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那些冬奧教給我們的事心得(精選9篇)
2025那些冬奧教給我們的事心得 篇1
擁有熱愛的力量,不畏懼失敗。
在奪得金牌后,有記者問谷愛凌,你成功的秘訣是什么?她說:" 我覺得我跟所有人都一樣,只不過我對一件事有很大的熱愛,也有很大的夢想。"她對滑雪的熱愛源自 3歲那年。那時,酷愛滑雪的母親在美國加州一家度假滑雪場做兼職滑雪教練,她常把愛凌帶到滑雪場。在母親的影響下,愛凌對滑雪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很快,她就能在雪地上嫻熟地穿梭在山林間,完成貓跳這樣專業的動作,甚至還能自如地進行后空翻。
在她看來:"滑雪不是每天去打仗的樣子。滑雪本來是飛翔,是好玩,是創造。每天出去在太陽下面,在美麗大自然中跟朋友們去享受在空中的感覺。"正因如此,她從不害怕失敗,因為對她來說,滑雪并不是為了打敗別人,贏得比賽;而是為了挑戰自己,看看自己究竟能把這個雪上游戲玩到什么程度。
抱著這樣的想法,她才會在大跳臺決賽的關鍵時刻,放棄媽媽的保守建議,向高難度動作發起挑戰。很多人因為害怕失敗,對未知的事物望而生畏。因為害怕失敗,不敢追求喜歡的人;因為害怕失敗,不敢嘗試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因為害怕失敗,所以放棄努力,寧愿躺平。之所以如此畏懼失敗,大概是因為我們從未真正熱愛過什么吧。什么是真正的熱愛?真正的熱愛,其實源自一種感知力。谷愛凌所熱愛的,是一種在戶外自由玩耍的感覺。她熱愛的是在雪上飛翔的感覺,是在山林自如穿梭的感覺,是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做自己的感覺。而滑雪恰恰給了她這樣的感覺。這種感知力,是通過不斷體驗、不斷感受而變得越來越敏銳的。
專欄作家山本美芽提出了" 感官抽屜"這個概念,就是把你體驗到的各種感受積累起來,從中找到你真正熱愛的事。當我們真正熱愛一件事的時候,就會忘記恐懼、忘記失敗,只剩下好奇、專注和享受。
2025那些冬奧教給我們的事心得 篇2
2月4日晚上8點,眾人期盼已久的20__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在鳥巢成功舉行。這天是立春,立春是一個好的兆頭,諺語“一年之計在于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我想張藝謀導演也是采用了這個道理。
開幕式隨著二十四節氣和《立春》歌曲倒計時開始,立春有開始之意,冬奧會的開幕式選在這一天,我覺得寓意著中國有一個好的開端,未來會越來越好,一起向未來!讓我覺得最震撼的便是黃河之水從天上來,河水以高科技的方式展現在我的眼前,帶給我視覺上的驚艷,我那時那刻內心只有兩個字:絕了。中國絕了!接下來的國旗入場,可以看出中國的細心,用心。
五星紅旗在56個民族代表手中傳遞著,象征著祖國的統一,表達人們對祖國的熱愛。國旗最后傳到了升旗手的手中,升旗手的身影印在我的腦海,如果此刻來形容的話,我也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颯”,他們展現了中國風采,傳遞著中國風貌。接下來進行奏國歌儀式,全場起立,莊重的進行儀式,我內心充滿了激動之情。
還有一個場面是冰立方破裂形成一個奧運五環,畫面非常唯美,我想我的祖國如此強大,沒有一個國家能把開幕式舉辦如此成功。破冰、破冰,破除國家間的隔閡,一起合作發展向未來。當中國的運動員入場時,五星紅旗和五環定格在同一個畫面上,東道主的中國來了,一抹鮮艷的中國紅來了,我整個人都沸騰起來了,內心的激動已無法言表。中國參賽運動員有387人,達到了歷史最高,我不得不說,祖國我為你驕傲。
當演員舉著各個國家的地域牌舞動時,隨著舞動,一個大雪花形成,代表中國與世界友好往來和開放包容。彰顯中國禮儀之邦形象。煙花升起,形成一顆迎客松,歡迎世界各國的到來,再一次彰顯了中國禮儀之邦的中華文明。飛揚火炬的形成,讓我記憶深刻,隨著歌聲雪花形成一個火炬,最后變成飛揚火炬。內心激動,愛國等的心情匯聚在我胸腔內。我腦海中一直回響著一起向未來。
我們的祖國越來越繁榮昌盛,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應響應時代號召,努力學習,立身報國,追求更高,更遠,不負使命,把我們祖國建設更好,一起向未來!
