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敬老院心得體會(精選8篇)
三下鄉敬老院心得體會 篇1
溫情使夏日不再炎熱,快樂讓青春更加洋溢。愛心服務小分隊第一站到達了鄭州市“愛馨陽光城”老年服務中心。
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實踐的成員到達“愛馨陽光城”老年服務中心。負責人李主任熱情的接待了大家。老人們對隊員們的到來都非常高興。由于老人的行動不便,實踐隊員進入老人的房間,與老人們近距離地聊天,從中了解到老人們的晚年生活并不寂寞,社會各界一直對老年人關心有加,隊員們向老人介紹了自己的大學生活,聽老人們講述自己的家庭背景及生活閱歷,翻閱了老人們逢年過節、娛樂運動的照片。
實踐隊員也是提前學了一些老一輩的歌曲,為老人們演唱,還有人為老人們跳舞,雖然很累,大家卻面帶著幸福的微笑。臨走時,隊員們依依不舍的向老人們道別,并且送上了禮物。帶著此行的收獲,留下對老人們深深的祝福,離開了敬老院。
德乃是人之本,孝為德之先。尊老敬老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源遠流長。通過此次活動,讓隊員們對社會有了更加深刻與全面的認識,不僅鍛煉了實踐能力,還提高了對老人的關心意識,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都有責任關心這群弱勢群體,令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終。并且引導了實踐隊員正確認識“中國夢”與“個人夢”的關系,自覺的將個人的成長奮斗同實現“中國夢”密切結合起來,展現了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學生的風采和素養。
三下鄉敬老院心得體會 篇2
雖然參加了很多次志愿服務,但是到敬老院還是第一次。這次有幸跟隨學院青協一起來到沙橋敬老院,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人的.眼淚。在敬老院,重要的是把善良和愛傳達下去,我自己的快樂傳達給老人們,老人們對我們非常熱情,在我們擦玻璃時,老人們擔心的讓我們在椅子上小心一點,不要傷著自己,我們陪他們聊天時,他們急切的讓我們坐下來,和我們說過去的事,和我們講他們的兒孫,他們臉上的驕傲和幸福讓我很感動,臨走時,一個爺爺和我們拍了合照,快結束時,他拉著我們的手,問了我們是家哪里的,來了這就和到家了一樣,沒事一定要多來看看他們,爺爺非常激動,看著他的眼淚,周圍的我們也都哭了,我們體會不到爺爺的難過,但是我們可以體會到爺爺的無能為力,他希望出去轉轉,但是他沒有能力了,他希望我們多來看看他,又希望我們好好學習不要耽誤功課,有些心情難以溢于言表,我希望以后多去看看爺爺奶奶們,盡自己的力量不讓他們感到孤單。這次志愿服務活動給我帶來的感觸很深,希望以后可以多參加此類活動,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尊老敬老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在今天這個物質愈加豐富的時代里,中年一代的人們卻工作日益繁忙,無暇顧及到身邊的父母。所以,現在的社會有了很多內心孤獨無依的老人。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就非常有義務來擔起這個社會責任,繼續發揚這個延綿千年的傳統美德。
三下鄉敬老院心得體會 篇3
三月的春風是和煦的,三月的春風是溫暖的。在這樣美麗的季節里,我們學校舉辦了一次學雷鋒活動。由全校十八個班級每班派一名學生參加。我很榮幸地被挑選上了。那一天,我們提著蜂王漿。果籃。麥片等上好的補品隨著隊伍出發了。
