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限放煙花爆竹心得體會范文(精選4篇)
禁限放煙花爆竹心得體會范文 篇1
古城的天空,猶如湛藍的深海,古城天空中的云朵,猶如小孩子最純潔的微笑,早晨的陽光,最美麗,那是幾年前我們古城西安的景象,而現在,我們常常會為了自己一時的快樂,污染了那片我們共同呼吸,共同生活的天空。
每當快要過年時,街上便會有許多賣煙花爆竹的攤點便開張了,家長們也會帶著孩子去買,小孩子也便會拿著爆竹玩,雖然好玩,但如果使用不當,不但會傷害自己,還會傷害到他人。
每當過年時節放煙花爆竹已成為中國人的習俗,春節的“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音,如花朵般綻開的何種顏色樣式的煙花,已經成為中國人過節時密不可分的一樣重要活動,為春節增添了一份喜氣洋洋的氣氛,是即使漂泊在外的游子感受到家的溫暖,但大家在放炮帶來了快樂之余,卻為我們的生活環境帶來了許多的害處。
近幾年來,我們古城西安的空氣質量越來越差,頻頻出現霧霾天氣,這對生活在線的市民們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當然,這些狀況也離不開煙花爆竹的污染。有照片顯示,初一的早晨,小區的地面上因為昨晚居民們放煙花爆竹而留下了鞭炮的外包裝,我們生活的小區地面有了這些東西的“裝飾”令人無比討厭,空氣中也總是彌漫著煙花爆竹留下的煙味,這些東西東會對我們生活的空氣造成嚴重的污染。
為了我們的城市,為了我們生活的環境,為了大家能夠看到更多的藍天,請大家盡量少放炮,甚至做到不放炮。
不燃放煙花爆竹,攜手呵護古城藍天!
禁限放煙花爆竹心得體會范文 篇2
過春節,“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句古詩常被我們掛在嘴邊。不過,這個新年,五年級的少先隊員——我,為了“防治霧霾,保護環境”,準備標新立異——不放鞭炮!
當我把這個“荒唐”的想法告訴我的父母時,他們吃驚地問我:“你以前不都吵著嚷著讓我們給你買鞭炮的嗎?怎么今年不放鞭炮了?”我義正辭嚴:“歡樂的春節需要我們自己營造,比如包餃子、做湯圓;放鞭炮雖然帶來了濃濃的節日氛圍,但是也帶來了濃濃的霧霾,毀掉鄉下這新鮮的空氣。”爸爸媽媽聽了這番話,若有所思地向我點點頭。
除夕夜,我們家并沒有放鞭炮,但是,窗外那其他人放炮仗的聲音讓我心里癢癢的——要不還是買幾支炮仗放放?但是看到了在廚房里忙碌的父母,想起昨天晚上對他們說的話還有網絡上“過年不放鞭炮”的倡議,只好搓著手心,堅持著“防治霧霾,保護環境”的立場。
大年初二,窗外的炮仗聲總算少了起來,沒放炮仗的我心里反倒格外舒坦——人家說不開車沒做到,不開空調沒做到,總算做到了一個“過年不放鞭炮”,也算是我為保護環境出了一份力。而且,經過了這個“第一次”,我決心保持這一“優良傳統”,為霧霾防治出把力!
