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海鵬三次飛天的感悟體會(精選3篇)
景海鵬三次飛天的感悟體會 篇1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美好夢想,而我,也有一個美好的夢想,就是當一個偉大的宇航員,像景海鵬叔叔那樣遨游太空。
這個夢想對我來說是后來確定的。在我以前有很多夢想,比如說像:教師、科學家、發(fā)明家.....。但后來在看到景海鵬叔叔他們飛上太空的新聞后,我的新夢想又跳了出來,就是宇航員。每當我一次次看到一張宇航員的圖片時,我就會想到:哇!我要是也能像宇航員那樣能到浩瀚的宇宙去該有多好呀。當我每一次聽到某某號火箭升上了月球,我就會想:如果我當上了宇航員,升上了月球全中國的人都為我驕傲,這該多么好啊!
有一次,媽媽問過我,說:“濤濤,你的夢想是什么?”這時,我拿一本有宇航員圖畫的書說:我長大以后要當一個像這樣的宇航員,穿上這么炫酷的宇航服!媽媽說:“那你是不是應該好好學習,爭取考上大學,這樣的話,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當上宇航員的!”
“嗯,必須的 !”我舉著拳頭對媽媽說!
雖然說當宇航員這個職業(yè)很危險,也有可能在你乘著火箭,飛上月球時出現(xiàn)意外,但是我還是非常的想當宇航員,因為登上了太空,我就可能發(fā)現(xiàn)一個全新的,比地球更加棒的世界,要是人類能夠在那里生存,這樣我們的后代和其他人都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這就是我目前夢寐以求的夢想——當一個宇航員,當一個像景海鵬叔叔那樣遨游太空宇航員,我將為此而努力!
景海鵬三次飛天的感悟體會 篇2
關于景海鵬三次飛天的思考 繼神七和神九之后,景海鵬將第三次進入太空,創(chuàng)造中國航天員的記錄。 三次進入太空,將是一種什么感受? 景海鵬爽朗地笑了,“我都猜到今天的第一個問題肯定是這個。你怎么又上了?為什么上第一次還要上第二次,上第二次還要上第三次?” 為了虛名?當然不是。載人航天是高風險職業(yè),選擇了誰,那就意味著風險、挑戰(zhàn),還有奉獻。 真正的答案很樸實。景海鵬說,是源于對航天員這個職業(yè)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從參加1996年首批航天員選拔開始,景海鵬就喜歡上了這個職業(yè)。1998年正式進入航天員大隊至今,20xx年的光陰,日復一日的訓練,就為了等待飛天的那一刻。這其間又經(jīng)過兩次飛天任務的考驗、磨礪,對景海鵬來說,對這份職業(yè)的熱愛已深入骨髓。“我的職業(yè)就是航天員,這是我的本職工作,如果我干別的,那叫不務正業(yè)。” 從農家娃到英雄航天員,景海鵬說,自己能夠實現(xiàn)一個又一個夢想,登上一個又一個臺階,這都是國家培養(yǎng)的結果。他認為最好的回報國家的方式,就是多執(zhí)行任務。把所有科技人員的智慧,通過航天員的雙手在太空實現(xiàn),把有用的大量數(shù)據(jù)帶回來,造福于國家,造福于人類。 在搭檔陳冬看來,無論是日常訓練還是任務前的模擬訓練,景海鵬都是異常嚴格的。作為老大哥,已經(jīng)有過兩次飛天經(jīng)歷,他依然不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干航天員這個職業(yè),來不得半點‘差不多行了’。”這是景海鵬常說的話。
離發(fā)射任務還有十幾天時,針對航天員的幾十項考核全部結束,景海鵬和陳冬的成績都很優(yōu)異。但他們還是在考核完的當天下午,又找了一位專家,專門請教與b超有關的問題。“這次太空中要進行在軌失重的心血管研究,全靠我們自己做b超成像。盡管我們在地面上已經(jīng)進行了半年多的訓練,但還是要把各種可能出現(xiàn)的異常情況都考慮到。”景海鵬如是說。 三次飛天,每次的任務都不相同。第一次執(zhí)行任務時,景海鵬的妻子很擔心,三天三夜沒有睡覺。第二次執(zhí)行任務前,景海鵬頗為擔心,問妻子:“你這次不會十幾天不睡覺吧?”妻子笑了,“當然不會了,之前不是沒經(jīng)驗嘛!”這次要在太空中停留33天,景海鵬頗為自信:“相信我愛人也不會有壓力的,她選擇了我,就選擇了這樣的生活。” 50歲的景海鵬,看起來依然年輕,充滿活力。在這個中國人“知天命”的年齡里,他英姿勃發(fā),為探索天空和宇宙拼盡全力。“我不認為自己老了,年輕人打籃球也未必打得過我!”他笑說。
景海鵬三次飛天的感悟體會 篇3
齊天大圣不會死,他只是睡著了
從江流兒的父親這么說開始,眼淚就根本止不住了。一開場便是親人的死別,好在孩童不解傷心事,好在他遇見個慈悲的師傅。江流兒的生存與別離緊緊系著,兩次他從山妖掌下逃生,雖僥幸刺激,但畢竟都是孤獨。
沒有神力的齊天大圣,幸哉有著溫柔。真的是讓人心都為之融化的溫柔。他不同于以往所以解構作品中孫悟空的“妖猴”形象,充滿叛逆與野性,反倒像個視世間一切為親人的一個寂寞者。他像是江流兒的哥哥,又像是父親,一前一后在林中走著時,就仿佛兩個孑然的生靈相互擁抱。一路上江流兒和他相互救贖,二人如同彼此的靈芝,讓人忘卻傷痛。
片中插曲印象中有一句“帶著痛繼續(xù)前行”,說得再好不過。就像在片尾江流兒在石礫間垂下的手逼迫著孫悟空化身齊天大圣時,那種愛與痛,把人心碾碎,再使其涅槃。
再說說制作。開頭大鬧天宮看得鼻酸。和二郎神的一站,仿佛就是將原作一幕幕還原在銀幕上,勾著人遼遠的記憶奔騰而來,忽然而至,一支金箍棒把人釘在座椅上,幾乎動彈不得。
猴哥從封印中醒來,與山妖大戰(zhàn)一節(jié),也是激蕩中雜著嚎啕。孫悟空一生都在追求自由,當他終于拜托封印實戰(zhàn)拳腳時,觀眾很難不把自己投射進去,索性一起走一路旅程,做一場夢境。
最后變身之時,感動得只剩抱著氣球在座椅上瑟縮的力氣。齊天大圣真正從十幾年前的記憶中活了過來,帶著一身火紅驕傲凜凜而立,把一切的傷痛化作超然神力,把一切邪惡擊毀,把一切黑暗敲碎。那一瞬,他就是中華民族唯一的圖騰。唯一的神話。
最后,要說這次的觀影體驗。上座率還是相當高的,只是除了我和我的好友蛋蛋兩個青春美少女【……】,其他幾乎全部都是爸媽帶著年紀尚小的孩子去觀影。開場前還有些擔心孩子們會不會吵鬧,開始后卻發(fā)現(xiàn)憂慮完全的多余,該笑的地方全場一起熱烈,悲傷的地方大家都在靜默。這是這部電影最成功的地方,它所做到的不只是圓了大孩子的一個夢,更是守護了“熊孩子”們內心最真的童心,那是一種純真的敬畏。
謝謝所有為電影做出努力的人們。我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