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重教文明禮儀的心得體會(精選9篇)
尊師重教文明禮儀的心得體會 篇1
今天下午最后一節(jié)課,體育上室內課,我們在班里寫作業(yè),我正認真思考著一道數(shù)學題時,七班一個同學來我們教室找體育老師。我本理都沒有理,但他說的話讓全班每個人都注意到了。這話大概意思是他們班體育課被歷史老師征用,上成了歷史課,有幾個人不高興,就成心搗亂,把歷史老師氣哭了!
一時間,我們都十分驚愕。先不管這件事是真是假,單是成心搗亂氣歷史老師就已經夠惡劣的了。沒想到這種事會真的發(fā)生。那可是傳授我們知識的老師呀!
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尊重老師?若無老師,或許現(xiàn)在我們每個人都什么都不懂,是文盲!中國就會倒退。老師,絕對是每個人除父母外,第二要感謝的人了。他們,是世界上最應該受到尊重的人,他們的教書育人是神圣的,是我們仰望而觸及不到的。若一個人不尊重老師,我無法想象。
這與上個月出現(xiàn)的罵老師事件不是性質一樣嗎?或許,在注意學習成績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個人品行。更何況,不尊重老師的人成績也不高呀。記得今年軍訓中,有學生打老師的,被教官狠批。縱使教官身上有無數(shù)功績,他們也沒有忘記——每個人都應當尊重老師。
我們要尊重老師。但是,在這個社會上,竟還有許多家長帶頭打老師、罵老師的。可悲呀,可恨呀。這種人終不會有好下場。
在“尊師重道”中,“尊師”排在最前,尊重老師比注重道德還更重要,難道我們不應該尊重老師嗎?
作為一個人,一個中國人,尊重老師很重要。
尊師重教文明禮儀的心得體會 篇2
老師是我們2班的班主任,老師面部略帶圓形,高高的鼻梁上架著一副稍有度數(shù)的眼鏡,而一雙黑亮的眼睛卻炯炯有神,不很長的頭發(fā)盤在后腦勺上。他大約一米六幾的身材,平時總是穿著一身樸素的衣裳,更顯出他苗條高雅的容姿。
老師像慈母一樣關心愛護著每一個同學,希望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長大成為有用之才。在我每學期的評語中,他總是熱情洋溢地肯定我活潑,可愛,在課堂上響亮清脆地回答問題,以及具有創(chuàng)造力的提問,作業(yè)完成認真,書寫端正,是個上進心很強的孩子,同時告誡我不要講小話,不要貪玩,別讓老師生氣,要多讀書,多積累,讓自己的知識更豐富。我感謝老師的諄諄教導,不辜負老師的殷切期望。
老師是名副其實的嚴師,無論是課堂上還是課余時間他都會嚴格要求每一個同學,他好象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和順風耳,課堂上誰有小動作,講小話,他盡看在眼里,聽在耳里,他不會用批評的語氣總是很巧妙的說一聲“有發(fā)言的請先舉手”,即時課堂上鴉雀無聲。如果某個同學的作業(yè)做的馬虎,他一定罰你重做,老師對比較頑皮的同學,從不用體罰,他的妙招就是讓他重復地寫生字,抄課文,這樣很有效用,一些同學真的改正了不良毛病,還從中提高了同學的文化知識。
總之,我們的老師非常有愛心,待人非常和氣,平易近人,要求非常嚴格,處事非常有方法,是我們非常尊敬的好老師。
尊師重教文明禮儀的心得體會 篇3
怎樣尊重老師首先,要在認識上,感情上去理解老師、體貼老師,不能簡單地認為老師是為了某種功利來從事教書育人的工作,記住“那塊黑板擦去的是功利,寫上的是真理”,老師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還在備課,批改作業(yè),學生全部酣然入夢的時候仍在查寢。這種辛勤的勞動,以是為了誰呢?如果是真是想的這樣,他們又何必如此辛苦地工作呢?大可不管我們的學習、紀律、衛(wèi)生。這些超出工作時間的勞動又沒有經濟報酬呢?因為這些,所以我們更要理解老師的價值取向。
其次,要尊重老師的勞動。課堂上要認真聽講,積極思考,這也是尊重。學習中以進取的心態(tài),嚴謹?shù)娘L格,參與活動,完成學習任務也是對老師的尊重,有創(chuàng)新意識,對老師的教學提出建議,同樣也是尊重老師的一方面。
第三,要接受老師的教育,在成長過程,有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可關鍵是能否知錯就改,如果能,那既表現(xiàn)出我們的寬廣胸懷,也表現(xiàn)出對老師的尊重。遺憾的是有些同學知錯但不改錯,惡意頂撞老師。所有的一切,無一不透露著你的不可理喻,缺乏改錯的胸襟和你的無知、愚蠢。因此,我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能知錯就改,接受老師的教育,這同樣也是對老師的尊重。
第四,要養(yǎng)成使用禮貌用語,主動向老師問好的習慣。如果你主動說了一句‘老師好’,這樣不僅反映出你的高尚品格,還增進了師生感情,體現(xiàn)出你文明禮貌的素養(yǎng)。
也許,我們真正形成尊敬老師思想和局面,還需要一個過程,但是我們要努力做到以上四點。尊敬老師從點滴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
尊師重教文明禮儀的心得體會 篇4
老師就像辛勤的園丁,我們就像祖國的花朵,老師用辛勤的汗水澆灌著我們成長。那么,我們是不是要從點點滴滴開始尊重老師呢?
