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陪孩子玩游戲的心得體會(精選4篇)
父母陪孩子玩游戲的心得體會 篇1
父母的愛是天涯游子最終的歸宿,是滋潤兒女內心的一絲甘露,它伴兒女的一飲一啜,絲絲縷縷,綿綿不絕,于是在兒女的笑聲淚影中便悄悄融入了父母愛的纏綿。
說起父母的愛,我的父母為了我的成長嘔心瀝血,我對他們感激不盡。
記得有一次,我在一個鄉下小學寄學,可我心中十分不滿,為什么別的父母都不讓自己的孩子寄學,而要讓我在學校里獨自生活,一天晚上我們那下了大雪,本來就地處高山,加上我穿得少,非常的冷。我給媽媽打電話,在那冰天雪地的天氣里,媽媽立刻就冒著大雪來給我送衣服和被子。
當媽媽走到我跟前,我看著媽媽凍腫的手,我若無其事。心里想:要不是天冷,你才不會來學校看我,又不是你們寄學,你們更本不知道寄學的滋味。當時我雖然不理媽媽,心里可在流淚。我對媽媽的不理解,使得爸爸跋山涉水的趕回來,他一回來就趕到我的學校,他臉上很嚴肅,我心里一點底也沒有,看到爸爸也不趕上前擁抱。
我想爸爸一定是為媽媽那件事來的,他帶我來到我的宿舍,情況出呼我的意料,爸爸深情的說“兒子你想我嗎?”聽到這句話,我熱淚盈眶,激動地投入爸爸的懷抱,爸爸親切的說“我們談談吧!”“兒子你不要怪你媽媽,你媽是想讓你在艱苦的環境下磨煉自己,讓你學會生活。沒有任何一個孩子能在父母的羽翼下長大,你總有一天要飛出去,去打造自己的一片天,我相信你,一定能在這個學校學會生活,學會自理。”每當我堅持不了時,就會想起爸爸的話。
鶯歸燕去,春去秋來,偉大的母愛如同一潭湖水,柔波蕩漾,深沉的父愛如同蒼茫草原,廣闊無垠,我們的成長飽含著父母辛勤地養育,我將在他們愛的呵護下,快樂健康地成長
父母陪孩子玩游戲的心得體會 篇2
當每一天母親把熱騰騰的早餐,準時送到我們面前的時候,也許我們不曾為此感動過……
當每一次父親把學費交到學校,讓我們能夠無憂無慮的在學校學習,也許我們覺得那是應該的……
每一天,我們都享受著來自父母的無微不至的關愛。起床時準備好的早點,放學后精心搭配的晚餐,睡覺前溫暖的被窩。父母竭盡所能,為我們提供最舒適的生活,最優越的學習環境!我們每一天都心安理得的享受著這一切,我們不但沒有對父母表示感謝,還嫌他們管的太緊,太羅嗦,甚至有擺脫父母管束的想法。
當我們與同伴們嬉戲歡笑的時候,我們的父母也許正在心急地趕回家、淘米、洗菜、煮飯……當我們甜美的進入夢鄉的時候,也許我們的父母還在洗衣、掃地、洗碗……然而,這些看似平常的家務,平凡的事,我們有誰真正體會過這種平凡背后的辛勞呢?
人們常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而父母對我們的涌泉之恩,我們又何以回報呢?
小時候,母親千辛萬苦生下我們的時候,我們卻以整夜的哭鬧來報答她;母親教我們咿呀學語的時候,我們卻以置之不理來報答她;父親將調羹放到我們手里的時候,我們卻以把飯都掉到桌子上來報答他;父親冒著風雨來學校接我們的時候,我們卻以抱怨他來晚了來報答他……這些都是小時侯不懂事的我們對父母的“報答”。那么今天已經明白是非的我們是否應該在父親節和母親節上為父母獻上一束鮮花或是制作一張卡片;在母親做完家務后,幫母親捶捶背;在父親工作完后,幫父親倒杯水,說一聲“您辛苦了”。
父母為我們付出的實在是太多了,我們根本無法回報。但是,我們可以在一些瑣碎、簡單的事情上,給父母一個小小的回報,比如早晨或是晚上睡覺時對父母說一聲“早上好”、“晚安”;在父母做家務時,幫忙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掃地、洗菜、煮飯……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掌握知識,長大后成為國家的棟梁、父母的榮耀。
父母陪孩子玩游戲的心得體會 篇3
今晚,小貓提議,吃飯快的人可以操控電視遙控器。我同意了,時間定為半小時。他無非就想看看央視少兒頻道的節目。說有什么比賽。 劃下道道之后,這小家伙吃飯神速,迅速消滅一個雞腿后,將米飯扒拉光,然后喝湯吃菜。因為近幾日天氣轉涼,他有點受涼,我提醒他多喝點雞湯,于是,他一共消滅了三碗雞湯后,擱下碗,擦擦嘴,就往電視機那邊去了。
