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紀念長征勝利89周年講話心得體會(精選6篇)
學生紀念長征勝利89周年講話心得體會 篇1
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9周年大會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就是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偉大藍圖使人斗志昂揚,光榮使命催人矢志不渝,歷史擔當讓人砥礪前行,作為這一代人“長征”事業的一顆“螺絲釘”,我們就是要不忘初心,腳踏實地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不忘初心,腳踏實地走好自己的“長征路”,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作為這一代人“長征”事業的一顆“螺絲釘”,我們就是要在弘揚偉大長征精神中不斷地學習、理解、消化、吸收,真正內化于心,不斷增強認同感,使之成為精神的棲息地,從中汲取源源不斷、持之以恒的前進奮斗的動力,“用理想之光照亮奮斗之路,用信仰之力開創美好未來”,為新時期的“長征”事業添磚加瓦。
不忘初心,腳踏實地走好自己的“長征路”,就是要不斷提升政治修養、理論水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指引中國人民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于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國人民勝利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作為這一代人“長征”事業的一顆“螺絲釘”,我們就是要從思想上深刻認識、從政治上內化提升、從行動上砥礪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不忘初心,腳踏實地走好自己的“長征路”,就是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為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奮斗。“一部紅軍長征史,就是一部反映軍民魚水情深的歷史”,今天的“長征”更是我們全力以赴實現兩個“一百年”,深刻詮釋與群眾水乳交融、同呼吸共命運的生動畫卷。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腦中常謀富民之策,在脫貧攻堅中找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著力點,牢牢“咬住”民生不放松,久久為功、狠狠發力,固實固牢固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的“螺絲釘”。
不忘初心,腳踏實地走好自己的“長征路”,就是要增強服務人民群眾能力水平。作為這一代人“長征”事業的一顆“螺絲釘”,就是要提高察民意的能力,增強服務的針對性。安下心、俯下身、扎下根,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弄清群眾的所需、所急、所盼,不斷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使之切實成為服務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有效之舉;就是要提高解民憂的能力,增強服務的實效性。緊緊圍繞本職崗位的具體舉措,不斷提高執行力,切實為群眾多辦實事、多辦好事。
壯麗藍圖催人奮進,“長征”號角再次吹響。作為這一代人“長征”事業的一顆“螺絲釘”,我們唯有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全力以赴地在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的基礎上,再次譜寫我們這一代人“長征”的偉大篇章。
學生紀念長征勝利89周年講話心得體會 篇2
10月21日,紀念長征勝利89周年大會在京召開,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長征征程中,紅軍懷揣著初心、真心、信心,譜寫了中國革命的偉大詩篇,鑄就了永垂不朽的“長征精神”,80年后的今天,我們仍存三心,繼續漫漫征程。
初心。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長征紅軍的初心是黨旗下莊嚴許下的諍諍誓言,是途遇困境時履行的責任與擔當,是融入血脈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不變宗旨。80年前,他們心懷承諾與信念,一路披荊斬棘,開啟大國崛起、民族復興的進程,在講話中指出,“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必須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奮斗”。80年后,陳家順、周月華、張麗莉……無數了共產黨員用共產黨人精神的力量不斷開拓前進的道路,向世人展示“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真心。為人民服務,是真功,不是花架,聯系群眾,是出于真心,而不是迫于形勢、迫于任務。為人民服務,是真服務,還是喊口號,群眾心目中一清二楚。長征紅軍布衣襤褸、吃草咽菜,風餐露宿、饑寒交迫,這是一種發自真心的信念擔當。當今,黨員干部仍可以做到,下雨了,看看群眾家中漏不漏雨,開學了,問問失學的孩子學費籌集齊了沒有,兩家有矛盾了,幫忙調解,群眾需要致富信息,結合村情實際和市場前景提供,農產品銷售有困難,幫助找找銷售途徑。把小事難事、煩事雜事解決好,也是做到了為人民服務。
信心。要樹牢攻堅克難、奮勇前行的“信心”。長征途中,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渡江河、越天塹,在他們眼中“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沒有趟不過的‘地雷陣’”,這些都是靠著信念和信心的支撐。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等各項事業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成就。特別是進入“十三五”開局的一年,社會經濟繼續保持良好態勢。在當前這個機遇和挑戰并存的關鍵時期,我們更應該樹立信心不動搖、不懈怠。
學生紀念長征勝利89周年講話心得體會 篇3
