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同心營心得體會(精選7篇)
2025年同心營心得體會 篇1
民族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讓友誼像花兒一樣展放。因為新疆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所以我們要更加團結。每個人都會有一個最好的民族小伙伴,同樣會發生一些矛盾,但是不久之后重歸與好,也有一些美好的回憶。我也有一個民族小伙伴,她是哈薩克族的。
她叫娜迪熱,性格很開朗,有時會很可愛,有時覺得很認真,有時很樂于助人,為班級做好事,常常是老師的好助手。我們每次都會講出自己的小秘密告訴彼此,成了無話不談的小伙伴。我常常會問她維吾爾族的語言,她總是耐心的回答我。她會三種語言:維語、哈語、漢語。我很羨慕她,會那么多種的語言。
一次,那是冬天。我們去花園里玩,草坪、樹木、房屋像是披上了暖暖的雪白棉襖。我們拿著透明的塑料袋在一個草坡滑來滑去,我們玩了好幾次,回來時想走捷徑,誰知皚皚的白雪下是泥巴,我們被這個白雪迷惑了,像是一個調皮的娃娃戲弄了我們。娜迪熱的新穿來的白靴弄臟了,還好我的鞋沒什么大礙。只須拿干凈的雪擦一擦。
可是她的鞋可是不好擦干凈,沒有任何工具,只好靠著雪來擦干凈,娜迪熱快要急哭了,她奮力的擦著,我也去幫忙,一邊用雪擦,一邊用僅有的干凈紙擦。過了很常時間鞋子總算擦干凈,她連忙向我說謝謝。民族之間要互相關心。
還有一次,我們班扣了一分。我和娜迪熱幾個同學一起去低年級去打掃值日,為班級加分。為此我們班成了做好事的班級,我和娜迪熱都非常開心。我們的友誼希望能永遠相接著,不管我們生氣了都能不要牢記。
所有的傷心難過都畫在塵土上,所有的幸福快樂都刻在石頭上,因為畫在塵土上的,風一吹什么都沒了,刻在石頭上的,什么時候都不會忘記。56個民族要團結起來,我們不但要相處好身邊的民族朋友,還要更廣泛的認識更多的民族小伙伴,成為一個和樂融融的大家庭!
2025年同心營心得體會 篇2
我的學校是一所民漢合校,位于團結路。我是一個維吾爾族女孩,名叫迪麗菲再。我所在的班級甭提有多好了!因為班里同學之間關系和諧融洽、熱情,同學們都很好學。還有特別、特別愛我們的班主任—方老師。
說到我們班的和諧融洽,那是因為我們班不僅有維吾爾族還有漢族、回族。大家每天在一起共同學習、開心玩耍。在我們班有一個回族女孩叫馬欣睿,是一個開朗樂觀、積極向上的陽光女孩,她渾身洋溢著熱情和活力,很愛微笑,一笑就露出兩個小酒窩,很可愛。
我第一次見到她是對他產生了很深刻的影響,“她為什么走路有些一瘸一拐?”后來再知道小時候生病后造成的。她很希望和我們一起玩,尤其是體育課上。上體育課時,看到她獨自一人坐在角落,我心里就不是滋味兒。
知道她的情況后,班里的同學深處援助之手,從各方面去幫助她。在她煩惱時為她排憂解難,逗她開心,當她猶豫不決時,總會為她作出明確的判斷。比如,上樓梯時扶著她,幫她提沉甸甸的書包,讓她感到她跟我們一樣,一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享受一樣的快樂。
有一次,她生病了沒來學校,落了幾天課,等她回來上課時我就幫她補習功課。幫助她時發現他的病還沒有完全好起來,上下樓梯比以前更不方便,我就扶她上樓梯防止她摔倒。輪到她做值日我就幫她干一些活,減少她的負擔、減輕她要干的事情。
以后,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上我都會幫助她、她有不懂的問題時,我會給她耐心的解釋,直到她理解、學會為止,讓她學習有進一步的提高。
慢慢的,在我和同學們的心中:“要把馬欣睿當成我的親姐妹,關心她!”成了我們班最默契的信條。同學們之間更是讓“互相幫助、互相關心”這朵團結之花盛開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
2025年同心營心得體會 篇3
“家是一個家,國是大中國……”每當我聽到這首歌,都會激—情澎湃,我國56個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一起用雙手創造了美好的生活。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與共,共同建設我們的祖國。在共同團結奮斗的歷程中,結成的是牢不可破的血肉紐帶和兄弟情誼,凝結的是各民族心手相連的真情實感。
“家是一個家,國是大中國,家和萬事興,有你也有我”,幾十年來,全國各族人民朝夕相處,共同建設美好家園,結下了血濃于水的深厚情誼,有什么理由不感受到黨和人民給我們創造的幸福生活呢?我們生活在一個大家庭里,在我們的生活中涌現出許許多多民族團結的感人事跡:海原縣鄭旗鄉撒堡村回族婦女馬志英,不顧病痛,以頑強的毅力和慈母愛心,12年來先后救助撫養了186名回漢貧困女童,被稱為“回族媽媽”。有同心縣韋州鎮韋一村,回族婦女馬兢花不離不棄,撫養漢族棄嬰“小風雪”11年的故事。
這些事跡早已深深印在各族人民的心中,他們的精神傳遍了大江南北,影響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各族人民。
千百年來,在這塊神奇的熱土上,各個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早已水乳交融,不分你我。漢族群眾向回族群眾教授農業耕作技術,回族群眾向漢族群眾傳授經商之道。每年逢回族開齋節、古爾邦節,漢族兄弟前來賀節;到了漢族過春節的時候,回族兄弟同樣前往祝賀。“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互相離不開”,在寧夏各族群眾當中已形成共識,深入人心。
單絲不成線,獨木難成林。一塊塊磚只有堆砌在一起,才能蓋起萬丈高樓;一滴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獲得永存。這就是團結,團結可以鑄就和諧,和諧才能促進發展。
