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圓明園的心得體會(精選13篇)
去圓明園的心得體會 篇1
8月11日,我有幸游覽了享有“萬園之園”美譽的圓明園。
圓明園位于北京市海淀區東部,是清朝鼎盛時期建造的著名皇家御園。它占地347萬平方米,全園四分之三都是湖。湖面上飄著巨大的浮萍,浮萍外沿向上豎起,活像一個個翡翠仙盤。湖水靜的像一面鏡子,湖中央各種爭奇斗艷的荷花一朵賽過一朵,如婀娜多姿的仙女那般秀麗。園中剛剛還舉辦過全國第一屆“荷花節”呢!
穿過鑒碧亭,就來到了有名的殘橋。它是英法聯軍燒毀后唯一保存至今的老石橋。園子里原有200多座拱橋,但大多數已經被燒毀。后來慈禧覺得太丟人,就命人全部拆除,唯一保留了這座殘橋。她希望后世子孫記住這個恥辱。今天,硝煙已經遠去,但還警醒人們時刻銘記“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沿殘橋北走東拐就來到了慘不忍睹的西洋樓遺址。這里已經是一片廢墟。所有樓臺的花紋都精雕細刻,卻被英法聯軍砍成幾堆,成為名符其實的廢品;有的是無價之寶,卻被那些貪財如命的小人全部搬走;有的巨型石碑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權力無法搬走,狠心的聯軍用大炮斷成兩節,就連環形椅也不放過,幾刀便砍成破爛;還有人砍累了,干脆把建筑物的支撐點砍下,讓奢華無比的宮殿自己摔個粉碎,大門也被破壞。我真不知道侵略者為何如此殘忍,要把一個世界著名的“萬園之園”徹底毀掉。
玩了幾個小時,我和媽媽在獅子林乘船來到了綺春園宮門,這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圓明園。
去圓明園的心得體會 篇2
我們出了清華西門,再往右拐,稍微往前便到了圓明園。
圓明園前方,有著許多的鮮花,五顏六色。我們剛走到那時,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圓明園的門,而是被這些鮮花吸引住了。
一進圓明園,我就看到了一座巨大的巖石,中間有個洞,可以讓人們穿過,上面有著許多小洞,它是用來給那些小昆蟲住宿和玩耍的。
由前面的小道往前看去,北海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北海邊有半座橋,我好奇地湊過去,看那座橋的介紹,原來那座橋是被八國聯軍轟掉的。它目前是圓明園唯一的原本就保留下來的單孔石橋。這時,爸爸告訴我說:“旁邊那個大姐姐說‘英國那幾個國家真壞,要是我們哪天把他們的大英博物館也轟掉就好了。’”
我們通過鐵制橋,走到了北海中央的一個建筑。可以看出,它原本是座島。我和爸爸躺在上面休息了一會。風的絲絲涼意讓我感到稍有困倦,但我還是精力充沛。我休息完畢后,起身一看,爸爸已經呼呼大睡。便偷偷溜到長椅旁邊,戳了他一下,他突然驚醒,還差點從建筑邊上摔下去呢。
沿著北海的小溪走,有一片竹林,我們走了進去,我和爸爸在里面互相拍照。拍完以后,爸爸竟迷失了方向,而我卻方向感十足。可爸爸就是不聽我的勸說,偏要走那條路,最后兜了一個大圈,浪費了許多時間。不過對我們的腳力有了一個很好的鍛煉。我們往東南方走,走到了那片遺址。我們先參觀外面,那幾乎是荒蕪一片,只有一些柱根子。只有一些柱子的根,最高的也就十厘米不到。
買好了票以后,我們進入了園中園。里面的遺址建筑全都是漢白玉材料的,令我們驚嘆不已。園中園中的第一個遺址建筑,是原來拜神的地方,一共有五塊豎立著的漢白玉板,上面刻著表示吉祥的花紋。
往右一看,是一座高大的建筑物。這個建筑的基本構造還有一點點可以看出,不過根本就沒有屋頂了。我在建筑物上跳來跳去玩耍著,覺得挺好。
去圓明園的心得體會 篇3
今天是周五,我的表弟從河南過來了。我開心極了,因為我媽媽要帶我和我的表弟去圓明園游玩。我們坐車來到了圓明園的大門前,來到圓明園大門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門口那對威嚴的獅子。繼續往里走,只見廢墟上長出了嫩綠的小草繼續往里走,路兩旁松墻內盛開著五彩繽紛的花朵,充滿了無限生機。
這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啊!我們繼續往前走,看到湖面上有著無數的荷花。在木橋上,我們看到水里有很多小魚。走著走著,突然看見一條死了的魚,但是仔細一看,魚鰓竟然還在動!我們驚訝極了,以為它快死了卻還沒有死,于是表弟就拿起一塊石頭朝它扔了過去,只聽“噗”“嗖”的兩聲,那條魚竟然游走了,看來它是裝死,有可能浮在水面上曬太陽呢!繼續走,我們就來到了福海,湖水清澈見底,像一塊晶瑩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靜極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鏡;湖水清綠,又好似一塊無暇的翡翠。我和表弟嚷嚷著要劃船,終于,老媽經不住我們的軟磨硬泡,去了售票窗口。
