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央視一帶一路第一集共同命運心得體會(通用4篇)
觀看央視一帶一路第一集共同命運心得體會 篇1
大型紀錄片《一帶一路》,涉及沿線30多個國家及20多個國內省市自治區,沿著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軌跡,呈現出中國與沿線國家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經貿金融產業合作、人文交流、生態合作等方面的重要進展。
曾經跋涉大漠的陸上絲綢之路和橫渡重洋的海上絲綢之路,締造了東西方合作交流的輝煌歷史。但隨著世界版圖發生巨變,絲綢之路漸漸沉寂下去。
數百年后,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隨著這一倡議的實施,沿線各國正在為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而共同努力。
歷史學家認為,信件寫于公元320xx年或320xx年,那時從洛陽、長安到和田、喀什,再到撒馬爾罕、巴格達,以及大馬士革和伊斯坦布爾,這些城市早已發育為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個貿易中心。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則被評價為促進全球合作共贏的“中國方案”。全片采訪了50多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各界人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博科娃在片中接受采訪時說:“我認為在當今非常重要的是要找到能將人們聯合到一起的目標。
因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許多人的生活正在發生巨大變化,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正在帶給更多人幸福感。
世界上并沒有一個單純未受到影響的文化,所以我們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文化,我們要抱著‘以史為鑒’的眼光去回顧歷史,并以此來展望我們的未來,比如未來的經濟發展、繁榮。同時,也要找到聯結不同人的共同之處。”
斯洛文尼亞前總統達尼洛·圖爾克稱贊:“一帶一路”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構想,它將亞洲、中亞、歐亞以及歐洲的一些重要國家聯系得更加緊密。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院國際經濟研究部主任葆拉·蘇巴基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伴隨著中國在世界經濟舞臺上的新形象一起出現,有助于平衡地區發展,有助于世界經濟的發展。
觀看央視一帶一路第一集共同命運心得體會 篇2
新的歷史時期,主席準確把握國際秩序深刻調整、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的大趨勢,高屋建瓴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有關國家積極響應。建設"一帶一路",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將讓中國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推動更多國家和地區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時艱、共創輝煌。這充分展示了中國主動參與國際事務的積極姿態和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表明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承擔起應負的責任與義務,為世界和平、繁榮與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政策溝通為重要保障。我們將本著求同存異理念,積極推動沿線各國構建多層面的政策交流機制和聯動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協商研究確定有利于深化區域合作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一帶一路"雙多邊合作機制,推動共同編制合作規劃或簽署合作備忘錄,促進政治互信,深化利益融合,努力形成合作"最大公約數".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貿易暢通為重點內容。我們將與各國一道研究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努力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構建區域內和各國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推動共同商建自由貿易區,促進各經濟體間發展自由貿易關系,形成覆蓋"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激發釋放合作潛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風起揚帆正當時,四海同心逐新夢。"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中國愿意與沿線國家一道,和衷共濟、相向而行,再現古絲綢之路曾經的榮耀與輝煌,共同鑄就團結、發展、繁榮、文明的希望之夢。
觀看央視一帶一路第一集共同命運心得體會 篇3
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中國將秉承絲路精神,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將以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為第一要義,賦予古絲綢之路新的時代內涵,不限國別范疇,不搞封閉機制,所有有意愿的國家和經濟體都可以參與進來,成為一帶一路的支持者、建設者和受益者。
“一帶一路”順應時代潮流,符合發展規律,契合全球共同需要,彰顯人類共同夢想,為亞洲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了有效途徑。一年多來,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得到了60多個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中國作為倡議者,正以實際行動推動相關國家共建“一帶一路”。主席、等國家領導人先后出訪20多個國家,深入闡釋“一帶一路”的深刻內涵和積極意義。
中國政府與部分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與一些毗鄰國家簽署了地區合作和邊境合作的備忘錄以及經貿合作中長期發展規劃;積極推進RCEP談判、東亞經濟共同體和亞太自貿區進程;倡導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發起設立絲路基金。
在有關各方共同努力下,《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于20xx年3月28日正式公布,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建工作邁出實質性步伐,絲路基金順利啟動,一批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穩步推進。這些早期收獲標志著“一帶一路”已經從概念發展成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向我們展現了“一帶一路”的廣闊前景。我們相信,只要相關各國和衷共濟、相向而行,就一定能實現和平發展、共同繁榮的美好愿景,讓各國人民共享合作成果,攜手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
觀看央視一帶一路第一集共同命運心得體會 篇4
三年多以來,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國際社會普遍響應,取得的成績超出預期。5月14日至15日將在京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次論壇的召開,更顯示出“一帶一路”建設的蓬勃生機和廣闊前景。
不過,面對“一帶一路”推進中出現的困難與挑戰,社會上仍然存在著各種質疑。那么,為什么我們有理由對“一帶一路”建設抱有更大的信心?為什么“一帶一路”建設必然會得到世界大多數國家和人民的贊賞和支持?此次“論壇”將為這些疑問提供最好的答案。
從世界七大洲五大洋的地理視角看,“一帶一路”建設是一場規模宏大的、極其深刻的、相互關聯的重塑世界經濟地理的革命,縮短經濟距離,增加經濟密度,提高經濟效益,不僅將加快中國國內不同地區經濟一體化和發展大趨同,還將推動歐亞非大陸各國經濟一體化和共同發展,進而大力推動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提高全球經濟增長、貿易增長、投資增長、消費增長等潛力。
特別是“一帶一路”建設中,“五通”是基本手段,“共商共建共享”是工作原則和方法論,縮小沿線國家和地區發展差距、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則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
“一帶一路”向世界宣告中國將堅定不移的走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道路,有助于中國從全球視野考慮價值鏈供應鏈,構建海陸統籌面向全球的開放新格局。
大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大智慧需要大擔當。中國倡導并推動的“一帶一路”建設,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體現了中國促進區域和全球經濟共同發展的大智慧,展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它一定也必將證明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優秀民族的行列已為期不遠,中國的崛起一定會給世界不一樣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