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進程中,我們的每一份付出都將為社會增添一份和諧,我們的每一滴汗水都將折射出太陽的光芒。讓我們乘著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的浪潮,并肩攜手、同心同德,共同擔負起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維護祖國統一的神圣使命,弘揚民族團結精神,愛我中華,共創祖國輝煌的明天。
2025年同心營心得體會 篇4
在幾千年的歷史滄桑中,我國各民族發展了休戚與共、相互依存的親密關系,形成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國家統一始終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維護祖國統一,始終是中華兒女的神圣職責。
祖國統一是國家繁榮富強的根本前提。一個強大的國家,必然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一個強盛的民族,必然是一個統一的民族。四分五裂,斷難成為世界一流強國;一盤散沙,絕無希望躋身世界先進民族行列。在中國歷史上,凡是國力強盛、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的時期,無一不是國家統一的時期。西漢文景之治、唐代貞觀之治、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的情況下出現的。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展現出寬廣而美好的前景。
祖國統一是各民族發展進步的重要保障。國家的統一,為各民族發展進步提供了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密切了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聯系,極大地推動了各民族的發展進步。新中國成立以來,處于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各少數民族,經過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各民族經濟文化聯系更加緊密、交流更加頻繁,相互學習氣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煥發出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祖國統一是各民族幸福生活的不竭源泉。祖國是各民族安身立命之所在,是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園。祖國好比母親,為各民族提供衣食之需,使他們免受凍餒之苦;為各民族遮風擋雨,使他們免遭風刀霜劍的傷害。祖國統一是各民族之福,祖國分裂是各民族之禍。新中國的成立,實現了國家的高度統一,各族人民在社會主義道路上開始了嶄新的生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使人民生活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的巨大跨越,各族人民穩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堅決反對一切分裂祖國的政治圖謀,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制造民族分裂、危害祖國統一。海內外中華兒女緊密團結、共同奮斗,祖國完全統一就一定能夠實現。
2025年同心營心得體會 篇5
“56個民族56枝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聽著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我想到了二年級時發生的一件事。
那天下午課間,老師讓我把一大摞厚厚的練習冊送到教室。我吃力地抱著練習冊在樓道里走著,忽然腳底一滑,我重重地摔倒在地,手中的音樂書七零八落撒的到處都是。我被摔得頭悶悶的,坐在地上發呆。這時,幾個路過高年級的維吾爾族大哥哥、大姐姐立刻跑到我跟前把我扶了起來,他們一邊幫我拍著身上的土,一邊關心的問我:“小同學,有沒有受傷,要不要陪你到校醫室看看?”我連忙說:“謝謝你們,我沒事。”
于是他們幫我把散落在地下的練習冊一一撿了起來,這時上課的預備鈴響了起來,我心里著急起來,大哥哥、大姐姐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說:“不要著急,小同學,我們幫你送吧。”聽了這些關心的話語,我的心里充滿了溫暖。在這幾個維吾爾族大哥哥、大姐姐的幫助下我們很快把練習冊拿到了教室。我趕忙說:“大哥哥、大姐姐謝謝你們,耽誤你們上課了。”大哥哥、大姐姐謙虛地說:“沒關系,這是我們應該做的。”雖然他們做的是小事,但讓我感到心里暖暖的。
其實我們身邊這樣平凡小事很多。還有一次,上完書法課,我和奶奶乘brt回家,那時正逢高峰期,車上人很多,挨挨擠擠的。我們又拿了許多的東西,在車廂里扭起了秧歌,東搖西擺的。這時一個維吾爾族的抱著小妹妹的阿姨連忙從座位站了上起來,要扶奶奶坐下。奶奶和這位阿姨互相謙讓起來,最后奶奶抱著小妹妹坐在了座位上。一路上大家歡聲笑語地拉起了家常。這么多的小事都說明了中華民族是個團結的大家庭,誰有了困難大家都會相互幫忙的。雖然我們的語言不怎么相通,生活習慣不怎么一樣。但就像歌里唱的那樣我們手拉手,心連心,民族團結一家親。
2025年同心營心得體會 篇6
開學時,我們增加了一門新的課程,那就是民族團結課。這門課程是由熟悉的“新”老師——楊老師給我們上。楊老師講課很詳細,也很吸引人,總能把我們帶入優美的民族圣地中去。有幾次,我看電影時都還沒有回過神來呢!現在已經過了大半個學期,再記一次民族團結課,該記哪一節好呢?不如就記前不久剛上過的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布依族吧!
