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精選33篇)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1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110年前爆發的辛亥革命,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推動了中國社會的變革。辛亥革命在歷史長河里留下了光輝的一頁,可謂是中華民族復興的近代啟示錄,也永遠成為了中華民族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革命先行者的“以民族獨立、國家強盛為己任”的精神一脈相承,經久不息。辛亥革命傳承下來的精神力量也激勵和團結著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為早日完成祖國統一而努力。處于新征程的我們,正在在以不可阻擋的步伐,向著第二個百年的目標,昂首闊步前進,追尋探索民族復興的道路。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傳承先輩精神,繼續為國家為民族而奮斗!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2
今天上午,觀看了辛亥革命一百一十周年紀念大會。辛亥革命,如同中國這個鋼鐵巨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齒輪,他把整個中國的命運化危為安。在110年前的今天,起義軍們浴血奮戰,信念一致,拋頭顱,灑熱血換回了這安寧、富強、繁盛的國家。我們懷念他們,思念他們,牢記他們的使命和精神,時光冉冉,歲月如梭,現在,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的紀念日,當我們再去回顧那個空前絕后的戰爭,跟隨黨的腳步去回顧辛亥革命,領悟革命精神,辛亥革命是一次劃時代的創新和改革,在中國歷第一次舉起民主共和的旗幟,辛亥革命給我們一種警示拼搏是一種精神,只有拼搏,人生才能綻放異彩;只有拼搏,才能發揮智慧的潛力;只有拼搏,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3
現在,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的紀念日,當我們再去回顧那個空前絕后的戰爭,也許,你會為起義軍的行為加以鼓勵!辛亥革命,如同一個十分重要的齒輪,他把整個中國的命運化危為安。在110年前的今天,起義軍們浴血奮戰,信念一致,拋頭顱,灑熱血換回了110年后的這安寧、富強、繁盛的國家。如果這次沒有辛亥革命,那么我們現在就會被困在封建思想的約束中,就會如同一只被嚴密地裹住的小鳥,使我們會無法自由自在的飛翔,會使我們無法看見蔚藍的天空,使我們無法踏上那翠綠的草地,使我們的未來光芒暗淡,毫無前進之路。如果沒有這次辛亥革命也許我們的國家會被敵國侵略,那薄如蟬翼的保護膜也會被敵人腐蝕,使我們在自己的土地上有苦說不出,受盡外來者的辱罵、嘲笑。那每一個革命者都在忐忑不平的道路上行走,每當遇到挫折,也會勇敢的站起來。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精神,為保護國家的利益而奮斗。隨著時光的流逝,110年的歷史硝煙已經散盡,辛亥革命是一次劃時代的創新和改革,在中國歷第一次舉起民主共和的旗幟,辛亥革命給我們一種警示拼搏是一種精神,只有拼搏,人生才能綻放異彩;只有拼搏,才能發揮智慧的潛力;只有拼搏,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也許我們這個年齡是應該放開自己的保護傘,“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堅強地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使自已的人生由自己掌舵。這一次的辛亥革命,是讓中國人銘記在心的革命!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4
今天上午黨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深切緬懷孫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驅的革命斗爭和歷史功勛。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為中華民族建立的歷史功績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奮斗和壯烈犧牲的志士們名垂青史!辛亥革命永遠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今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這是孫中山先生留給我們的革命遺囑,它也激勵著一輩又一輩的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復的目標而不懈奮斗,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我們也應該謹記這句話,樹立明確的人生目標,不斷為之奮斗。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5
一百年前,中國湖北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辛亥革命,它打敗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打敗了無能清政府。今天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辛亥革命有了更深的認識。
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祖國統一而不懈奮斗。是信仰讓他們舍生忘死,是信仰讓他們不顧一切,是信仰讓他們無所畏懼,是信仰讓他們勇往直前!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關鍵是要清醒認識辛亥革命給我們的啟示,時刻牢記:“讓世人未為我敢為,天下未發我首發”的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永世傳承。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是因為辛亥志士永垂不朽。還因為辛亥革命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精神財富首義精神。傳承首義精神,就是傳承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
作為年輕的一代,應該“知古鑒今”,學習歷史,給自己敲個警鐘。同時,我們還應該“以史為鏡”,端正自己的思想,學習前人的智慧哲理,為自己的人生之路做足準備,尋找一個合適的前進方向。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該有一種責任意識,做一個有擔當的青年,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6
