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張楠事跡心得體會(通用6篇)
烈士張楠事跡心得體會 篇1
7月26日,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今天是張楠烈士犧牲一周年紀念日,懷著緬懷、追思的心情,觀看了張楠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一句句打動人心的字眼,一段段英雄生前的畫面,仿佛把我們帶回他曾經(jīng)的歲月,讓在場戰(zhàn)友無不動容。
如今透過歷史,踏尋英雄的足跡,心中早已無法按捺激動的心情,喉嚨哽的生疼,眼淚一次次忍了又出,這也許是我們對英雄最崇高的懷想。
張楠的忠,是衛(wèi)國盡忠。
作為一個普通士兵,鍋爐工、訓犬員,他從未要求什么,在崗一職,干好一職,每一個平凡的崗位都是他踐行忠誠的戰(zhàn)位。
烈士張楠事跡心得體會 篇2
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西漢著名的歷史學家、思想家和文學家司馬遷曾經(jīng)說過:“人終有一死,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那么人的一生怎樣度過才最有意義?才能重于泰山?張楠烈士以他的英雄壯舉給我們作了最好的回答。
作為飛行部隊的一員,每天進行枯燥無味的學業(yè)務、飛行保障,因為這枯燥而無味的生活使我多少次萌生了退縮的念頭。當?shù)弥獜堥镜谝淮问軅訌椌嚯x心臟只有1厘米的時候!我開始震驚了。這個年代,當和平兵站和平哨的思想正在逐漸的蠶食著我們,消磨著我們的斗志。然而讓我更感到意想不到的是,術(shù)后一個月張楠同志便寫下請戰(zhàn)書,回到了自己的崗位。我對張楠同志從崇拜,變成了無比敬重。
他那平凡的人生,卻不平凡的事跡激勵著全體官兵奮勇向前。我被張楠的事跡感動的同時,又為自己先前的那些想法而感到深深的自責,張楠同志從一名訓犬員一直刻苦訓練,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事,當他決定離開自己熟悉的工作崗位而選擇成為一名特戰(zhàn)隊員時;當祖國召喚主動請戰(zhàn)赴索馬里執(zhí)行警衛(wèi)任務時,張楠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當代革命軍人的樣子。
“一樁樁,一件件革命烈士的英雄壯舉,不禁使我熱淚盈眶,我愿接過烈士的鋼槍,時刻準備為人民犧牲一切,乃至生命!”
軍人在人們的眼里或許是帶著一個耀眼和神圣的光環(huán),但他們卻只是一個最樸實的集體,哪里有危險,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他們堅持不懈的身影,那么張班長,在如今面臨軍事改革的大潮面前,我們愿意接過您手中的“鋼槍”以飽滿的熱情和過硬的作風打贏改革這場攻堅戰(zhàn)!
烈士張楠事跡心得體會 篇3
通過學習張楠獻身強軍實踐、踐行“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價值追求的先進事跡,談談一點心得。
張楠是武警山東省總隊臨沂市支隊直屬大隊一中隊班長。入伍11年來,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愛軍精武、苦練技能、心系使命,先后多次參加重大反恐處突行動,20__年7月26日在擔負我駐索馬里大使館安全警衛(wèi)任務中遭遇恐怖襲擊壯烈犧牲,用年僅28歲的生命譜寫了一曲獻身強軍實踐的英雄壯歌,被武警山東省總隊追認為烈士,被武警部隊追授“中國武警忠誠衛(wèi)士”獎章,被共青團山東省委追授“山東青年五四獎章”。
從塞外警營到三沙哨位,從首都北京到天山腹地,張楠的先進事跡感動和震撼了廣大官兵。官兵們要以張楠同志為榜樣,自覺把青春和熱血投入到改革強軍偉大事業(yè)中去,堅定遠大理想,矢志精武強能,建功平凡崗位,勇于犧牲奉獻,用實際行動告慰和緬懷張楠這位身邊的時代楷模。
烈士張楠事跡心得體會 篇4
