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新課標理念融入課堂教學心得體會(精選3篇)
語文新課標理念融入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1
高中化學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化學課程學習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離開了科學、正確的化學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無法形成化學核心素養。學生只有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才能在學習過程中自主獲取化學學科知識、形成化學學科觀念、體驗化學實驗探究的過程、運用化學特征的思維方式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認同和踐行化學學習價值追求。
新課程改革中,如何在教學中貫徹和實施新課標的理念?結合以往經驗,談談我的思考。
一、對本節教學使用的主要方式和方法的分析
本節教學中注意貫徹落實新課標理念,轉變傳統的教師角色,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靈活改變知識的呈現方式,倡導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多元評價,課堂上收到較好的效果。
1.運用探究學習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倡導探究式學習”是化學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探究式教學是指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到發現問題,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以培養學生思考、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活動。引導并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化學科學素養,有助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教學中以體驗探究學習教學模式,讓學生重溫科學家的實驗,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科學史中沿著科學家探索化學世界的道路,體會科學實驗的一般過程,體會科學家發現問題的思維方法。在實驗中怎樣控制實驗條件和檢測實驗結果?怎樣設計對照實驗等。實驗過程中注意指導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記錄,在交流和討論中重視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和思考。學生通過開展探究性實驗,為下面對科學概念的學習和理解奠定了基礎。
2利用問題解決式開展教學,重視學生對概念獲得的主動構建過程
問題解決式是指在系列問題導引下,在教師主導下的以生生、師生互動討論為主要教學手段的教學方法。采用問題解決式,通過對所呈遞信息的加工,學生主動獲得概念。如在教學中借助于多媒體動畫課件,展示相關的動態過程,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分析為什么會是這樣的結果。
問題解決式能有效地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從而充分地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為解決問題對資料的閱讀和分析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發展、開放的動態探究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是被動地接受他人的觀點,而是不斷地提取材料中的信息與自己原有知識的整合,主動地獲得有關的知識,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形成主動體驗和探究知識的品質。3通過案例教學法指導“資料分析”,加強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生產實踐問題的能力
“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也是《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指出,教師應注意結合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開展相關的調查、討論和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社會責任感。
案例教學法是指通過對一個具體實際情境的描述(即案例),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境進行討論的'教學方法,通過課本資料呈現的具體事例幫助學生認識生物科學與社會發展的評價應該具有發展性的眼光,注意評價方式的的多元化。評價不光重視學習的結果,更要重視學習過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重視他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評價的方式以正面鼓勵和表揚為主,注意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注意的問題
1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和學生水平的差異,學生在探究實驗的設計和開展活動中存在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前對學生有更多的指導,而學生則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較好地完成探究實驗,因此,如何完成實驗的探究活動還有待進一步的探討和完善。
2要提高課堂實效,課堂上教師要及時注意課堂的信息反饋,教師要根據學生課堂上具體的反映精講少講,甚至不講。設置問題要注意質量,不能流于形式,否則,不僅花費時間多,還會導致學生思維膚淺,獲得知識少,課堂效益差。認真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否則很容易會熱熱鬧鬧流于形式,不能最大限度發揮每一個學生的主動性。學生之間可能礙于面子,造成懶惰的學生更加懶惰,小組學習可能演變為只是某些甚至是某個同學的學習,評價時就會欠缺客觀和公正,不利于全體學生的發展。
總之,如何貫徹實施新課標的理念,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需要我們今后不斷地實踐和思考。
語文新課標理念融入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2
這段時間,我們學校的語文老師在校本研訓時間學習《語文課程標準》,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真聆聽了主講老師對新課標的解讀,認真記錄,用心思考,受益匪淺。下面就淺薄地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新課標重視“識字寫字〞教學新課標準明確指出了“識字寫字〞教學的實施要求: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根底,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因此,識字、寫字不單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而且九年語文教育要一以貫之。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要求學生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掌握根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把作文的書寫也當作練字過程,努力做到“提筆即是練字時〞。在今后教學中,我要注意板書標準、端正,這樣才能給學生做好樣子。
二、新課標大力倡導課外閱讀語文課程應注重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重視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在實踐中領悟文化內涵和語文應用規律。它既說明了讀書、積累是語文的學習之道,又指出語言文字運用實踐的重大意義。所有的“學〞都是為了“用〞,“學以致用〞是誰也不能否認的。這一次課標的修訂,閱讀教學從原先過度挖掘文本、理解文本的“理解閱讀〞轉為語言規律的探尋和運用的“表達閱讀〞。在課標中講到要“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為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打下堅實的根底,并“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開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新課標要求寫作要表達真情實感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并且抵抗抄襲行為。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在今后的寫作教學中,我要讓學生多留意觀察身邊的事物或發生的事,日記練筆要堅持不懈,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總之,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的收獲諸多。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吃透修訂的新課標,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對學生進行教學。
語文新課標理念融入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3
近日,通過觀摩xx省教育研究院《義務教育課程語文標準》(20__年版)解讀培訓系列活動,我對新課標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也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設計與方法有了深刻的駁辨和新的調整。
xx部長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結合。在我們常規的語文課堂里,為了省時省力和趕課程進度,教師更多用的是單一的目標導向或問題導向,教學設計以活動完成為目的,或者達到簡單的課程內容目標。當然,在一定程度上通過簡單的游戲活動、小組合作等教學設計確實實現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原學習主體地位,但對于刺激他們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以及拓展語言運用能力是遠遠不夠的。
語文課堂也是培根鑄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的載體,但一個老師的設計力量是有限的。那么在今后的教研活動、教學設計中,我們是否可以探索更加合理地合作分工,在教學設計過程中,不僅關注學科知識的傳授,也更注重對學生思維和人格的塑造,和對其思辨能力、文化意識、分析應用等綜合能力的培養。
學科核心素養和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已是當前的研究潮流和推行重點,我們如何科學地組織教學內容,著力精選和整合單元學習內容,充分挖掘單元主題的育人價值,真正的將其融合進課堂教學中,而不是為了應對教學要求而生硬地“搬”進課程尾聲,這需要我們一線教師的思考和創新。同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態度和價值判斷,符合認知邏輯,滿足學習需求,也是我們要持之努力的重點和方向。
另外,在倡導多元教學評價這方面,也是我要為之改進的一部分。評價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對老師教學過程有著重要的影響。根據國家政策規定,一二年級不能有筆試。那么我們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掌握和評價方式就要有對應的調整了。沒有了單元考試、期中期末考試,我們要如何把控學生的學習情況呢?其實我們一直都被引導,評價主體要多元化、評價方式要多樣化;評價關注結果但更關注過程;關注學生的學習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