我們正高興著呢,卻聽到:電瓶船租完了,只有腳踏船。我們愣住了。老媽說,沒有就沒有吧,劃腳踏船還可以鍛煉一下身體呢!我和表弟劃船,老媽給我們倆照相,開心極了。那一座座小橋就像一條條翡翠上的彩帶,與群山相連。微風吹過,湖水泛起魚鱗似的花紋,一閃一閃的。陽光照在上面,萬點金光,燦爛奪目。
我們在不知不覺、說說笑笑中時間已經到了,我們極不情愿的返回到了岸上。已經是下午了,老媽說:“好了,咱們該撤啦!走吧!下次有時間再來劃船!”我們都極不情愿的離開了圓明園。這次游玩讓我們放松了心情,但同時我們也忘不了這座昔日壓倒群芳震驚世界的園林建筑奇珍,今日已成了綠樹叢中斷壁頹垣,傷痕累累的廢墟。只要到那里去看看,就會點燃你對帝國主義仇恨的火焰,激發你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
去圓明園的心得體會 篇4
時間停留在1860年,英法聯軍大舉進犯北京,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咸豐皇帝帶頭逃出了圓明園,逃往承德。霎時,英法聯軍兵臨京城,卻沒有直接入城,而是跑到京郊的圓明園,進行了震驚世界的搶劫和焚燒,熊熊大火燃燒了三天三夜,不近將圓明園往日輝煌的宮殿、參天的古樹,都燃為灰燼,還將恥辱深深烙進了每一位炎黃子孫的心里。
就在今天,我們來到了這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圓明園上,破爛不堪的石柱,訴著對帝國主義的仇恨;圓明園上,雜草叢生的荒地,訴說著昔日的繁華景象。遠遠望去,只有幾根石柱還屹立在那里,它像一座紀念碑,記錄著英法聯軍摧殘中華文明的滔天罪行,也給世人留下了一個教訓:落后就要挨打。我們滿懷著敬意踏入圓明園,雖然頭頂驕陽似火,但無法打消我們的熱情,我隨著大部隊來前往大水法舉行開營儀式,沿途的美景數不勝數,河邊的垂柳,如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一樣,微風拂過,輕搖裙擺;河中的芙蕖,像一個披著輕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盈盈欲滴,滿臉緋紅。
在大水法前,我們莊嚴地朗誦了《少年中國說》并鄭重地宣誓“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從小立志,報效祖國;選擇理想,成就夢想!”
一天的旅程結束,心中思緒跌宕起伏,我真為當年那個美輪美奐,巧奪天工,的世界遺產而感到惋惜啊是的,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為了不再讓這段屈辱的歷史重演,我們要發奮圖強、努力學習,為祖國作出非凡的貢獻!讓我們的大中華更加繁榮富強!
去圓明園的心得體會 篇5
早就聽說過享有“萬園之園”美譽的圓明園。暑假里,我終于有機會參觀游覽了這座有上百年歷史的皇家園林。
一進圓明園,我們先來到西洋樓景區的大水法遺址。咦,圓明園怎么沒有我想像中的富麗堂皇、秀美風景?收入眼底的卻是,在一片焦土廢墟之中東倒西歪著一根根高大的白色石柱,一片片石瓦,一塊塊石磚,里面雜草叢生。只見這一個個石塊上都有精致的浮雕——有花紋、有曲線、有魚鱗……雖然有的建筑還在堅強的屹立,但卻已經面目全非,傷痕累累……一陣風吹來,似乎送來了它們的哀嚎,像對世人在訴說著什么……正當我疑惑不解的時候,解說員沉痛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原來,這兒很久以前,的確是一座豪華宮殿園林。但是,在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貪婪地把園里所有的奇珍異寶和珍貴文物統統掠走,對于美麗珍貴卻又搬不動的東西,于是,將它們一律砸毀。他們像一群野孩子闖入無人的屋子,一定要將東西破壞殆盡才覺得過癮。劫掠完以后,為銷毀罪證,英法聯軍便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三夜,我國這一園林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為灰燼。我聽了,非常憤恨,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一定要當上勇士,和英法聯軍決一死戰。
再往前,我看見了一座迷宮,中央有個大亭子,這就是傳說中的黃花陣。我還下去走了一回呢!雖然,距離很近,卻碰到了好幾個死胡同,還真不好走呀!我想:圓明園真是處處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啊!
