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和平紀錄片觀后感范文集萃(通用3篇)
為了和平紀錄片觀后感范文集萃 篇1
10月19日晚,為了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70周年,中央電視臺播放了6集紀錄片《為了和平》。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戰爭的硝煙雖然已經散去,但重溫這段歷史,似乎還能嗅到硝煙的味道。
如果說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向世界顯示和證明了,這個政黨同國民黨領導下的軍隊和中國是完全不一樣的,其軍隊的戰力要強悍得多,其對國家的領導力與凝聚力也要強大得多,那么,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則向世界宣告了,新中國在世界上真正誕生了!西方強權靠武力已經無法扼制這個共產黨國家在世界東方的兀然矗立。西方列強從朝鮮戰爭的失敗中意識到,中國一百多年任人宰割的歷史結束了,他們從此再也不能向中國頤指氣使了,那個架起幾門大炮在海上轟幾下就能讓中國政府嚇得哆哆嗦嗦從而簽下屈辱城下之約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但在今天,我們看到,美國對中國的戰爭仍在繼續,只不過改變了方式。插手香港中國臺灣事務,干涉中國內政,撮弄一些國家在中國周邊制造事端,軍機抵近我海岸偵察,妄圖阻礙中國發展。特別是在中國臺灣問題上,不斷踐踏一個中國紅線,挑起兩岸矛盾,妄圖從中漁利。我們似乎還能嗅到硝煙的味道。
但今天的中國,已不是七十年前的中國。飛速發展的經濟,日益強大的人民軍隊,有充分的信心和能力保衛自己的家園。我們重溫那段歷史,不忘卻硝煙的味道,是時刻警示自己:備戰才能止戰。
為了和平紀錄片觀后感范文集萃 篇2
軍醫盛睿芳的手機里至今仍保存著去年拍攝的一段視頻。20__年5月23日,孟加拉吉大港碼頭上,她剛從靠港的和平方舟上走下來,一名可愛的孟加拉小女孩就呼喚著“中國媽媽”,撲到了她的懷里。
盛睿芳清晰記得,小女孩的生日是20__年11月12日。那天,盛睿芳作為海上醫療隊的成員隨“和平方舟”號醫院船訪問孟加拉吉大港,突然接到當地醫院求助,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產婦臨近分娩。
盛睿芳:“當時產婦的情況非常緊急,需要立即做剖腹產手術,但當地醫院的技術設備都不能滿足手術需要,轉院也來不及了,所以他們就請我們海上醫療隊過去幫助她。”在盛睿芳和戰友們的共同努力下,伴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嬰兒降生,母女平安。初為人父的阿努瓦·霍森激動不已,當場給女兒取名叫“Chin”。阿努瓦·霍森說,“Chin”在孟加拉語中是“中國”的意思,起這個名字,就是讓她記住中國。
盛睿芳沒有想到,時隔7年多,她和健康可愛的Chin會在孟加拉國再相聚。
盛睿芳:“我也有個女兒,我聽到她叫我‘媽媽’,我特別的激動,眼淚都快流下來了。看到Chin這樣健康快樂,我也很欣慰,她是中孟兩國友誼的見證,我希望她能健康快樂地成長。”20__年盛睿芳隨船出訪是“和平方舟”號醫院船首次走向遠海,奔赴亞丁灣、吉布提、肯尼亞、坦桑尼亞、塞舌爾、孟加拉國,為我護航官兵和亞非五國民眾提供醫療服務,任務代號“和諧使命-20__”。此后,“和平方舟”每年都會承載著“和諧使命”走向遠方。現任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陳洋陽說,“和平方舟”每到一地都受到熱烈歡迎,當然其中也有小插曲,首次訪問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時,就碰到了意想不到的情況。
陳洋陽:“靠港碼頭之后,當地的衛生部門就全盤推翻了我們之前商量好的醫療服務計劃,禁止任何病人登船診療,禁止我們實施任何形式的手術。”
事出突然,隨船軍醫沒有抱怨,也沒作過多解釋,只是一如既往用誠意和醫術表達“和平方舟”號懷揣友誼而來的良好心愿。他們邀請特多政府人員登船參觀,并現場展示中醫療法。特多教師厄琳的左腿患關節炎多年,十分痛苦,經過腿部和膝關節推拿治療后,疼痛迅速緩解。
就這樣,“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和中國軍醫們憑借著先進的醫學設備、整潔的診療環境、精湛的醫術和熱情的態度贏得了特多政府和民眾的信任和歡迎,特多政府同意和平方舟按原計劃為當地民眾開展醫療服務。陳洋陽說,在特多訪問的6天時間里,“和平方舟”接治了近三千人次、開展手術33例。
陳洋陽:“我們在臨走的時候,特多特別舉行了一場歡送宴會,他們的衛生部長就說,6天前我差點做出了一個讓我們國家顏面盡失的錯誤的決定。”
為了和平紀錄片觀后感范文集萃 篇3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中國臺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20__年,為了紀念抗美援朝戰爭七十周年,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在央視熱播。我滿懷著銘記歷史、紀念英雄的愛國熱情,認真觀看了這部影片。看畢,我心中的熱血更是久久難平,一團火焰在我心中燃燒。
1950年,新中國建立初期,對于世界來說,中國似乎還只是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嬰兒,脆弱得不值一提,甚至對于當時的中國人民來說,他們心中對新中國的強大信心也并未建立,“東亞病夫”的名號如一塊不可撼動的大石沉重地壓在中國人的脊背上,他們直不起腰桿……于是,被稱為“立國之戰”的抗美援朝戰爭顯得尤為重要,這場關鍵戰爭的勝利,不僅向世界宣告了中國人的精神、韌勁與潛力,更給中國人民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他們終于能堅定相信,祖國母親是剛強的,祖國母親的臂膀是有力的,中國,是國人背后堅不可摧的港灣!
然而,我們知道,這次的勝利來之不易。毛主席這樣總結勝利之道:“敵人是鋼多氣少,我們是鋼少氣多。”面對敵我的裝備實力之懸殊,美軍的飛機、艦隊,志愿軍以強大的“氣”,不畏強敵,英勇抗爭,抱著破釜沉舟,定要打贏這場苦戰的頑強毅力和中國智慧,才獲得了這樣偉大的勝利。我無法想象,“一把炒面一把雪,枕著石頭蓋著天”是怎樣的極端艱難;我無法想象,用胸口去堵住敵人的槍口,是怎樣的愛國熱情和革命精神;我無法想象,志愿軍是如何“兩條腿攆上四個轱轆,翻了高山過大河”,一路走來是怎樣的困難重重……
抗美援朝戰爭,像是鳳凰涅槃時的灼灼烈火,中國,在這場大火里,浴血重生,實現了涅槃。革命先輩用鮮血為我們開鑿出了一條中國之路,他們是戰士,他們是英雄,他們是應該被千千萬萬代的后輩永遠紀念和歌頌的光榮之士。在黑夜籠罩的世界中,他們不甘服從于黑暗,他們奮然站起,點燃了一盞盞明燈,光之熱,燙燃了世人心中的熱血,燈輝灑落在他們身上,為他們織就一身華裳,從此他們熠熠生輝,永遠閃亮。
銘記歷史,致敬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