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心得體會(精選3篇)
2025年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心得體會 篇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每個人責無旁貸的義務。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只有孝敬自己父母的人,才會真心懂得去愛別人。
今年中秋節前的一則新聞震驚了我,中秋本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但洛陽市卻發生一件令人揪心的事:9月18日晚,一對空巢夫婦被發現死在出租屋里,遺體已經腐爛發臭,而他們有三個兒子。這本是“常回家看看”入法之后首個團圓假,老人的過世給那些在外地工作的子女提個醒:要常回家看看。
我從來都看不起不孝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同這些人做朋友,試想,身之發膚受之父母,卻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他能會真誠的對待別人。
在基層工作處理家長里短的事兒時,一遇見有人不贍養老人,我就生氣。特別是聽到有人為自己的不孝找借口:或小時候父母偏心不親自己,或因父母沒給自己看孩子,或是弟兄多,怕自己出力多吃虧等等,理由不一而足,反正是父母對不住自己,他們老了不該自己管。我更是大聲斥責他:“沒父母會有你,不親你你會長大,不求你回報他們多少,只求你能給母親買點好吃看看他,還她十月的懷胎苦,多陪父親說說話,還他教你牙牙學語情。”
我拿我父親的事例勸解他們,父親弟兄三人,爺奶一直由父親贍養,奶奶去世后,十一年前父親患喉癌動手術失聲,即便如此,他也沒想著讓爺爺在三兄弟家輪流管,用父親的原話:“你爺年紀大了,跟著咱家,已熟悉他的生活規律,來回折騰,容易生病。”可不是,九十歲高齡的爺爺,被自己是病人,還需他人照顧的父親伺候得身體很好,能到處走動,這個大家從沒因照顧老人的事生氣,父親贏得一大家子的愛戴和全村人的尊重,我們小輩們也都學會愛護老人們。
我勸告不孝的子女時常說:“一對老人可以養活起三四個孩子,而幾個孩子難道撫養不了兩個老人,弟兄中只要一個人帶頭孝敬父母,會帶動其他人的,孝敬老人不虧,人在做,天在看,是行善積德,何況還是給后輩樹立榜樣呢?”因在兒子小時候時詳細解讀和背誦過《弟子規》,我拿里邊寫的“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解釋給他們聽:雙親疼愛我,我孝順他們沒有什么難的。如果雙親不喜歡我,討厭我,我還能盡子女的孝道,這個“孝”才稱得上“賢”。如果他們有了過錯,我們也要想辦法讓他們改正。只有發自內心,做到和顏悅色,勸勉時注意尊重,肯定可以感動父母。人稱為萬物之靈,就是因為人有仁慈之心。有仁慈之心的人,一定會孝養他的父母。如果我們今天不孝敬我們的父母,上行下效,將來我們老了,下輩子孫同樣也不會孝敬我們。常是盡自己微薄之力,用苦口婆心的規勸和法律法規的約束,勸醒了一部分良知未泯的兒女們。
愛老人,從現在做起,從愛自己的父母做起,不要再出現“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心痛,父母年輕時撫養教育兒女不易,年老身體不好卻也不愿麻煩子女,他們不為索取,不求回報,點點滴滴都讓我們感動,也教會我們怎么做好父親母親。其實我們的孝,可以體現在點滴小事中,電話中幾句暖心的話,回家一包小小的糖果,孩子們一個親吻,甚至是你多吃一碗飯,拿走他們親手種的蔬菜,都會讓父母高興好長時間,他們不是在意你回家買的東西多不多,貴不貴,在意的是你過的好不好,身體棒不棒。這種愛像春日的陽光,暖暖的,暖暖的。
愛老敬老,從我們做起,付出真心、真愛和真情,將尊老、愛老、孝老發揚下去。
重陽適逢周日,姐妹們回家看老人去。
我爺爺小時候苦,不知他的生日,我家把重陽節定為他的。生日,在此祝九十高齡的爺爺生日快樂,健康長壽,也祝天下老人節日快樂,長命百歲!