在我們班上,無論什么課,大部分同學都在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可是有的同學卻在下面講話,打擾了老師專心致志講課的精神。還有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讓同學們回答時,有許多同學會爭先恐后的舉手發(fā)言,認真思考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讓老師很高興。還有一些同學在老師請他回答問題時,亂答一片,說的亂七八糟,牛頭不對馬嘴。有時令老師哭笑不得,有時令老師很高興,有時令老師很生氣,有時令老師很滿意,還有時會給我們班帶來歡樂。同學們,我們是不是要上好每一節(jié)課來尊重老師的付出呢?
還有在班上,老師每天布置作業(yè),大部分同學都會認真地完成,但是有一些同學卻不簽名,甚至不寫,唉,我們的老師都拿他們沒辦法,這也是對老師的不尊重啊!
同學們,老師用辛勤的汗水賜予我們知識和力量,我們一定要從點點滴滴開始尊重老師。
尊師重教文明禮儀的心得體會 篇5
老師,這是一種艱辛的職業(yè)。老師,不但給予了我們書本上的知識,還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所以,我們要尊重老師。
每當老師在課堂上講課時,我都會認真地聽講,即使是我學過的內容,我也依然會認真的聽講,心想:就當是復習吧,如果是我沒學過的,我就會全神貫注地去聽,聽懂老師的解題思路。
每當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有4,5項那么多的時候,我通常都會抱怨一下,可當我想起我們只用做4,5項作業(yè),可老師卻要改我們的好幾十倍。那我就會把那小小的怨氣給“消滅”掉。
記得有一次,有一位老師冤枉了我,以為我的作業(yè)沒有做,她大聲訓斥了我,當時我的心里是多么委屈啊,后來是因為老師忘了有一些同學的作業(yè)本是重復了前面一部分,而后面一部分是沒有的。但事后老師也向我道了歉,我心里也默默原諒的她。因為我覺得老師可能是因為工作壓力大,才會這樣看錯眼的。
每當我去老師辦公室時,如果有老師出來,我會主動為她讓路,不像有一些同學,還要專門跟老師擠,擠不進去還要橫著身子,蹲低,這樣來擠進去。我覺得這些同學真是太沒有禮貌了。
我就是這樣尊重老師的,因為或許以后我出人頭地的時候,我還得要好好感謝現(xiàn)在教我的老師呢。
尊師重教文明禮儀的心得體會 篇6
我最尊重的老師是我的國畫課老師——劉蘇卉老師。其實,她是個語文老師,只是愛好國畫而已,但她長得特別漂亮,在一次課余的興趣小組上,我第一次見到蘇老師,她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睫毛,她的鼻子小小的,嘴巴也小小的,能說會道。
最重要的是,她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還很關心別人。
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萬象更新的星期三,可是在這個美好的日子里,我的心情卻非常非常地糟糕。因為那天數(shù)學考試,我竟然只得了89分!你知道那89分意味著什么嗎?我可是全年級數(shù)一數(shù)二的優(yōu)秀學生,這意味著我那段時間學習得很糟糕,竟然錯了11分!我很委屈,就大哭了一場。
下午,我便帶著哭紅的眼睛去參加學校的興趣小組。
到了興趣小組,我很委屈地坐在位置上,劉老師看見了,趕緊過來問我:怎么了,邵羽彤?我的心情本來很糟糕,被劉老師這么一問,心中的委屈又泛上來,支支吾吾地說:“我——考試——只得了89分。”
劉老師說:給我看看你的試卷。我便把試卷找出來交給了劉老師,她翻了翻我的試卷,笑盈盈地說:沒事,就只錯了三道題,而且都是粗心造成的,只要你以后考試的時候認真檢查,應該就能考好了!我半信半疑地問:真的嗎?劉老師眼神堅定地看著我說:一定的!
聽到這話,我心里頓時開心了許多,衷心地對劉老師說:謝謝!
這就是我最尊重的老師——劉蘇卉老師!她善解人意,關心學生,是我學習的榜樣!
