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心得體會及感想(通用6篇)
三下鄉心得體會及感想 篇1
隨著活動的進行,我們18個人之間的關系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起初或許不熟悉,或根本不認識,在一起也沒什么好講的。可漸漸地,互開玩笑,鬧騰,打成一片,一起做飯,一起走訪,一起去村小,一起散步……無論什么時候,我們是一個有愛的集體。慶幸我最終來到這里,結識了這群可愛善良的小伙伴。相信這次三下鄉會成為每個人大學生涯難忘的回憶。
在湘西的八天,時間很短,感觸卻很深,收獲也很多。由于我專業學的是農學院農村區域發展,主要學習研究方向是農村經濟發展,三農問題。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就是一次很好的專業實踐,走進農村,貼近農民,與當地農戶進行面對面交流,去了解村子的實際發展情況。也許現在學藝不精,掌握的專業知識有限,無法立刻幫助村里發展經濟。不過在之后三年的大學學習中,會更加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積累實踐經驗,將專業理論同實踐結合,完善自我。將來定以我所學,好好投入到相關領域,干出一番成績。
最后真心謝謝這樣的一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走進農村,貼近農民的機會,讓我們這些農科學子真切地去感受,了解農村,農民。感謝一直陪伴帶領我們的趙老師,不辭辛勞,事事躬親。感謝小伙伴的陪伴,有你們真好。感謝純樸熱情的當地村民和可愛的孩子們,從你們身上,看到了很多,學到了很多。一路上,感謝有你們!
三下鄉心得體會及感想 篇2
為期一周的三下鄉活動已經結束了,我帶著不舍的心情離開了這里,這一次的下鄉活動,讓我知道了這里人民生活的艱辛。平日里我總在羨慕其他同學的經濟條件優越,現在,我感謝父母,學校,社會為我創造了優越的生活條件。讓我明白這個社會仍然需要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努力去改變,也讓我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條件。這里所有的老鄉對我們都很熱情,我們幫助老鄉除草,插秧。帶著村里的小朋友一起學習新知識。這是對我們二系學生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我們學校活動的肯定。雖然我們這一行人已經離開,但希望學校能將活動繼續組織下去,因為我們的出現能讓這里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三下鄉心得體會及感想 篇3
這次三下鄉有一個很直觀的感受,社會主義的光亮照亮了祖國的每一寸疆土。昔日被列為貧困村的吳家營村,已經看不到因為貧困帶來的愁眉苦臉,取而代之的是,人民辛勤勞作收獲農作物的喜悅。在全面邁向小康社會的20__年,吳家營村里飄蕩的是孩子們的讀書聲,是村民們跳起壩壩舞的歡歌笑語,是人人口中夸贊的社會主義好!很感謝成都體育學院以及各位領導讓我擁有了這一次親眼見識社會主義建設祖國大好河山的機會。有了這次的收獲,我今后一定以此為勉,為參與建設社會主義而努力拼搏!
三下鄉心得體會及感想 篇4
首先,很高興能夠代表二系研究生參加此次三下鄉活動。對于我來說,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三下鄉的一系列活動,豐富而有趣,不僅增加了我們的實踐經驗,還讓很多同學深刻認識到了農民的艱辛。在精準扶貧下,成都體育學院為達川區吳家營村帶來了溫暖,同學們也感受到了志愿服務的快樂。在這7天的時間里,同學們互幫互助,村民們熱情相待,孩子們純樸可愛,這幾天的點點滴滴,都是我最珍貴的回憶。作為一名黨員,這次看到學校三下鄉的活動通知,果斷報了名,因為我身上多了一份責任。
三下鄉心得體會及感想 篇5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參加“三下鄉”的活動,幸好在成都體育學院有這么一次機會,讓我們感受不一樣的社會實踐活動。達州市達川區米城吳家營村是我們學校“精準扶貧”幫扶的對象之一,剛下大巴車,映入眼簾的就是吳家營村附近的大水庫,在山水,藍天與白云之間的映襯中,這里的風景簡直就像是古詩中“桃花源記”。微風輕輕拂過稻田,頓時消除了我們舟車勞頓的疲憊,在吳家營村的兩位書記的熱情接待下,我們有說有笑的一路步行到了即將開始我們生活一周的地方——吳家營村社區居委會,雖然這里的生活條件沒有城市里的舒服與寬敞,但是當地的居民和小朋友們的熱情讓我們感受到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樣。
