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體制心得體會(精選3篇)
新時代新體制心得體會 篇1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中國式現代化,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之所以是中國的,是因為中國式現代化是黨領導人民成功開創出來的,有著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之所以說是世界的,是因為中國式現代化又是“開源代碼”,對于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而言,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現代化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示范。
進一步對中國式現代化進行了全面系統闡釋。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等五個方面重要特色,反映了我國國情和現代化建設規律;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九個方面本質要求,指明了推進現代化建設的著力點和主攻方向;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等五個堅持重大原則,既闡釋了“什么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方向指引,又提供了“怎樣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遵循。
科學回答現代化的`“人民之問”。一個14億多人口的大國要整體邁入現代化,在人類歷史上是空前偉大的創舉,必然要付出艱辛努力,克服更多艱難險阻,也必然會產生更廣泛的世界性影響,對人類進步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當前,我國存在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和不同群體居民收入差距,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要自覺主動地解決“三大差距”問題,使全體人民共享現代化成果。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既要做大做好“蛋糕”,又要切好分好“蛋糕”。
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關鍵之一在于分配制度。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促進機會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范收入分配秩序,規范財富積累機制。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最鮮明的品格和根本的政治立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式現代化是中華兒女團結奮斗、不斷奔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和要求,也是區別于資本主義的本質特征。新時代非凡十年,黨領導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實現了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擺脫貧困的夙愿。黨始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科學回答現代化的“中國之問”。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就開始了對中國現代化目標的規劃,提出要將中國由落后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的現代化發展戰略從最初單一的“工業化”逐步轉變為“四個現代化”。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式現代化”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指導思想。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開辟了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境界。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堅持不懈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從第一個五年計劃到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一以貫之的主題是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雖然在探索中遭遇過一些困難和挫折,但黨和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意志和決心始終沒有動搖。在這個過程中,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認識不斷深入、戰略不斷成熟、實踐不斷豐富,加速了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我們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
獨特的中國國情、獨特的文化傳統和獨特的歷史進程,決定了中國必須堅定不移獨立自主推進適合自己特點的現代化,必須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實際。
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
新時代新體制心得體會 篇2
寒假中旬,便迎來了春節。和家人聚一下餐、收一些紅包,和好朋友結伴出行,是再好不過的放松方式了。吃一頓年夜飯,往年那濃濃的年味,令我們久久不能忘懷。
而這次新年,不能聚餐、不能出行,是什么把年味“拒之門外”,使我們只能呆在家里不出門?是新型冠狀病毒。他的肆虐,致使我們過了一次沒有年味的春節,打響了一次沒有硝煙的戰爭。
我每天都會翻閱報紙,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報道,占據了絕大多數版面。截至1月22日24時,全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549例,死亡17例;截至1月30日12時,全國確診7742例,死亡170例。短時內,全國確診人數在大幅增加,這觸目驚心的數字,令人惶恐不安、毛骨悚然,誰都不希望,新型冠狀病毒這個惡魔蜇伏或觸發在自己和家人的身上。
就在這場鏖戰中,有兩位高齡的國士繼續在一線奮戰,84歲的鐘南山和73歲的李蘭娟。鐘南山爺爺向公眾發出緊急呼吁:“沒什么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而自己卻一路“逆行”沖往防疫最前線;疫情仍在蔓延,李蘭娟奶奶向上級提出申請:“我可以帶隊去武漢支援!”國士,一國之中,才能秀的人物或者最勇敢、有力量的人。用國士形容奮戰在一線的斗士,真是恰如其分。此刻,我們慶幸,并且自豪,因為:國士仍在!
這獨特的“年味”,訴說著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咸,飽含了醫護人員的堅持努力、人民群眾的支持鼓勵以及政府領導的指揮出力。這濃濃的“年味”,很真實、很溫暖。
新時代新體制心得體會 篇3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很多老同志不經感慨道: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自己都有點趕不上這個步伐了。學習了《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后深有感想,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新時代,作為我們廣大年輕干部,特別是在基層鍛煉的選調生,要勇敢站出來承擔起新時代的責任,與時俱進,有所作為,繪出一片“中國夢”。
學習與工作并重。孔老夫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是一種不斷給自己大腦充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領悟到人生態度或工作方式,通過巨人的肩膀看到更遠的地方。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服務于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死讀書或者讀死書終究會變成書呆子。因此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如何應用于工作之中,當然,在工作的.時候也要不斷反省,比較前輩的方法,不斷改進,提高效率。學習與工作并重,既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也能在工作之中體會到成就感。
實干與激勵并重。作為基層培養鍛煉的選調生來說,對“事無巨細”這個詞深有體會。在復雜的工作環境中,要深刻領會“輕重緩急”四個字,堅持自己的信念理想,腳踏實地把工作做好,既要把日常工作做好,又要妥善處理好大事要事難事,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與擔當。對于領導來說,需要一批肯干事敢干事的年輕人來做事,那一套完善的激勵制度必不可少。通過考核制度,切實解決干與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實干與激勵并重既是對實干者勞動成果的尊重,也是對不作為者的一種警示。
糾錯與關愛并重。因為擔心犯錯,很多人抱著“多做多措,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思想,畏首畏尾,從而滋生一系列不作為的現象。通過建立容錯糾錯機制,讓那些在基層想干事的選調生們在紀律紅線內放開了顧慮大膽嘗試,不斷創新,保證了自己走在新時代的前沿,承擔起了引導者的角色。作為在基層一線的選調生,承擔著工作與生活上的多重壓力,既要避免犯錯誤,又要真真實實做出事情來,領導關心與支持就像一劑強心劑,主動在工作上進行指導,生活上進行關心,讓廣大選調生們可以安心、安身、安業,更好履職奉獻。糾錯與關愛并重,讓選調生們即可在自己崗位上不斷開辟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又可無后顧之憂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之中。
通過學習《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讓我們看到了新時代的年輕人“擼起袖子加油干”的積極上進的和諧畫面,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夢”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