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觀摩課聽課心得(精選5篇)
語文觀摩課聽課心得 篇1
4月1日和2日聽了3節(jié)語文課,俗話說:隔行如隔山,聽語文課還真不太會聽,連記聽課筆記都不知道怎么記。雖然如此,但正好用到自己班的學生去上兩節(jié)語文課,便一同去聽了三節(jié)課,感受如下:
1、語文的讀。早就聽說過大語文的觀點,知道大量的讀寫是現(xiàn)代語文課的一大特點,這次親身感受了一次。這三節(jié)語文課的思路基本都是按照: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品讀課文,理解內容—有感情的讀—拓展資料,這個路子展開的,讓學生在一遍一遍的讀課文中理解課文的內容,在一遍一遍的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把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表達出來。這三節(jié)課都對學生的讀這方面下足了功夫,可見語文課上學生的讀的重要性。
2、關于課堂氣氛。不知是優(yōu)質課的原因還是其它原因,學生們在上這種課時表現(xiàn)出來的活躍程度都不是平常課上所能相比的,平常上課時搶著回答問題、搶著表現(xiàn)的也就七八人左右,而優(yōu)質課評選時,全班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的舉手去回答問題,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令人反思。有老師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的原因,也有學生對新老師的好奇的原因等等。可以這么說,如果在你的課堂上百分之八十的學生能夠積極的動腦思考、搶著回答問題的話,那么你的課堂就成功了一大半。只要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做的好的課堂一定是好的課堂。
3、生本教育的困惑。在這次優(yōu)質課評選上,包括去市里進行的vct實驗項目培訓,絕大多數(shù)老師和學校好像對生本教育并沒有想像中的熱情,優(yōu)質課評選中沒有見到,和其它學校的老師聊起來也沒有轟轟烈烈的開展起來。是生本教育不適合在優(yōu)質課上進行抑或是其它什么原因,不得而知。同樣和生本教育一樣,市里組織的vct實驗項目培訓也是體現(xiàn)學生的動手動腦原生態(tài)的所謂的劣構知識,但真正實施起來難度相當大,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以及技術上的支持。那么我們究竟是學習這種理念還是把這種形式照搬過來,我的理解是我們一定要有這種讓學生自己去學習、自己去構建知識的這種意識和理念,在課堂上注意去給學生探究的時間和究竟、體現(xiàn)學生的主動性就可以,如果非要把這種形式照搬過來,那真的成了東施效顰、邯鄲學步了。
語文觀摩課聽課心得 篇2
近日,我中心校進行了“XX鎮(zhèn)中心學校20xx年語文課堂教學選拔賽研討活動,我聽了七位老師的語文公開課,感受頗深。對公開教學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談一談我在聽課教學活動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傾聽、
我?guī)е玫男那槿A聽,會發(fā)現(xiàn)別人的課堂中的`教學優(yōu)點,閃光點,彌補自己的不足。改進自己的教學。
二、學習
在聽課中從楊老師的教學案設計就很有層次,從“會讀——會說——會填”這樣不同的層次設計,便于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值得借鑒。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遵循“以教學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線”的原則來組織學生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三、課堂教學中的反思。
我通過觀摩同行的課及自己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在語文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既有令人欣喜之處,亦有不盡人意之處。
1、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多樣,重實效。
2、合作目的明確,為“活動”而“活動”。