那節課還是像往常一樣,在鈴聲“叮鈴鈴”的響起來后,我們開始看民族底片。通過看民族底片我知道了布依族是水稻民族,靠種水稻為生,而且布依族婦女的衣服是自己縫制的,很合身,顯得她們很苗條。主要是以藍色、白色和黑色為主。頭上不像有些民族是戴帽子,布依族是包白頭巾;布依族女孩從小學習蠟染,就連她們的衣服上也有蠟染,讓人覺得雖不艷麗,卻有一股典雅樸素之氣。楊老師還跟我們說,雖然布依族和之前學過的布朗族名字很相似,但他們是截然不同的;布朗族是云南特有民族,而布依族是分布在南方的民族。接下來,我們通過看PPT知道了布依族的特色,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蠟染”和“吊腳樓”。蠟染在民族底片中提到過,是布依族女孩從小要學習的一門工藝。因為是用蠟來染,所以我認為蠟染工藝很粗糙,圖案不會太精巧,可看了圖片后我才發現,蠟染工藝其實很美麗,也很精致。這說明布依族女孩是心靈手巧的。吊腳樓是布依族獨特的房子,就像是吊在山上的樓,而且附近青山綠水,碧波環繞,住在里面有一種自己是隱者的感覺,每天看著一座座青山被綠水環繞著,那感覺真是舒服極了······
這堂課讓我有很大的收獲,我知道了布依族的特色,知道了布依族的居住之地是個如此之美的地方,下次有時間我一定到布依族居住的地方去看一看。
2025年同心營心得體會 篇7
我愛我的祖國,我的祖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五十六個民族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祖國,愛我中華!
五十六個民族生活在這個遼闊而富饒的的土地上,各民族都有悠久的歷史,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和語言文字。在華夏這片波濤洶涌的大地上,在寒風凜冽的世界第一高峰,插著一面用愛凝結成的,流芳百世的旗幟,它就是以“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為目標的民族精神!一個國家的建設不能僅僅靠一個人,要靠全國人民的智慧和雙手來建設。魯迅曾說過:“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聽說過“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的諺語嗎,連三個臭皮匠的智慧,都能頂一個諸葛亮,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團結的`力量大嗎。
社會主義榮辱觀中曾提到: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每個民族的文化傳統都是不一樣的:苗族的服裝和飾物特別漂亮;云南的傣族孔雀舞姿態優雅;云南彝族的火把節特別壯觀;新疆的葡萄干味道香甜……
今天,我們站在國旗下,看到冉冉升起的國旗,就仿佛看到無數革命先烈。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冒著槍林彈雨,寧愿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也要換來和平。所以,我們更應該團結一致,不讓我們這個大家庭再次支離破碎。蔚藍的天空,是因為有了白云的點綴才不會孤單;寬廣的大地,是因為有了萬物的裝點才會生機盎然;美麗的鮮花,是因為有了綠葉的襯托才會顯得更加純潔、高貴。
聽,蘆笙和嗩吶一齊吹響,看,乳燕雛鷹比翼飛翔。五十六朵鮮花爭相開放,裝點祖國萬里大花園。讓先輩的英靈自豪地驚嘆,啊!這就是我的中華!這就是中華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