我們來到了浦東新區最負盛名的浦興敬老院。數百名爺爺奶奶們早已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等待著我們的到來。我們拿出自己精心準備的小禮品并與老人們聊天。談心。頓時,冷清的敬老院一下子熱鬧起來……我遇到了一位老軍人,他個子很高,足有一米八十多,穿著一身將校服,兩頰和下鄂的胡須隨風擺動,目光炯炯有神,言談間仍然流露著當年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威武雄姿。當我把精心制作的手工品——朝鮮族小木人送給他時,他竟落下了淚。原來,他是抗美援朝中的一位陸軍上校,曾經與一位非常好的政委并肩作戰,這位政委也是朝鮮族人,當年只有二十幾歲,但在一次戰斗中,他不小心被子彈擊中,不幸犧牲……老軍人和這位政委的英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接下來,我們又進行了文藝表演。各個班級的表演節目各不相同,有古箏演奏,相聲快板,唱游音樂,講說評書等,其中,最受歡迎的要數我的講說評書“北京保衛戰”了。
在我們的歡歌笑語中,爺爺奶奶們仿佛也回到了金色的童年。同樣,我們也是滿載而歸,因為我們更加懂得了尊老愛幼,奉獻愛心。
三下鄉敬老院心得體會 篇4
寒暑里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去了敬老院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剛剛走進敬老院,我們什么都不知道。這時,我們便找到了一位清潔工人,說明我們的來意后,他便笑了起來,連連夸我們有愛心,然后就匆匆的領著我們來到了老人們生活的地方,而且還將我們領進了一位他最熟悉的老奶奶的房間中。
剛進房間,我們就聞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那是一股花香,一股桂花的清香。隨后,清潔工人又告訴我們,這位奶奶姓張,今年已經76歲高齡了。然后,他又向老人說明了來意,說完便走了。
看到老人后,我們便親熱地叫了她一聲張奶奶!她也開心地應了一聲。
張奶奶要我們坐下,還準備給我們倒茶,我們卻異口同聲說不用了!是啊!我們是來幫老人解憂的,而不是來為她添負擔的。
然后,我們就和她聊天、談心,只到我們要走的時候,他還依依不舍的抓住了我們的手說:你們以后一定還要再來喲!嗯嗯嗯,我們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可能這句話并不是只正對她自己一個人,而是針對敬老院里的老人吧!
我覺得這些最平凡的人才是世界上最需要人們關注和關愛的人,往往這些人的生活總是空虛的,那是因為很少會有人去看他們,她們很寂寞!
可能這些老人的孩子有些已經升官發財了,他們卻忘記了還活在社會那些基層的父母,這些人真該好好反省了。應該用心想想,如果自己老了也像這樣的活。
三下鄉敬老院心得體會 篇5
不知不覺間已經是三下鄉的第六天了,忽然覺得時間過得很快,也不知為什么,可能是因為太喜歡這三下鄉了吧!
很幸運,昨天我被選派與其他九個隊員一起去去探訪斗門鎮敬老院的老人們。
早上七點半,我們早早就起床準備了。
為了表達我們對老人們的關心,我們一行十個人先坐車到鎮上去購買了兩袋大米、一大瓶食用油、十五套牙膏、牙刷以及毛巾等生活用品。
剛到敬老院,剛好碰上了老人們準備吃飯,為了不打擾他們,我們就靜靜地坐在旁邊等他們吃完飯。
過了不久后,終于等到他們吃完了,于是我們就上前跟他們交談起來了,原以為老人們都是不愛交談的,卻沒想到還沒等我們講話開口,老人們就開始跟我們談起來了,而且是滔滔不絕的那種,也許是因為很少有人和他們交談吧。
老人們大部分都是和我們聊他們以前是干嘛的,還有自己的子女們等等。
而讓我印象最深的一位老人,這位老人開始和我們聊家常的時候
是非常開心的,但是漸漸地變得傷感最后還哭了起來,因為講起了她從小到老的很多常人都沒有經歷過的事情。
由于擔心老人因為情緒激動引起高血壓,我們的隊員就馬上轉移話題,哄老人開心。
在探訪中,我們發現很多老人的子女很少去看望他們,他們是很孤寂的。
這次探訪,看到那些已經高齡的或者行動不便的老人,看著他們那已經佝僂的身影,看著他們見到我們時眼里的淚光,我的心被觸動了:老人們是最害怕孤單,所以作為子女的我們,趁著我們年輕,父母還健在,一定要多多關心他們,要好好
三下鄉敬老院心得體會 篇6