3、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獨立思考能力。
4、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優(yōu)點很多,打破了課堂氣氛的沉悶,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潛能,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不僅加強了學生間的信息交流,而且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后的教學中,要不斷學習,博采眾長,充分利用學習機會積淀教學素養(yǎng),提升自身素質。
語文觀摩課聽課心得 篇3
這次,我有幸到文山參加了全國小學語文青年教師教學觀摩活動,在此次活動中領略了來自全國各省的優(yōu)秀青年教師的風采,課堂上老師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嶄新的教法,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聲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態(tài),風趣幽默的教學風格,變化多端的多媒體課件,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啟迪。贊嘆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從中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本次觀摩聽課,使我感觸最深的有以下兩點:
一、課前互動各具特色,彰顯教師的智慧。
課前談話猶如戲劇的“序幕”,必須講究藝術。作為語文課的課前談話,不管你是講究預設的美麗,還是追求生成的精彩,有一點卻是要始終牢記的:讓課前談話也姓“語”。課前談話的內容既要盡量講求語文的工具性,也要盡量追求人文性,讓情感交流與語言文字訓練水乳交融。參賽教師一個個妙趣橫生的課前談話、讓一堂堂好課更是錦上添花,妙不可言,讓聽課的我也在互動中流連忘返,情不自勝。
1.幽默風趣,智慧課堂充滿愉悅。
丹陽“十大杰出青年”張XX老師在執(zhí)教示范課:《風箏》之前和學生的互動談話,幽默風趣,有策略,既消除了學生的緊張情緒,又為新課的學習鋪了路搭了橋。楊老師用他的幽默、智慧,讓課前談話這一小小的環(huán)節(jié)如春風化雨,溝通起師生之間的情感,使學生得以更快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中。
2.自然流暢,新課導入不留痕跡。
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李XX老師執(zhí)教《“死”了十二次》,不露痕跡地由談話引入新課學習中去,為學生的課堂學習做好知識、方法、情感等方面的準備。上課前,教師緊扣文本的“有趣”,“死”?是什么死?還是怎么死?從“死”字提起學生的好奇心入手,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好奇,為后文的學習做好了鋪墊。這是最高境界的談話,幾乎分不清哪是談話,哪是導入,真正做到“不了痕跡”。
3.真誠交流,口語交際精彩紛呈。
“長辮子老師”郭XX老師是我映像最深刻的老師,我從她的課中,學到了如何上好一節(jié)課的精髓。在執(zhí)教示范課:《兒童詩的欣賞與創(chuàng)作》時,整個教學過程層層遞進,充滿想象,讓學生在富有情趣的.語言實踐中,逐步進入了課堂。郭老師教學的設計真令人叫絕!從童話起筆,進入一個充滿想象的童話世界,讓學生自由表達自己所感受到的東西,用詞語概括出來,再把詞語連在一起,就是一首首“荒誕詩”。在輕松愉快的交流中,使學生懂得要兒童詩的種類、以及表達方式等,去猜想他們要表達的意思,從而豐富了學生的語言,使學生獲得的語感不斷得到強化,而這種方式,使課堂頓時活躍了起來,笑聲不斷,其樂融融,在這樣一個充滿氣氛,充滿活力又充滿想象的課堂當中,學生不僅學習到了什么是“兒童詩”,怎么寫好“兒童詩”,并且對兒童詩充滿了無限的興趣。
4.《不能沒有你》是中國臺灣最具影響力語文老師何XX老師執(zhí)教,何XX老師在課堂上運用了小孩子最喜歡的形式教學,一本《不能沒有你》的漫畫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孩子們就像看著漫畫,聽著何老師配音,整個會場猶如一個電影院。漫畫主題鮮明,教會孩子們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一個人的責任是什么?對、學知識就必須先學做人,不懂做人,何談知識?
