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在家務農心得體會(精選8篇)
暑假在家務農心得體會 篇1
我能有這么大的改變,最重要的是我能在合初人待下來,再過兩個月,我就來合初人整四年了。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問過我,尤其是看到我一個人能在山區村里待這么久時,都感覺有點不可思議。
現在我認真地想來,這里面有三個原因:
第一,我對金錢沒有狂熱的追求。雖然一度我也狂熱過,個中經歷,現在想來仍然感慨萬千,那時,幸好耳邊常常浮現出爺爺的話語:“掙再多的錢,都買不來一個好名聲”。
我是留守兒童,是爺爺帶大的我。爺爺終其一生都踐行著他那“視名譽為自己生命”的信念。爺爺曾經參加解放初期的土改工作隊,后來是村里的文書,雖然因為家庭責任放棄了升遷的機會,卻在鄉里很受人尊重。奶奶就是普通的農村婦女。對于我們這個剛剛過溫飽線的家庭來說,爺爺的正直、簡樸、清廉,在我心里一直顯得格外耀眼,這也無形地影響著我對待金錢的態度。
所以,在山區,在合初人,靠自己的勞動拿著每個月自己掙來的20__元報酬,我也覺得很自在。因為我的生命沒有被金錢綁架。而且,爺爺也一直是最尊重我的選擇的家人。
第二,合初人的價值觀和公益理想與使命,是吸引我留下來的重要原因。
我們合初人不僅僅是一個小農戶,還是一個公益組織。朱藝老師十四年前創辦合初人的價值觀和理想,是我內心最需要的。而且朱老師作為創辦人,知行合一,讓我心里踏實。朱老師也給了我在親耕實驗中自主探索的工作空間。
而且,我希望自己以后可以做一個生態農耕的老師,幫助更多人從事生態農耕。個人理想與合初人的公益理想使命相吻合,于是我決定留在合初人了。
第三,朱老師的愛心與寬容。由于自己是留守兒童的緣故,從小缺愛和愛的能力。朱老師是機構領導和合初人耕讀之家的戶主,我在合初人待得越久,經歷的事情越多,就越能感受到她的愛心與寬容(但朱老師不是那種給小恩小惠的人,朱老師還是一個很有原則的人)。
雖然她經常覺得自己還有哪些哪些都沒有做好,但我覺得她仍然是我的榜樣,所以我希望自己可以繼續在合初人耳濡目染,讓自己的愛與寬容得以滋養和成長。
而且小農戶的生態農耕,是生產、生活合一的生存方式,有家的感覺,有利于愛心的生長,有利于愛的能力的培養。
暑假在家務農心得體會 篇2
社會實踐已經成為了莘莘學子們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協作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徑。同時,參加社會實踐也是學生們鍛煉自己的一個很好的機會。
每年的暑假,各個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到各地開展社會活動,其目的在于讓廣大學子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我校組織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也緊鑼密鼓的開展起來,我們教育學院的社會實踐點是以革命老區、狀元之鄉而著稱的會寧,在“追憶紅色記憶,服務農村教育” 活動主題的號召下,我們一行十三人并肩合作,團結一致。在這短短的十幾天里,開展了系統有序的課堂教學,種類繁多的藝術課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藝聯歡。得到了校長、老師、家長和學生們的一致好評,艱苦的執教生活給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
