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樹立紅墻意識心得體會(精選3篇)
2024樹立紅墻意識心得體會 篇1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西城區把踐行“紅墻意識”作為一條紅線貫穿始終,積極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擴展,“政治合格、執行紀律合格、品德合格、發揮作用合格”成為廣大黨員的要求自覺,“絕對忠誠、責任擔當、首善標準”成為廣大黨員的行動自覺。
突出關鍵少數,學習常態化品牌化。西城區創新載體,推進“學”的常態化、品牌化。區委“品讀經典”、區紀委“紅蓮講堂”等成為品牌。領導干部更是以上率下,學習實現全覆蓋。
突出問題導向,基層黨員人人爭先。西城區創新將“支部建在項目上”,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踐行“紅墻意識”的“紅色陣地”。
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西城區創新思路,把學習教育與原有的紅色基因、紅色文化相結合,有傳承、有豐富、有升華、有融合,旗幟鮮明地提出了“紅墻意識”,并賦予“絕對忠誠、責任擔當、首善標準”的具體內涵,形成了鮮明的本地特色。
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踐行“紅墻意識”,使西城區廣大黨員的“兩學一做”生動活潑,有聲有色,有知有行。在他們的故事中,有知過即改的自省,有攻堅克難的篤定,有創造創新的快樂;在他們的故事中,領導與黨員同行,黨員與群眾同行。而廣大黨員的生動實踐,也使“紅墻意識”具有了更為鮮明的時代特征,就是服務黨中央與服務好新時期群眾新需求相結合,強化政治意識與創新提升日常城市管理相結合,發揮“關鍵少數”以上率下的示范作用,與發揮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攻堅克難相結合。廣大黨員正是在做新時期“合格黨員”的召喚中,找到了“政治合格、執行紀律合格、品德合格、發揮作用合格”的新的人生坐標,煥發出了新的精神面貌,迸發出了新的創造活力。
這樣一種激發了黨員內在熱情的學習教育,這樣一種融入到了日常工作和城市管理的學習教育,正使“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常態化、制度化部署,內化為每個黨員內在的自覺。
突出示范帶動,全區上下形成自覺。“紅墻”邊的西城群眾天生就有一種“紅色基因”,既講政治又熱心腸。他們以黨員為中堅,用首善標準做好工作,維護和諧穩定團結的局面。
2024樹立紅墻意識心得體會 篇2
一是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紅墻意識”,就是要旗幟鮮明地“講政治”: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把“紅墻意識”融入骨髓,筑牢司法行政干部絕對忠誠的政治品質
司法行政機關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擔負著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大職責,確保對黨絕對忠誠是根本要求。特別是首都功能核心區的司法行政機關,更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做任何工作都要自覺從政治上審視,從政治上考量。一是要重點抓好基層一線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要組織干部認真學習習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真正把講話作為“案頭卷”和“工具書”,真正用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二是要把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作為第一位的標準,從嚴落實“四個絕不允許”的要求,即:絕不允許公開發表與黨中央決定不一致的言論,絕不允許在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選擇,絕不允許搞非組織活動,絕不允許破壞團結、挑撥是非、匿名誣告、制造謠言、渙散人心。三是要牢牢把握意識形態斗爭的話語權和主動權。意識形態工作不僅是宣傳部門的責任,司法行政機關作為法律行業管理部門,更是處在意識形態戰場的第一線。要善于運用法治思維打贏意識形態領域的復雜斗爭,切實把握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找準思想認識的共同點、利益關系的交匯點,重點加強對律師行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律師把握大局與大勢,分清主流與支流,爭當維護正義、促進和諧的實踐者。