站在辛亥革命百年的歷史新起點上,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的現代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們距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仍有不小差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依然任重道遠。我們一定要緊緊抓住并切實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現代化事業。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7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在歷史背景之下,在110年前,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革命黨人發動震驚世界的辛亥革命,打敗了清朝政府的統治,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君主制度。
辛亥革命雖然沒有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但促使中國人民和中國先進分子繼續探尋救國救民道路。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辛亥革命110年來的歷史啟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所以對我們而言要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維護祖國統一,領土完整,同舟共濟,依靠團結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風險挑戰。
紀念辛亥革命的同時,我們必須銘記作為青年一代的歷史使命,發揚孫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驅的偉大精神,堅定的同祖國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覺維護祖國統一,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為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貢獻力量。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8
今天觀看了慶祝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大會,感慨良多。
孫中山先生在一戰后,懷揣著建設中國、拯救中國的理想,寫下了《建國方略》一書。他在書中構建了一個這樣的中國:鐵路、航運高度發達;荒無人煙的省份人丁興旺、安居樂業;政治清朗、經濟繁榮。他的這本書,集中體現了他建設中國的宏偉構想,是孫中山先生本人留給中華民族的重要精神財富。
而觀如今的中國,正在一步步地走向繁榮富強,一步步地朝著孫中山先生所描繪的那個“大同社會”不斷前進。總書記在紀念大會上,為孫中山先生及其帶領的革命志士作出了極高評價,辛亥革命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而孫中山先生的美好憧憬,已經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之下得以實現,中國人民也走過了“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史征程。我為如今海闊憑魚躍的大同社會,感到無比自豪!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9
20__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的110周年紀念日。110年前的今天國家正經歷著黎明前的至暗時刻,無數黎民百姓在清王朝的壓榨中艱難度日。就在此刻,武昌城頭,湖北新軍工程營革命黨的一聲槍響,劃破天空,舉國揭竿,千年帝廈一朝傾,清王朝宣告覆滅,千年以來統治中國的君主統治自此終結。辛亥革命,如同一個重要的齒輪,為中國革命的發展趨勢鋪開了一條金色的道路,成為民族復興更偉大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自此以后,近代以來飽經苦難的中國人民,迎來了中華民族浴火重生的曙光。
110年后的今天,我們在校園里高談夢想,享安穩盛世,那是無數英雄拋頭顱、灑熱血,浴血奮戰換來的,面對那個積重難返的民族,他們忍痛留下孩子,拋下父母,振臂高呼,決然的走上革命的道路。孫中山曾言:“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他們從未屈服,前赴后繼,探索救國救民的的道路。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10
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關鍵是要清醒認識辛亥革命給我們的啟示,時刻牢記:讓“世人未為我敢為,天下為發我首發”的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永世傳承。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是因為辛亥志士永垂不朽。還因為辛亥革命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精神財富首義精神。我們要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愛國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表現出強烈的憂國憂民主義和挽救民族危亡為己任的使命感,不僅成為辛亥革命的動力與目標,而且造就了中國近代愛國主義精神的核心。我們應不斷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弘揚不朽的辛亥革命精神,今天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我們要積極履行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充分發揮民主黨派的組織優勢和成員聯系面廣的優勢,通過提案,社情民意等形式擴大成員的政治參與,積極反映人民群眾的意愿,不斷推進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11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同學們今天收看了紀念大會的直播。辛亥革命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豐碑,在極大程度上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孫中山先生等先輩探求救國救民的道路,致力于振興中華、富強國家,是我們應當永遠緬懷、學習的革命先驅。一百多年前,中國積貧積弱,而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華民族正在以無可阻擋的步伐邁向民族復興。國家統一、國富民強正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我們全體中華兒女的光榮和使命,絕不允許任何人或勢力干涉祖國的統一!當今世界風云變幻,我國也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我輩青年更應當接過革命的旗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把孫中山先生等先輩歷盡艱辛奮斗而來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將振興中國之責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12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110年,血寫歷史,回眸不堪。這是一場空前絕后的革命,在中國歷史舞臺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我們去回顧它、銘記它,并必將把它給我們傳遞的一種精神和歷史使命延續到以后的無止盡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去。我們要牢牢記住,學習和弘揚辛亥革命先驅為振興中華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共同為我們偉大祖國、偉大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共同奮斗。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13
