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性的心得體會(精選3篇)
關于人性的心得體會 篇1
記憶之中我從小學到高中,每次期中、期末考試都會拿第一名,那時候的我享受著同學們羨慕的眼光,老師和家人的贊美。雖然那時候腦海中沒有完美的概念,但是有一種“我是最棒的”的理所當然的驕傲。可是到了高中,我的成績出現下滑,周圍強手如林,讓我情緒既緊張又失落,以前的自信和優越感都隨之而去,直到七年后的現在,讀到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我才發現那時候的我一直被人性最普遍的弱點所困。如果我能早一點看到這本書,能夠按照這本書中的方法告訴我自己:“我不可能永遠拿第一”“我要正確面對失敗”,那么我完全可以免受精神折磨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然而也是因為看過這本書后,我沒有對自己的過去有太多的抱怨,因為卡耐基通過威廉·奧斯勒爵士的詩告訴我們,要用鐵門將過去和未來隔斷,生活在只有今天的密封艙內,不為打翻的牛奶哭泣。通讀完這本書后,讓我對生活、工作有了新的看法,卡耐基雖然沒有解決宇宙中深奧的秘密,但它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生活哲學,卻讓人深受啟發,這些哲理幫助我學習如何為人處世,如何獲得自尊自重,獲得勇氣和信心,同時也引發了我對工作習慣、人際關系、甚至價值觀的思考。
作為初出茅廬的畢業生,我所面臨的第一大問題就是怎樣養成好的工作習慣,如何從學校里較為自由的學習生活過渡到較為嚴謹的工作環境。在這本書里,卡耐基為我的迷茫作了指引,他總結出四大不良的工作習慣:
1. 辦公桌上亂七八糟。辦公桌上亂七八糟會為工作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煩,如:信件丟失、損壞等。
2. 做事不分輕重緩急。我曾經以為,按部就班是最保險的法則,其實不然,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并妥當處置是一種更智慧的工作方式。
3. 將問題擱置一邊,而不是馬上解決。
4. 不會組織、授權和督導。
這些不好的工作習慣是職場上的絆腳石,回想剛進公司那幾天雖然要做的事情不多,但還是感覺忙得焦頭爛額,主要就是存在這些壞習慣,這幾天通過向同事學習及這本書中教的方法,做事的思路清晰了很多,以后仍需不斷努力,養成好的工作習慣,做到事半功倍。要勝任工作,除了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外,還要有強烈的工作熱情。按照卡耐基的觀點:我們的疲勞往往不是由工作而引起,而是由于憂煩、挫折和不滿等。對工作有熱情,把工作當做一份事業,就不會感到疲勞,這樣我們的工作績效就不會用自己疲勞的程度去衡量,而是不疲勞的程度。做到快樂的工作,這是我所希望達到的狀態。
初入職場,人際關系是無法避免的一課,處理好人際關系,不僅對能夠工作順心,還能結交很多朋友,要讓形形色色的人接受自己并和諧相處確實是一門大學問。卡耐基通過研究人性的弱點總結了建立人際關系的幾個方法。其中我最贊同的幾點是:
1.真誠的贊賞他人 回想起我生命中所遇見的人,有的即使只是一面之交,他們都或多或少是我的老師,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東西,因而我們要對他們報以感恩和贊賞。
2.尊重他人的意見并且善于承認自己的錯誤。法國思想大師伏爾泰曾說過: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我們應該尊重別人的意見,過于直率的指出別人的錯誤,再好的意見也不會被人接受,甚至會受到很大的傷害。同時,自己犯錯了之后應該勇敢承認錯誤,不要找借口,而要找彌補的方法。
3.不要忘記微笑。微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當然我們所說的笑是真誠的微笑,能夠感染他人的和氣的笑。時常微笑不僅令自己心情愉悅,也能感染別人。
4.善于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卡耐基告誡我們:永遠按照對方的觀點去想,由他人的立場去看事,一如由你自己的一樣,這或許不難成為影響你終生事業的一個關鍵因素。對于這一
點,我深有體會,朋友間經常會引起一些小誤會,如果我們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那么我們就會爭論不休而且永遠無法妥協,之所以我們還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就是因為產生誤會的時候我們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所有的誤會便迎刃而解。