禁限放煙花爆竹心得體會范文 篇3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農歷春節了,小孩、大人們都沉浸在節日的喜氣中,但是一種與現實文明社會格格不入但是又在每個中國人心中根深蒂固的風俗習慣卻也隨著節日的臨近而逾演逾烈——燃放煙花爆竹。煙花爆竹燃放起來雖然美麗、漂亮,但人們卻不知道,煙花爆竹讓我們的新鮮空氣受到嚴重的污染,經常會看到天空灰蒙蒙的,特別是近幾年來,“霧霾”這個詞出現在我們耳朵中的頻次越來越頻繁。 今年,金華市人民政府出臺了《金華市人民政府關于20xx年市區禁限燃放煙花爆竹的通告》,通告中規定:市區二環以內(東至二環東路、西至二環西路、南至二環南路、北至二環北路),除20xx年2月xx日(農歷十二月三十)、2月xx日(農歷正月十五)允許適當燃放部分品種的煙花爆竹。確實,也可以從我們身邊的許多事情看得出,今年金華市政府對禁放煙花爆竹下了多么大的決心。如比:爸爸說他們單位所在黨支部,所有黨員都簽了《黨員帶頭不燃放煙花爆竹的承諾書》、張貼在家門口的《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告知書》、年前年后在街上來回巡講的宣傳車以及年后在臨街店門上張貼的《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宣傳單》。
隨著方方面面宣傳的深入,作為小學生的我也逐步認識到了燃放煙花爆竹的危害。不禁為自己以前的做法而到臉紅,除夕夜在爺爺家,爸爸給我買了幾種小型煙花,我說:“不放”,爸爸說:“今天是除夕夜,又是在二環以外,可以放呀!”我說:“除夕夜我也不放”。后來
才知道,爸爸是故意考考我的,但為了哄我開心,他自己把煙花放了,并說:“下不為例、下不為例”!
盡管我們都在努力,但是半夜我還是被所謂的“開門炮”吵醒了(所謂的“開門炮”就是鄉下在新年鐘聲敲響時,家家戶戶都開門拜天地,放鞭炮以迎接新的一年,祝愿新的一年順順利利、合家幸福的意思)。并一直持續到天亮,聽著不絕于耳的鞭炮,我還是沒有戰勝瞌睡蟲,慢慢進入了夢鄉。
夢中,我夢見了過年的時候,人們再也不放煙花爆竹了,原來賣煙花爆竹的商店都改成了鮮花店,環衛工人再也不要為滿大街的煙花爆竹的殘余垃圾而累得滿頭大汗了。抬頭,我看見了藍藍的天、潔白的云;張嘴,我呼吸著從未有過的清新的空氣。
讓我們全社會動員起來,杜絕燃放煙花爆竹,盡我們每個人一份責任!讓原來那新鮮的空氣再回到我們的身邊!
禁限放煙花爆竹心得體會范文 篇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戶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當春節的腳步輕輕靠近,就會有這樣熟悉的畫面映入眼簾:“噼里啪啦”的爆竹聲此起彼伏,競相歡叫,縈繞耳畔;五彩繽紛的煙花,給深沉的夜幕添加了一道道絢麗的色彩。這喜慶的煙花爆竹,給神州大地增添了濃濃的年味。
過年放鞭炮是我國的傳統習俗。自從爆竹煙花發明應用至今,由于傳統習俗和商家逐利的原因,品種花色日漸繁多,其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當人們興高采烈地燃放著煙花爆竹時,又有多少人會去關注這美麗的背后所潛藏的危險呢?
今年初六早晨時,一個小男孩用易拉罐蓋住鞭炮,點燃鞭炮后易拉罐炸起,男孩的眼睛被炸傷,眼角嚴重受損。而貴陽市的一位龍女士走在大街上,被從天而降的鞭炮炸傷,右耳耳廓被鞭炮炸傷,耳膜出現暫時性失聰。據有關部門統計:去年因燃放煙花爆竹導致受傷的人數多達551人,死亡5人,引起火災378起。這是多么觸目驚心的數字呀!
燃放煙花爆竹不僅會給我們的身心帶來傷害,使財產蒙受損失,而且燃放煙花爆竹會帶來大氣污染、噪聲污染、固體廢棄污染物等。因此,春節前夕,市政府規定今年二環內,除農歷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這幾天外,都不能燃放煙花爆竹。我們應遵守政府的規定,堅決抵制燃放煙花爆竹,讓假日里的笑聲每時每刻伴隨我們。
為了我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為了我們的城市整潔美麗,為了我們的國家與美好的未來,讓我們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以文明之火、禮儀之花來取代煙花爆竹的燃放。這樣,我們才能有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才能有一個清澈明朗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