二、課堂教學方法獨到,彰顯教師的素質
這次青年教師語文教學觀摩活動課堂空間廣闊,課型多樣,流派紛呈。既有閱讀課,作文課,寓言課,又有口語交際課,讀寫混合課,無論是那種類型的課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參賽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靈活使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巧妙設計,教學語言的豐富生動,無不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葉圣陶先生對朗讀的功用做過這樣的描述:“我們默讀時,僅僅調動了心和眼,而朗讀時則是心、眼、口、耳全部調動起來了,對于文章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就會有成倍的收獲。”語文教學中講解是分析,朗讀時綜合;講解是對文本的解剖,而朗讀是活的,是賦予作品生命。從種意義上講,朗讀比講解更重要。所以也有人說:“朗讀法是語文教學的安身立命之法。”
三、語文要簡單,平實,扎實
聆聽了幾位大師的課,正可謂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飾。”在輕松自然教學環(huán)境中扎實有效地訓練好學生的語言,同時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語文品質。在他們的課堂中語文教學已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已走向平實與質樸,扎實和簡單。尤其是張老師的《風箏》,環(huán)節(jié)設計非常簡單,教學伊始張老師就讓學生認識“嗔、眸、裊”三個生字,在字詞教學方面要做到嚴謹、精確,做到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永遠是語文老師的天職。再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以悟來促讀,使學生逐步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對文章進行了升華,張老師是這樣總結的:“生活中,其實朋友之間,同學之間的關愛也像茉莉花那樣平淡無奇,請不要吝嗇我們的微笑。”雖簡約但扎實,正如茉莉清新淡雅卻沁人心脾。
總之,在文山兩天的學習時間雖短暫,收益卻很多,每一位老師給我的啟發(fā)都會讓我在以后的教育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自信。但打鐵還得自身硬,只有自己不斷地學習,與時俱進,練就過硬的基本功,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整體素質和語文素養(yǎng),才能適應性語文教學新的發(fā)展需要。
語文觀摩課聽課心得 篇4
20xx年4月12日早自習,我有幸聆聽了東關小學五(五)班李XX老師執(zhí)教的語文《橋》這節(jié)全校觀摩課,作為一名進城支教學習的山區(qū)老師,我感觸頗深。課堂上李老師先進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聲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態(tài),內容豐富的輔助教學,扎實的教學基本功,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談談我聽課后的點滴體會:
體會一,無論新課改怎樣改,我們都必須抓住語文教學最基本的,即著重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并且通過各種手段,訓練扎實。
李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了詞語教學,由詞到句再到段,扎扎實實的落實了字詞教學和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教學目標。
體會二,讀悟式教學,形成了學生的讀書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重視了學生的朗讀教學,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進入新課即開始有感情地配樂范讀課文,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展示讀讓學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閱讀技能去充分地朗讀教材,同時指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人物有感情地讀等,在讀中悟,悟中讀,解決一些淺顯的'問題,找出自己疑惑的地方……利用閱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了閱讀質量,也加強了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
2、老師注重培養(yǎng)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語感能力和思維能力。李老師神情并茂的朗讀給在場的每一位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現(xiàn)在讓人記憶猶新。在學生讀完課文后,留給學生自由發(fā)言的時間,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學生不明白的問題都創(chuàng)設思考的空間和氣氛,給學生思考的機會,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yǎng)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
體會三,教學時注重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
1、在學習中,學生做獲得知識的主人,主動的參與學習,積極的思考問題。范讀課文之后,李老師問題導讀,層層深入,啟發(fā)學生思考交流,并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讀、練”環(huán)節(jié)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讀、練”的本身就是學生自主的學習活動,教師善于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對問題敢于求異創(chuàng)新,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學生“讀、練”的過程中,教師不光要求學生了解課文內容,還要求學生注意課題與課文內容的關系,鼓勵學生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問,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體會四,教學中的板書設計很重要。
