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干部嚴以律己心得體會
東漢時期,清官楊震途經昌邑,遇到昔時自己提攜的故人王密。王密為報楊震的舉薦之恩,趁夜深人靜懷揣10錠金又到驛館拜見楊震。楊震辭而不受,王密堅持:“天黑夜晚不會有人發覺的。”楊震說:“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你怎么可以說沒人知道呢?”王密最終羞愧而出。
這是古人的“暮夜卻金”。“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三尺之上有神明”這樣的嚴以律已,是無愧于自己的天地良心。信息閉塞,監察不利的古代,古人尚且知道無愧自己的內心,而信息網絡發達的今天,某些人不懼“隔墻有耳”,不懼道德法律,不省世事公理,偏偏做著欺世盜名,損人利己的勾當,將人民和國家棄之腦后,昧著良心做大老鼠,真有點掩耳盜鈴的悲涼感覺。
改革的新形勢下,要求領導干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對領導干部提出了嚴于律己勤于修身,為民務實襟懷坦白的作風要求。
那些真正做一番事業的人都有為天地立心的自我覺悟,為生民立命的遠大志向,都是在乎自身清譽,有著崇高品格與良好操守的人,都是能在艱苦的條件下堅持為百姓做實事的人。
焦裕祿長期工作在貧困地區,為了改變當地落后的面貌,他以病弱的身體支撐著,率領老百姓戰天斗地;孔繁森只身援藏,不計較個人得失,懷著一顆博愛的心,為藏民的困苦排憂解難,奔波勞累中不忘西藏的未來和發展;牛玉孺身為高官,卻從不貪圖半點個人享受,他一心撲在工作上,生命的最后一百天,卻能夠蠟炬成灰淚始干,抓緊有限的生命時間,為百姓奉獻無限的潛能,直到生命盡頭……
這是當代人的自律典范,更是我們為人處事的一面鏡子,他們時時提醒我們,一個共產黨員,一個黨的干部,人民的公仆,應當保持一份嚴以律已的潔身自好、一份為民務實的遠大志向。
心中應有一本帳,裝著道德與法律,這樣的紀律自覺,才是心中的權力之籠,任你東南西北風,我亦堅挺;心中該有一桿秤,挑著國家與民生,這樣的為民自覺,才是自己的取經之路,任它魑魅魍魎,我亦癡心不改。那樣,才是個人之幸,百姓之幸,國家之幸。
領導干部,要嚴以律己、清白干事,明確任務、履職盡責,把“清正”二字牢記于心、體現于行,做事勤勉扎實,做人正派誠實,做派低調務實,始終堅守精神家園、保持公仆本色。
每一起官員腐敗案件的情況和作案手段雖各有不同,但有一些是共同的:這些人濫用權力、肆無忌憚、貪得無厭、漠視法紀、利欲熏心、習以為常、見怪不怪、管理失范、監督缺位,以致一步一步地墜入犯罪的深淵。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一定要從這些案例中吸取教訓,見微知著,防微杜漸。
要在政治上始終保持清醒堅定。堅定理想信念,旗幟鮮明地抵制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始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強黨性鍛煉,努力做到在大是大非上頭腦清醒,在路線原則上立場堅定,在重大問題上旗幟鮮明,在關鍵時刻和風險挑戰中經得起考驗;強化大局觀念,在大事難事面前勇挑重擔,在急難險重面前挺身而出,在名利地位面前不計得失、顧全大局。
要在品行上始終追求高尚正派。常修為政之德,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益于社會和人民的人;常思貪欲之害,堅守為人和做官的底線,決不越“雷池”半步,做到慎獨、慎微、慎始、慎終,在行使權力的時候,要出于公心,公開公正,集體用權,決不搞私下交易;常懷律己之心,做到行所當行、止所當止,確保大道不偏離、小節不喪失。
要在作風上始終堅持為民務實。心系群眾,結合我們正在開展的“雙聯”行動,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意愿,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有關部門要積極組織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讓人民群眾真正體會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求真務實,進一步完善思路和舉措,進一步創新手段和辦法,安排好明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同時,要加強對今年“蘭洽會”簽約項目的跟蹤對接,切實提高項目的落地率;艱苦奮斗,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大手大腳,堅決杜絕弄虛作假、勞民傷財。
要在用權上始終保持公正廉潔。敬畏權力,決不能濫用權力、以權謀私、貪贓枉法,更不能錯誤地認為領導就擁有特權,可以凌駕于法律和紀律之上;慎用權力,在為人民的事業上,為加快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工作中,要大膽用權,但在涉及個人和小團體的利益上,要嚴格規范用權,千萬不要弄權,千萬不要心存僥幸;監督權力,讓權力在監督下行使,把自己的思想、學習、工作、作風、生活等各個方面都置于黨組織和群眾的監督之下,防止權力失控、決策失誤、行為失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