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已經過去,而如今的圓明園,這一堆堆殘垣斷壁、一堆堆焦土廢墟,卻永遠讓我們銘記歷史,時刻提醒我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去圓明園的心得體會 篇6
初見圓明園,心中似被針刺了一般痛。
漫步在綠蔭小道上,周邊的綠色,如同被特意調過一般,無處不顯現出生機勃勃。數十棵香樟樹并列著,周圍那嘻嘻哈哈的打鬧聲此起彼伏。
進入園中,猛然心中一緊,這就是圓明園嗎?這就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嗎?遠遠望去,野草叢生,斷壁殘垣,碎石滿地,四處散落。有的石塊壘成一扇殘缺的大門狀,陽光灑在上面,依然遮擋不住火燒的烙印;有的僅剩下一個巨大的坑,里面的石頭參差不齊,上面的花紋若隱若現,似被刀削過;有的石頭整齊地堆在一起,看,這不是上樓的臺階嗎?那不是皇帝的龍椅嗎?上面還能看到一些龍紋呢。眼前的一切,似乎在講述著這里曾經發生過的滄桑。
圓明園中原藏書上萬,工藝品數不勝數,絕世孤品爭奇斗艷,更令人驚嘆不已的是十二生肖音樂噴泉:每到相應的時辰,對應的生肖就會噴水。古典的八音盒聲動人心弦,陽光與水相映,七彩的光輝灑落四周。大樹郁郁蔥蔥,無數的瓊樓玉宇隱藏在這其中。瞧,這樓臺古色古香,陽光下,閃爍著點點金光。中西合并的雕刻技術,更加無與倫比。
一切歡樂祥和的氣氛,都被英法聯軍打碎在地。“強盜”在光天化日之下,將能搬走的東西裝滿了一車又一車,而搬不走的呢,砸!燒!大火好像恐怖的毒蛇,四處蔓延了三天三夜。北京城上空火光沖天。撫摸石塊,上面仿佛還留著那場大火的余溫;走近它們,似乎可以聽見低沉的哀鳴。這是祖國母親身上的傷痛,永遠無法愈合,哪怕相隔千山萬水,也不應忘記。
陽光下,圓明園的傷痕有些刺眼。相信明天,定無新傷。
去圓明園的心得體會 篇7
今天爸爸媽媽要帶我去圓明園公園玩。吃過早飯后,我們一家人就高高興興地出發了。
我們來到公園,正好有荷花花展。一進大門,便是一朵朵粉紅色的蓮花,一片片碧綠的荷葉。我們順著路標指示的方向來到了花展,那里有睡蓮和并蒂蓮。還有一種荷葉叫王蓮,它又大又圓,周圍還有一堵墻似的邊,這種荷葉人站上去都可以。遠看,蓮花和荷葉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好像一幅風景秀麗的山水畫。我不禁對這幅美麗的圖畫有些陶醉。
隨后,我們又去了西陽樓遺址。那里是由諧奇趣、黃花陣、養雀籠、方外觀、海晏堂、遠瀛觀、大水法、觀水法、線法山、線法畫等十余座西式建筑和庭院組成。我們一路參觀了諧奇趣、養雀籠、方外觀,據說方外觀曾是乾隆帝愛妃(香妃)作禮拜的地方。然后我們去了海晏堂。海晏堂樓前噴水水池上曾有十二生肖銅像(石身),每一時辰(2小時),代表這一時辰的銅像口中往外噴水,中午時,十二銅像口中同時噴射泉水。參觀完了海晏堂走不了多遠就到了大水法。大水法的對面是觀水法,以前皇上就是在這里觀看大水法噴水的美景。大水法的西北側就是遠瀛觀。遠瀛觀的高大石柱全是優質漢白玉。最后我們又去了黃花陣,迷宮中央有一座亭子。傳說有一個關于這個迷宮的故事:據說每當八月十五中秋的晚上,皇帝在此舉行燈火晚會,宮女們手里拿著用黃綢扎制的荷花燈,在迷宮中走,誰先走到亭子,就獎賞誰。所以此陣也叫黃花陣。
圓明園曾是一座皇家園林,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間。1860年被英法聯軍搶掠燒毀,1900年八國聯軍又一次入侵圓明園,兩次浩劫就使圓明園變成了我們看到的這一片廢墟。所以現在它被稱為圓明園遺址公園。
圓明園已經被八國聯軍破壞了,我們心里充滿了對他們的憎恨。我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昌盛。
去圓明園的心得體會 篇8
天氣晴朗,碧空萬頃,涼風襲人。我、奶奶、媽媽和表弟,同去圓明園遺址游覽新開辟的福海公園。來到圓明園大門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門口那對威嚴的獅子。它們身上傷痕累累,但雄姿猶存,似乎隨時準備與敢于來犯之敵決一死戰,把他們吞下似的。繼續往前走,只見廢墟上長出了嫩綠的小草,路兩旁松墻內盛開著五彩繽紛的花朵,充滿了無限生機。
這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啊!走到舊址旁,我看見一匹石馬屹立在那里,怒視著遠方,它好像在咒罵那些奪我中華之寶、殺我中華兒女、毀我中華園林的帝國主義侵略者。侵略者雖然燒毀了我們美麗的圓明園,但是摧毀不了中華民族堅韌不拔、不畏困難的精神。這邊雖然是傷痕累累的劫后遺址,但在那邊卻已建起了漂亮的福海公園,使它成為第二個圓明園。