2025那些冬奧教給我們的事心得 篇3
你知道嗎?20__年的冬奧會將在北京舉行,冬奧會的吉祥物是“冰墩墩”一只非常可愛的酷似航天員的冰晶外殼熊貓!
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叫“雪容融”,是20__年冬季殘奧會的吉祥物。別看我是一個小燈籠,但是我很喜歡滑冰和滑雪,也特別喜歡我們中國的國寶——大熊貓。當我聽說即將召開的冬奧會吉祥物是熊貓外形的“冰墩墩”時,真的是按捺不住對他的喜愛。
令人驚喜的是,有天早上我出門去玩,不經意間看到遠處有一個酷似“冰墩墩”的身影,我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仔細定睛一看,呀,真的是“冰墩墩”!我趕緊跑過去,熱情地和他打招呼,他說:“你好,很高興認識你,我叫冰墩墩。”
我對“冰墩墩”講述了自己對滑冰和滑雪的熱愛,談到了自己初學滑冰和滑雪的種.種困難。“冰墩墩”得知我非常羨慕冰雪運動員的冰上英姿,他鼓勵我說:“梅花香自苦寒來,希望你能堅持你的愛好,克服困難,相信有一天,你自己也能在冰雪滑道上一展雄風!”
在交談的過程中,我也對“冰墩墩”有了更多的了解。他是將中國國寶熊貓的形象與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殼相結合,健康活潑的熊貓形象象征著冬奧會運動員強壯的身體,冰晶外殼體現了冬季冰雪運動現代科技的特點。“冰墩墩”的整體形象酷似航天員,寓意創造非凡、探索未來,體現了追求卓越、引領時代,以及面向未來的無限可能。你們知道嗎?“冰墩墩”的左手掌心還有一個漂亮的心形圖案,代表著主辦國對全世界朋友的熱情歡迎。
愉快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傍晚,“冰墩墩”要離開了,臨走之前,他舉起有漂亮紅心的左手和我再見,對我說:“我會想你的,期待我們再次相見!”我依依不舍地對“冰墩墩”說:“我們一定會再見!”最后,我們約定在20__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的賽場再次相見!
2025那些冬奧教給我們的事心得 篇4
冬奧會真的來了。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于20__年2月4日在北京開幕,今天,冬奧會進入了百日倒計時。北京,這座從夏季奧運會走向冬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即將成為百年奧運新的里程碑。
回顧往昔,20__年的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又稱20__年北京奧運會,是一屆“無與倫比”的夏季奧運會;在時間過了13年之后,20__年,我們又將迎來一屆“精彩、卓越、非凡”的冬季奧運會。北京,成為當之無愧的“雙奧之城”。
今天,“雙奧之城”開啟了嶄新的冰雪新篇章,冬奧地標從藍圖變為現實;工業遺址與冬奧場館交相輝映;冰雪運動廣泛鋪開,冰雪產業全面發展;“冰絲帶”舞動神州,“雪如意”靈動八方……
當前,中國已跨入新的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貫穿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四大理念的北京冬奧會場館反映了鮮明的時代印記。
據悉,在冬奧籌辦過程中,冬奧會的建設者們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申奧理念,讓北京夏奧會場館遺產再次煥發活力,實踐了體育場館“反復利用、持久利用、綜合利用”的“中國經驗”。其中,在20__年11月實現了“水立方”向“冰立方”的華麗轉身;而“鳥巢”將于10月底完成北京20__年冬奧會場館改造工程,即將成為世界上一個承擔夏奧會和冬奧會開閉幕式的主場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在北京夏奧會臨時場館曲棍球場、射箭場的“土地遺產”上開工建設……