這場直播讓我們廣大青年學生更加了解辛亥革命,同時也更加堅定了我們要繼承弘揚為振興中華矢志不渝、百折不撓、愈挫愈奮、再接再厲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獻身精神的決心。正因為有這樣一群英勇奮斗和壯烈犧牲的志士們,我們才能有現在的幸福生活、衣食無憂,致敬英雄。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14
今年是十月革命100周年。日前,由上海市社聯、市委黨校、市政協學習委員會和市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共同舉辦的“十月革命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討會召開。與會者認為,十月革命不是一個國家事件,而是一個世界事件,要更多研究它的當代價值。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魯品越強調,不能因為蘇聯解體,就認為十月革命的成果清零了。南京政治學院上海校區教授孫力認為,蘇聯模式的失敗,標志著一鍋煮、一刀切的社會主義理論已不適應時代。有學者提出,只要繼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立場方法與本國國情和發展階段高度結合,就能夠開創出社會主義新天地。
市政協學習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市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會長王國平指出,十月革命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貢獻突出表現為三個方面,也可稱為三個價值:一是源頭價值。十月革命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源頭價值與馬克思主義經典的源頭價值是同一體現。二是支撐價值。十月革命的成功證明,落后國家同樣能夠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三是實踐價值。新形勢下,我們可以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解為十月革命實踐形態的延伸。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15
其余同學在寢室及時觀看直播視頻,緬懷孫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驅的歷史功勛,學習領悟辛亥革命對推動中國社會進步以及振興中華的重大意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貢獻力量。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此次觀看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活動大力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使同學們更深刻地認識到辛亥革命的偉大意義和長遠影響,進而學習歷史、了解歷史,更好地把握現在、開創未來。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16
辛亥革命雖然取得了偉大的歷史功績,但它沒有真正實現民族獨立和政治民主,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國家的統一的局面很快為軍閥混戰所代替,革命的成果也被袁世凱所攫取,從這個意義上說,辛亥革命又是失敗的。辛亥革命雖然失敗了,但是,辛亥革命時期的志士仁人們為改變中華民族命運,為了國家民族的未來,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鑄就了彌足珍貴的辛亥革命精神。今天,我們仍然要繼承和弘揚辛亥革命時期志士仁人們的革命精神。
我們要繼承弘揚為振興中華矢志不渝、百折不撓、愈挫愈奮、再接再厲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獻身精神。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凝聚全國人民智慧和力量,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的強大動力。辛亥革命開始,革命的志士仁人赤手空拳,要*一個雖然已經腐朽,但卻掌握著全中國國家機器并有根深蒂固的封建勢力以及帝國主義列強作后盾的清王朝,將會遇到難以想象的艱難,但是辛亥革命的志士仁人,為了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實現國家的民主與自強,他們勇敢地面對重重艱難險阻和強大的敵人,“以國家之務為己任”,置生死于不顧,置功名利祿于度外,鍥而不舍,頑強奮斗,譜寫下氣壯山河、感天動地的英雄篇章,令世人敬仰稱贊。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17
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10月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今天通過網絡直播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深受鼓舞與啟發。
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為中華民族發展進步探索做出了偉大貢獻。回顧辛亥革命以來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偉大歷程,一代代中國人為民族解放和復興接續努力,辛亥革命110年來的歷史啟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英勇奮斗來實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從那時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110年前,偉大的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感召了無數海內外中華兒女為振興中華而奮斗。
今時今日,我們依舊應從辛亥革命的歷史傳承與偉大精神中汲取養分,將振興中華之重責,扛在自己的肩上,貢獻自己的力量,追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榮光。110年后,謹以我們的畫筆,致敬革命先輩之勇烈慷慨,聊表后輩子孫之不忘傳承。
