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志愿服務環境保護心得體會(精選3篇)
關于志愿服務環境保護心得體會 篇1
這個暑假,我參加了社區組織的保護環境活動,這次活動主要是針對一次性用具展開的。
在社區里,我們經常能看到大家拎著塑料袋,使用一次性的紙杯,在小餐館里,大多數使用的都是一次性筷子,還有快餐盒等等。因此,社區領導針對此現象,展開了一次環;顒樱尚^里居民自愿報名參與。
我們將使用一次性用品對我們人的身體和對社區的環境所產生的影響一一列舉出來,然后打印出來。早上我們站在小區的不同入口,將傳單分發給居民。假如他們有時間,我們會為他們一一做解答。傍晚,我們在社區的空曠處舉辦了一次活動,主要是讓大家上去講講對一次性用品的認識,最后活動的領導對使用一次性用品的弊處進行總結,并告訴大家如何從自己的身邊進行環保,呼吁大家不要使用一次性用品,一起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地球。雖然這一天的時間活動讓我覺得很累很辛苦,但我從中鍛煉了自己,并且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也通過這一天的實踐。
這次活動讓我深刻的體會到,當今社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如今環境問題的嚴重程度超乎我們的想象,同時也明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使我們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也知道了保護環境光是口頭上說是沒用的要靠我們的實踐行動來證明,通過實踐活動才能更深刻的了解如今環境問題的.嚴重性。
在我們親自打掃社區街道衛生,分發環保傳單時。發現雖然有些人對環保,對低碳并不陌生?墒撬麄冊谏钪袇s往往不知從何入手,因而并未采取什么切實的行動。甚至有些人,在我們上前宣傳時,會遠遠的避開,一臉冷漠、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或許我們的環保意識的確有待加強,我們并不能再停留在口頭上,而是加強實踐,注重樹立精神上的榜樣。
讓我們一起加入環保的行列,一起保護賴以生存的地球。
關于志愿服務環境保護心得體會 篇2
三月的春風雖然有些料峭,卻輕輕喚醒了沉睡的小草、河邊的柳絲、山間的榆英,輕輕地喚醒了神州大地的人們,繼續去傳播學雷鋒那粒金色種子,讓他開花、結果,茁壯成長……
然而,就在這人人學習雷鋒的春風里,有的人卻認為學雷鋒是六七十年代的事情,我們不是雷鋒,也當不了雷鋒,也不愿去傳播那粒金色的種子。雷鋒,是一個極度平凡的人,一生卻做了無數“平凡”的好事,正因為那些平平凡凡的好事,使得他的精神在我們一代一代人之間傳承。其實,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雷鋒,也是那些平凡的小事影響著我們,感動著我們,F在就讓我們開啟生活中的鏡頭,去尋找身邊的雷鋒。
打開記憶的鏡頭。放學了,天下著大雨,校門外,一個男人為一個小男孩撐著傘,當這位小男孩的母親來接他的時候,三人互相微笑著,然后小男孩跑到了母親的傘下,這個男人便轉身離開了。剛開始,家長都認為他們是父子,其實不然,他們只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這種樂于助人的精神是雷鋒精神嗎?答案是肯定的。
將鏡頭轉向我們的校園。一位同學撿到了錢,當大家都認為他會私吞了的時候,他卻主動地把這些錢交給了學校,失主找到了錢,他也為自己贏得了很好的口碑。我想,他把錢交給學校的那一剎那,他自己都不知道這樣做是為了什么,但在利益面前,他選擇了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蛟S,這就是雷鋒精神。
