不避讓。黨員干部敢于擔當要做到:
敢于堅持原則。“堅持原則,敢于擔當是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打鐵還需自身硬”、“正人須先正己”。堅持原則就是要勇于改掉自身存在的那些不符合黨的紀律和政治規矩的思想和作風;勇于對親友和身邊人的不當私欲說不。決不能因礙于情面、怕得罪人而喪失黨性,違反黨紀黨規;決不能拿原則做交易、用黨性換人情。率先垂范,這樣才能理直氣壯地抵制和反對“四風”,帶動更多人堅持原則,維護黨的肌體健康。
敢于承擔責任。擔當首先要擔責,為官避事平生恥。曾提出:“權力的行使與責任的擔當緊密相連,有權必有責。看一個領導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擔當精神。”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領導干部也會有問題和失誤,但領導干部與一般人的區別在于面對考驗,優秀領導干部要有挺身而出、大膽擔責的勇氣;頭腦冷靜、從容應對的心態;胸懷坦蕩、承擔責任的氣度。出現失誤時,認真總結和吸取經驗教訓,做到縝密考慮,制定預案,果斷處置。敢于擔責是領導干部作風和能力的重要反映,也是新時期黨員干部個人素養的集中體現,是干好本職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執行力的內在動力。
敢于破解矛盾。作為黨員干部,必須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把自己的分內事做好。要敢于破解困難和矛盾,拿出一種克難攻堅的勇氣和智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關鍵時候,要深入問題的第一線,跳進矛盾的漩渦中,積極尋找克服困難的對策和方法,決不能在挑戰面前繳械投降。
敢于開拓創新。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和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推進各項工作的創造力、生命力所在。守紀律講規矩是干部品行和素質的外在表現。當然,懂規矩并不等于墨守成規、麻木守舊。我們要的是在懂規矩基礎上的與時俱進和開拓創新。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新常態”寫進公報,“新常態”就是要求我們“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廣大黨員干部要增強“創新是中國發展的新引擎,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點火器”的理解;強化對“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的自信。用新思路謀求新發展、用新眼光把握新機遇、用新機制尋求新動力、用新方法解決新問題。
守紀律講規矩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