繼續往前走,我眼前一亮。啊,福海真美呀!湖水環繞著一個小島,碧水又在群山之中,小島的中央有不少的亭臺樓閣,顯得典雅秀麗。湖水清澈見底,像一塊晶瑩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靜極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鏡;湖水清綠,又好似一塊無瑕的翡翠。湖水映著藍天,好像一條艷麗的藍紗巾,映在水中的山、閣、橋、樹就像紗巾上的點點花紋。
群山就像個大托盤,托著湖水這塊美麗的翡翠。那小島好像翡翠中間鑲嵌著的一顆光彩照人的珍珠,群山上的青松好像是護衛托盤、翡翠、珍珠的鋼鐵戰士。那一座座小橋就像一條條翡翠上的彩帶,與群山相連。微風吹過,湖水泛起魚鱗似的波紋,一閃一閃的。陽光照在上面,萬點金光,燦爛奪目。湖水映照著怪石林立、鳥語花香、蒼松挺立的群山,群山環繞著景色宜人,好像美玉、珍珠似的湖光小島。這里湖映山,山環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勝收!
啊!圓明園,你的景色如此多嬌。你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見證,你永遠激勵著華夏子孫為振興中華而奮發向上。
去圓明園的心得體會 篇9
出了美麗的頤和園,我們今天還要去的一個地方是給我們中國近代史上帶來屈辱的一個地方,那就是曾被世人冠以“萬園之園”、“世界園林的典范”、“東方凡爾賽宮”等諸多美名,現在卻變成了一片遺址的圓明園。
走進圓明園大門,就能感受的它往日的風采。媽媽告訴我,圓明園,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杰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筑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于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范”和“萬園之園”。圓明園不僅匯集了江南若干名園勝景,還創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園林建筑,集當時古今中外造園藝術之大成。園中有金碧輝煌的宮殿,有玲瓏剔透的樓閣亭臺;有象征熱鬧街市的“買賣街”,有象征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蘇州獅子林的風景名勝;還有仿照古代詩人、畫家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臺、武陵春色等。可以說,圓明園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也是中國人民建筑藝術和文化的典范。不僅如此,圓明園內還珍藏了無數的各種式樣的無價之寶,極為罕見的歷史典籍和豐富珍貴的歷史文物,如歷代書畫、金銀珠寶、宋元瓷器等,堪稱人類文化的寶庫之一,也可以這樣說,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館。
聽著媽媽的介紹,我的腦海里仿佛出現了圓明園的樣子,可眼前卻是一片廢墟,我問媽媽為什么不把它重新修好?媽媽說:“這里就是我們中國的一篇屈辱史,保持現狀能激勵中國人不忘歷史,只有自己強大了才不受別人的欺負。”媽媽還說:“到現在為止圓明園海晏堂的十二只獸面人身銅像還沒有完全回到我們祖國,你想一想當時八國聯軍洗劫圓明園的場景是多么可怕,火燒圓明園大火連燒了三天三夜。”聽了媽媽的話,我恨死了八國聯軍,他們毀掉了這么好的地方。
游覽了圓明園,我想到了一句話,那就是周總理的“為中華掘起而讀書”,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有用的人。
去圓明園的心得體會 篇10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題記
今年暑假,我游覽了有“萬園之園”之稱的圓明園。這一不虛此行的游覽讓我受益匪淺。
那一天,天氣涼爽。我和爸爸一起,走進了那終年“敞開”的,早已破敗的“大門”。
一進門,我就迫不及待地要去看當年的“大水法”原貌。爸爸給了我一副印有圓明園地圖的扇子,我就興沖沖地出發了!
