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精選3篇)
一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 篇1
今天聽了孫教師的課,孫老師的課上的樸實,有趣,讓我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新的認識,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孫老師的語文功底非常扎實,語文素養很高,深入研讀了教材。
2、駕馭課堂教學能力很高。獨具匠心,精心設計,從學生出發備課是必不可少的。他們都根據自身特點,根據教材設計教法,學法,形成自已穩定的教學風格。
3、活潑的課堂氣氛。傳統教學只注重老師的“講”,而輕視學生的“說”,這樣導致課堂死氣沉沉,教學是昏昏欲睡,而在這兩位教師的課上,互動的成分比較多,學生不再是聽眾,而是整節課的重要參與者,老師和學生是在相互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完成整節課的,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在這種樂學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接受課堂上的內容。特別是孫老師使用了多媒體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真正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
一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 篇2
今年春季的多媒體教學賽課,我聽了七節課,印象最深的要數南關學校郭鳳玲老師講的《稱象》一課了。下邊談談我聽課后的感想。
一、閱讀指導到位,讀中感悟。在學生閱讀課文時,郭鳳玲老師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系,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郭鳳玲老師不做任何要求,讓學生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每個學生都能在趣味中學習,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還非常注意及時評價鼓勵學生,所以學生學習非常投入,積極性很高。
二、課堂結構緊湊,層次清楚。用問題作為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索,并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讓學生通過討論,去理解課文內容、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學習新知,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課堂緊緊圍繞兩個關鍵問題展開閱讀:
1、曹操聽了直搖頭,為什么?
2、曹操點頭微笑,為什么?用第一個問題,引出官員們稱象的辦法,讓學生自己說官員們稱象的辦法為什么不好:“造大秤”不現實也不環保;“宰大象”傷朋友也殘忍。學生分析得很好,教師又引導學生說說曹操聽了官員們的辦法,除了直搖頭還會怎么想,怎么說,問題拋出去,課堂就交給了學生,充分體現了新課堂新理念,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起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效果。用第二個問題引出曹沖稱象的辦法:“船代秤,石代象”。曹沖稱象的方法是:“把大象趕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著水面,在船上畫一條線。再把大象趕上岸,往船上裝石頭。等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稱一稱船上的石頭。石頭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單看這段話,很難理解曹沖稱象的辦法,雖然只有四個步驟,但對于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就采用課件與課文相結合的辦法,一邊在大屏幕上一步一步地放語段,一邊放每一個步驟的動畫課件,使學生在朗讀語段,欣賞畫面的同時,直觀地理解了曹沖稱象的辦法。為了讓學生鞏固記憶與理解,能達到會復述故事的目的,教師又放了《曹沖稱象》的完整的動畫故事,并且稱出了大象的重量是:8690斤,使學生更加覺得曹沖稱象的辦法好,行之有效。使聽課者也覺得順理成章,水到渠成。這便是本課的亮點所在。實在值得借鑒學習。
三、課后拓展巧妙,教育深刻。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完成板書,夸夸曹沖后,本以為教學已經結束,沒想到郭老師又給學生放課件《司馬光砸缸》,《瓦特發明蒸汽機》兩個動畫故事,使課后主題升華,不僅使學生沒有覺得剛才的長時間分析理解很疲勞,而是精神更加集中,情緒更加高漲。教師也及時巧妙地教育學生:要向曹沖、司馬光、瓦特學習,遇事要細心觀察,愛動腦筋。這樣的教育,既避開了傳統的說教,又讓學生能欣然接受,真是一堂成功的多媒體教學啊!
四、培養創造思維,問題巧妙。教學中,郭老師在指導學生理解曹沖稱象的方法后,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曹沖能想出這樣巧妙的方法,是因為他注意觀察,善于動腦。小朋友們能不能也像曹沖一樣,開動腦筋,想出比曹沖更好的方法呢?”這樣進一步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充分讓學生體現了主體意識,培養了創造性思維能力。
一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 篇3
一年級孩子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時間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
一、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們剛剛踏入校園進行正規化的學習。先把規矩給他們定下來,賞罰要分明,利用好前半節課,后半節課可以做練習或者游戲,不要把教學內容安排的過多,以免學生疲憊不堪,不僅沒學到你意想中的知識,還使他們在下一節課中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老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材入手,努力尋找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我們可以做一些小獎品,比如小紅旗,小紅花等鮮艷可愛的東西。在上課前,可以這樣說:“同學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喜歡嗎?如果今天誰上課坐的最端正,發言最積極,不做小動作,不說悄悄話,老師就獎給他。比比看,今天誰能得到小紅花。”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二、課堂形式靈活多變,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課堂形式單一,很容易造成學生身心疲勞,從而轉移注意力。針對這一現象,我們要想方設法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如:課堂上的小游戲、小表演、猜謎語、小活動等這些環節都能很好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而且可以根據每節課的內容設計一些小活動是最好的,能起到一舉兩得的效果。當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的時候可以運用事先約定好的一些口令組織教學。比如:教師說“1、2、3”,學生馬上作出回答“請坐端”師:“1、2”生:“安靜”、“小眼睛”“看黑板”等。也可自編兒歌激發學生興趣、組織教學。如:“上課鈴聲響,安靜等待老師進課堂。”(教育學生不要大聲喧嘩);“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 “耳朵耳朵看哪里?耳朵耳朵在聽講。”課程進行一半時可以活動一下如:……“點一點,搖一搖,拍一拍,扭一扭,笑一笑,哈哈哈,坐坐好。”小朋友對“笑一笑,哈哈哈”特別感興趣,當說“坐會好”時,都坐得很好了。教師和學生一唱一和對兒歌,既簡單,又很有節奏感。使師生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沒有走神的機會。我們要認識到在一年級課堂里的每一個細節,都是抓好紀律的關鍵。你要求學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須事先讓他們清楚。然后,我們需要的是足夠的耐心要有足夠的耐心、細心,讓孩子知道你要他們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樣再怎樣,哪怕是放幾個學具,放哪兒,怎么放,都要說清楚。一開始的細致對以后的教學會非常有用。
三、老師講課時要使用兒童化語言。
一年級孩子不同于大學生,只要老師講清要求就行,他們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做事憑興趣。比如做連線題,如果老師說讓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游戲好不好?學生一聽肯定會感興趣。如果哪個學生找錯了或還沒有找到朋友,老師說:“哪個小朋友愿意幫幫他?”學生聽了覺得很親切,他們很喜歡聽這種語氣,老師用這種兒童的語氣跟學生說話,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總之,一定得蹲下與孩子們說話。
四、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師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級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歡聽到老師的表揚,一聽到表揚就會有更好的表現。在課堂中,教師要及時表揚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同學受到感染。當學生回答正確完整,老師即時對他們的表現給予肯定,可以說“你真棒” “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聰明”“你說得真好”等,為了帶動其他學生,老師這時可以抓住時機說:“還有誰能像他那樣說?”要是答錯了,也要給予鼓勵,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聲”或“送小紅花”等方法鼓勵他們,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勵,體會成功的喜悅,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更加堅定學習的自信和勇氣。
總之,組織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能否吸引學生是上好一堂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不斷實踐總結,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達到最優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