110年風雨,雄獅已然傲立東方,一派大國擔當。辛亥革命110周年,牢記革命英雄,銘記奮斗史詩!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18
辛亥革命110年來的歷史啟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英勇奮斗來實現;辛亥革命110年來的歷史啟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必須同舟共濟,依靠團結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風險挑戰。我們身為大學生應該緊密團結,發揚孫中山先生等的偉大精神,攜手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繼續奮進向前!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19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110年前爆發的辛亥革命,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推動了中國社會的變革。辛亥革命在歷史長河里留下了光輝的一頁,可謂是中華民族復興的近代啟示錄,也永遠成為了中華民族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革命先行者的“以民族獨立、國家強盛為己任”的精神一脈相承,經久不息。激勵和團結著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早日完成祖國統一。處于新征程的我們,正在在以不可阻擋的步伐,向著第二個百年的目標,昂首闊步前進,追尋探索民族復興的道路。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傳承先輩精神,繼續為國家為民族而奮斗!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20
今日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為緬懷孫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輩,我們學院組織學生黨員收看學習了本次中央組織的紀念大會。近代以來,中華兒女受盡苦難與屈辱,救亡圖存成為了時代號召,110年前辛亥革命開辟了近代革命的新時代。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革命家和愛國主義者。而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堅定的支持者、忠誠的合作者、和事業的繼承者。繼承并完成了辛亥革命的未成事業,建立了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當今的我們,身為大學生黨員,更應該學習辛亥先驅們的革命精神,繼續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優良品格,在國家進入新時代和新征程的背景下,在學習中努力學習,提高自我,練就本領,爭取早日能在祖國的建設中繼承擔當歷史使命,推動民族偉業。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21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義的第一槍拉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是它,讓兩百多年的清王朝走向了滅亡;是它,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是它,開啟了新中國的大門。
辛亥革命已經過去了一個世紀,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就是要牢記歷史所給我們的教育和啟迪,深刻認識和領會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珍惜現在,就是尊重歷史;尊重歷史,就要開啟未來。
我自豪,辛亥革命的第一槍——武昌首義爆發在我們的家鄉湖北。歷史證明,湖北是先進思想的源泉。歷曾今說過“唯楚有才”,在這片荊楚大地上誕生了無數杰出的仁人志士和革命先輩。辛亥革命是一次歷史的變革,它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而目前在湖北實施的“中部崛起”戰略必將推動湖北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的大發展,我們今后的生活將會變得更加富裕,更加美好。
我驕傲,我生活在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幸福生活之中。我的家鄉房縣通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變化,“谷竹”、“十房”兩條高速公路建設正在快速推進之中,“十宜”鐵路即將動工建設,“竹房”城鎮帶建設如火如荼,新農村建設必將進一步縮小城鄉距……我堅信,房縣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
我立志,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學習革命先輩愛國、革命的不斷進取的優良品質,將這股熾熱的愛國精神轉化為刻苦學習、力爭上游的強大精神動力,從小做起,從自己做起,使自己將來成為有用之才,為建設更加繁榮美好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22
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因為辛亥革命功績彪炳千秋。1911年的10月10日這一天,古城武昌城頭的槍聲震撼了全中國,震驚了全世界。孫中山領導下的湖北革命黨人成功發動武昌起義,打響了打敗帝制的第一槍,結束了統治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打擊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侵略勢力,為民族的獨立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辛亥革命的光輝永存,功績永存。
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因為辛亥志士永存不朽。"世人未為我敢為,天下未發我敢發。"這就是武昌首義所體現的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110年前,孫中山先生率先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110年后,振興中華,實現祖國統一、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仍然是我們為之奮斗的理想和目標。今天,孫中山先生的呼喊仍然在我們耳邊回響:"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當我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意氣風發的跨入新世紀的時候,回顧中國人在上個世紀走過的艱難而曲折的道路,怎能不對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創立的不朽業績肅然起敬?
