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教研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幼師教研心得體會范文 篇1
幼兒教育是學生的啟蒙教育,作為幼兒教師,責任重大,在這次教師研修工作中,我有幾點心得如下:
觀念是教師的靈魂,它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育行為,進而影響著幼兒的學習和長遠發展。
1、兒童是獨立存在的人。兒童的各項合法權益、兒童的人格和基本需求要得到應有的尊重和滿足。
兒童和成人一樣,是享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他們的需求應受到尊重并得到滿足。兒童的人權就是生存和發展。因此教師與幼兒交往時的態度、方式都應讓幼兒感到安全、沒有壓力、受重視,讓孩子感受到教師的愛和尊重。在幼兒園教師必須做到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幼兒。幼兒園工作的出發點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開展各種活動。(比如:教師與幼兒對話時,微笑著俯下身來,目光與幼兒平視,他們會從教師的眼神、表情、話語和行為中,感到安全,感受和體驗到愛和尊重,老師很可親,從而受到鼓勵得到滿足。)
2、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是長大后獨立生存的人。
兒童一生下來是一個有生命力、生長力,能夠分辨與取舍外界刺激,具有學習能力的積極個體,是一個對環境的主動探索者。“幼稚時期(從出生到七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時期,它將決定兒童的人格和性格;人一生的習慣、知識技能、言語、思想、態度和情緒都要在此時期打下基礎。這個時期是發展智能、學習言語最快時期,是道德習慣養成最易時期”(即最佳期)。兒童主動學習是與生俱來,孩子來自于不同家庭,生活環境不同,他們原有認知結構和經驗水平是不同的,同樣的事物或現象對不同的孩子來說會有不同的意義。教師要把孩子看做主動學習者,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興趣來學習,教師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興趣,在活動中成為孩子的一個玩伴,跟他們一起玩,觀察他們,發現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大限度的實現幼兒的興趣,滿足他們的需求,進一步獲得經驗,提高原有水平。讓我們從習慣于“教孩子學習”、讓孩子的“學”適應教師的“教”的傳統模式中走出來,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創設適應孩子的教育。培養他們的各種能力,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
3、兒童是在成長過程中的人,他們有獨特認知特點
幼兒的認知特點不同于學齡兒童,更不同于成人。最突出的特點是:
直接興趣性: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受興趣的直接影響,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學起來積極主動性高,而不感興趣的東西就不愿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調動人們學習積極性的內動力,因此教師要把所教的東西變成幼兒的需要,使他們感興趣,調動他們探究和學習欲望。(讓孩子知道節約用水,老師講中國有許多地方每水喝……可不是我們孩子經歷的,沒有生活經驗,那教師就要設計活動情節,小水滴在哭,他找不到媽媽啦……,或水管哭啦,讓孩子把水管的眼淚收起來,看是什么效果,哭了一夜的水管淚水集滿一盆,怎么辦?用它洗毛巾、擦地、修水管等。)
直接經驗性: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是感性的、具體的、形象的,思維常常需要動作的幫助。他們認識事物必須以事物和材料為中介進行,因此需要教師根據他們的需求,站在幼兒的角度看問題,創設適宜幼兒的環境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通過操作來學習,并接納幼兒的看法、觀點和認知水平,哪怕是錯誤的也要接受,但此時需要教師給予正確的指導。
幼師教研心得體會范文 篇2
XX年XX月XX日,是一個異常的日子,因為這天我們教育集團宜春校區的教師們來到了集團總部參加為期一個月的理論與實踐學習。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所以大家都很珍惜。
初到學校,學校內優美的環境和人文氣息深深地吸引了我們,教師們的熱情讓我們倍感親切,孩子們的一句句教師好讓我們感到做為教師的幸福,體現了集團學校教育的整體素質與文化涵養。