“呼、呼,累死我了!”好不容易才從殘桓斷壁,雜草叢生的圓明園舊址中找到了大水法,正想抬頭欣賞一下它的壯觀美景,可抬頭看到的一切卻把我給呆了——哪還有什么大水法?呈現在我眼前的只不過是破敗的荒涼廢墟罷了。圓明園中的一切,都被當年的八國聯軍掠奪一空后,又一把火給燒毀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屈辱歷史,令我陷入了沉思:圓明園,像天堂一般的萬園之園,怎么就不明不白的被侵略者毀滅了?
盯著眼前發人深省的大水法,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從那段歷史背后透射出來的答案,那深藏在人們心中的答案——清朝,軟弱的清朝!
是的,我們太弱,弱到任人欺凌的地步,弱到無力回天的地步。雖然,這只是一段歷史!
在公園瀏覽一圈,仔細觀察地面,我發現地圖上描寫的大多數地方都不存在。一位熱心的工作人員告訴我說,這是圓明園原貌圖!
原貌圖!這幾字對我的震撼太大了!如果說大水法給了我一個晴天霹靂,那么,現在的這幾字就尤如五雷轟頂了。惜日燦爛輝煌的圓明園,竟破敗到這種地步,除了憤怒,我只感到深深的悲哀罷了……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不只是一個口號,如果現在的我們不加以重視,圓明園的歷史很快就會重現了!日本人虎視眈眈釣魚島難道沒給我們警鐘嗎?
今天,外面的陽光很燦爛,可我的心情卻好不起來,為了祖國的明天,為了不讓圓明園的歷史重現,我們應該記住,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去圓明園的心得體會 篇11
20__年暑假,媽媽要到北京出差,順便也就把我帶上了。
這一路上別提有多興奮了,我玩了北京很多著名的景點:故宮、鳥巢、萬壽寺、恭親王府、頤和園、圓明園、甚至連清華、北大、人大都走了一圈,每天真是又激動又疲勞。在這么多的景點中圓明園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圓明園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是在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禎的一座明代私園的舊址上建成的。圓明園一直號稱‘萬園之園’,是個美麗的大花園!
我們走進圓明園的大門,繞過跟頤和園差不多的長廊,就來到了美麗的綺春園。百花爭艷的情景一點也不少:百合花半睜著自己的小眼睛,好像剛睡醒一樣;石榴的花紅得像火一樣……
離開綺春園,我們來到了西洋樓遺址公園。映在眼簾的是一座只剩下幾塊石頭的石拱橋,旁邊有幾棵紅梅還豎立在那里,顯出幾分怒氣;往遠看,一只雕刻精致的石獅子,現在只剩半個身體,倒在了地上;原來美麗絕倫的噴泉,現在只剩下一個底座;雕滿花紋的石梯,現在已五馬分尸……滿目蒼涼的公園,已是一片廢墟了!聽說以前這里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各種奇珍異寶、歷史文物。
走在公園里,看著這些殘垣斷壁遺址,想著無數工匠的血汗與智慧,就這樣毀于一旦,我的心情又沉重又憤怒,英法聯軍為什么來侵略我們呢?原因就是我們太落后了,要是當時我們比較強大,他們能敢嗎?所以我們要從小就努力讀書,長大以后用我們的雙手去改造、去創造我們強大的新中國!
