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青年運動史主題團課有感及心得(精選3篇)
2024中國青年運動史主題團課有感及心得 篇1
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其中,他特別提到了戰“疫”中的青年們,他們熱血出征、迎難而上,充分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青春擔當。這些“最勇敢的人”用實際行動書寫了戰“疫”中最美的“滾燙青春”。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中,廣大青年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身忘死,讓青春卷起了擔當的波濤。他們中有“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醫護人員,有“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敢打硬仗”的人民子弟兵,有上門挨戶排查、不分晝夜堅守社區、鎮村的基層志愿者……他們用奉獻與責任繪就家國擔當。青年擔當就要立足崗位、把握當下,錘煉品德修為,增長本領才干,勇于創新創造,展現出青年一代的蓬勃朝氣和昂揚銳氣。
青春是一張單行票,沒有“回岸”的渡船,這是青春“用之而不覺,失之難再得”的珍貴之處。兌現青春價值、飽滿青春分量,要秉持“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急迫感、“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使命感、“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責任感,激發立行立干、攻堅克難、擔當好義的情懷與風骨。如在防疫之中,廣大年輕黨員干部堅守防疫前線,或搶救病人、或駐點守卡、或巡查登記、或上門服務,“一名黨員就是一面紅旗”,讓青春的“紅色”光耀奪目、熠熠生輝。當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號角已吹響,廣大青年可投身鄉村大地、可帶領群眾致富、可勇赴邊遠山區等,尋找一款烙印時代符號的色彩,以擔當為馬、以開拓為夢,讓青春定格永恒。
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牢記五四精神,銘記那段歷史。“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今年冬天,面對疫情,舉國上下沒有退縮,青年更不應退避三舍。作為老師,要胸懷憂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不斷奉獻祖國、奉獻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輩子的頑強奮斗來體現愛國主義情懷。
2024中國青年運動史主題團課有感及心得 篇2
著名的“五四運動”爆發于1919年,距今已有百余年的歷史了,為了紀念這一場偉大的愛國運動,我們把每年的五月四日定位中國青年節,又叫五四青年節。青年節期間,全國各地都會舉行一系列的紀念活動,青年們也會集中進行各種社會志愿和社會實踐活動,有些地方在青年節期間還會舉行成人儀式。不過最受人關注的還是每年的“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人物和事跡。
觀看了今年的“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事跡后,我感慨萬千,打心底里為國家的青年們驕傲!五四運動做為劃時代的歷史事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起點,五四精神在_年后的今天依舊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五四運動樹立了不朽的歷史豐碑,然而更為彌足珍貴的是它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時代在變化,可是五四精神沒有變,它的核心依舊是愛國、是進步、是民主、是科學!只是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_年前的熱血青年為了國家的獨立和富強;當代青年雖說處在一個和平年代,但五四精神并未消逝,新時代下的五四精神在于敢于面對困難、面對挑戰。
五四運動所鑄就的五四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子,指引著一批敢吃苦,敢攻關的青年,在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時候,也為國家打開一片新的天地!
2024中國青年運動史主題團課有感及心得 篇3
9日的晚上,我早早坐在電視機旁等著收看“新時代的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晚會”。
晚上8點節目準時開始。首先,表演了“少年強,則中國強”說唱舞蹈,同學們個個英姿勃勃、容光煥發地在舞臺上又唱又跳,表演得非常精彩!舞蹈表演使我深刻地感受到我們青少年對祖國更加強大的未來充滿了信心,為能生活在這樣的時代多么驕傲和自豪!
接著,主持人向我們隆重地介紹了十位“新時代的好少年”。他們可真了不起!個個都出類拔萃,令人羨慕!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董天晨和邵子衿。董天晨是江蘇省淮安市小學六年級學生。她學習成績優異,熱愛科學,尤其熱愛航模。為了解決航模發明中遇到的問題,她經常和航模小組的成員們在一起討論研究。平時做得研究筆記就寫了厚厚的一大冊。雖然在發明中有很多次失敗,但她始終不放棄,勇往直前,終于取得了成功。
第二位是邵子衿。他是浙江省衢州市實驗學校六年級學生。他小時候落下了殘疾,所以不能正常走路。但是他身殘志堅,當老師和同學們要幫助他時,他總是說:“不用了,因為我自己終究是要面對現實的,所以我要自己多去練習。”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他不僅學習上取得了好的成績,而且還樂于幫助同學們,大家都非常敬佩他!
節目結束了,但我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閉上眼睛,耳邊又響起了節目開始時那首歌“少年強,則國強……”