這本書里對待生活中的困難和不幸的態度也值得讓我們深思,剛剛出來找工作的時候,遭遇很多的拒絕讓我很沮喪,也讓我很羨慕那些富家子弟可以留學、可以不用為工作擔心。但是當我憑自己的能力在一個陌生的城市找到了適合的工作并且看了這本書之后,突然明白了出身、家境這些外在的東西沒有那么重要,生活中的困難也不一定是一種不幸,而能夠高貴的忍受它則是一種幸運,正如卡耐基所說:命運交給每個人一個酸檸檬,把它做成一杯甜的檸檬汁,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有時候發生在你身上的不幸所鑄就的,它本身不值得愉悅,但它鍛煉了你,使你得到了充實的內心世界。記得曾經看過一段話“如果上帝讓你出身低微,就要看你有沒有能力和勇氣享受這筆財富了”,我勤勞樸實的父母沒有給我錦衣玉食,卻較會了我踏踏實實的做事,從容的面對生活中的曲折和坎坷,這種精神財富將支撐著我一生,讓我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放棄。
由一本書或許不能讓人對世界的'感官立刻發生變化,但一部好書的教育意義絕對值得人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品味,去應用,人性的弱點就是這樣一本好書,正如書名一樣,人性確實充滿了弱點,但正因為弱點的存在,我們才期待明天會更好,更完美。而在我們對工作、學習、人際交往中產生迷茫的時候,不妨多審問一下自己:“我克服了人性的弱點了嗎?” 我喜歡的《人性的弱點的》經典語錄:
1. 一個人最糟的是不能成為自己,不能在身心中保持自我。
2. 我們由人生體會到得心靈的平安與喜樂,不是因為我們身處何處,或在做什么,或我們是誰,完全只是由我們的心理態度所決定的。
3. 我一直想改變整個世界及其中的每一個人,其實唯一需要改變的只是我的想法罷了。
4. 所有的人都是自己思想的產物。
5. 這就是人生,斷了一根弦,還能用剩下的三條弦繼續演奏。
6. 一般人常因他人的批評而憤怒,而有智慧的人卻想辦法從中學習。
7. 凡事盡力而為,然后撐起傘,避開責難之雨。
8. 恨不止恨,愛能止恨。
9. 要比別人聰明,但不要讓他們知道。
10. 一個人邁向成熟的第一步應該是敢于承擔責任。
11. 只有信心而沒有作為,是無濟于事的。(人不是因為沒有信心而跌倒,而是因為不能把信念化成行動,并且不顧一切的堅持到底。)
12. 要想發掘真正的自我——也就是我們與他人不同的、真正具有價值的地方——則必須先除掉許多人性的束縛,諸如:恐懼、畏縮、自我疑慮、迷惑及僵化人性中心思想的種種積習。
13. 所謂贏取友誼的能力,并不是指勾肩搭背,與人攀談,動作滑稽或講些逗趣的笑話等。那應該指的是一種心境、一種處世的態度、或是一種把自己的愛、興趣、注意力及服務精神獻給他人的能力。
我們活在這個世上只有短短幾十年,而我們浪費了很多時間去為在一年內就會被所有人忘記的小事發愁,不要這樣,讓我們把自己的時間、生活只用于值得做的行動和感覺上,去想一些偉大的思想,去經歷真正的感情,去做必須做的事。
關于人性的心得體會 篇2
一、切實增強薄弱學科攻堅的責任感、為此,從本學年開始,我作為學校“薄弱學科攻堅”領導小組的組長,推進教學質量“一把手”工程,切實將全部精力放在加強薄弱學科攻堅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上來,學校的每一位領導、科室必須將薄弱學科攻堅作為本科室所有工作的中心,為拉長薄弱學科這塊短板盡全心,凝全力。目前,我校要實現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薄弱學科既是瓶頸也是“攔路虎”,薄弱學科上不去,就無法實現教學質量質的提升,薄弱學科上不去,就無從談起學校辦學效益的好壞,薄弱學科上不去,就無法達到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要求。所以,全校每一位教師必須將薄弱學科攻堅的重要性放在議事日程,從每一堂課、每一個教學活動、每一次業務培訓、每一次學習提高都將作為自身參與薄弱學科攻堅的一次歷練,將自身的專業成長與薄弱學科攻堅緊密結合在一起,實現專業成長與拉長短板的雙豐收。薄弱學科攻堅既是對教師專業成長的要求,也是對教師教師教書育人的目標,在學與教的互動中要學會總結、體會、反思。
二、薄弱學科攻堅要上下形成合力
地委戴晶斌副書記指出:“所謂薄弱學科是指教學水平整體不高的學科”。在我校除藏語之外的'所有學科都處于教學水平整體不高,因此攻堅必須要上下形成合力。為此,本學期開始為強化薄弱學科攻堅的組織領導,學校加強了教學組織機構建設,成立了學校學科中心組,設立了教研室,配齊配全了教學管理人員和教學輔助人員,明確了薄弱學科攻堅的目標任務和工作要求,將出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攻堅措施,切實推進這項工作深入開展,取得實效。