今天是個大晴天,今天調研的主要任務是去xx鄉敬老院慰問老人和給他們送上一場文藝演出。據了解得知敬老院距離鄉鎮約為10來華里,在一個半山坡上。在山區由于公共交通不方便,等到9點半才來車,10點多點到達目的地。在遠處向門口望,去見一位中年人“跪著”在洗衣服,盆子里還有好幾件冬季的棉衣(走近一看才知他是一個雙腿關嚴重殘疾人,為了洗個衣服那樣瘸在地上對于他來說可是一個挑戰)。沿著大門走進去,中間是一個經過水泥硬化的平場,左右兩邊是菜地,前邊就是一排丁字形結構的平房的院子結構。那些老人已經熟悉了老黃(以前的暑假老黃帶成員來過),趕緊搬出椅子和沏好茶水給我們解暑。老師帶領同學們跟覃院長打招呼,大家就放下自己的東西就開始分頭行動忙乎起來,這些老人對咱們這一大群隊伍的到來既充滿驚奇又露出歡快的笑容。
我約了一個組員趕緊向門口奔去,去幫那位雙腿殘疾的伯伯洗衣服,他樂意的接受了我們的幫助,并不斷感謝我們,洗幾件衣服這一小舉動對于我們來說輕而易舉,但對于雙腿殘疾的他來說是談何容易。其他組員幫老人洗被套的、曬被子的、打掃房間衛生的、在菜地除雜草的、陪老人談心的。幫他洗完晾完衣服,走向他的房間打算還為他做點什么的,他講到被套剛洗過,被子也曬了不久,其他較薄的衣服都洗干凈收拾好放到柜子里了(他一邊說一邊打開柜子向我展示他的成果),只是這幾件冬季衣服由于太厚了,對于大于他來說十分不方便洗(敬老院至今還沒洗衣機),所以一直拖著沒洗,今天十分感謝我們的幫忙。在和他聊天過程中還得知,他還負責養豬這一差事,今年養了6頭,主要是供院里人自己吃,他一說完我們幾個都驚愕起來,自己連走路都是相當苦難,還怎能養豬呢?主動帶我們到豬圈里參觀了一下,20來米的路程,走了差不多一分鐘,豬圈衛生打掃的相當干凈,豬也長得十分膘壯,看來這一差事他完成的相當出色,真是身殘志堅。后來又到別的老人房間轉了轉,看了看,發現公共衛生與個人衛生都十分不錯,可見管理有方。
幫老人家做完事,大家分組集合起來準備節目,一部分人擺好椅子把老人們扶出來坐上觀眾席位。10點半正式開演,一個節目老人們情不自禁的鼓掌,也許不少言語他們沒聽明白,有些節目的主題沒有理解,甚至有聾啞人殘疾人,但他們個個都十分歡樂,他們最少知道一點我們是來慰問他們,給他們送溫暖的。節目有;丶铱纯、十送紅軍、感恩的心合唱類,劉?抽、豫劇表演類、小品類,大概進行了40來分鐘,雖然我們不專業,從他們臉上露出的笑容和掌聲,我知道我們達到了給他們送溫暖的目標。
在節目進行中,我找到了院長,向他進一步了解了這里的情況,也向他請教了些問題。他都意義為我做了解答,從他中得知這個敬老院建于20__年,剛建時基礎設施并不完善,比如院子地面硬化是前兩年才完成的,自來水是去年才解決的(以前是人工到山下挑水),為了解決熱水問題他前幾個月賒購了兩個太陽能,院里的電視機是社會愛心人士資助的,目前急缺的生活基本用具是:餐具消毒柜、洗衣機(難怪那位殘疾伯伯還要手洗衣服),建設資金十分緊張,F在這里有28個人,其中有小部分是身體殘疾或是精神障礙的人,但他們生活基本能個人自理,他說這個院長并不好當,里里外外的事情都是他去解決,他們的生活經費都是由鄉鎮財政部門撥款的,手續比較繁雜,經費往往下發有點遲,這導致不少物資都要先賒購。特別是向政府申請經費解決一些養老院的實際問題(比如:解決室外晾衣桿的經費是“討來的”有時向政府去申請經費他更愿意“去討”(書面語是找社會愛心人捐))更是麻煩,希望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能為他們解決這些生活實際問題而奉獻愛心,讓這些老人能安逸點度過點晚年。
調研感想:敬老院是無后代兒女的老人晚年的唯一場所,為了確保他們的生活,政府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公共敬老院的基礎設施,解決好生活及本所需設備,讓這些老人真正度上一個安樂的晚年;社會各界愛心企業和人士應該勇于擔當起一定的社會責任,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為需要的人們獻出自己的愛心。
三下鄉敬老院心得體會 篇7
