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假期心得體會(精選3篇)
網課假期心得體會 篇1
今年新學期的上學方式很特別,可以說史無前例,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的作怪把學生上學的權利都給剝奪了,因此,教育部決定“停課不停學”,讓我們在家學習。看,我們在學校辛勤的教師們,搖身一變,化身成為“網絡主播”。
第一次上網課,真是十分激動。心里十分擔心會弄錯,弄漏什么,又暗暗地有些激動,很是期待。課程哪個時間上哪一節老師的課程表都安排好了。首先,我們點開視頻,看了大概三十五分鐘,跟著老師一字一句地記筆記,有時候老師說快了課后還可以看回放。這比學校還要好,避免漏記了哪些知識。
接著在課后便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每一天從早到晚的課程都安排好了,這不僅提高了我們的效率,并且和同學老師在網上的互動,也使我們之前更加親密,短暫的相隔卻使我們的心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還記得我第一次上網課時,信心十足。不過,直到聽說釘釘上面要連麥,老師要讓同學回答問題,我就像泄了氣的氣球,急得團團轉。萬一老師叫到我,我卻回答不出來怎么辦?萬一老師說我表現不好怎么辦?終于我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打開了手機,并點開了直播。我望著手機,老師正娓娓道來,邊講邊播放課件。這時,老師讓我們回答問題,沒想到老師第一個就叫到了我,我點擊了“申請連麥”,視頻里身上穿著粉紅色睡衣的是誰呀?沒錯,就是我。這可是眾目睽睽之下呀!感覺到自己的囧態,我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唉,尷尬啊,我倍受煎熬地度過了這節課。
之后上網課,我都是按要求,穿戴整齊,就像在學校里上課那樣要求自己,這樣就不怕出丑了。
我相信,只要我們認真進行網上學習,永遠保持著學習的自信,總有一縷陽光,會突破疫情的陰霾,帶來溫暖的春天。待到春暖花開時,我們再聚校園。
網課假期心得體會 篇2
人工智能的發展,帶來了社會的巨大變革。人民也越來越依賴科技。就連上課都可以足不出戶,再也不用擔心堵車遲到。
網課很不錯,既可以節約我們的時間,同時又可以有效學習。如果上面授課,可能路上花費兩個小時,上課只有1小時,大大的.不劃算,而且網課是要有平板和網絡,隨時可以開始,而且上網課也很有意思。
如今,上網課對我來說就是吃飯一樣的事。暑假里每天晚上8點,我就要打開電腦,與一群天真、爛漫的同學,幽默中帶點幼稚的老師一起上課。我們上課有一些特殊規則,比如回復老師信息需要7,因為老師說這是她的幸運數字。
你看:紅包老師坐在電腦前,靜靜地等待我們回復她的幸運數字“7”。我們這群兄弟卻偏不,回復總是五花八門,用數學題考語文老師,我們也讓老師回味一下小學數學試卷的味道。紅包老師每次都假裝自己看不懂,還把每個人的回復點評一番。
紅包老師一般坐得特別直,表情和動作也很浮夸,講解時總是眉飛色舞,感染力很強。有時一彎腰,我還以為她瞬間縮水呢。同學們偶爾也會幽默一下,嘲笑她的發型或是服裝,但她從來不生氣,一笑而過,之后我們該干啥干啥,但從不會擾亂課堂秩序。
網課也有壞處,比如眼睛很容易近視,筆記速度可能跟不上,網偶爾卡頓。如果網卡,就只能干干地聽“好好好……的……同同……學們,現……在……我……們們……來干……”特別影響效果。而且,老師也不能和咱一起近距離互動,比如摸頭之類。
所以說,網課有好有壞,總體說來還是利大于弊。其實任何事情都有雙面性,關鍵在于使用的人如何選擇。為了成績,我還是去上網課吧。
網課假期心得體會 篇3
今年暑假,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令我印象深刻。
這本名著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文學家施耐庵,作品描寫的是以宋江、魯智深、武松等梁山好漢打抱不平,行俠仗義的故事。這本書在我國文學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主要是因為它刻畫人生形象生動、栩栩如生,主要的故事有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武松打虎、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梁山聚義等。
在這本書中,我最印象深刻和敬佩的人是魯智深。他原名魯達,為了救無辜被欺壓的金氏父女而三拳打死鎮關西,因此落發為僧,后又上梁山聚義。他一生有著除強扶弱,救困扶危的正氣,常為了義氣和情義而奮不顧身,在野豬林護送林沖至滄州,為救劉太公女兒,痛打小霸王,都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義舉,體現了他光明磊落的俠肝義膽。
而我印象最深的場景是武松打虎,武松在小店中不聽店小二勸告,喝的大醉,又冒險上山,在山上看到有虎的告示后卻心生膽怯,想下山又害怕小二恥笑,于是充英雄強要過崗。但卻真的碰上了老虎,他奮起神威,在棍棒打折后,赤手空拳將那只吊晴白額猛虎打死,其過程描寫的是一波三折,扣人心弦,體現了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
《水滸傳》中其他人物與故事描寫的同樣精彩,在國內國外有著巨大的影響,它也因此成為我國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