在宏大的場館建設過程中,建設者們堅持科技創新、綠色創新,為世界展示了由中國設計、中國技術、中國材料、中國制造組成的奧運場館建設的“中國方案”。
我們期待20__年2月4日這一天,當北京冬奧會主火炬點燃,當全球冰雪健兒匯聚在五環旗下,中國將兌現對國際社會的莊嚴,世界將迎來一屆“里程碑式的”奧運盛會。
2025那些冬奧教給我們的事心得 篇5
在這場開幕式上,有這樣的一些瞬間,讓我感到震憾和驚喜,不愧是我們的20__年冬奧會開幕式。
二十四節氣倒計時視頻開場,把最后一秒鐘留給立春,立春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首,這代表著一年的時光輪回,也代表人與自然和世界相處的方式,用它來倒計時,體現中國人對時間的理解,同時也寓意著各國朋友共同迎接一個新的春天。綠色的熒光棒,如同隨風招搖的小草,蘊含著勃勃的生機,白色的蒲公英載著希望飛向了海角天涯,把奧運的種子帶到全國各地,撒遍世界的每個角落。
通過了解,我知道這個開場的背后,是來自山東兩家武校的孩子們,手持9.5米長桿海風中練穩定性,為了這一刻他們進行了四個多月的訓練,熟練掌握自己的每一個口訣,確保每一個動作的準確性,做到人桿合一。也讓我認識到,每一個光彩奪目的背后,都有不為人知的辛苦,更是為這些幕后工作的主創人員感到驕傲和自豪。
破冰而出的五環,是我覺得最精彩的一個環節。一滴冰藍色的水墨從天而降,幻化為黃河之水,傾瀉而下,整個畫面的意境,來自中國古老的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翻騰的浪濤,最終凝結為一片晶瑩剔透的冰雪天地,一方巨大的水從冰面中升起,凝固成冰,過往23屆的冬奧舉辦城市的歷史,隨著環繞全場的2千道“激光刻刀”的雕琢閃回其上,最終定格為20__中國北京,隨后,冰球運動員與影像之冰球打互動,冰球在視頻空間中反復撞擊后,整塊冰立方漸漸碎裂,一個晶瑩剔透的冰雷五環破冰而出,這一行為過程被定義為“破冰”,“破冰”的行為,在中國文化中,代表打破隔閡、化解矛盾,走近對方、互相理解,用激光雕刻的五環,打開了一個璀璨琉璃的冰雪世界。
看到這里,我無時無刻都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從20__年“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到20__年我們“一起向未來”,在疫情依然肆虐的今天,大家都戴著口罩,齊聚北京,這體現了一種勇氣,也體現了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
還有我們的奧運吉祥物,可愛的冰墩墩、喜慶的雪容融,將陪伴全球冰雪運動員在雙奧之城北京創造一段冰雪奇緣。我祝福中國冰雪健兒表現神勇,大放異彩。
2025那些冬奧教給我們的事心得 篇6
雪花飛起,所有代表團的旗幟圍繞在場地內,星星匯聚成一個五環,這是北京20__年奧運會開幕式升起的“夢幻五環”,20__年夏季奧運會主題歌《我和你》唱響。
雪花火炬臺與夢幻五環交匯,這一刻時空交錯,從20__年到20__年,北京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雙奧之城”。夢幻五環高懸在場地,現場音樂變成了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主題歌《雪花》,在孩子們稚嫩的歌聲中,雪花影像層層熄滅,最后雪花中心的奧運之火緩緩熄滅。
冬奧會閉幕式上,“致敬雙奧”理念融入奧運之火熄滅環節,成為亮點之一。閉幕式導演沙曉嵐表示:“閉幕式最重點的環節就是體現‘雙奧’理念。”
