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筑夢中國心得體會
回望歲月;一個哲學命題從邏輯上證明,只要能代表歷史的發展趨勢,星星之火依然可以燎原。中國共產黨正是秉持真理的火炬,在滄桑歷史的隧道之中,帶領中華民族走向了偉大的復興。
展開歷史; 一個美麗的畫卷正以中國夢作時代色彩緩緩打開,從長江到黃河,從深圳到上海,大江南北正律動在實現中國夢的情愫之中。
歷史的脈絡顯示;世界版圖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在中國。這是為什么?因為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始終保持先進性,也始終保持先鋒性。先進性在于;中國共產黨以中華民族實現中國夢砥礪自己,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先鋒性在于,她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作武裝,開啟著思想覺悟的先進性,并能從辯證法的角度,高屋建瓴,提出新的理論觀點,使黨長期處于新常態,掌握著社會主義的發展規律,與時俱進中形成馬克思主義新常態的哲學形態。
有一個顛簸不滅的真理說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誰能從思想高度上,建黨理論上、執政方略上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圓一個民族的夢想,誰就能擁有生命力。中國共產黨正是這一真理的創造者,她以人民為歷史的刻度,以馬列基本原理為中國的色彩,以中國夢為中華民族的時代元素,為中國確立了歷史性的發展方向和坐標,找到正確的方法論,樹立起科學的世界觀。
一個政黨,不能丟失夢想,夢想蘊含著生命力的本色;一個民族,不能丟失精神,精神是人生信念的支柱。中國共產黨以中國夢的力量,承載著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夢想,培育和形成了具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四個全面”戰略思想。“四個全面”之所以能上升成為和馬克思主義具有一樣品質的思想,主要在于其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然的歷史路徑,也是我們黨為改革開放進行頂層設計的方法論。馬克思認為:“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中國共產黨也不例外。
無論從馬克思主義在社會主義的中國特色性上講,還是從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規律上說,中國夢和“四個全面”既是馬克思主義質的規定性的產物,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哲學規律和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歷史范疇所得出的基本結論。但是,二者哪一個會寫進十九大的黨章和憲法中呢?這不僅是一個哲學的問題,也是一個政治的問題。當然,這也是中國共產黨的選擇和中華民族的選擇。
從哲學的角度而言,中國夢是從一個民族的歷史脈絡,從一個政黨的執政規律中構建起的哲學維度,其思想內涵就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三者處于一個辯證狀態,只揭示了一個道理;就是一個民族的覺悟、國家的力量、人民的幸福,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在科學發展中得以實現。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而言,“四個全面”是中國共產黨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中為中國具體國情所產生的新結論,是新的時代的哲學命題。其從哲學、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中闡述了一個如何為改革開放進行頂層設計的基本原理,是科學社會主義的一面偉大旗幟。
中國共產黨總是善于從歷史的發展中選擇真理,總是在社會的進步中用真理武裝自己的思想,并不斷得出真理上的結論。而每一種結論,都是實踐的產物。而每一種實踐,總是和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實現中國夢相關聯。
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總在連貫地闡釋著中國夢。中國夢既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思想覺悟,也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因為其關乎著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否。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中國共產黨人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這種選擇,是科學發展的理論歸宿,是中國國情的歷史性選擇,因為再沒有這樣一種道理更能適應中國國情,也沒有這種道理的普遍性更能讓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
結論是共產黨人形成真理的普遍過程。社會的發展,總是不停地得出一種結論;中國共產黨的發展,也總是從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規律、社會主義的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中得出結論。我們的結論就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每一個歷史階段,總會從各種社會形態上反映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標準。自改革開放以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定義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種定義集聚著人民的普遍意見,人民的意見,就成為共產黨人為此奮斗、為此追求的一種目標。人民性和黨性始終是統一和一致的。
黨如何發展?這是黨建的重點,也是黨如何始終保持純潔性的一種哲學維度。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回答總是一致的,因為在共產黨建黨思想史上,黨的答案就是一種時代命題,黨的時代命題就是黨堅持的一面旗幟。黨秉持的理想信念始終遵循著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規律和邏輯前提,那就是全面從嚴治黨。只有從嚴治黨,才能使黨的思想高度從不降低標準。因為黨本身的思想高度,就是人類最崇高的精神高度和思想信仰。今年6月26日,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說:“今天,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安排黨建方面的內容,題目是加強反腐倡廉法規制度建設,以此來紀念黨的94歲生日。”這是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重要選擇,就讓我們以此為出發點,來紀念我們黨的94歲生日。因為,我們的建黨思想,始終在前進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