2025年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心得體會 篇2
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我準備幫奶奶洗一次腳,因為從小到大都是奶奶給我洗腳的。我記得每一次都是奶奶把腳盆拿到我面前,輕輕地揉著我的腳,那感覺真是太舒服了。晚飯剛吃過,我早早地就把洗腳盆和毛巾準備好了,準備給奶奶一個驚喜。這時奶奶突然走進來了,我立即把洗腳盆和毛巾端到奶奶面前說:“奶奶,我想為你洗腳。”奶奶笑得合不攏嘴,開心地說:“好孩子,真是奶奶的乖孫女!”我先讓奶奶坐在凳子上,放上滿滿一盆熱水,用手感覺感覺,水溫差不多了。然后再蹲下來輕輕地把奶奶的鞋子、襪子脫下來放在一邊。“奶奶把腳放進來吧!我會好好伺候你的。”我開心地朝奶奶一笑。當我的手摸到奶奶的腳時,不禁心里一顫,原來奶奶的腳是那么粗糙。是啊,奶奶辛辛苦苦勞累了一輩子,到現在還要天天給我洗腳,我心里真是慚愧啊!我慢慢地把奶奶的腳洗了一遍,然后輕輕地按摩了一遍。我很認真地對奶奶說:“奶奶,我以后天天給您洗腳。”奶奶開心地笑了。
2025年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心得體會 篇3
尊老敬老的一天——重陽節,在這天,我將要完成一個很重要的任務,那就是與爺爺化敵為友。有一句話說得好“不知道明天要做什么,是最失敗的人。”在重陽節的前一天晚上,我早在筆記上刷刷地寫下明天的任務,我不知道能不能完成,心里特別沒底,但也是一閉眼就睡著了,反正盡力就行,因為心誠則靈。
早上,一如既往,爺爺總是比我出去早,我跟外婆道別后,就匆匆地跑出去了,中午,我的腳步便特別沉重,以“慢羊羊”村長的速度來到了家門前,一想到敲門要喊:外婆,爺爺,我回來了。我的右手從棕色的門上落了下來,我在家門前徘徊著,每次舉的手又落了下來,要說的那句話又咽了回去,我不知道怎么,有一股力量吸引著我的手,我還是敲了敲門,但是始終沒有勇氣喊出那句話。外婆邁著蹣跚的步伐來開門了,我臉上洋溢著笑容,像平靜的湖水上泛起層層漣漪。我看見爺爺還是漠不關心,沉默不語,我像,那股力量還是外婆高興的心情,仍然沒有爺爺的份。
外婆喊:“吃飯了!”“我幫你爺爺盛些雞肉進一個碗里。”我本來還是十分隨意的坐到飯桌前,一手托著下巴,一手拿著筷子,無精打采的吃起飯來。這時我靈感突發:幫爺爺盛飯吧!于是我對外婆說:“外婆,我來盛飯!”于是我在熱氣騰騰的雞湯鍋里,把雞腿,雞脯肉,雞肝都拿一個小碗裝給了爺爺,然后又踮起腳,從從櫥柜最上層,用拇指和食指,擺著一副很嫌棄的樣子,把爺爺的碗拿了下來,我都不敢看,捂著鼻子把碗拿到了池子里,用了很多的洗潔凈,又幫爺爺盛了飯,才坐下,剛要拿筷子,又忙去拿洗手液洗手。爺爺這次吃飯沒有落在地上那么多飯,可他吃得下,我怎么也吃不下。
這天,爺爺好轉了一點,放在桌上的垃圾能主動清理,電視音量也沒這么大,我覺得這挺好的,這也許是我的心理作用,用心去對待,事情就不同了。晚上,我寫完作業。爸爸打來電話和我寒暄幾句話后,就冷不丁的冒出這樣一句話:“重陽節是我生日。”說完便掛電話了,我心里很內疚,為人子女十二年,連父母的生日都不知道。從前就算我知道,也不會有什么反應,但現在經過老師的教育后,我就在睡覺前發了這樣一條短信“爸,今天是重陽節,也是您的生日,我沒準備什么禮物,就祝你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