一、隆重感人的歡迎場面
考試剛剛結束的第二天,我們就急不可待的收拾好行李坐上了開往會寧的大巴車。曾經的革命圣地,現如今有是全國出名的高考狀元縣,這給我們一個費解的問題,對于如此貧窮的地方為什么會造就教育上的奇跡?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著。經過三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后終于到了我們的目的地——會寧縣柴家門村雞兒咀雞兒小學。雞兒小學坐落在311國道旁,始建于1915年,附屬于雞兒中學,后來由會寧縣、鄉政府撥款建設,在20xx年九月搬入新址,成為獨立的小學,占地13162平方米,校舍面積775平方米。雞兒小學——很特別的名字,一眼看去就讓人心生憐愛。 透過車窗就看到一群孩子站在學校門口等候我們,還沒有下車就能感受到他們的熱情,興奮和喜悅掛在他們稚嫩的笑臉上,但又流露出羞澀,互相推搡著,想湊上前看看他們新來的老師卻又把身旁的同學推到前面。在他們崇拜目光的注視下,我突然感覺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下了車,校長熱情的接待的和我們打招呼,并安排學生幫我們抬行李,孩子們惶恐羞澀的神情一掃而空繼而一哄而上的來幫我們提行李包,看著這些稚氣純樸而又身材弱小的孩子,真的讓人既心疼又心酸。
二、日常生活,苦中作樂
初到學校,情況要比我們想象的好,整齊的校舍,校園內也有些綠色,更可喜的是還種著花草。可是等到我們口渴時不得不喝窖水時才發覺條件的艱苦,這兒長年不下雨,政府每半年給他們送一次水,可想而知放半年的水都成了什么模樣,打上來的水還有好多的枯枝敗葉和小蟲子,隊員們都不喝,還不到一天就口干舌燥,鼻孔冒煙了。沒辦法也就放些茶葉和冰糖捏著鼻子喝下了。我真怕這“內容豐富”的水會讓我們拉肚子,可奇怪的是大家還都沒有事。因為水這么珍貴,在蘭州三兩天就洗頭的習慣也不得不改,下鄉十幾天一共洗了兩次頭,臟的都打了卷。剛見到孩子們時老覺得他們太不講究衛生,一個個蓬頭垢面,現在看看自己,會心一笑自己也可以這么邋遢的。衣服就更“舍不得”洗了,是穿上幾天覺得惡心的不行,實在是穿不下去就放上兩天再穿上,突然覺得不是那么臟了。一日三餐也和學校有很大的差別,早上就吃餅子和咸菜,中午和下午老是炒拉條和炒面片,不明真相的或許以為我們的生活都到小康水平了呢,我們一天兩頓的以拉條充饑,以致于到了蘭州還不能聽到“拉條”這字呢。可是這些與我們學生的生活可就是天壤之別了,他們大都離學校很遠,早上五點多就要翻山越嶺的往學校趕。中午只有兩個小時根本來不及回家吃飯,餓了就吃早上帶來的饅頭,渴了就打窖里的水。看到這些我們心里真的像打翻了五味瓶,中午吃完飯,我們幾個都要到教室去看望在校同學,分給他們些我們帶去以改善生活的零食。條件雖艱苦可是大家在一起玩的很開心。飯桌上都是搶著吃。說說笑笑像一個家庭那樣溫馨。每天下午吃過飯,石教練(石雙燕)都會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排練舞蹈,時間緊迫,舞蹈又比較復雜,對我們這些沒有一點舞蹈基本功的人來說是一項很大的.挑戰,雖然很苦很累,但我們卻過得特開心,跳舞時大家更是丑態百出,要是有哪個倒霉蛋做錯了動作就會被石教練拉出來單獨訓練,逗得大家捧腹大笑。這種毫無挖苦發自內心的笑把大家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但我們充分踐行了“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耕耘一份甜”這句話,每天兩個多小時的勤學苦練終于使我們能跟上了音樂的節奏而“翩翩起舞”了。