我看報紙。在我報紙還沒看完的時候,只見他關了電視,自己去玩了。(小貓有個特點,特別不愛看音樂情節緊張暴力的動畫,每逢那樣的畫面,他就主動關機。)談到看電視,我一直認為,電視是少數人將他的'觀點強加于大多數人的手段之一,所以不主張孩子多看電視。孩子一般就看央視少兒頻道,但也從中看到了廣告,典型例子就是納愛斯伢伢樂兒童牙膏,孩子看了之后,就在超市挑選了這個牙膏。結果,我看見他每回刷牙,都露出痛苦狀,問他時,他說,刷的時候很甜,漱口的時候,就很苦了。幾天過后,他再也不去碰那牙膏了。(孩子一直用我們一樣的牙膏,只是量就一顆黃豆大小。)再看到那廣告的時候,他嘆口氣說,一點也不樂。我告訴他,因為兒童牙膏,都特別添加甜味劑的緣故。而且, 一般兒童牙膏的原料都沒有媽媽選的牙膏好,所以刷牙的時候,會有沙沙的感覺,不再那么光滑細膩。 我看完報紙之后,去他房里找他,才發現,他鉆在桌子底下,在那角落的抽屜里翻出了他4歲時的玩具,釣魚拼板。兩根釣竿,13條魚,都是木制玩具,釣出來之后,再拼裝完整。
最近秋高氣爽,我們一家三口幾乎每周都去釣魚。而且收獲越來越好——因為武器越來越精。上周就用拋鉤釣到兩條大魚,其中一條青魚,我們帶回來在一家叫做“年年有漁”的火鍋店里,請人加工,當場就享用了。并且因為魚太大,還打包了很多魚片和魚尾,保存在冰箱里,慢慢消化。所以現在,兒子拿出釣魚的玩具,一點都不稀奇的。
玩具收放之后,可能又被整理挪動過,所以,兒子得先拼裝好,才可以玩。我記得從前他玩到這個一步,總要拉我幫忙,這次卻是一個人一聲不吭的自己拼裝,于是,我就離開他的房間,不再打攪他。
上周去開家長會的時候,有家長談到怎樣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其實,以前我也考慮過這個問題。后來,我發現,孩子對感興趣的東西,會很關注,一直探究到底。所以,我認為孩子的注意力不需要培養,而是需要保護。所謂保護,就是在孩子做某件事的時候,不要去干擾到他;當孩子對某事疑問的時候,盡可能的幫他尋求答案,一步一步地陪同他,直到找到答案為止,哪怕沒有答案,也要讓他明白以后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到答案。為此,我經常私下里對孩子的爸爸提意見——他下班回家的時候,經常是兒子做某件事做到一半的時候,而他希望兒子的熱情擁抱歡迎他回家。有時候,他也會因為一時的高興,去突然的和孩子聊天親熱,往往就打斷了孩子手上的事件。當然,我一方面是提意見,另一方面也建議兒子在等待爸爸回家的時間,盡量不要做艱難的游戲,以免被打斷。我的要求也不是所有的活動不能打斷。我只要求孩子在閱讀、書畫、手工或下棋的時候,我以為其他活動是沒有關系的。我曾經一度懷疑孩子的注意力,結果在我看他拍皮球之后,就不再懷疑了。他自己邊拍邊數數,直到100多,我想,我的孩子在這時候是很專注的。
父母陪孩子玩游戲的心得體會 篇4
我一向對臻臻玩游戲的時間控制得比較嚴。只有周六日這兩天他可以適當玩一下電腦,平日里他正常上學,放學回家后他的作業也不少,通常不玩游戲。
兩三個月前,他和班里的同學大部分開始分享玩一個游戲的心得。看他們談得津津有味,就知道他們覺得蠻有趣。好奇之下,我也湊過去看了一下(對于游戲,我一向比較抗拒,尤其是那種打斗場面太多涉及暴力的如奧特曼變形金剛之類的游戲。)沒曾想,在一個星期天,我站在臻臻旁邊看看他玩,居然也被吸引住了。
我看臻臻獲得的虛擬幣不多,于是想弄清楚一下游戲是啥樣的的。按捺不住好奇之心,我也注冊了一個號碼,自己玩起來。開始的時候我一頭霧水,不知道哪跟哪,就向臻臻請教。臻臻對他媽媽這么大的人還玩游戲,詫異之余,也非常熱心地指點。我也了解到游戲里的一些有趣的東西。
后來,有一次,我沒事,用他的用戶名進去轉轉(這是他是允許的,而且特別叮囑我,有空幫他“打打工”),我玩了一下,發現了他的一些做法,同時也了解到他自身的一些特點:
1. 他很熱心。他常常去好友那兒,幫忙好友的家園除蟲、澆水、滅火;
2. 他很有愛心。他對他的小動物照顧有加,生怕它們餓了、臟了、不開心,他會帶它們出去玩,逗它們開心。他把它們當成自己的小寵物和好朋友細心照料和呵護;
3. 他的魅力度挺不錯,他性格樂觀,喜歡交朋友。他的好朋友不少,他也很喜歡去他們那兒轉轉。
4. 他的公共意識似乎比較強,遇到公共事件,譬如火災,自己也很有責任心,會盡力參與救火。
有一些好的方面,我也發現了他的一些缺點:
1.他在玩游戲的時間里,花太多的時間去溜達了,而忘了“正事”,他沒有花多大心思去勤奮打工掙取虛擬幣,他在溜達中,不知不覺中時間就過去了,顯得有些游手好閑;
2.他對自己顯得有些簡陋的家園,滿不在乎,這可見他沒有強烈的比賽意識。這也印證了臻臻平時為啥同樣在學習方面同樣沒有具備較強的比賽意識。
3.他的條理性還有那么一點欠缺。他把他的模擬小屋里的物件,一件件地陳列起來,似乎顯得有些雜亂。在現實生活中,他這個缺點也是存在的,但是一直在陪孩子玩游戲心得體會慢慢地改,已經有些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