隨著時光的流逝,110年的歷史硝煙已經散盡,辛亥革命是一次劃時代的創新和改革,在中國歷第一次舉起民主共和的旗幟,辛亥革命給我們一種警示拼搏是一種精神,只有拼搏,人生才能綻放異彩;只有拼搏,才能發揮智慧的潛力;只有拼搏,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23
以孫中山為首的先驅者們,開始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早期他在日本創立了報社或團體之類的松散組織來宣傳和探討挽救民族問題。漸漸地思想成熟,建立革命團體――興中會。專門負責和領導具體地活動。團體成熟后就建立了同盟會,把各個革命團體組織和團結起來,形成同盟。這大大壯大了革命力量。同盟成熟后,就成立政黨。用政黨力量來挽救國家和治理國家。顯然他的這種思路在當時已經很先進了。因為他已經走出了第一步一一用政黨地形式來進行革命――一種有組織有紀律有綱領和武裝力量地形式。
接下來以孫中山為首的民主斗士們,領導武裝力量發動武裝革命,掀起了一系列反封建熱潮,使得清朝政府和封建君主統治無法在十九世紀的中國立足。民主共和國思想深入人心。中國看到了希望,人民開始有了思想的醒悟和革命的萌芽―――這就是辛亥革命的歷史功勛!
回看一百多年前的歷史,我們還知道以林覺民為代表的年輕的革命黨人,為什么拋妻棄子,放棄富裕的家庭,個人的前途,去進行看不到前途的革命――因為革命代表了中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即使明知自己看不到勝利,也要為革命奉獻的精神。
回看一百多年前的歷史,我們更明白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堅定不移高舉愛過主義偉大旗幟,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鞏固和加強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大團結,才能廣泛凝聚中華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共同奮斗。
回看歷史,站在辛亥革命百念的歷史新起點上,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的現代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們距離富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仍有不小差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依然任重道遠。我們一定要緊緊抓住并切實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是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現代化事業發展!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24
辛亥革命永遠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雖然辛亥革命沒有改變當時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但依然極大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使大批革命黨員和無數愛國志士積聚在振興中華旗幟之下,廣泛傳播革命思想,有效推動革命大勢的形成。十月革命的一聲槍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新時代下,我們要始終居安思危,保持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抓住歷史機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25
撫今思昔讓我們更加崇尚和緬懷那些偉大的先行者,歷史的畫卷在前赴后繼中鋪展,時代的華章只能在接續奮斗中寫就。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更應該牢記自己的歷史使命努力加強自身修養提高政治覺悟,不斷完善自我做好自己現階段的本職工作。奮進勇擔當,吾輩當自強。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26
我們班組織學習了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我們從這次大會學習中領會了講話的重要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更加深刻認識到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祖國統一而不懈奮斗的艱辛歷程。山河已無恙,吾輩更自強!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面對已經開啟的“十四五”征程,聚力康養濟南建設戰略目標,守正創新,務實高效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為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作為一名新時代大學生,更應該為祖國繁榮富強而不懈奮斗!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27
20__年10月9日上午十點整。經中共中央批準,政協第xx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決定:舉行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大會。110年對于悠長的歷史來說不過是短暫一瞬,但對于中華民族來講,110年前所發生的革命意義,將深深地印刻在中華民族的心中。
110年前,一聲跨越時代的槍響,在風雨飄搖的武昌,拉開了巨變大幕。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一眾革命志士,牢記“人類要在競爭中生存,便要奮斗”的偉大信念,用鮮血以求謀取中華民族的光明未來。統一便是全國兒女的共同希望。