近日,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9周年大會上強調,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長征永遠在路上。在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一重要歷史時期,每名黨員都要繼承和弘揚偉大長征精神,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走好新的長征路。
走好新長征路,要堅定信念。“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在八十年前的長征路上,面對“雪山寒絕戰馬死,草地無糧斷炊煙”的艱苦條件,面對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生死局面,黨領導紅軍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依靠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堅定信念,依靠的是“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的革命精神。廣大黨員,要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將長征精神的種子播撒在每個人的心田,讓共產主義紅色基因融入血液、扎根靈魂,對黨絕對忠誠,堅固政治底色。
走好新長征路,要一心為民。“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紅軍打勝仗,人民是靠山。在長征路上,我們黨始終植根于人民,始終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用真情實意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賴和擁護。廣大黨員,要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幫群眾之所需,真正為群眾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把黨的福祉送到群眾的手心里,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的心坎上。
走好新長征路,要敢于擔當。“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過草地、翻雪山……25000里的長征之路,體現了我黨“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擔當精神。廣大黨員,要秉承“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信念,牢固樹立無為便是過的思想,做到有權必有責,有責能擔當,要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要敢啃硬骨頭,勇于涉險灘,做到問題面前不回避,壓力面前不躲閃,困難面前不推托,挑戰面前不畏懼,以“踏實留印、抓鐵有痕”的干勁,把每一項工作都抓實、抓細、抓出成效,進而在新的長征路上開拓進取、奮勇前行。
學生紀念長征勝利89周年講話心得體會 篇4
一九三五年十月,中國工農紅軍經過二萬五千余里的艱苦跋涉,歷時一年的風風雨雨,沖破國民黨軍隊的重重封鎖,終于勝利到達陜北。回顧漫漫征程,展望紅色前景,毛澤東主席欣然揮毫《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眠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這是勝利的人們的歡呼,是自豪者的歌唱!長征,偉大的長征,舉世矚目的長征,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創造的英雄壯舉,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以世界所罕見的艱難困苦,鑄造了舉世聞名的長征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象征。在紀念長征勝利89周年之際,我們既要回顧昨天的歷史,更要展望明天的藍圖。我們要讓長征精神代代相傳,
回顧昨天,我們為中國工農紅軍而驕傲:368個日日夜夜,種種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自然界的凄風苦雨無時不在折磨著紅軍戰士,地方軍閥、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無時不在考驗著紅軍戰士的堅強斗志。然而,偉大的紅軍戰士勝利了!瞧!那冰冷的空蕩蕩的十三根鐵索,他們“飛”過去了;瞧!那高聳入云的大雪山,他們翻過去了;瞧!那杳無人煙的草地,他們?f過去了。翻越了18座崇山峻嶺,渡過了24條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個省份,占領過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個地方軍閥部隊的包圍,挺進和順利通過了6個不同的少數民族地區。這支由年輕人組成的紅色大軍,面對著上百萬武裝精良的敵軍,攜帶著數量龐大的輜重,在一個地球上最為險峻的地帶迂回穿插,最終征服了行程中的艱難險阻,戰勝了征途上的悍匪強敵,揮師北上,會師延安。這偉大的勝利,怎不讓今天的人們發出長久地神奇的感嘆?
是呀,敵人的圍剿算什么?湍急的金沙江、奔騰咆哮的大渡河算什么?只剩幾根鐵索、令人毛骨悚然的瀘定橋又能算什么?那高聳入云的大雪山和杳無人煙的大草地,這些曾被人們視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險”,不是都被我們這些可敬的紅軍戰士征服了嗎!
長征,它將一個鋼鐵般的意志、一股奪取勝利的勇氣和一股巨人般的力量存留進了人類史冊。堅定不移地信仰,不屈不撓地求索,無所畏懼的前進,向著理想勇敢奮斗,沒有哪一個詞能夠像“長征”那樣,包含了所有這些令感動崇高的精神和象征意義。
光陰荏苒,一晃80年過去了。長征的故事卻不因時間的流逝而被記憶的浪花沖淡,長征精神在中華大地上,無時無刻不在閃耀著燦爛的光芒:憑著長征精神,我們的老一輩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趕走了帝國主義列強,打敗了蔣介石,建立了人民共和國!憑著長征精神,我們的新一代研制了原子彈、氫彈,衛星上了天,宇宙飛船在太空中翱翔……
展望未來,長征猶如一座豐碑,光輝熠熠地立在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史冊中,成為我們中國人民發奮圖強、堅忍不拔、積極向上、戰勝任何困難的精神力量!