三、心得體會
大學是個小社會,而社會卻是個大學堂,這次實踐活動讓我深刻意識到了“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的含義。
暑假在家務農心得體會 篇3
周末,帶孩子去了一趟南京的愛情隧道,這是城南一段廢棄的鐵路,兩邊植被長的比較茂盛,交互映襯在鐵路的上空,綠蔭蔭的,形似隧道,時有情侶在這里牽手拍照,捧一束野菊,網紅打卡。拉著女兒的手,漫步在鐵軌上,銹跡斑斑。輕踢路基的碎石,劃著弧線,飛入草從中。
小小的碎石,在車輪的滾動中,相互依靠,彼此合力,牢牢地不垮臺,讓火車平穩的駛過。撿起一塊石頭,棱角分明,顏色發暗,竟牽動兒時歲月的羈絆。
家在遠方,村北邊緊靠著一條大溝,寬約兩三百米,一頭蜿蜒著延伸到峽谷中,兩岸峻石盤亙,黃土衣被,另一頭穿過鐵路橋,奔向渭河。每到夏季,遇到大雨,就會在大溝里形成泥石流,俗稱:”發山水”。雨水裹挾著泥漿,從深溝里咆哮出來,夾帶著大大小小的石塊,還有被沖垮的土地里的各種農作物,有玉米桿,也西瓜等,都湮沒在急流中,時隱時現。有時“山水”會很大,村里好多人都聚集在溝岸邊,拿著鐵鍬,加固河堤。
村北邊有個堡子,叫“后堡子”,像一堵大墻,保護著村莊的安全。可在大水的沖擊下,會整塊整塊的塌陷,我們小時不懂事,很擔心,其實堡子厚度幾十米,根本不用擔心。記得聽老人說可以殺雞,或者宰羊來祭神退水,可我小時沒有遇到過,也許是當時人們無奈的治水寶典吧。
“山水”過后的大溝,會在淺灘處堆滿大大小小的石頭。大石頭半截埋在泥沙,小石塊或完全埋在泥土里,或浮在泥土上,在陽光的照射下,灼人眼目。這個時候,家家會出動,老老少少,去挖石頭,打石頭。人們踩著尚未干透的沙土地,你一家,我一家的占一塊地方。打石頭的主要工具是一個“鐵耙子”,形狀是兩個鐵鉤,用鐵絲綁在小木棍上,專門來刨沙土,刨石頭的。還有一個小錘子,用竹板嵌在錘眼里,跟現在五金工具的錘子差不多,區別是那個打石頭的錘子,有兩個錘頭,正反都可以打石頭。
依稀記得媽媽打石頭的故事,小背簍裝著打石頭的工具,拿個小板凳,坐下后,用鐵耙子在沙土里來回鉤動,鉤到石頭后,大點的石頭,會用錘子砸小點,形狀大小合適的直接鉤在旁邊。打的時候,用鐵鉤子鉤住石頭,要把握好力度,用力太大,會把石頭砸碎,用力太小,又砸不動石頭,也是一個技術活。鐵錘揮下,咔擦一聲清脆的響聲,有時會濺起小石屑,不留神會劃破臉皮。石頭碎成幾瓣,新鮮的裂縫,大小均勻的石頭,在母親的錘聲中,不斷的堆砌,不斷的延伸。整個溝谷中,都是錘聲,一排排,一浪浪,如簡單的韻律,更似流水的炫音。
孩子們有時幫大人撿石頭,在河道中穿梭,從泥土中拔出石塊,晃悠悠地搬到大人跟前來加工,石塊有鵝卵石形狀,也有千層狀的板石。這種千層的板石,基本家家都有,在腌菜的時候,把菜放在缸底,用幾個千層石壓在上面。有時一個人從泥土里拔不出來,會喊上伙伴一起拔,可更多的時間是跟小伙伴們玩。把小溪流用泥土攔截,等水聚多了,聚滿了,又扒開泥土,大水流下,小有洶涌,有時把大人的鞋子弄濕了,孩子們開心了,大人就罵開了,我們就趕緊跑路,又在上游繼續聚水嬉鬧。
等要回家的時候,溝底里,已經壘起了高高的小石山。像錯落的田園農舍,這兒一座座,那兒一排排,高高低低,蔓延在無盡的晚霞中。
打石頭這種原始的苦力活,父輩們大都經歷過。也是為了生活,為了養家。一車石頭,一車汗水,換來的未必是一車的收獲,更多的是一種勞動的艱辛和不易。從那片土地里走出來或者依舊在那片土地里生活的人,何嘗都不是這種經歷和故事哩?
記住是一種幸福,更是一種感恩!