北京冬奧會主火炬在奧運歷史上首次使用“微火”方式,“四兩撥千斤”的點火方式驚艷世界,但卻給熄滅環節帶來難度。冬奧會閉幕式分場導演黃輝介紹,主火炬點燃有足夠過程,但熄滅只有兩秒,無法成為真正的過程。主創團隊于是想到,北京是世界上第一個“雙奧之城”,于是“致敬雙奧”理念被融合進來,“盡管依然是熄滅‘微火’,但情懷變得寬廣、厚重。”
“我們想突出‘雙奧’,畢竟這個場館、這個城市、這個國家都是唯一的‘雙奧’。”張藝謀表示,20__年夏天,北京奧運會給予了中國人乃至全世界人民難以忘懷的時代記憶。20__年,北京再度因舉辦冬奧會為世界矚目,這一設計也表達了“一起向未來”的愿景。
主火炬熄滅的短暫留白后,雪花形象又再次出現,伴隨主題歌《雪花》的溫暖歌聲,“鳥巢”上空用煙花打出“天下一家”和“ONE WORLD ONEFAMILY”中英文字樣,象征“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題表達和“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在“意大利時間”的表演中,一個地球儀在冰面上滾動,冰面不斷發出裂開的聲音,裂開的冰面呈現出“雙城璧合、聚力聯輝”八個大字,這是意大利米蘭和科爾蒂納丹佩佐的“八分鐘”的表演主題,該主題有“Together”(譯為:“在一起、更團結”),與北京冬奧會主題口號“一起向未來”(英文為:“Togetherfor a Shared Future”),和新加入的奧林匹克格言“更團結”(英文為:“Together”)保持一致。
米蘭和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奧會交接儀式藝術總監莉達·卡斯特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在確定主題之前,并不知道北京冬奧會主題口號,因此可以說雙方“不謀而合”。“我們不約而同要展現這個主題,說明這正是當今世界所需要的,我們要一起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
“冬奧會閉幕,奧運之火其實沒有熄滅,因為更多火種已化作雪花,伴風入夜,飄散到每個人的心里——一曲笙歌畢,千門燈火瑩。今宵揮別后,一起向未來!”張藝謀道出他對閉幕式的理解。
2025那些冬奧教給我們的事心得 篇7
閉幕式伊始,12輛晶瑩剔透的冰鞋車在孩子們的簇擁下被推入“鳥巢”。參照中國民間虎頭鞋的造型,12輛車子仿若十二生肖冰鞋,在短短2分鐘內,以車輪“痕跡”組成了象征吉祥團結、美美與共的“中國結”形狀。
在“中國結”的映襯下,各代表團運動員入場,谷愛凌開心到蹦蹦跳跳,徐夢桃坐在高亭宇的肩膀上,成為全場“最高”的旗手……全場觀眾用掌聲和歡呼聲,向體育健兒們表達熱烈的祝賀和由衷的敬意,“鳥巢”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現場大屏幕播放短片《20__,有我!》,再現了運動員們奮勇拼搏、激情飛揚的精彩瞬間。
在此前接受采訪時,冬奧會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表示,運動員將成為閉幕式萬眾矚目的焦點,“這是他們經過辛苦訓練和賽場拼搏后的歡慶聚會”。
正是這些來自全世界的運動健兒,共同繪就了北京20__年冬奧會的逐夢畫卷。
“要做到自己最好”,谷愛凌在一次次凌空飛躍中創造佳績;“站在雪板上就是最開心的時候”,蘇翊鳴用高難度動作刷新單板滑雪的歷史;“任何時候都不放棄努力”,徐夢桃歷經四屆冬奧會終于如愿登頂;“全力以赴,放手一搏”,齊廣璞技壓群雄奪得金牌;“沒有人能動搖我”,荷蘭選手伊雷妮·斯豪滕化壓力為動力兩破奧運紀錄;“拼搏的心永遠年輕”,49歲的德國運動員克勞迪婭·佩希施泰因第八次征戰冬奧……