根據地區提出的“強基、補差和交心”工作要求,要加強學生漢語文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將形成薄弱學科的基礎工作抓實抓牢,本學期學校將通過開設“閱讀興趣小組”和手拉手活動為抓手切實抓緊“強基”工作;要更多關注最薄弱學科和學困生,通過“結對子”、差生轉化、年級班級包干、輔導差生等渠道實施補差工作。通過ppt教學大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在課堂上聽好每一節課的興趣,有興趣才有可能學得更好,因此,從本學期開始每一位教師要在課堂45分內怎樣教好一堂課方面要下功夫,學校將課件、備課、PPT大賽、業務考試等作為教師業務考核的重要依據衡量每一位教師的工作能力。同時,薄弱學科攻堅中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將作為學校工作方式轉化的一項重要內容,將取消輪流培訓、抽簽評優、職稱謙讓等不合理的舉措,鼓勵和推薦優秀的年輕教師多出去培訓,多享受待遇,多提拔上任,力求先打到名師培養的梯隊建設模式。今年剛上任的中心學科組組長將作為學校名教師跟蹤培養對象,學校將予以傾力支持與幫助其在業務知識、專業成長、管理能力等各方面有所成就。除此之外,班主任作為學校工作的“基石”在薄弱學科攻堅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學期開學以來,很多年輕的班主任摒棄以往的觀念對班級管理越來越重視,呈現出一種可喜的工作狀態,在薄弱學科攻堅中學校力爭班主任全員參與“薩迦杯”班主任大賽預賽階段,十分之一正式代表學校參加地區班主任技能大賽,在平時工作中班主任要跟班到位之外必須聚焦“培優補差”工作,要抓兩頭,帶中間,幫助全班學生均衡發展,鼓勵學生課余時間參加學校組織的興趣小組,培養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情趣。
除此之外,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的提高,加強教學和班級量化考核,加大教學質量監控等要一步到位,才有可能在教學工作領域取得新的突破。
作為主持學校全面工作的管理者,在薄弱學科攻堅工作中我決心做到以下幾點:
一、將全部精力放在薄弱學科攻堅工作中,帶頭組織、領導教研活動、督促教學常規管理。
二、協調、聯系教務處召開初三年級中考動員會,每周組織初三年級教研活動,分析和查找歷年中考成績不理想的原因,爭取今年中考前進一名。
三、組織全員參加的PPT教學大賽,認真開展教師業務考試,督促檢查教師教學常規各項工作,力爭每一位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緊繃神經,感到壓力,提升動力。
四、認真撰寫薄弱學科攻堅有關文件,及時落實工作任務,加強過程監督。
五、第二課堂成效顯著,聯系工作有條不紊,教學工作井然有序,教學管理有章可循。
關于人性的心得體會 篇3
青春,多么美麗的字眼;青春,多么令人贊美的歲月;青春,是出初露的晨曦;青春,是天邊最燦爛的微笑;青春,是一首激昂的歌;青春是一支飛揚的舞。
我總是覺得,青春就意味著長大,青春就意味著跨入成人的世界,青春是無拘無束的,青春是自由快樂的。可是當真正擁有青春時才發現,青春不僅僅是這樣,還有更高層次的追求。青春雖短暫,但是要合理地運用生命力最旺盛的時間,要利用有效的時間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這樣才是真正體味到青春的。
青春,青春是僅屬于你一次的花季,讓你幸福的時候,要倍加珍惜,苦難的時候,要倍加堅韌,悉心地采每一種花的標本,留住那永恒的生命的芬芳……
但是,我們要明白,青春容不得揮霍,青春并不僅僅屬于你一個人。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青春,只有用心去經營,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追尋,那么你會真正地發現青春的奧妙。我們的青春需要理解,但并不是要求別人,而是我們自己。只有我們自己理解了屬于自己的這短暫的青春,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別人,理解生活,理解世界。在我們這樣的一個青春的時代:沉默時像太平陽海底的塊石子,憤怒時像圣海倫爆發的火山,熱情時像撒哈拉上空的烈火日,冷酷時又像珠穆朗瑪峰頂的冰雪……
我們有青春的迷惘;也有青春激情;有青春的淚水;也有青春的笑容。我們遺忘了過去的種種,又在面對著一個不確定的未來,而使我們感到欣慰的,是我們還擁有屬于自己的青春理解青春是種享樂。我們能夠在孤獨時不孤獨,悲傷時不悲傷,帶著覺重的鐵鐐舞蹈,揮動折損的翅膀依舊飛翔。如今的我們,若是真的理解青春,那么就應該一種淡泊的態度,不過于計較,也不一味的抱怨,有種寧靜的心境,不會狂躁,更不要放縱。理解了青春,也會更懂得人生,懂得人生,就會明白這飄忽的旅程,也就是場美的夢。
青春就是如此,只能懷著一顆真誠的心,才能真正讀懂這本書。
啊!我的青春我的夢想,我的青春我的希望,我的青春我的旅程。
青春是一首激昂的歌;青春是一支飛揚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