作為當代大學生,在對能力培養這一問題的思考,都有或迷惑或清晰的答案。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能力的培養離不開社會的實踐,在實踐中學習,接受實踐的考驗。為了讓同學們初步了解社會,初步了解自我的能力定位,本團支部特舉行此次社會生存時間活動,旨在讓同學真切體會到社會的氣息,明確自己需要如何塑造以適應社會需求,從而從現在坐起,時刻謹記提高自己。
此次活動得到了同學們得廣泛支持,大家都積極地帶著信心和好奇心參與進來;顒赢斕齑蠹叶己茉缇图贤戤叄辔谧魍旰喍痰慕淮,我們一起合影,之后就各自出發。由于沒個人被要求只帶單程的車費,因此有些同學在上車前還是有些顧慮,但是經過其他同學一鼓勵,也堅定地踏上了去程的公車。
同學們事先預備去的目的地無外乎東街口,臺江步行街,中亭街等繁華地段。所找的工作包括發傳單,餐廳服務員,寫字員,快買飲料員等。
有的同學終究沒有找到工作,只能求助于其他同學,最后所有同學都按時安全地回校。有的同學在被幾個甚至十幾個商家拒絕后,終于找到了工作,他們說那一刻,是幸福的。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經過多次被拒絕,我們總結了一定的經驗,特別是找短期工的經驗,沒找到工作我同學也在思考原因。大家都深切體會到,生存不容易。
在工作過程中,同學和商家之間有一定的交流,由此讓我們了解到一下商家的具體情況。讓我們在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看這個社會。當我們身處來去匆匆的人流中,更多地應該去思考如何讓大家關注你,如何讓自己閃亮,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找到工作的同學都留下了照片紀錄,還有商家更是為我們一天的工作寫下評語。畢竟這是很多人第一次涉足社會,無論什么樣的成果都是意義非凡的。
結束了一天的社會生存實踐的體驗,許多參與的同學對這一天的經歷都有很多的心得體會。
經過這次的活動,同學們特別是沒有找到工作的同學們,對社會有了一個更加清醒的認識:生存不容易。要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到一快能讓自己生長的土壤,真的需要智慧,能力和勇氣。活動之后,同學們都反映此次活動效果不錯,大家受益匪淺,真正讓大家學到了一些在學校中學不到的知識。
社會是殘酷的,但是不是對所有人。大學本科不一定都是人才,準確的自我定位才能樹立正確的理想目標。這次社會生存實踐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實現了這一點。同學們在抒發由此次活動而發的感慨后,必定以更佳的狀態投入到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去,最終實現專業知識和個人能力共同發展的目標,為在社會中浪遏飛舟而繼續武裝自己。
三下鄉敬老院心得體會 篇8
淚水與喜悅,還是要落入俗套,最想說的一句話還是時間過得好快,五天的暑期實踐活動就這樣結束了。從開始時的喜悅與好奇到如今的懷念與不舍,種種感想在這短暫而又漫長的五天里,從我的心里飄過飄過,難以忘懷!這五天的暑期實踐經歷,我獲得了很多,有友情,有經驗……。
20xx年7月15日汕尾職業技術學院組織學生參加三下鄉志愿者活動,活動分為兩個大組,分別是愛心組和童心組。其中又分為幾小組,有些小組前往奎山公園,有些小組前往敬老院,有些去走訪孤兒。我們幾個同學負責早餐,下午前往敬老院探望老人。
第一天參加三下鄉的活動,滿懷著興奮之情,炎炎夏日也沒有阻擋我們的步伐。這也是我第一次參加三下鄉的活動,第一次去敬老院。走到敬老院,看著一間間房間,里面都是住著老人,有些老人因行動不便坐在輪椅上,有些老人則不方便躺在床上?粗@一幕幕,頓時覺得他們很可憐,看著門牌的表欄上寫著: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走進一間房間,窄窄的空間,里面還有一個房間住著一個老人。房間里有一張桌子,一個衣柜,一臺電視,房間外面住著護工阿姨有一張床,有一張桌子,幾把椅子。簡陋的居住環境,房間悶熱,生活的條件差。護工阿姨熱情的招待志愿者,志愿者陪阿姨聊天了解敬老院老人的情況,外面有個殘疾兒童坐在輪椅上,我們陪他聊聊天。