冬奧會花滑男子單人滑比賽結束,中國選手金博洋和日本選手羽生結弦在休息區合體“比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后,獲得金牌的谷愛凌安慰哭著的對手;在徐夢桃確定贏得金牌后,競爭對手考德威爾立刻沖上去與激動的徐夢桃緊緊相擁,祝賀她在自己家鄉贏得了奧運冠軍……
幾乎每個小項的奧運紀錄都在北京冬奧會被改寫,無數感人瞬間被定格。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在拼搏競爭中友愛互助,在共同挑戰極限中一次次刷新冰雪紀錄,生動詮釋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
歡聚與團結,不僅在場內。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在2月1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國際奧委會的社交媒體賬號在北京20__年冬奧會期間的瀏覽量達到27億人次,明星運動員的社交媒體賬號的評論量達到10億條。北京冬奧會吸引了中國觀眾前所未有的關注,在電視媒體上吸引了6億觀眾觀看,以及有至少一百萬新的年輕人通過各種數字平臺來關注賽事。運動員們將帶著“雙奧之城”的祝福,邁向新的開始,一起向未來。
2025那些冬奧教給我們的事心得 篇8
在20__年1月份舉行的洛桑冬季青年奧運會上,中國選手谷愛凌獲得自由式滑雪U型場地決賽冠軍,這也是自20__年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中國國籍、正式成為中國自由式滑雪選手以來,谷愛凌送給祖國最好的禮物。
谷愛凌20__年出生于美國舊金山,父親是美國人,母親是中國人。第一次真正踩著滑雪板站在雪上是她3歲時,那是可以報名參加滑雪訓練班的最低年齡,身為兼職滑雪教練的母親成了谷愛凌最初的啟蒙老師。小時候的谷愛凌滑雪進步神速,當其他小朋友還在為膽怯而哭泣時,她已經開始想著怎么在雪上玩出新花樣了。
長久以來,滑雪運動一直都是白種人的天下。但谷愛凌憑借實力,打破了這一傳統。翻看谷愛凌的滑雪之路,瞬間就會理解什么叫“一路開掛”:9歲就拿到全美少年組滑雪冠軍,15歲登上雪聯年度積分榜前三,至今已拿到60多枚獎牌。作為國際雪聯世界杯比賽頂尖選手,年紀最小而且是唯一一個在讀高中生,谷愛凌的名氣,在美國滑雪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獲得這樣的殊榮,谷愛凌不是純靠勤學苦練,事實上,和很多一周訓練5天甚至7天的選手不同,她每周只訓練2天。每年雪季的周末,媽媽會來回開車8小時載著她前往雪場集中訓練。在這種相對低強度的訓練之下,她能夠在同齡選手中脫穎而出,用她自己的話來說,關鍵是靠興趣驅使下的高度專注。“我每次到雪場就會充分利用在雪上的每一分鐘認真練習,鉆研動作。一些選手總免不了想要偷懶休息,但我不會,我享受在雪上的每一秒。”
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比起“天才”的頭銜,谷愛凌更適合“全才”稱號。除了滑雪,她還熱衷于籃球、足球、橄欖球等球類運動。她喜歡跑步,是校長跑隊的MVP,還曾參加過美國青年運動會越野跑項目。酷女孩愛玩的沖浪、攀巖、皮劃艇、騎馬,她也不在話下。甚至,小小年齡還是倒立、爬樹高手。谷愛凌不僅愛運動,她的琴棋書畫水平也讓人驚嘆。彈得了美妙的鋼琴曲,練得了優雅的芭蕾、瑜伽,發表過全英文短篇科幻小說,熱衷于校園音樂劇,是學校欽定的音樂劇女主角。