在接下來的6天日子里,我們不僅體驗了農民的勞作方式,同時也幫助村民們打掃公共區域的衛生,慰問了當地空巢老人,帶著留守兒童們一起學習,一起游戲……同時,也體驗了研究生生涯中的第一次實地調研,在訪談中,我們也體會到了,扶貧一定要做到教育扶貧,讓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達到脫貧。
三下鄉心得體會及感想 篇6
又是驕陽似火的7月,這是我第二次參加三下鄉活動了,然而收獲是不同的,相同的是倍感充實,而這次的三下鄉之旅,讓我真正的從實踐中學習到知識,也把我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
今年我參與的隊伍是外語系大學生黨員骨干掛職實踐服務隊,聽從城南街道辦事處的安排,被分配到黃鋪居委會掛職。短短的幾天,我了解到黃埔居委會確確實實是與群眾直接聯系的機構,看到了居委會工作的干部對待群眾耐心和藹、有禮有心、服務到位的的態度,很多細節讓我感受到了無論作為一名黨員還是干部,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定義。比如,有一名老人來到居委會反映情況,梁書記讓老人先坐下,認真地聽老人反映情況,然后耐心地同老人講解。這一幕,我沒有看到作為一名書記與群眾的距離感,一切都是那么的溫馨美好。這幾天梁書記給我們安排的工作主要是一些文件資料的整理,如整理婦女育齡信息表和戶口登記本等。在掛職期間,我們還隨黨政辦林書記去看望五保戶、到每家每戶派發宣傳“建設廣東園林城市”信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們去看望了一名五保戶老人,他不在家,推開矮小的瓦房的一扇扇破舊的門,房里漆黑一片,蜘蛛網橫掛著,從林書記那里了解到,這位老人一個月前發生了車禍仍住院中,已經一個月沒有回家了。再看看老人居住的簡陋條件,那一刻,我的心特別的疼。我突然明白,很多時候我們要學會珍惜,有些我們看不在眼里的東西,但對于很多人來說卻是寶貝,我們要在學習工作之余,多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在派發宣傳單的過程中,群眾們對身穿“大學生“三下鄉”黃色服裝的隊伍很歡迎也很熱情,比如,有些群眾會主動過來詢問情況,微笑有禮地聽我們講解。
每個活動都讓我有所感悟,而領導的關愛與指導也讓我們更加有信心。在這幾天,忘不了書記與各位主任的熱情款待,那慈父慈母般的話語。最難忘的是,掛職接近尾聲時,我們學院的領導與城南街道辦的領導和我們大學生黨員骨干掛職實踐服務隊的隊員們一起開的總結會議。會議上,黨工辦林書記的“三個心”及“三個對不對得起”生動講話讓我們很受鼓舞,他還懇切地提醒我們在工作學習生活當中不應斤斤計較,而要敢于吃苦不怕吃虧,鼓勵我們用心用實際行動去做好自己的工作。這一段話語,深深的打動了我,感覺眼前開闊,思想又上升了一個高度。這個會議是主要是在于隊員們的收獲總結上,聽著隊友有感而發的言語,看著他們陶醉的神情,還有許多共鳴的感受,積極踴躍的場面十分地打動人心。我們發現,這次三下鄉,我們學會了感恩,我們都十分感激我們的母校給我們灌溉的知識,我們感激我們的老師給我們的指導與培養,我們感激我們的領導給我們關愛與機會,我們感激一切。這正是林書記所說的“三個對不對得起”中的對不對得起國家,原來這個定義也體現于此。
當然,還有我與隊員之間的一些小故事。短短五天,我十分高興又結識了新的隊友,通過溝通交流的橋梁,我們共同感悟到了合作的力量。我是隊伍通訊小組中的一員,在寫通訊稿過程中,我發現自己覺得自己寫得不錯的通訊稿,在另外兩名的通訊員的審核修改下,總是有著自己發現不了的瑕疵,于是明白了成立通訊小組的意義,因為彼此的合作,我們把通訊稿完成的更加完美,同時在討論定詞用語中,我們也互補中學習了新的知識。此外,我了解到宣傳小組的感人事跡。我們得知宣傳小組的成員在緊迫的時間里完成了一份效果不錯的“建設廣東省園林城市”的墻報,付出的代價是犧牲自己的午休與晚休時間投入工作之中,并且按時到掛職地點上班,沒有耽誤安排下來的工作。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三下鄉活動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圓滿結束。我帶著一份感動與思考起程,想想我們分別的那一幕,想想我們共同度過的那點點滴滴,想想我們志愿者們留下的足跡,想想這些天來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真的為我的人生增添了不少的經驗和收獲,它也是這片天空下不滅的回憶,這將成為我人生的一筆財富,值得我永遠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