我們,作為21世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一定會好好學習,天天上向;發揚長征精神,向世人寫好一份圓滿的“中國人民走向世界”的宣言書,做偉大中國邁向21世紀的宣傳隊,成為播種社會主義祖國繁榮昌盛勝利種子的播種機!讓長征精神代代相傳。
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9周年,近日,吉大附中七年級同學赴井岡山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本次活動以拓展教學、重走革命路、緬懷革命先烈,學習井岡山精神為切入點,通過情景教學,現場教學以及音樂教學等形式,讓同學們深刻理解革命英烈傳奇故事,體會到今日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在幾天的接受教育過程中,老師同學在紅米飯里咀嚼革命歷史,在南瓜湯里回味武裝斗爭,好像依稀聽到震撼山河的炮聲,耳邊縈繞著革命黨人面對屠刀發出驚天地泣鬼神的吶喊。在心靈的不斷震撼中,大家紛紛表示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井岡山精神是偉大而永恒的,不但不會被歲月的風塵所遮蔽,而且會代代相傳,源遠流長。
參與此次活動的吉大附中副校長陸殿軍表示,這次活動適逢長征勝利89周年,我們組織這樣的活動是希望同學們可以感受幸福生活的得來不易,體會艱苦奮斗的意義,感悟紅旗的顏色寓意,從此樹立報效祖國的長久信念。
吉大附中副校長王艷說:“這次井岡山之行給孩子心里播種了敢于吃苦、勇于拼搏、敢于擔當的種子,也會點燃信仰之火,揚起理想之帆。”
七年十一班班主任老師王輝表示,走進紅色搖籃,鑄就精神家園,是此行的目標。在這幾天的實踐中,學習們收獲良多,無論是烈士陵園祭奠帶給孩子們的震撼,還是重走紅軍路帶給孩子們的意義,都直擊他們靈魂深處,對他們的毅力,意志力都是一次洗禮,尤其讓他們體會感恩,學會珍惜有非常好的助益,必然會對他們產生很久遠的作用,相信也會讓他們的信仰點亮今后的人生。
參與此次活動的王梓良同學說,這次不同尋常的活動,讓我在井岡山深刻體驗了革命先輩不怕犧牲、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革命精懷;踏著他們的足跡,追尋革命先輩的道路,使自己的靈魂在重溫這段歷史中得到洗禮和升華,令我終生難忘!
學生紀念長征勝利89周年講話心得體會 篇5
今年是中國紅軍長征勝利89周年。長征是一幅中國革命的壯麗畫卷,是一部人類精神的不朽詩篇。長征路上的山山水水,見證著生死攸關的轉折,留下了傳唱后世的故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永遠銘記紅軍的豐功偉績,傳承偉大的長征精神,并使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揚光大,才能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走好走穩走遠新的長征路,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來越寬廣,越走越輝煌。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嘆為觀止的偉大奇跡,是一部氣壯山河、彪炳千秋的英雄史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寶貴精神財富。80年前,長征的火種將全國各族兒女團結起來,為民族的獨立自由而不懈斗爭,發生過太多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長征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典范、艱苦奮斗精神的楷模和無私奉獻精神的史詩。不怕犧牲、前赴后繼,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百折不撓的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精神依靠。我們進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新的長征。走在新長征路上,我們應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把長征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變成推動我們各項事業前進的巨大力量。長征的路是艱苦的、漫長的;新長征的路會更艱苦、更漫長。
因此,我們回憶長征、紀念長征,就是要更好地繼承和弘揚長征精神,把長征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一代一代傳下去,萬眾一心、艱苦奮斗,匯聚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力量,爭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長征”的偉大勝利。
學生紀念長征勝利89周年講話心得體會 篇6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也是紅軍長征勝利89周年。7月2日上午,由市委宣傳部、團市委、市教育局、市委黨史研究室聯合主辦的“紅色基因,我們傳承”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9周年主題演講比賽在莆田第一中學春霖藝術館舉行。來自全市各級機關青年干部、企事業青年職工、青年教師、大學生村官以及青年學子等34名選手經層層選拔,進入決賽。
當天,選手們圍繞“福建人與長征”的主題,結合自身實際,用飽滿的情感和鏗鏘的語言訴說了一個個紅軍戰士不畏犧牲、英勇頑強的英雄事跡,展現了當代青年人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的昂揚斗志和堅定決心,精彩表現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比賽間隙,主辦方還設計了長征知識現場互動問答環節,引導觀眾在聆聽演講過程中一同回憶和學習長征故事。
據介紹,在建黨104周年既紅軍長征勝利89周年之際舉辦本次比賽,旨在進一步弘揚長征精神,引導廣大青年重溫紅色記憶,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精神,珍惜當下,以實際行動為莆田發展和文明城市的創建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