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學校活動心得體會(精選5篇)
有關學校活動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3月17日,我有幸在學校的大操場上觀看了一場意義重大、內容豐富、體驗深刻的消防安全演練,那緊張、刺激過后帶來并獲得的知識、感想、啟發,使我終生難以忘懷。
五指山市消防隊戰士用了既講又演示的方式,依次介紹和演示了在身臨火災現場應具備的逃生知識和救護中的必備裝備以及各種裝備的用途。消防戰士還現場演示了如何使用滅火器,利用滅火器如何進行滅火。只見消防員們把火點燃了。火好大呀,在這燃眉之急,消防員拿起滅火器直往火爐里噴,只見粉沫紛飛,我還來不及看清楚,火竟然滅了,消防員們的動作好快呀!他們向大家介紹了消防車上的裝備,示范了快速穿消防制服。他們的精彩表演,讓全校師生大開眼界,博得了全校師生的陣陣掌聲。最精彩的一幕出現了:消防戰士現場燃燒火種,讓學生嘗試滅火。同學們都踴躍舉手,積極參與到實踐體驗中來。雖然他們的動作有點生疏,但熱情非常高。最后,消防演練在全校師生的熱烈掌聲中落下了帷幕。
經過這次消防培訓,使我對消防有了更進一步了解認識,火災的發生是現實生活中最常見、最突出、危害最大的一種災難,是直接關系到人民生命安全、財產安全的大問題,所以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安全就是效益”、“消防工作是其他工作的保障”,牢牢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將安全生產工作放到尊重生存權、尊重人權的高度,本著對社會,對公眾負責任的態度,明確責任,狠抓落實。時刻做到居安思危,警鐘長鳴,防患于未然。
火魔無情,當我們被困在火場內生命受到威脅時,在等待消防救助的時間里,如果我們能利用地形或身邊的物體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就可以讓自己的命運由“被動”轉化為“主動”,為生命贏得更多的“生機”。火場逃生不能只能希望于“急中生智”,只有靠平時對消防知識的學習、掌握和儲備。危機關頭,才能應付自如,從容逃離險境。所以我們一定要熟悉掌握滅火器材的使用,火場逃生,人員疏散及自身自救的方法。
通過這次的消防演練,讓我們全校師生懂得了更多的消防知識,也更加增強了我們的消防意識,,讓熟知消防安全知識的重要性發揮的更加淋漓盡致。
有關學校活動心得體會 篇2
12月16日我們有幸邀請到x老師,聽了他的講座。鄔老師從三個方面來展開講述,并且理論與實際例子相結合,讓我這個一直深居農村的數學老師聽得感覺正如“撥開云層見太陽”,心里佩服得五體投地,其中鄔老師提出的“踢皮球式的教學”和“打乒乓球式的教學”使我的啟發更深。
我一直教高段數學,受老教材傳統教學的影響,在課堂上一直采用的是“打乒乓球式的教學”,聽了鄔老師的講座,加上自己平時看得一些教學雜志,深深體會教師應該接過孩子拋過來的球,再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相互討論、相互爭執,然后再與教師互動交流,這樣的“踢皮球式的教學”的重要性。在“踢皮球式的教學”中教師只起到了主導的、組織的作用,老師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孩子們。
像鄔校長說:一個教師需要養成時時思考、處處留心的習慣,在時代發展的今天,我們的老師確實得思考新課程的理念。
有關學校活動心得體會 篇3