暑假在家務農心得體會 篇4
轉眼間,暑假快要過去了,感覺過得特別快。很難得的是見到了許多想要見到的兄弟,朋友,親戚。晚上一起坐在那聊聊學校或者是家里的近年情況,特別的溫馨。好像又回到了那幾年前的時光,特別的懷念。都變高和變帥了,更或者是小的變得更懂事了,讓人覺得非常的欣慰。人生不就是這樣嗎?一直在曲折的道路上尋找著那條筆直的光芒,引導著我們到達期盼已久的終點。
到學校就要進行補考了,老實說工圖沒怎么看的,就是看了也沒什么收獲,哎,就這樣吧。最重要的還是把VB給過掉,這是我最擔心的。所以要對自己說要加油了,不要只顧著玩了額,時間浪費了很多了,已經沒多少再可以浪費了。還有俺班的各位兄弟們也要努力了,爭取一起過掉,這樣就完美了,呵呵。雖然這個希望的實現有點困難,但還是抱著很大的希望,誰說希望就不能再我們身上實現呢?對吧。有時確實要相信奇跡的,再結合自己的努力,應該可以的,恩恩,肯定是這樣的,哈哈
暑假在家務農心得體會 篇5
放暑假了,家里澆花的任務就交給我了。今天早晨,我剛起床就拿來水壺打滿水,到陽臺上去澆花。我把水噴在花上,水就順著花瓣流到花盆里,被花盆里的泥土吸收進去。我覺得花兒一下子變得滋潤了,亮麗了。看著自己親手澆灌的花,一天天的變得茂密了,鮮艷了,我好高興啊!
暑假在家務農心得體會 篇6
放假的第一天,隨著一聲關門聲,我獨自在家的暑假生活開始了,我都五年級了,也應該不怕一個人在家了吧,可是,那聲關門聲卻像一聲悶雷,炸的很響,隨之而來的卻是涌向心頭的一種孤獨感,我一個人守著個若大的房子,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那種寂靜叫人失落、叫人恐慌,總想找個人和我一起玩。平日里同學們的大叫、老師嚴厲的話語、媽媽的嘮叨都是我最討厭的,但是今天確是我期盼的,獨自在家還真是不習慣。我每天在家里只干三件事:寫作業、看電視、玩電腦。我覺得暑假一個人在家真的很郁悶,外面天熱不想出去,出去也找不到朋友玩,一個人在家又沒事可干,這種無所事事的生活很乏味。為了暑假的充實和快樂,我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的,我記得媽媽說過:“男子漢就要多幫媽媽干些家務”。所以,我就想幫爸爸媽媽干點家務。
記得第一天做飯,我也沒給媽媽打招呼,自己學著媽媽平時做飯的樣子,把米掏上兩小碗洗了洗,放入電飯鍋,加上淹沒米的水量,其實到底放多少水我也沒譜,不過我想給媽媽一個驚喜,也沒敢打電話詢問媽媽,我想無論我做的是否成功媽媽是不會生氣的,但是我的心卻像踹了一個小兔子,一會看看鍋米熟了沒,一會看看電插好沒,心怦怦直跳生怕做壞了,更怕電著、燙著自己,后背直冒冷汗。此時,我感到爸爸、媽媽平日里做飯是多么的辛苦。大概過了二十分鐘,電飯鍋的電源燈終于跳換了,哇,本人平生第一次蒸的米終于要出鍋了,我迫不及待的打開鍋蓋,呀,鍋蓋上的水蒸氣滴到了我的手上,燙的我一下子把鍋蓋扔了好遠,此時媽媽下班回到家,看到我狼狽的樣子,既心疼又歡喜,媽媽眼噙著眼淚緊緊地摟在了懷里,嘴里不停的說“兒子長大了、兒子長大了”。事后媽媽又交我如何蒸米和蒸米注意的事項,那一天,我也感覺我蒸的米比平時媽媽做的還好吃。每天看到辛苦上、下班的爸爸、媽媽,我又把清掃房間列入我的暑期生活,不時給爸爸媽媽一些驚喜,使得媽媽逢人就夸我長的了、能干了。
暑期快過一半了,我的作業基本上做完了,我感到這個暑假過得既充實又快樂。
通過這些我明白了為什么沒人玩了?因為我該上六年級了,馬上要“小升初”了,玩了五年了,也該收收心了。我一定從這個暑假開始,努力學、用心學,在以后的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暑假在家務農心得體會 篇7
我今天,為大家講一講某個人的特點。嗯——,講誰好呢?這樣吧,今天,我就講一講我自己吧!