一個星期的理論學習讓自我在幼教理論方面又有了一個提升和警醒。做為一名幼兒教師不僅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創新和探索精神,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發展水平開展各種學習和游戲活動,給孩子營造一個簡便和平等的學習環境。其次,教師還要有敬業和奉獻精神,關心照顧每一個孩子的情緒和發展,對個別調皮的孩子要采取適當的方法加以引導,切不可一味的批評指責。要相信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僅有教師的教育方法得當孩子才會愿意和你做朋友。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幼兒園的環境布置,在看幼兒園的環境布置時,它們各有亮點,讓我感覺耳目一新,比如:九里幼兒園和廣電幼兒園給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教學樓內的走廊和各班級的環境創設真是各有千秋,布局有條不紊,有一股濃厚的兒童化氣息。每個班的班牌設計都是比較新穎的,還有各種區域角,娃娃家、兒童醫院、兒童超市,那里簡直就是社會生活中的縮影,孩子們在這能夠扮演社會中的各種主角,體驗其中的樂趣,累積成長經驗。教師們真的很用心,把我們平時的一些廢舊物品利用起來,像廢報紙、雞蛋殼、舊鞋子、毛線等在那里就變成了精美的欣賞品和孩子們喜愛的玩具。從幼兒作品中能夠看到他們的主題活動的開展,充分利用了空間,便于更換,教師布置的作品幾乎很少,真正讓孩子成為環境的主人。活動室所有的擺設從各個角度研究都是那么適合孩子,有鍛煉孩子自理本事的值日生,有培養孩子早期閱讀習慣的圖書角,有供孩子探索和發現自然的植物角也異常豐富,我們每到一所幼兒園都會感受到每所幼兒園都有一支充滿愛心,朝氣蓬勃的教師隊伍。
幼兒園的分享閱讀繪本課程教學也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在聽了幾位教師的匯報課后,發現孩子們都很喜歡這套繪本,并且很感興趣,也樂意用語言表達自我在圖畫中捕捉到的信息,孩子們對故事的資料記憶也比較深刻。教師引導的也很恰當,采用了各式各樣的教學方法,引導孩子對繪本資料的理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兩根手指翻一翻,一齊翻到第8頁。這讓我想起以前在教學中的誤區,只讓孩子拿著繪本單獨閱讀,教師簡單描述故事的主要資料。此刻才明白正確的繪本教學方法,要讓他們體會畫面和文字的聯系,應創設多種不一樣的閱讀模式,幫忙幼兒成功閱讀、有效閱讀,從閱讀中體驗歡樂,獲得經驗。
這次在學習過程中讓我取得了很大的收獲,彌補了以前許多的不足,也讓我感受到做為一名幼兒教師的不易,要想做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更難。可是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用愛去感染每一位孩子,用行動去獲得家長的信任,我們的宜春百樹幼教必須會很完美,我們的孩子必須會很歡樂,我們的家長必須會很放心,我們的教師必須會很幸福。
幼師教研心得體會范文 篇3
“學無止境”,雖然在積極的努力下,我終于成為了一名理想中的幼兒教師。但也正是成為了教師后我才明白——正因為為師,所以才更要學!
在此次,經歷了x培訓x天的學習后,我深深的為此次的收獲感到興奮。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過去的學習上我也一直在為自己“充電”和改進,但經過此次聽課,我卻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受,這也許正是因為我們站在骨干老師們的肩膀上,才能眺望這樣的“高度”。為此,我也在經歷了這次的培訓之后,將自己的體會感悟記錄如下:
一、反思自我認識
聽了培訓老師們的課程,我首先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自我認識和定位。作為幼兒的教育和引導者,我們在日常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幼兒產生影響。讓他們不自覺的學習和模仿。為此,我們不僅要為幼兒們做好榜樣,更要在做榜樣的同時,認清自己目前的定位,并跟隨幼兒的成長和思想的變化,不斷的調整自己,做好正確的榜樣工作!
為此,我們必須加強自我的反思,要時刻認清自己對學生的影響,明確自己在班級中要給幼兒帶來怎樣的,積極的引導。
二、提高自身思想
作為教師,思想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自我的師德師風上,我不僅要嚴格的自我反思,更要有鑒己的“明鏡”,不斷對比自身問題,反思其他人對我的評價,努力的改進自我的問題,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
此外,作為幼兒教師,我也同樣要重視幼兒們在思想上的情況,深入了解班級氛圍,做好班級氣氛的引導,維持好真個班級的熱情和積極性!
三、加強學生的關注
另外,我也注意到對幼兒的關注問題。雖然在工作中我們的目標就是照顧并教育引導幼兒成長。但對于幼兒的關注方面,還實在是有些疏忽。一個班級有這么多的幼兒,想要給每個幼兒同樣全面的關注,這是不可能的'。為此,我們在教育中,要深入的了解班級的情況,根據幼兒的問題來進行有計劃,有方向的關注和管理,保證幼兒們都能得到足夠有效的關注,這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經歷了這次的培訓,我感到自己從更加優秀的方向上認識了自己的工作,同時也看到了自己過去的一些不足。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努力,更加認真的完成好自己幼兒教師的工作,讓幼兒們能在x幼兒園中更加快樂、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