二是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紅墻意識”,就是要旗幟鮮明地“講擔當”:突出發揮司法行政系統法律專業優勢,在服務發展、保障民生中建功立業,在急難險重任務中彰顯作為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司法行政系統黨員干部有著突出的法律優勢,我們加強黨組織建設,就是要把黨員干部的優勢和力量發揮出來,把法律優勢轉為服務大局、體現作為的現實力量。在思想上,我們要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把“顧大局”作為基本素養,做到“正確認識大局、自覺服從大局、堅決維護大局”。要組織機關各科室進行“解放思想大討論”,定期研討能為發展大局做什么,能為疏解做什么、能為控人做什么,在“推進科學治理,提升發展品質”中發揮什么作用,在“保障首都職能履行”中體現什么作為,多算大帳、算長遠賬,少算眼前賬、部門賬、個人賬,真正從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解放出來。在行動上,我們要重點發揮“三個優勢”:一是突出發揮專業過硬、智力密集的優勢,建立健全三級法律服務團隊,進一步深化法律顧問、陪同接待信訪等工作,為政府決策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二是突出發揮聯系廣泛、攻堅克難的優勢,主動在疏解整治的重大工程、基層一線亮明身份,勇敢面對瓶頸難題,深入做好思想引導和矛盾化解工作,在急難險重任務中彰顯作為;三是突出發揮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在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傳遞黨的聲音、黨的關懷、黨的溫暖,凝聚人心、溫暖人心、穩定人心,為區域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三是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紅墻意識”,就是要旗幟鮮明地“講首善”:堅決把首善標準落在實處,以追求極致、精益求精的精神扎實做好每一項工作
西城無小事。我們每項工作,工作中每個細節,都事關全局。稍有不慎,就會產生不良影響。作為離紅墻最近地方的司法行政機關,工作沒有“較好”只有“更好”,必須堅持最高的工作標準。要切實強化首都意識,堅持首善標準,發揚首創精神,按照最高標準找到差距、明確目標、補齊短板。在工作中,要盯住每個細節、每個環節,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要全面梳理系統內各項制度機制,重點明確工作標準、工作責任,建立一整套工作標準體系。同時要加強工作督導,對完成工作標準不高,任務不落實、推脫、扯皮、退縮的情況,要堅決追責和懲戒,堅決杜絕此類情況發生。
四是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紅墻意識”,就是要旗幟鮮明地“講創新”:堅持以新眼光把握新機遇,新方法解決新問題,新思路謀求新發展
創新是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西城司法行政發展到今天,總體上已經比較成熟,但還有一些領域需要探索,一些難題需要破解。我們要緊緊圍繞“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建設什么樣的核心區,把什么樣的西城帶向未來”兩個重大問題,深入研究“建設一個什么樣的法治西城,怎樣建設法治西城”,深入把握核心區司法行政系統工作規律,為全市司法行政系統作出示范。今年重點引導黨員、干部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創新:找準行業黨建和社會領域黨建結合點,探索律師黨建新模式;圍繞區域發展大局,緊扣疏非控人、背街小巷治理等難點工作,發揮特有優勢、體現更大作為;加強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和工作標準;律師黨員在街道、社區發揮更大作用,等等。同時我們將進一步加強長效機制建設,對探索出來的好經驗、好做法,及時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鞏固下去,大力加強經驗總結和典型示范,力爭打造更多立得住、叫得響、推得開的工作品牌。
五是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紅墻意識”,就是要旗幟鮮明地“講廉潔”:堅持“嚴管就是厚愛”的理念,堅決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頭,切實打造清正廉潔的干部隊伍
經過“群眾路線”“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活動的洗禮,系統內黨員干部作風明顯好轉,但“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只有進行時,沒有休止符”,必須保持堅強定力,持之以恒抓出習慣來,抓出成效來。要進一步加強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讓黨員干部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違反了要受什么處理,真正懂規矩、守法紀,不撞槍口、不碰紅線。要緊盯重要時點、關鍵崗位、關鍵環節,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把嚴的要求、嚴的規矩、嚴的措施、嚴的氛圍保持下去,使改進作風成為一種自覺、一種習慣。要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強化日常管理監督,對黨員干部平時要多敲打、多提醒。對于確實違反紀律和規矩的行為,絕不能因為問題小、程度輕或初次犯,就不聞不問、不查不糾,或網開一面、下不為例,而要違紀必究、寸步不讓,發現一起就堅決查處一起。