封建社會,舊民族主義必將被社會所摒棄,困在封建思想中的小鳥,也一定會自由飛翔。辛亥革命無論是在政治,思想上,都帶給了海內外中國人民以無法估量的解放作用,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應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以及革命先驅的理想,堅持國家統一的理念,打開封建的枷鎖,走在正確的人生道路上,為國家,為社會做出卓越的貢獻。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28
今天是辛亥革命紀念日,回想起110年前的今天,正是在我腳下的這個城市——武漢,革命烈士們勇敢的向腐朽的過去開響了第一槍,標志著中國的嶄新開始,在此之后九州大地風起云涌,經過幾十年在歷史中跌宕起伏的偉大征程,以共產黨為核心的新中國終于在世界的東方屹立。然而,我們不能忘記,祖國統一的大業尚未完成,祖國依舊是暗流涌動,但是未來是我們的,我們相信,祖國的未來必將在外面的肩上更加繁榮富強。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29
20__年10月9日,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這場紀念大會規格頗高,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我們作為入黨積極分子也在學校領導下集中觀看了此次大會,我們仍然不能忘記那段烽火連天的艱難歲月,我們要以史為鑒,用更多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經驗包裝自己,報效祖國,這樣,才能無愧于歷史,無愧于國家。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30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現代科學,沒有先進技術,一打就垮;如果沒有優秀文化傳統,沒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
辛亥革命離開現在已110周年了。歲月更迭,歷史遠去。歲月可以改變滄海桑田,但是永遠無法抹去歷史在此間留下的烙印,那震耳發聵的槍聲將永遠定格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可以這樣說,隨著硝煙散去的那一刻起,人們就一直在探究這段歷史以期從中吸取有益的借鑒。
在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今天,我們應該實事求是地對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作出更加符合實際的評價。《禮記》中有一句話,叫做“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正是這一信仰的堅定實踐者。我覺得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主要在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的人文精神在中國深入人心。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31
辛亥革命是在1911年中國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其目的是打敗清朝的統治,挽救民族危亡,爭取國家的獨立、民主和富強。它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君主制度,是一次偉大的革命運動。
在我們的初中、高中的歷史書中,我們都學過這些基本的知識,但我們沒有關注過其中的細節,得到更深刻的感悟。而我認為其最重要的是辛亥革命揭示了一個真理:歷史的潮流浩浩湯湯,不可阻擋,順其者昌,逆其者亡。在我們幸福生活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學會反思歷史,反省自身。
革命并非易事,110年前先人毫不畏懼,為我們的幸福生活做下鋪墊;110年后我們也該如此,帶著年輕的面容、體力和思想,砥礪前行!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32
辛亥革命打敗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制度,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我們要學習孫中山身上的“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崇高風范”“天下為公、心系民眾的博大情懷”“追求真理、與時俱進的優秀品質”“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
特別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們要走在社會文明建設的前列。在工作上,要腳踏實地,業務中精益求精,團結協作,發揚創造精神,以高效率高質量的工作為現代化建設服務;在公共生活中,我們要積極參與政治,為社會有利發展建言獻策,同時帶頭傳播社會主義道德風尚。
2025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 篇33
辛亥革命雖然沒有改變我們國家,但是,有了辛亥革命,就等于掃除了兩千年的封建制度,為我們后面的革命打下了基礎,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
在學習生活中,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迎面而來,不要說命運如此,不要說我要放棄,想想先輩們,他們與那討厭的命運做斗爭,天塌下來也不會放棄,而是把天頂著,繼續與困難做斗爭。我們在學習中碰到了困難相比之下算什么呢?我們也要與困難做斗爭,直到把困難戰勝啊!努力、努力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