尊師重教文明禮儀的心得體會 篇7
古人云:“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這名話的意思是:會學習的人,老師省力但學習效果卻很好,學生對老師也很尊敬;不會學習的人,老師不但要花更多精力,而且學生還會埋怨老師。從這句話的意思來看,學習很大程度上在于學生自己。但無論自己學得怎么樣,我們都應該感謝老師、尊敬老師。因為正是有了他們的諄諄教導,我們才能成長為蒼天大樹。
在眾多老師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我們的班主任——王老師。
王老師是一個很能干的人。她從我們七歲開始教我們,一直教到到了十三歲,把一個個無知的我們培養(yǎng)成為一個個能說會道的六年級學生。在這過去的六年中,王老師每時每刻都在嘔心瀝血,為我們操勞著。
“師必勝理,行義,然后尊。”這是孟夏紀寫在《呂氏春秋》中的一句話。教師為人師表,必須要有淵博的知識和高尚的德行,才能得到別人由衷的尊敬。我認為王老師就是由于有著淵博知識和高尚的品質,才得以當上我們年級組組長,并讓我們班同學這么尊敬她。
“心術既形,英華乃贍。”這八個字拿來形容王老師最恰當不過了。王老師把她的身心全部融入到了她的工作中,把自己所懂的知道一點一點地灌輸給我們,直到我們茁壯成長成一株株小樹。王老師的氣度也不凡——腹有讀書氣自華。她獎罰分明,不會顛倒是非。在事情沒弄清楚之前,她決不會不分清紅皂白各打五十大板。她總是在弄清真相以后,再該獎的獎,該罰的罰。
“師以質疑,友以析疑。師友著,學問之資也。”拜老師是為了解答難題,交朋友是為了辨析難題。老師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人。王老師不僅給我們傳授知識,也給我們傳授經驗。不管課堂內還是課堂外的事,她都會給我們講。她讓我們學習不能局限于課堂,而應該多方接納。她的這種教育方法,讓我們受益匪淺,大大開拓了視野。所以,我要感謝王老師。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熟成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老師,真是我們學業(yè)有成的好幫手,所以我們更要感謝您——王老師!
尊師重教文明禮儀的心得體會 篇8
何謂教師?在我看來,教師就是教給我們知識,教會我們做人的人。同時,他還是我們的第二任父母。因為有他的教育,才讓我們從一個無知的孩童變成了一個有理想的青少年;因為有他的教育,才讓我們知道如何做一個好公民;因為有他的教育,才讓我們這個社會變得越來越和諧。
老師的精神是崇高的,偉大的。他們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地耕耘,無私地奉獻,澆灌一株株幼苗,使她茁壯成長。他們長年累月地消耗自己的光能,來照亮一代代祖國的花朵。因此,人們才會有那么多優(yōu)美的詞來贊美老師,把老師比作“園丁”、“蜜蜂”、“蠟燭”、“火炬”......
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說的就是要我們愛戴老師,要像待自己的父親一樣尊敬老師。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尊敬老師的佳話啊!舉世聞名的物理學家居里夫人,在發(fā)現(xiàn)放射性元素“鐳”之后,聲譽極高,當她站在主席臺上準備演講時,她一眼看見自己小學時候的老師,就疾步走下主席臺,來到老師的身旁,深深地吻著老師的臉頰,然后推著老師的輪椅緩緩走向主席臺......
一個人,無論他的成就有多大,地位有多高,如果飲水思源的話,他都不會忘記自己的老師。試想一下,如果沒有老師,又何來的知識?如果沒有知識,又何來的人才?如果沒有人才,又何來的國家強盛?
你說,我們該不該尊敬老師呢?
尊師重教文明禮儀的心得體會 篇9
荀子有言:“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悠悠兩千年儒家文化闡釋了何為禮,也正是禮使其薪火相傳。
中華血脈五千年,濤聲依舊,雄風猶在。也正是因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看,非禮勿動開始,我們祖先就一直走在追求禮儀文明的道路上。前有“孔融讓梨“后有”毛澤東敬師“。從古代的頭懸梁錐刺股,到周恩來的”為中華崛起而讀”。從家喻戶曉的雷鋒的毫不利己,到張海迪生命不息學習不止的堅持。這都是由禮儀匯聚起的風尚。
而對于個人而言,禮儀體現(xiàn)了個人的教育教養(yǎng)和風度魅力,還體現(xiàn)出一個人對社會的認知水準,個人學識,修養(yǎng)和價值,但個人要有辨別文明禮儀好壞的標尺,去衡量自己,審視自己,使自己做一個講文明,知禮儀的人。
現(xiàn)今,我們處于快節(jié)奏的社會里,人與人的交往流于表面的,一次兩次的,這往往會根據(jù)第一印象對一個人進行定論。在這近十四億的人口。如若試想,一句不堪的抱怨也許是個事,如若乘以十四億呢?一個文明的行為也許微不足道,如若乘以十四億呢?社會就是由人組成的,如若每個人講文明,知禮儀,那這社會就是文明的海洋,人可以在浩瀚的文明海里遨游。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禮儀是對他人的尊重和理解的過程與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yǎng)的體現(xiàn),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xiàn),是一個城市的臉面,也是國家的臉面。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禮儀,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行動起來吧,朋友!讓我們帶著禮儀走進學校,讓學校充滿歡聲笑語,高高的揚起我們的雙臂,去擁抱一個美麗的夢,把自己變成文明樹,去體驗文明的歡樂。人人從我做起來,要讓大地綠起來,讓文明的花朵在知禮儀的氛圍中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