武警部隊16日在京舉行張楠先進事跡報告會。
張楠生前是武警山東省總隊臨沂市支隊直屬大隊一中隊班長。入伍11年來,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愛軍精武、苦練技能、心系使命、勇上一線,先后多次參加重大反恐處突行動。20__年7月26日,他在擔負我駐索馬里大使館安全警衛(wèi)任務中遭遇恐怖襲擊,獻出了年僅28歲的寶貴生命。武警山東省總隊追認他為革命烈士,武警部隊追授他“獻身使命的忠誠衛(wèi)士”榮譽稱號以及“中國武警忠誠衛(wèi)士”獎章,中宣部授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報告會上,武警山東省總隊臨沂市支隊政委王榮茂、一中隊中隊長井躍華、中國駐索馬里大使館警衛(wèi)小組隊員趙團軍、張楠的父親張圣林、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李芳,用樸實的語言從不同側(cè)面、不同角度,深情追憶、生動講述了張楠獻身強軍實踐、踐行“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價值追求的先進事跡。
全國7000多個分會場通過電視電話會議系統(tǒng)同步收看了報告會。官兵們紛紛表示,要以張楠同志為榜樣,自覺把青春和熱血投入到改革強軍偉大事業(yè)中去,堅定遠大理想,矢志精武強能,建功平凡崗位,勇于犧牲奉獻,用實際行動告慰和緬懷張楠這位身邊的時代楷模。
楠哥,請放心!父母我們會照顧好的! 我會以你的語句為我的座右銘,你不扛槍,我不扛槍,誰來保衛(wèi)祖國,誰來保衛(wèi)家鄉(xiāng)。我已經(jīng)緊緊接握你手中的鋼槍,讓我沿著你留下來的精神足跡,不斷前行!
烈士張楠事跡心得體會 篇5
爆炸的一瞬間,上天只為我們留下了一個不服輸,愛較勁的身影。子彈距心臟1厘米,不過是生與死的距離;主動請纓,不過是軍人與百姓的距離;馬革裹尸,卻成為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當國旗罩在張楠同志遺體的一霎那;當載著烈士的飛機降落的一霎那;當母親把兒子照片擺在枕頭的一霎那,時間仿佛靜止了。還記得張楠常說的那句話,“如果祖國需要我,我就是一顆上膛的子彈,時刻準備著”。
自古忠孝難兩全,但祖國,終將選擇那些忠于祖國的人;祖國,終將記住那些奉獻于祖國的人。愛國不是口中的話語,也不是手中的筆跡,他是一種行動、一種信仰。
張楠用生命詮釋了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誓言,用生命譜寫了一曲當代革命軍人的壯麗凱歌,因為愛能讓我為你驕傲如烈日,因為愛能讓我為你默然入塵土!
烈士張楠事跡心得體會 篇6
看完張楠先進事跡報告會后,心靈再受震撼,對好兵的價值所在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領(lǐng)悟,懂得了寧可犧牲生命也不拖欠使命的軍人定位,學會了頭頂國徽肩負重擔的榮譽擔當。
一套軍裝代表著祖國的護身符,一個兵代表著祖國的一寸土,就是要履行好兵的義務,完成好兵的工作和任務,這是兵的概念,也是兵的責任。我從兵之初,成長為現(xiàn)在的一名老兵,有被子豆腐塊的“煎熬”,有走直線拐直角的“機器人”,有緊急集合的“一窩粥”……但我們成長了,成熟了,但與英雄張楠相比,我們相差甚遠。我們?nèi)鄙佼敽帽斁攺姳钠橇Γ鄙俑珊帽韭殹⑻嵐ぷ鳌諏嵶鳛榈哪托模@需要我們對照職責思考。我們每個人都有英雄夢,渴望成為像張楠那種大愛、無私的人,渴望成為能上、上得去的人。
我們知道,不可能每個人都去執(zhí)行這樣的任務,但我們也有自己的“戰(zhàn)場”,也有自己心中的“責任田”,對于這些,我們責無旁貸。張楠不在了,張爸爸、張媽媽的兒子不在了,但我們還在,我們將對照張楠的樣子,努力爭做他的“影子”,守好兵的本分,盡好兵的責任,為國效力,為家護航。這是我們對張楠的承諾,也是對祖國的承諾。
下一個更多烈士張楠事跡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