課堂教學的精彩,板書占有重要一席,它是微型的教案,它是生成性課堂的優(yōu)美點綴。板書,是直觀感性的教學內容,是輔助教學內容的顯性形象,是教學內容的又一次藝術性創(chuàng)作。板書是靈動課堂中有效資源的擷取和提煉,是師生互動中有效課堂的彰顯。這次所授課的李老師對板書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在“咆哮”、“獰笑”、“放肆”、“勢不可當”的洪水中出現(xiàn)了“老漢”和“小伙子”的墓碑,頂上有一座生命之橋。這樣的板書成于黑板,容教學的閱讀要求,教學重點,文章的結構層次在設計中,課堂的整體感受一目了然,感受鮮明。如此,也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甚至反諸其身在自身的習作中衍化運用,達到活學的效果。
語文觀摩課聽課心得 篇5
20xx年9月22-23日這兩天,我有幸參加了“第九屆全國教育名家論壇---高效課堂與新課標導向培訓會”。此次學習讓我感悟挺多,受益匪淺。聽了、等名師的觀摩課和講座,每一堂觀摩課都具有學習的意義,每一位名師都精心展示了一節(jié)令學生和老師陶醉癡迷的課,對于正在語文教學路途上摸索的我來說,無凝提供了良好借鑒、使我收獲頗多。下面我就談談對此次活動的心體會:
一、課堂中,鼓勵性語言的使用和積極評價的效果。
1.努力營造寬松、民主的評價氛圍,教學時一種溝通的藝術。教學需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進行。因此,講課教師都注意了營造寬松、民主的評價氛圍。在XX老師的觀摩課中還讓學生直呼其名并肯定能直呼其名的孩子為智商高的孩子;
2.適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講課教師都注意適時發(fā)現(xiàn)以及進行評價,把握時機進行對話交流評價促進師生之間生生心靈的溝通,隨時隨地的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
3要對學生有普遍的關注。要經(jīng)常用目光或微笑與學生交流,這是實現(xiàn)普遍關注的前提.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從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種關注,感受到一種溫暖,獲得一種支持;要用欣賞、夸獎的手段來體現(xiàn)你的關注;要用提問或允許回答問題來表達你的關注;要營造能夠給所有的學生以自信的氛圍,讓所有學生都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圍。
二、在朗讀環(huán)節(jié)中,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擴展思維,從而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預感能力和思維能力。當學生讀完課文時,給學生自由發(fā)言的時間,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一名學生讀得不夠好,但老師并沒有批評他或放任不管,而是給他機會并鼓勵了他:“一次比一次又進步”。我想這樣的激勵比任何物質獎勵都有用,對學生來說,這樣的或與更使他們有成就感,更能激發(fā)他們的潛能,以便以后更好的學習。
三、每位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比較強,處理學生在課堂上突如其來的問題能“游魚得水”。
四、注重學生對課文生字的書空,每位老師都讓學生一起書空課題和課文中重點的生字。在教學中經(jīng)常書空文字、使學生對漢字的筆畫結構掌握的較好。
五、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語感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課堂上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思考的空間和氣氛,給學生思考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中,培養(yǎng)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同時也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積累語言的能力,語言訓練嚴格扎實。從而讓學生從課文中積累到不少知識。
六、善于用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課堂上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于評價的語言多樣化。讓學生從教師的評價中升華自己的情感、激發(fā)他們內在的潛能,從而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
七、注重引導學生立言立人。XX老師在講《我心中的語文教育》時說,語文教育的最高層面是滋養(yǎng)人的心靈的過程,是豐富情感、啟迪智慧、發(fā)展思維、拓展視野、完善人格的.一個層面。在他的案例《司馬光砸缸》中最后的拓展是這樣的:如果別的小朋友沒有慌,司馬光也沒有慌,會有什么樣的情節(jié)?那么孩子們會說:小朋友會圍在一起想辦法等等。那么司馬光還可以是誰?是別的小朋友,或是你。學了這節(jié)課不只是肯定了司馬光還充分的肯定了自己,讓孩子知道自己也行。從而使孩子自己的心靈發(fā)生變化。我認為這種拓展應該是:學生自己與文本靈魂的一次心靈碰撞。這樣的碰撞產(chǎn)生的火花讓學生心潮澎湃,歡呼雀躍。
通過這次學習,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感受。深切地感受到了語文教學的魅力所在,要學習的地方太多了。在以后的教學中,本著吃透文本教材,吃透學生,重新塑造自已,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努力探索,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完善自己,讓自己能擁有足夠的知識和能力勝任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