今天大寶學校舉行一年級第一次家長開放日活動,之前接到通知時,算算日期,我應該是上班的,就計劃讓外公參加的,因為姐姐車票沒買到,晚兩天過來,正好今天自己請假帶二寶,所以想自己參加一下。但這兩天天氣有點涼,學校也不讓抱寶寶進來,昨天晚上想想還是不折騰二寶了,計劃還是讓外公進來參加一下。早上外公說要么他來抱二寶,讓我自己進來看看大寶學習,我想了一下,平時上班也沒時間過來,有機會進來看看大寶在校學習情況,機會也很難得,就臨時收拾了一下抱二寶一起來學校,到校門口把二寶交給外公在外面等,就帶著大寶進來了。
因為臨時決定過來,收拾二寶的東西耽誤了一點時間,到教室大家已經開始早讀了,應該是大寶第一次遲到吧。他有點不開心了,站在教室門口不進去,我有點著急,說再進去就遲到了,他說已經遲到了,我說遲到也要進去啊,他還是不動,我想用激將法激他一下說,不進去那我們就回去吧,本來以為他們會進去,結果他卻點點頭,同意回家,我當時真有點奔潰了。說半天沒用,就是站在門口不進去,真有點想發火了,想想一定不能當著那么多家長和同學的面發貨,還是忍住了,最后用眼神求助班主任老師,老師領著他才進去。
進去后老師收昨天發的一張調查表,別的同學都交了,我看半天也沒看到他到底拿了沒有,有些家長一直在外面催他們拿表格出來,我也想催他的,想想還是算了,讓他自己處理吧,真沒交放學再說吧,今天能催一次,明天不進來也不可能再催他哈。
早讀完該坐早操了,我看大家都呼啦啦地跑出去準備做操了,就剩下三個小朋友還在教室,其中就有我們家一枚。我還在納悶,為什么他們不出來呢,難道他們平時不用做早操的為什么呢我朝他揮揮手,示意他出來,結果他就朝我搖搖頭,我更是悶了,啥情況哈,難道他們幾個平時真的不用早操終于,等到快開始早操了,他們幾個才恍然大悟似的跑出來。(晚上回家我問他為什么那么晚才出去做操,他說還以為大家是課間出去上廁所,不知道原來是做操去了,還真是暈了。)
接下來的英語課也是一樣,老師讓大家拿出昨天回去畫的畫,結果大部分同學都拿出來了,他就是不拿,早上在家還讓我幫他放進書包的,結果用的時候還是不知道拿出來,我也是無語了,很想進去提醒他拿出來,仍然忍住了,想著晚上回去再聊吧。(晚上一聊,才知道因為看到別人的畫都涂了顏色,他自己的沒涂色不好意思拿出來,唉,也是個死要面子的人)。
看了半天,越看越著急,還好回答問題倒還算蠻積極,英語課也好,語文課也罷,會的看他都能積極舉手的,不過應該是這個年齡段的娃都是比較自信的吧,老師一提問,都是一堆人把手舉得高高的。
上午最后一節是體育課,本來以為體育課么,比較輕松,沒啥不放心的了,剛好老爹打電話說二寶醒了,我就出去給二寶喂奶,喂完再進去,體育課基本快下課才進去,結果那么熱的天氣,他盡不知道脫外套,一節課跑跳下來唉,里面衣服都濕完了,真是無語。
短短半天的公開課,真是看的我揪心,但是一直在緊記老師的教誨,不能發火,不能把負面的情緒帶給孩子,要善于發現孩子的有點,不斷地調整自己,要好好溝通,要好好溝通,還好,終于做到一整天沒有發火,但基本也快了,家庭教育學習的路上,還需繼續修行哈!
不過,回頭想想,雖然猶豫過幾次,今天還是比較慶幸,最后自己還是來參加他的第一次開放日活動了。孩子的活動,以后盡量還是要自己參加,不管上班也好,帶二寶也罷,哪怕讓他爸爸請假,也要盡可能參加他的學校活動了。因為在上課的過程中,當大家的家人都圍在教室周圍時,每個孩子其實都會時不時地回頭搜尋一下自己的家人,偶爾有幾次,我換了一下位置,當他第一時間沒有看到媽媽時,可以看出小臉上有些許的不快,不知道媽媽去哪里了回去了當他來回搜尋最后找到媽媽時,燦爛的笑容頓時浮現,那個笑容代表的是發自內心的開心,為了這個笑容,也不該錯過這樣的親子活動!