谷愛凌的爸爸是哈佛高材生,媽媽從北大一路考進斯坦福大學,爺爺也是斯坦福的佼佼者。看起來比常人起點高的她,卻比常人更自律更努力。雖然從3歲就開始學滑雪、13歲參加各類成人比賽,但谷愛凌一直沒有放棄學習。在谷愛凌看來,學習同滑雪一樣,是她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周末、節假日,當小伙伴還在睡懶覺、刷手機的時候,她總是在去參加訓練的路上。媽媽開著車,她就坐在后面安心地看書。為了給第24屆北京冬奧會留出充足的備戰時間,谷愛凌將高中后兩年的課程縮成一年讀完,這就加大了其學業方面的壓力。但她對此信心滿滿:“其實還好,把需要做的事情一個個列出來去做就好,我不認為這是實現不了的任務。”
谷愛凌的母親谷燕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盡管早已移民美國,但她特別重視對女兒的中文和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因此,谷愛凌不僅中文流利,說起繞口令、背起古詩詞也頗為地道。在母親的熏陶下,谷愛凌對中國和中華文化的認同感頗深。剛在舊金山入學時,谷愛凌還曾在學校調查問卷的族裔一欄中寫下中國人。據母親介紹,在女兒小時候帶她回北京期間,有人贊嘆“好漂亮的洋娃娃”,谷愛凌也會向他們解釋稱:“我不是洋娃娃,我和你們一樣,也是中國人。”20__年6月,谷愛凌通過個人社交媒體宣布自己正式轉為中國國籍,并發文“中國自由式滑雪運動員谷愛凌報到”,夢想作為中國選手參加20__年的北京冬奧會。
陽光、堅定、優雅、美麗、青春洋溢的臉上寫滿了自信和張揚的魅力,氣定神閑的姿態和超越年齡的淡定,讓她從骨子里散發著無可抵擋的迷人光芒。谷愛凌,期待你在冬奧會的賽場上,為祖國的榮譽而戰!
2025那些冬奧教給我們的事心得 篇9
比賽一波三折,懸念迭起。
冬奧賽場上,青春正當時,在北京冬奧會上,許許多多中國青年熠熠生輝。17歲的蘇翊鳴,18歲的谷愛凌,24歲的金博洋……2月7日八點整,我坐在電視機前,翹首企盼著男子短道速滑1000米的比賽,心中有激動,更有不安……預賽,半決賽……比賽的進程很快,轉眼就來到了決賽,經過一次次比賽,三位中國選手在決賽相見了。決賽的槍聲響后,選手們迅速沖了出去,速度很快,這就是短道速滑的魅力所在吧!賽程過半的時候,有兩位選手在彎道變線時出現了踢刀的現象,裁判緊急叫了暫停,進行重賽。
1000米決賽召回后的第二賽,我看到武大靖體力不支,幫任子威卡住了位置,在武大靖和任子威并列時,我感覺他們進行了無聲的交流,隨后任子威加速前行,超過了武大靖和他身后的匈牙利選手,我仿佛還看到武大靖用手指碰了碰任子威的手,完成了一個鼓勵的動作。“加油!”我都快跳起來了,只有兩個字在腦中閃現。在期待中,任子威率先沖線,奪得了金牌!
比賽的一波三折,心情的跌宕起伏,金牌的閃閃發光。我知道,這就是中國人的堅持,中國人的舍己為人,中國人的體育精神!短道速滑賽事過后,網友評論“你滑,我擋。只要金牌是中國的,我就不算輸!”,歌詞中寫到“兄弟齊心協力拿獎杯!”,解說員也評價任子威“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好樣的任子威!”……武大靖說:“只要我滑得夠快,就可以不給裁判和對手任何機會,讓裁判挑不出任何毛病!”這句話的背后,是日日夜夜訓練時的汗水,是運動員的奉獻精神,是大國的風度大國的尊嚴,武大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面對黑暗的方式,不是變壞,而是讓自己變的更強!
當走投無路,甚至那公平的天平也失衡時,唯一的辦法就是先人一步遠遠甩掉對手,贏得干干凈凈!這次,武大靖沒有奪金,但小將任子威奪下第一,因此“你永遠可以相信中國短道速滑隊!”
“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任何優秀的人都要靠勤奮自律才能成為非凡的人士。”于風雨之后生彩虹,于挫折之中綻芬芳,于逆境之下出佳績,這正是現代奧運會贏得越來越多人支持的原因所在,魅力所在。
鮮艷的中國紅,飄揚到了最高處,這是中國兒女拼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