將鏡頭伸向公共汽車上。我的前面坐著一對母女,那小女孩七八歲的樣子,穿著一身大紅衣裳,扎著馬尾辮,一笑起來兩個甜甜的酒窩,很是可愛。車開了,車上的人滿滿的。不久,車上上來一位老奶奶,拄著拐杖,不停地咳嗽。車上已無空位,沒人肯讓座,都認為那不關自己的事。我也一樣,但不知為什么,心里有些許緊張。過了好一會兒,我前面的那一位小女孩說話了:“老奶奶,您坐我這里吧!”那稚嫩的聲音好甜好甜,那身大紅衣裳,特別顯眼。頓時,我心頭一熱,真想找個地縫給鉆進去。不過,這件事卻使我看到了雷鋒無處不在。
關上鏡頭。徜徉在和煦的春風里,望著靜靜流淌的洛河水,想想人與人之間,或許是一個甜甜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話語,一次普通的讓座,都會讓你成為別人心中的雷鋒。
關于志愿服務環境保護心得體會 篇3
12.5一早來到琶洲,中心老師已到達展位。由于人手不夠,老師又太忙,所以到了現場我們才開始布置展位,和另外兩位同事配合得很好,大家發散思維,動手裝飾。不去嘗試動手,真不知道很多沒有接觸過的事情,我們也有發揮的天賦。氣球、照片、寄語墻、海報、折畫…其中的故事是展位最添彩的風景。
我的工作主要是宣傳中心的項目活動,給咨詢的領導、企業及高校學生做介紹。老師提前給我發了很多資料了解中心各類型活動事宜,怕記不牢,趁著坐地鐵時間也溫故了一遍。無論是領導還是學生,作為中心的宣傳人員,都要持以熱情、微笑對待,因為說不定將來我們會為同一個公益項目有合作的機會。
廣交會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我們不但要引進他人來關注我們的公益項目,更要走出去和其他組織進行交流。老師很有這方面的意識,帶著我一起去各個展位逛逛,一路上好多組織發放宣傳單、名片,裝滿了一袋子,很好的資源,一定不能隨意扔進袋子里不聞不問了,要回去好好分類以備用。首先,我們主要拜訪的高校展位,中心目前穩定的高校志愿者較少,所以老師覺得要趁這個機會多和高校建立關系,起先我挺認可老師的想法,因為現場有幾百個展位,要有足夠清晰的方向才能鎖定交流的組織。老師很親切,一路上都是笑意迎人,老師在交流,我趕緊遞上中心的宣傳冊子和卡片,但是我覺得拜訪的展位多了,老師表達得越簡略了,目的性突出得越明顯。因為我也是學生,如果一位人士走到你面前,沒有自我介紹,就是一副領導的樣子和你說,我們要招志愿者,那你會作何感受?我也發覺幾位高校學生當時的表情顯得一臉奇怪,尷尬地笑。廣交會,就是要雙方互動性地交流,這樣才顯得意義。
我們是學生,作為小輩,應該多做點事兒,但是我不喜歡組織方打著志愿者的名號將學生作為各種活動隨意支配的勞動力,不管是任何行業、任何崗位,都不希望有這樣的性質。老師結識面很廣,一路上和各大企業、街道領導都相熟,打招呼又是一種值得學習的藝術。然后,老師讓我一個人去拜訪青少年的社工組織,所以我帶著一疊宣傳冊子和卡片去展廳溜達。打著心協的口號和高校身份感覺就是不一樣,因為中心有專業的心理團隊陣容,所以我希望能夠借助這一優勢和其他組織合作。無論是跟著老師還是自己去交流,一路上學到的可不少,交流一定要積極主動,微笑是最好的名片,千萬不要吝嗇分享自己的熱情,大家都是為公益事業而來的,所以只要遇到類似的項目和服務對象,都能很快聊在一起。
中心比較缺乏技術人才,在大量召集社工會員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前期技術人員,老師要經常自己一個人忙所有的事情,真正完善的組織要有系統的分工和操作流程,有固定的崗位人員,以便對新進志愿者進行工作對接。雖然我這次是擔任宣傳工作,但我項目中的一次活動都沒有參加過,只是根據老師提供的資料簡單了解了下,如果沒有深入去親身參加與感受,怎樣才能說出動聽的語言呢? 中心目前沒有固定資金來源,像我們每次參加志愿活動都是自費,一位志愿者張老師沒提及此事,我可能也沒有這方面意識,張老師說,志愿活動如果連基本的交通、午餐都解決不了,單靠一顆想做公益的心是很能長久堅持的。我不知道這個是不是中心沒有固定志愿者的原因之一,但這卻是中心目前面臨要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