在暑假期間,我真是個“小忙人”!這不,有我忙的了。只聽我姥姥一聲:“包餃子啦1我就趕快跑過去,然后,我們就分工。一開始包餃子的時候,我就非常認真。但是,隨便怎么包,我總是包得歪歪扭扭的。于是,我就迫不及待地問姥姥:“你看我包的餃子怎么總是歪歪扭扭的,能教教我嗎?”“行1姥姥說。于是,我非常認真地和姥姥一步一步地學。
最后餃子出鍋的時候,看了一下情況,還好,沒露餡。嘗了一口,還挺好吃的。我以后一定會多多地練習包餃子的技術的!啊!我終于可以休息一下啦!到夜里十二點鐘時,我還給我的姥姥、姥爺、爸爸、媽媽、舅舅還有我自己,每人做了一碗雞蛋羹呢?
相信看過《魯賓遜漂流記》的小讀者們,一定能深切體會到勞動的神奇和力量。魯賓遜漂泊到一個荒島上,二十幾年過去了,他居然還能活生生地站在人們面前。難道島上蘊藏著豐富的食物嗎?是的,島上的確蘊藏著豐富的物質和生存的機會,但是,不勞而獲的人是看不到的,它要靠勞動去創造。所以說:“勞動是上天賦予人類生存發展最好的禮物”。
世界上的任何人都要承擔起勞動的義務,并能享受勞動帶來的樂趣。因為勞動最光榮,勞動可以創造一切!
暑假在家務農心得體會 篇8
暑假,我早早的醒了。躺在床上,回憶著老師說的話“回家以后,一定要幫父母做家務事,報答父母平時為我們做的事。”我繼續回憶母親為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辛苦。
我想了想,媽媽平時又要上班,下午回來做家務,還要為我輔導,多么辛苦啊。我一定要幫她做一件事,讓媽媽周末好好休息一下。
我想,我還是先把衛生打掃干凈吧。便高高興興來到洗手間,拿拖把在水里打濕,等水少點兒了,我拿著拖把來到書房,看見爸爸在玩兒電腦,心里十分想玩,可又一想,一定要讓媽媽周末休息一下,就努力不讓自己看電腦,只在一旁拖地,可有禁不住去看,我急急忙忙拖好書房,逃命一般的出來了。
接下來我來到媽媽的.房間,為了讓媽媽的房間非常干凈,我特地在拖把上放了洗衣粉,在媽媽的房間里瘋狂地拖來拖去。出了一身大汗,終于拖完了。我一看地板是花的,高興勁一下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十分灰心。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我想了許久又開始拖了,這次我聰明點兒了,順著地板的紋路細細的慢慢拖,拖了沒多久,豆大的汗珠從腦門上流下,可我一點也沒覺的累,反而覺得開心,我稍作休息又開始拖了,過了沒多久我把媽媽的房間拖完了。
我看著閃閃發光,一塵不染的地板,十分開心,我突然看見有香水的瓶子,于是我拿起香水在媽媽的房間里噴了幾下,房間里頓時香氣四溢。我心想,媽媽看見自己的房間是那么干凈,那樣清香,心情也會十分好吧。
媽媽下班回來,進屋一看,本來一臉的疲憊,現在全沒了,變得就像天使一樣春風滿面。原來媽媽的心也容易被兒子的一小點兒的“成就”滿足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我這作兒子的心里樂開了花。
父母的愛是偉大的,他們一直在為了我們操勞。以前是我們小,還不懂的孝敬父母,可現在。我們應該去孝敬父母,報答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哎。我這才發現幫媽媽做事的感覺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