總之,司法行政系統將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紅墻意識”,堅定地把講政治放在首位,始終堅持首善標準,不斷強化首都意識,發揚首創精神,決心在法治西城建設中體現新作為,在維護社會穩定中作出新貢獻,在民生保障中作出新成績。
2024樹立紅墻意識心得體會 篇3
蘇霍姆林斯基說:“造成教育青少年的困難,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實踐在他們面前以赤裸裸的方式進行,而不是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所能接受的,就其本性來說,他們是不愿感到有人在教育他們。”而教育藝術的真諦是創造,每個人都能創造出最能激勵學生前進的教育藝術來。而恰當的表揚可能是教育手段中比較見效的一種。特級教師王蘭說:“不是聰明的孩子常受表揚,而是表揚會使孩子更聰明。”
表揚是一種常用的教育手段,是對學生良好的思想行為的肯定和贊美。適當的表揚,不但可以使學生明確自己的長處、優點,增強進取心和榮譽感,而且會引發其他學生的羨慕、向往的心理,推動其他學生向被表揚的學生學習。但表揚不當,不僅不能起到積極作用,還可能導致相反的結果。正如雨水,之所以成為甘霖,亦可以為洪魔,在于是否“好雨知時節”。表揚只在最需要的時候才發揮最大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講究表揚的藝術。
那么,怎樣表揚才最有效呢?我認為作為教師應做到以下六個方面:
一、做一個美的發現者
教師要在細微之處見真諦,善于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高一時我在學生周記中發現一個學生喜歡看古典小說,并根據內容將同學寫進自編的小說故事中。于是,我在評語中寫道:“你富有創造力,我愿做你的第一個讀者。”誰知,他一發而不可收,每次周記他都有一段自己創作的故事,還有點像模像樣。一次贊揚,激勵他看完了《水滸傳》《三國演義》等許多名著。
二、挖掘不明顯的優點加以贊揚
愛因斯坦就這樣說過:別人贊揚他思維能力強,有創新精神,他一點都不激動。但如果誰贊揚他小提琴拉得棒,他一定會興高采烈。可見,贊揚不要老是停留在學生習以為常的優點上,而是要挖掘學生身上一些鮮為人知的優點,表現出教師的獨特眼光,讓學生得到一些新的肯定,效果反而更好。
一次,有一個學生帶我去家訪,走到哪里,她都有認識的人。并且主打跟人打招呼。于是,我不是表揚她帶我家訪之事,而是贊揚她人緣好,很懂禮貌,她興奮不已。
三、最少期望時贊揚學生
最少期望時贊揚學生,不但容易讓學生領受你的贊揚,內心還會產生壓力。沒做好,還被老師表揚,真不好意思,這種壓力會激發學生更加努力。
有一個學生平時有一個怪癖,常常帶小刀在班里墻上桌上刻這刻那,多次批評不見效。一次從同學那里了解到,他喜歡雕刻,我于是和美術老師聯系,讓這個學生跟美術老師學雕刻。美術老師教了他一段時間,他還真刻出幾件不錯的作品。更為可喜的是,他再也不在班里墻上桌上刻這刻那,學習也認真了很多,成績也有所提高。
四、贊揚行動和品性而非本人
怎樣贊揚學生才能做到既有效果,又不養成驕傲自滿的情緒呢?這就要表揚他所做的`事情和他的品性而不要擴大到他這個人。學生經過努力,成績提高了,就該贊揚他經過努力而成績提高這件事。因為贊揚他努力,讓他知道受表揚的真正原因,他就會繼續發揚光大。而贊揚他聰明就可能導致他沾沾自喜,驕傲自滿的情緒。
五、微笑是一種不露痕跡的表揚
微笑給學生帶來親切感。燦爛的微笑,可能贏得學生的愛戴,且常成為學生筆下描繪的素材。微笑給學生心里留下持久的影響。當您想激發學生的斗志,當您想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不妨輕輕一展笑容,就勝過千言萬語。作為教師在教育時,千萬不要吝嗇您的笑容。
六、表揚要適時適度
要適時。《學記》中“當其可時謂時。”要按照學生的特點,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教育,才能叫“及時”。
要適度,要掌握好表揚的度,講究表揚的分寸。當學生取得好成績時,表揚能讓他再接再厲;當學生面臨困境時,表揚如一針強心劑,讓他振作起來;當學生沉浸在失敗的痛苦之中,表揚如黑暗中的明燈,讓他重燃希望。學生做了件好事,取得一點小小的進步,紀律有所好轉,老師提問雖沒答對卻能認真思考,今天上課又沒遲到等等,都是表揚的好時機。每個學生都有得到老師表揚的渴望,老師應不失時機地表揚他們。
畢爾特·B·科斯涅《學習方法及其在教育的應用》中指出:“通常,靦腆、畏縮不前、內向、惴惴不安的一類學生,對表揚的反應來要比自信、喜歡表現、潑辣的一類學生的反應來得積極些。”因此,表揚要因材施教,要適度。例如,同樣一件好事,對好學生,只要向他本人點頭即可;對一貫表現差的學生則應大張旗鼓、當眾稱贊一番;對做了重大好事的學生,表揚的面要廣泛一些,可有班級擴大到年級、學校;對做一般好事的學生,表揚最好限于班內。表揚要做到言如其實、恰如其分。過輕的表揚讓學生失望、泄氣;過頭的表揚有時讓學生產生自滿情緒,或者反過來認為你在取笑他。表揚應措辭恰當,有時還要在表揚時與教育相結合,或者表揚中有批評,這樣有褒有貶,是非分明。
表揚的方法很多,如登榜表彰法、上報表彰法、大拇指稱贊法、微笑點頭法、背后夸獎法……
表揚不是思想教育的唯一方法,教育者要根據不同情況,靈活應用。只有充分認識各種方法的功能和效果,博采眾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毫不吝嗇自己的表揚,使學生心情愉悅地去爭取下一次表揚。改進我們的教育方法,學生抗拒的不是我們交給他們的內容,而是我們教給他們的方式,讓我們所作所為更符合學生的心理實際,讓我們真正成為一名受學生喜愛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