有關學校活動心得體會 篇4
前不久開展的成年禮活動在我們的宣誓聲中終于圓滿落幕,回想起步入高中以來的生活終于到了和母校揮手告別的'時刻了,盡管我們已經成長到十八歲卻依舊對成年人的世界感到彷徨與迷茫,似乎除了學習以外我們對人情世故的了解程度其實十分淺薄,但值得回味的便是這次成年禮活動對我們這群高三的學生具備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猶記得在父母的攙扶中初次來到校園之中進行學習,那時的我對許多新鮮的事物都很感興趣卻缺乏學習的耐心與毅力,后來在老師的教導中懂得用自己的眼光來看待世界并形成了完善的人生觀,也許曾經的夢想對著年齡的增長早已發生了改變卻無法忽視我們不斷前進的步伐,待到時間的年輪增添十八道刻痕以后才發現自己已經成年并需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了,當這一刻即將來臨的時候無論是惶恐還是還是迷茫之類的情緒都充斥在自己的心頭,帶到我們在校長的帶領下進行宣誓的時候才發現已經成年的自己的確到了脫離父母庇護并展翅高飛的階段了。
盡管不知道如何形容內心的感受卻對這些年的學習充滿了許多感慨,當我進入高中以后便為了成績的提升不斷努力著并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但我卻不知道自己進入大學以后應該要成為怎樣的人才不會辜負初心,也許自己早已習慣了父母或老師安排的道路卻在成年的那一刻擁有了特立獨行的內心,當成年禮結束的時候我明白自己的確需要為了今后的人生做好打算了,看著周圍的同齡人都在為了高考而不斷拼搏著自然需要時刻跟緊他們的步伐才行。
我明白即便自己已經成年也要為了今后的人生負責才對得起父母與老師的教導,過去的十八年里他們為了將自己培養成才早已心力憔悴且雙鬢斑白,記憶中那個英俊的父親與美麗的母親早已在歲月的刻刀下成為了嘮叨的中年人,正如過去爺爺奶奶的嘮叨一般總對我在學校的生活感到有些不放心,但是在嘮叨背后的關心卻是這股濃濃親情在生活中的體現,而我成年以后也要追隨著父母的足跡并成為他們那般平凡而偉大的人,這樣的話當我垂垂老矣的時候便會為了后輩的成長而感到欣慰許多。
肩膀上需要承擔的責任時刻提醒著自己成年以后應當奮力拼搏才不負青春,接下來我應該通過學習中的努力讓高中三年的拼搏得到應有的回報,相信在多年以后的歲月中我會緬懷這次成年禮的活動并時刻努力著。
有關學校活動心得體會 篇5
非常感謝學校能提供這樣一個平臺,讓我有幸參加本次“交流展望分享————委托管理工作培訓”。一天半的學習使我對教育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其中錢橋學校副校長曹益君的《倡導教師有效教,引導學生主動學》的演講中提到了微練習設計讓我頗有感觸。
一些甚至與教材不匹配,過去我們讓學生練習的習題通常是拿來主義,習題的質量良莠不齊,有,過易、過難都會影響學生做題的積極性,導致他們做題消極怠慢,老師們也疲與應對這些練習。面對如此窘境,靜安托管團隊的導師們給了我們指了一條明路。李和許老師不僅悉心指導我們如何解讀文本,把握課文的重點,突破難點。對于作業的設計更是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教會我們老師根據本課教材的知識點,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設計相關的一課一練來鞏固教學內容。在靜安兩位導師的手把手地幫助下,大多數老師摒棄了拿來主義,開始有針對的練習設計,比如五年級的讀寫集合,就是針對學生在寫作的時候無話可說這個癥結。老師根據課文,把課文中描寫出彩的部分不僅詳細解讀,之后更是讓學生模仿著寫一寫,如《圖書館里的小鏡頭》一文中把人們在圖書館里如何看書的神態,動作描寫的淋漓精致,課堂上老師通過各種形式讓學生理解文本后,挑選了一個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場景讓學生模仿著寫一寫,通過仿寫這樣的片段不僅能鞏固該文的學習更能鍛煉學生寫作的能力。這就是微練習帶給我們的有效教學。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一如既往地運用新學到的理念來完善教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