去圓明園的心得體會 篇12
今天我和媽媽、姥姥、姥爺一起去了圓明園,早晨吃過早飯我們就出發了,我們坐了大概1個多小時的車就到了圓明園,車上人可多了。
圓明園的門口有很大一個水池,里面放了很多睡蓮,門口還有很大的龍燈,真漂亮,原來這里正在舉辦20__年燈會和睡蓮展覽。我們進了大門看到很多的睡蓮,看介紹說睡蓮有熱帶睡蓮和寒帶睡蓮,睡蓮有很多品種,有紅色的、紫色的、黃色的等等好看極了。我們沿著掛滿花燈的大路往里走,路邊擺了很多五顏六色的花,我們來到一個拱形的小橋旁,這個小橋的石頭都散落到一旁,已經沒有橋了,只有一個圓形的洞。看到旁邊的介紹說,這座小橋是圓明園四十景中被英法聯軍破壞后留下的唯一景觀。我們繼續往北走一路上垂柳、花草、花燈非常美,我們就象在畫中。后來我們來到了西洋樓這是清朝按照西方建筑建造的,但被英法聯軍破壞了,只剩下殘梁斷壁。
后來我們又來到福海,它是由一個湖和湖中的小島組成的,湖面很平靜,四周都是樹木,我們沒有去中心小島,在湖邊坐了一會。我們接著往回走,走出福海所在的圓明園,我們參觀了圓明園的全圖,這副圖很大,是花了16年的時間完成的,是原來圓明園的復原圖,在圖上看到了當時的繁榮景觀。還看了西洋樓的銅版畫影印,這套銅版畫,也被英法聯軍掠奪走了,現在在法國。出來后我們又去了綺春園,那里有很多荷花,現在都已經沒有花了只有荷葉,湖上修了長廊和亭臺,很漂亮。我們看到一種荷花叫王蓮,很大的葉子,在水面上,說可以承重20——30公斤呢,可以讓一個孩子站在上面,我很想站在上面去。
游覽了綺春園后我們就往回走,在賣紀念品的地方我買了一把木制的寶劍,我很喜歡它。通過一天的圓明園的游覽我看到了圓明園是那么大,而且原來她那么美,可是英法聯軍把她燒毀了,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個歷史。
去圓明園的心得體會 篇13
享有“萬園之園”美譽的圓明園,曾無數次在我夢中出現。去年暑假,我終于如愿以償去了圓明園游玩。
走進園林,小橋流水、亭臺樓榭、假山噴泉、荷池垂柳交相輝映,錯落有致。
“清風拂綠柳,人在畫中游。”漫步于林間小道,一眼望去,棵棵垂柳猶如一位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擺動著綠色的衣裙,又好像掛著一道綠色的帷幔,如輕煙,似綠霧,宛如翠浪翻空,柔美飄逸。那絲絲“秀發”滑過我的臉頰,我的心也隨著柳絲飛揚,我仿佛變成了一只快樂的小鳥,在這碧綠的絲帶秋千上蕩來蕩去!
“四面荷花三面柳”,賞盡垂柳品荷花。這里遠勝杭州西子湖的“曲苑風荷”,更是絲毫不遜于“平湖秋月”。荷花總是擠滿了你的眼球。那圓盤似的荷葉如同一塊塊翡翠鋪滿了水池,朵朵荷花從圓盤中冒出來,亭亭玉立,妖嬈嫵媚,猶如一幅幅巧奪天工的錦緞。微風拂過湖面,荷葉輕拍著水面,自然的節拍擊出幽嫻雅致,讓人心曠神怡。我仿佛變成了一只蜻蜓,與荷花仙子在湖面輕舞飛揚,時而與藍天白云融為一體,時而與碧水清波遨游嬉戲,我醉了!
有山有水怎能沒有橋?圓明園有一百多座橋,真是千姿百態。遠遠望去,賞荷橋猶如一條長長的巨龍盤臥在荷花池中;玉帶橋拱高而薄,宛如一條玉帶漂浮在湖水之上;如意橋緊緊地拉著兩岸的小山;規月橋像彎彎的月牙靜靜地躺在碧水與柳絲之間;殘橋雖經歲月和歷史的洗禮,但我卻最為喜歡,它與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個大大的、完整的圓,透過這個圓,仿佛能看到圓明園的過去和未來。
來圓明園不得不去的就是西洋樓遺址了,昔日宏偉壯觀的“大水法”如今已是殘垣斷壁,游人們只能在一片狼藉中尋找歷史的痕跡。而在“觀水法”前,一群紅領巾吸引了我的腳步,他們正對著五星紅旗宣示:永遠熱愛祖國!
出了圓明園,我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外留影,我的奮斗目標也產生了,我要踏進這樣的高等學府,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我要親眼見證祖國的騰飛,讓圓明園的恥辱在歷史的長河中被永遠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