在聊天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阿姨談到他離家多年,沒有回家。頓時她的眼淚在眼中打滾,看得出她思念家鄉,回一趟家花費高,時間長。交談的過程中,我們也了解了一些情況。我們走訪另一老人,她行動不便,年邁九十五,說話不便,只會發出支支吾吾的聲音,她一看到我們就熱情的向我們握握手。在和照顧她的護工阿姨中了解到,他有三個兒子,都是當官的,因工作忙碌,難以挪出時間照顧她,只好送來這。來這兒的老人,基本上都是年邁,生活又不能自理,只好由護工阿姨照料。當我們依依不舍離開敬老院時,有個老人一一跟我們握手,不禁奪眶而出。到來的幾個志愿者都哭了,難過,不舍頓時涌現,在我們幾個志愿者離開時,有個小男孩一直跟隨我們的腳步,哼著歌曲,目送我們離開,直到我們的身影消失。
20xx年7月17日下午我們兩點四十分從學校出發去敬老院,汕尾市政府領導前來敬老院拜訪老人,電視臺記者也前來采訪。我們分為幾隊一一拜訪老人,當我們走進他們的房間門口,看到有一個殘疾小女孩坐在輪椅上,我們剛開始跟她講話,她沒怎么搭理的,之后在談話中我們了解到她對電視臺的采訪很抵觸,不喜歡他們拍照。這個小女孩今年十二歲了,平時都是我們學校的志愿者輔導教學工作的,她特喜歡數學,會講普通話,汕尾話會聽一點點。看著這個小女孩,特別心疼。她對外面的世界沒有過多的接觸,每天都呆在養老院,這里的一幕幕,特別心酸。頓時覺得我們是那么幸福,有健全的身體,有爸爸媽媽陪伴在身邊。
20xx年7月19日,今天是志愿者三下鄉活動的最后一天,我們志愿者在學校的飯堂二樓開總結大會。會議過程中,志愿者紛紛發表自己在這次活動的的感想。在這次三下鄉活動中,我們獲益良多,不僅幫助到老人、孤兒,而且收獲到寶貴的友誼,學習到許多東西,體驗到不一樣的生活,相信這次活動會對我們人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在三下鄉活動過程中,我們志愿者相互關心,分工合作,齊心協力幫助孤寡老人、孤兒。昨晚,老師和我們一起下廚,拍照合影留念,一起慶祝三下鄉活動的順利結束。
五天,如白駒過隙,三下鄉的到來仿佛就在昨天,而離別卻在今日;五天,雖然時間不長,但離別總是讓人依依不舍;五天,我們留下了汗水,收獲了歡笑與喜悅。五天后的今天,我們留下希望,帶上祝福,踏上新的征途。世上最難忘的就是那朝夕相處,一同揮汗,一起歡笑的人兒,還有這如詩般的土地。這次活動中我們做得可能還是有所欠缺的,但是有經驗有教訓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完整實踐,不論如何,這都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活動,使我們在學校要更加學好理論知識將來應用于實踐之中去,使我們將來能為社會作更大的貢獻!
這次活動讓我感受頗深,我們應該關愛老人,他們身體大不如以前,他們需要我們的陪伴,需要我們的關愛,哪怕是一點點,他們都會記住心里,F在社會也存在一些狀況,現在的老年人缺乏關愛,子女不愿接他們回家一起居住,生活上難以自理,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政府應健全養老制度,多一些福利政策關愛老年人。我們應該多關心老人,多陪伴他們,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況,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關愛老年人從我做起,F在的我們忙于學業,可能無暇陪伴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身邊,但在節假日的時候抽空回家,看看他們,陪伴在他們身邊,時刻關注他們的身體狀況。偶爾也可以打電話給他們,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關心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