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隔離場景的心得體會(通用3篇)
封閉隔離場景的心得體會 篇1
過去的20__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這不平凡的一年里,我的工作崗位經歷了入院辦理和出院結算,在工作中我堅持原則,秉公辦事,顧全大局,遵紀守法,遵守財經紀律,認真履行崗位職責,盡職盡責的工作,工作上踏實肯干,服從組織安排,努力鉆研業務,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盡力的保質保量完成崗位任務,合理合法的處理好一切業務。在不同的崗位我都堅持做到“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質量”的服務承諾,對待患者熱情周到、語言簡潔、耐心解答。在實踐中不斷磨練自己的工作能力,使自己的業務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這一年里,整個科室在上級領導和科主任帶領下,積極應對新冠疫情,積極配合醫院疫情防疫工作。為了更好服務患者,對原有的工作流程進行了優化和整合,我們整合住院和出院結算流程,實現了同一窗口辦理所有業務,真正做到了“一窗式”服務,避免患者走錯窗口的現象,提升了業務辦理的效率,減少患者排隊時間。
在今后的工作中將不斷奮發進取,竭力完善自我,同時真誠的期望領導和同事們給我提出寶貴的批評推薦,糾正存在的錯誤,彌補我的不足之處,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務工作者。在黨組織的教育下,我加入黨組織的進程正在穩步有序的推進,今后我將以一個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本著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為患者解憂的態度,多聽、多看、多學、多做,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力爭能夠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封閉隔離場景的心得體會 篇2
疫情發生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守土盡責,醫護人員迎難而上、救死扶傷,人民群眾眾志成城、捐款捐物。億萬中華兒女齊心協力,共克時艱,用奮斗實干定格戰“疫”中的最美鏡頭。
鏡頭一:心中有民的最美守門人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疫情發生后,在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下,全國上下一盤棋,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堅持把為黨分憂、為國盡忠、為民造福作為使命感和職責感。黨員干部主動放棄春節休假,進取投入抗疫一線。他們沖鋒在前,忠于職守,進取動員和組織群眾,在基層構筑起了嚴密的疫情“防火墻”。危難關頭,他們不講條件、不計得失、全力以赴,用抗疫的實際行動來踐行初心和使命。河南連軸轉、不顧家的“三到”干部楊俊志、山東民警李強、朝陽市衛生局干部翟志剛等干部都倒在了抗疫前線。戰役還在繼續,有戰士在戰役中不幸倒下了,但剩下的戰友還在繼續奮力作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他們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用自我的實際行動守好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門。
鏡頭二:心中有責的最美逆行者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根據中央“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專家組成員和醫護工作人員在疫情發生后第一時間馳援武漢。截止20__年2月9日15時,逆行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已到達11000多人,其中包括全國最強、水平最高的重癥救治專家團隊。在這些逆行者中有經驗豐富的老專家,也有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有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也有剛剛遞交入黨申請書的新同志,有領導干部也有普通群眾。他們來自不一樣地方、不一樣科室、不一樣家庭,但此刻,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最美逆行者”。長滿紅斑的手、布滿淚痕的臉、浸滿汗水的背都是他們在前線留給大家最難忘的記憶。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可是是有他們在替我們負重前行。所有的逆行者們,此刻,讓我們向你們致敬,愿你們早日平安歸來,等你們回家!
鏡頭三:心中有國的最美支持者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有多少個瞬間,我們隔著屏幕為普通樸實的平凡人潸然淚下。45歲的菜農秦師傅、賠錢賣盒飯的店主小姐姐、捐1.8萬個口罩的90后湖南小伙、火神山醫院送菜的河南村支書、挨個店不計代價“掃街”的海外同胞等,他們中的很多人我們都不認識,但我們明白應對疫情他們都僅有一個名字就是“中國人”。也許他們做的事沒有多偉大,卻值得每個人駐足稱贊。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兩相依。國難當頭,億萬中華兒女齊心協力,共渡難關。“人心齊、泰山移”,相信舉全國之力,我們必須會早日打贏戰役。等明天贏了,我們必須要舉杯歡慶,認真欣賞在抗疫前線定格的最美鏡頭,為自我今日的表現點贊!
封閉隔離場景的心得體會 篇3
近期看了很多關于公司成長的新聞,薇美姿九年創造了各種各樣的奇跡,為什么會有這些的奇跡產生呢?我想,不僅僅是那句"站在風口上做大象",最重要的還是我們的團隊。
進入公司將近三年了,公司的成長歷程,我也算經歷了三分之一。當初大學畢業,就是想能找到一份工作改變自己。還記得當初在黃埔軍校的時候,每個人都能克服一切想象不到的考驗,公司的培訓方式和大家在一起的團隊氛圍讓我深深的震驚。當時就想這些困難我都克服了,市場一線還能讓我更受折磨么?可是,這次折磨的不再是我的身體了,而是我那顆不再單純的心。
房子是應該經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積滿灰塵;臉是應該經常洗的,不洗就會油光滿面。在市場一線,我們遇到了很多困難,困難多了就開始抱怨,開始自怨自艾,開始產生經驗主義,開始不敢去挑戰,困難被無限地放大,簡直不可戰勝。這些想法就像瘟疫一樣在團隊中蔓延,每個人都開始裹足不前。這何嘗不是毛主席說的自由主義呢!自由主義使我們隨波逐流,慢慢偏離了薇美姿格言中的"積極開朗,樂觀進取"。企業的成長需要一批深深認同其文化的.人,道不同不相為謀,如果連最基本的文化都不能認同的話,在團隊中間就是一個負能量傳播的介質,而不是一個團隊的發動機。不能為團隊帶來正能量,自然而然就會被團隊淘汰。
帽峰山會議結束后,我們團隊馬上進行了"批評與自我批評",每個人都進行了深刻的檢討,同時也認識了在團隊其他人眼中的自己,我們深刻地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與團隊的缺點。團隊缺少溝通,缺少信任,缺少士氣,于是產生了很多問題,并且這些問題都沒有得到有效地解決,反而越積越多越積越嚴重。
薇美姿已經成長為一顆大樹,我們就是樹蔭下的樹苗,它提供給我們養分茁壯成長,我們應該圍在一起,與他同心同根,茁壯成長,一起抵御外界環境的所有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